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關於海蔘養殖春季管理的注意事項

一年之計在於春,海蔘池塘養殖春季管理決定了海蔘池塘養殖的成敗。2016年冬季乳山市氣温普遍偏高,海蔘養殖池塘冰封期短,2017年春季氣温回升較快且波動較大,對海蔘生長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應對當前形勢,乳山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技人員加大入户指導力度,通過現場指導、發放技術明白紙、漁業通及短息平台發佈信息等形式,幫助海蔘養殖户做好海蔘池塘春季養殖管理。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關於海蔘養殖春季管理的注意事項

 一、水體消毒和水質調節

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參池長期沒有消毒、改底,水環境中有害微生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積累造成水質和底質差,所以在海蔘出爬前應投放消毒劑對水質和底質進行消毒。建議使用二氧化氯或者聚維酮碘,待藥效完全消失後,再投放底質改良劑改善池塘底質。春節氣温回升較快,容易導致水體分層,池水不能上下對流,應於每天中午時開機增氧,開啟時間30~60分鐘左右。不具備增氧設施的池塘,應每15~20天施用1次增氧劑、底質改良劑,以期改善池底生態環境,防止底層水缺氧。

 二、科學換水

3月初可以進行適量換水,並逐步降低池水水位,應採取温和的換水方式,切忌大排大灌,進水時需監測海水的各種理化指標(水温、鹽度等),換水應少量多次進行,每次換水以不超過總水體的10~15%為宜。然後逐漸將日換水量升至20%左右。進水時應選擇在睛天的`中午或午後進行。水温達到10℃以上後,池水深度保持在0.7~1.0米。到5月份隨着氣温的升高將水位逐漸提高到1.0~1.3米。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如果有“倒春寒”天氣發生,要提升池塘水位,保持水温穩定。

  三、合理肥水,抑制青苔生長。

初春季節,池水清瘦、生物餌料少,可以在3月中下旬進行肥水,採用發酵有機肥或無機肥培養基礎餌料。既增加池內天然餌料量,提高水中溶解氧,又降低池水透明度,使海蔘免受強光直射,水色以淺褐色為好。發現青苔等有害藻類和雜草繁殖過快時要注意及時撈取,保持池水清新,要控制透明度在50~70釐米。

  四、預防海蔘腫嘴、吐腸

春季海蔘都會在水温7~15℃時暴發因腫嘴而引起的吐腸、化皮等病症。其原因在於海蔘在7~8℃開始進入攝食期,10~15℃進入攝食高峯期。在這個階段,由於温度較低,底棲硅藻繁殖速度較慢,海蔘攝食餌料不充足,就會攝食池塘中厭氧環境下的有害底質,引發腸道疾病,進而誘發腫嘴、搖頭、化皮等病,嚴重時會因腸道極度不適而吐腸。針對這種現象,冬季過後,結合天氣情況,緩慢排換水,最終保持參池水深為0.7~1.0米,提高陽光的通透率,快速提高底層水温,促進底棲硅藻的生長;全池潑灑維生素C、底質改良劑,一方面穩定水質,增強海蔘抗應激能力,另一方面在海蔘下礁前徹底改良底質環境;同時可以適當補充人工配合餌料。

  五、預防春季海蔘不下礁(或下礁晚)

主要原因有:1、底質狀況差,經過一個冬天的時間,參池長期沒有消毒、改底,池底有害物質積累,池底惡化,不良底質使其不願下礁覓食。2、水質混濁,導致池塘底部底棲藻類等可供海蔘攝食的食物缺乏,海蔘停留在食物相對豐富的參礁上採食,不願下礁。3、底層溶氧較低,冬季過後沒有及時適當降低參池水位,水過深,底層溶氧較低,而礁上溶氧相對較高。針對這一問題,應適當添換新水,保持參池水深為0.7~1.0米,並潑灑底質改良劑和芽孢桿菌等,改良水質和地質;同時,及時潑灑維生素C、有機酸等,提高水體通透性,解除有毒物質毒性,增強海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