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意義和陳述

[論文關鍵詞]

意義和陳述

陳述 確定性描述語 語用充實 專有名詞

[論文摘要]

本文根據詞彙語用學的語用充實理論,以“專有名詞”和“確定性描述語的指稱用法”為例闡釋了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陳述之間的關係。根據語用充實理論,説話人把句子的語義內容和語用因素相互結合陳述的是句子的語用充實命題,至於其他的命題,只有當它們和語用充實命題相關並且是語用充實命題的必然結果時,説話人才對它們進行了陳述。

根據傳統的語義學和語用學分工,語義學研究句子所陳述的命題通常具有真值並且表達的是句子的語義內容,因此,當説話人説出句子S時,他通常陳述的只是該句子的語義內容命題。在説話人所陳述的句子S的語義內容命題被確定之後,聽話人再根據會話準則和其它語用原則獲得該句子的會話含義和前提,從而獲得該句子的意義。顯然,這種分工過於強調了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稱述之間的緊密聯繫。詞彙語用學(Lexical pragmatics)提出的語用充實理論(pragmatic enrichment)(Bluntner;19XX)為研究這一傳統的語義學和語用學分工提供了全新的視角。為此,本文將根據這一理論來重新審視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陳述之間的關係。

一、意義和陳述關係的兩原則

1.意義和陳述關係的傳統原則

語義學研究的是句子所要表達的語義內容,但是句子的語義內容常常出現在不同的話語語境中,因此,句子的意義可以看作是由話語語境和句子在該語境中所表達的語義內容所構成的函數。根據上述看法,在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句子的説話人之間就必然存在着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體現在如下原則中(Scott Soames;2005:2):“一位坦誠的、具有完全表達能力的説話人以肯定自信的語氣在語境C中説出句子S時(該句子不是反話或隱喻,也不具有取消句子正常會話之力的會話含義),他只陳述了該句子在語境C中的語義內容命題。”

2.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

根據詞彙語用學的語用充實理論,話語理解等信息處理既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編碼或解碼過程,也不是一個尋找原型意義或原型特徵的過程。作為交際主體的聽話人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對目標話語進行不同程度的語用加工。因此,上文提出的原則過於強調了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稱述之間的緊密聯繫,實際上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陳述之間的關係應該鬆散和間接得多。

為了便於討論,本文把句子的語義內容看作為數學領域的“最小公分母”(least common denominator),把討論範圍侷限於那些語義內容不隨語境變化的“不受指示影響句”(indexical—free sentences)。因為“不受指示影響句”的意義是該句子在所有正常語境中做字面理解時的共同語義內容,不受會話含義的影響,而且這類句子的語義內容常常能表達一個完整的命題,因此,能很好地説明意義和陳述的緊密聯繫。為此,本文提出了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如果M是不受指示影響句”S的語義內容,那麼,説話人通過句子S的正常的、字面的用法就能陳述M的恰當語用充實命題。如果M是一個完整的命題,那麼,只有當它結合會話的共享前提,並且是句子S所陳述的語用充實命題的明顯的、相關的、必然的結果時,説話人才對它進行了陳述。”

二、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實例分析

根據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説話人的話語並不常常陳述所説句子的語義內容。即使該句子的語義內容是一個完整的命題並且説話人表達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本文將根據這一原則,以“專有名詞”和“確定性描述語的指稱用法”為例來闡釋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陳述之間的關係。

1.專有名詞

先談不完全描述性專有名詞,如“Huanghe River”(黃河)。要正確地使用這個專有名詞,説話人不但必須知道它的所指對象(referent)是一條河流,而且也必須知道當他説出句子“Huanghe River is F”時,他描述的所指對象是一條具有F特徵的河流。根據語義內容的“最小公分母”構想,我們可以把專有名詞“Huanghe River”的語義內容描述成表達式“the x: x is a river & x=y”,變量y代表的是專有名詞“Huanghe River”的概念意義,它不具有任何語境意義。然而,人們在使用這個專有名詞的時候常常會根據具體語境對它進行語用信息加工,從而獲得不同的語境意義。

再看看結構簡單的專有名詞“曹操”,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國時期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人們在使用這個專有名詞時,它的語義內容通常會得到語用充實。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對話:

(1)A:你們劉經理這個人怎麼樣?B:他呀,是我們公司的曹操。

在上述對話中,A對B的話語中“曹操”這一專有名詞不能做原型意義的解讀,需要對它進行類別延伸,根據具體語境條件進行語用充實。聽話人A可以從一系列語用充實項目中進行關聯語用選擇,確定最佳關聯。這些語用充實項目包括“善於納賢、胸懷大志的曹操”、“善於玩弄權術的曹操”、“欺上瞞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善於納賢、胸懷大志且具有文學才華的曹操”等。如果聽話人A根據具體語境確定B的`話語陳述的是語用充實命題“劉經理是善於納賢、胸懷大志且具有文學才華的曹操”,那麼,根據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B在陳述這一語用充實命題時並沒有陳述他所説話語的語義內容命題“劉經理是我們公司的曹操”。

2.確定性描述語的指稱用法

(2)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 is a famous philosopher。S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is drinking champagne]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當句子(2)中的確定性描述語“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用於指稱時,説話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個特定的人m身上,他意欲表明的是m是一位著名哲學家,因此,我們根據語境因素對話語(2)進行語用充實就可以獲得説話人所陳述的主要語用充實命題(PE2)。

PE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x is drinking champagne & x=m]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m”的內容是m所指明的那個人)

根據意義和陳述關係的新原則,説話人在陳述主要語用充實命題(PE2)時也必然陳述了語用充實命題(PE2a)和(PE2b)。

PE2a。 m is a famous philosopher。(“m”同上)

PE2b。 m is a man & m is in the corner & m is drinking champagne(“m”同上)

我們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到,語用充實理論能成功地解釋確定性描述語的指稱用法,確定説話人的所説或者所述。

三、結束語

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的語義規則限制了話語在正常語境中所做的陳述。但是,人們根據語義規則所確定的只是能促進言語交際的話語“最小公分母”(語義內容),因此,會話參與人有必要根據具體的語境特徵對話語所表達和陳述的信息進行相應的語用充實,從而確定話語的語境意義。因此,希望本文根據語用充實理論在“專有名詞”和“確定性描述語的指稱用法”等領域對句子的語義內容和命題陳述之間的關係的闡釋能為這些理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Bluntner, R。 。Lexical pragmatics [J]。 Journal of Semantics, 19XXa。

[2] Frege。 On Sense and Reference [M]。In P。 T。 Geach and M。 Black (eds), 19XX。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