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精選2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評課稿來輔助教學,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麼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精選21篇)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

範老師這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數形結合來溝通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繫,從而教學小數的意義。

一、 根據陰影部分引出分數和小數

一般的小數引出,總是以價格為媒介,利用學生熟悉的標籤導入,而範老師直接利用

好朋友—正方形,其中的陰影部分來導入。一方面是對學生已有知識起點的正確估計,另一方面讓學生有一定的直觀認識。

二、充分利用百格圖教學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

範老師將6個百格圖分成兩列,分別為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在教學反饋時讓學生説説這些分數小數是如何產生的,再根據板書提問:同一陰影,可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關係)?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學生一開始沒有領會到,通過同桌討論方式得出:一個小數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10份,兩位小數都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100份,更讓人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好處。

三、利用長方形分割和想象教學多位數,體現無限思想

在教學多位小數時,範老師利用長方形進行教學。讓孩子突破正方形的侷限,體會到任何一個圖形都可以成為單位“1”。另外利用想象找到萬分之一時,老師並沒有分割,而是直接讓孩子寫出小數,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想象也不是憑空的,而是在千分之一的基礎上進行的'。只要把百分之一再分割找出十分之一就是千分之一了。正是由於有了這個點的教學才有後面的五位小數、六位小數,讓孩子體會到無限的思想,最後小結出小數的意義,提到省略號的作用,也顯得水到渠成。

四、利用線段圖鞏固練習

在練習的層次上,範老師也精心設計。首先是基礎練習,然後在線段圖上表示出小數,在線段圖出示的時候,範老師是以題組形式出現,先是用單位“1”,再用具體量1米,最後是比較難得0.1中找小數。這組練習既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體現出了思維價值。如果用上進率可能更利於後面的單位化聚。

五、利用多個正方形滲透帶小數

最後的正方形圖,第一次出現滲透了小數加法的思想,第二次則滲透了帶小數。在前面的教學中出現的都為純小數,利用圖形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帶小數,利於今後的教學。

這節課過程清晰,從導入、新授到練習都顯得很有整體性,數形結合的方式更適合中段孩子從形象思維導抽象思維的過渡,使得整節課更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上的更有“數學味”。但是在教學千分之一時好像開始説成“0.01”,有些口誤;小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點可適當在練習中體現;另外在體現無限思想時可適當運用多媒體,更利於孩子體會數的大小。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取捨之間還應根據個人的教學風格而定。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2

聽了陳老師《小數的產生和意義》這節課,我們六年級數學老師通過討論,有以下幾個優點:

1、教師基本功紮實。教學設計考慮周詳,能熟練運用普通話教學,書寫板工整、規範,教態自然,能熟練運用電腦、實物投影機等多媒體教學。

2、教學中,通過生活情境(麪包價格),讓學生髮現商品價格等都是用小數表示。使學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出“小數”。

3、在學習新知識時,體現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合作測量,探討,講算理,明白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把重點、難點知識處理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適時,適度的演示和講解,啟發,點撥,設疑,解惑。充分調動學生手,腦,口等多種感官並用,觀察,比較,操作,思考,討論,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如果讓學生多説思維過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為主,則效果更好。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3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既是學生對前面知識概念的歸納,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本課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老師在幾位專家引領把脈後,在教學時,注重聯繫生活,聯繫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

(一)通過從生活實際引入小數,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是有用的。

新課開始,老師以小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為切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通過讓學生估計課桌的長度,並進行測量,當老師要求用米作單位説説測量結果時,學生心理產生矛盾,因為測量結果不夠1米,無法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教師引出不夠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單位,就要用小數來表示。學生通過觀看老師測量,親自證實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教學小數的意義這一環節層次清楚,教學紮紮實實,並能在此基礎上適當的開放。

小數的意義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國小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老師以米、分米、釐米、毫米為背景,引導學生觀察大屏幕,從1米的尺子、一元錢,再到一條線段、一個正方形,讓學生感悟單位“1”可以表示很多事物;先讓學生認識一位小數,以同樣的方法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四位小數......順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數的`意義。與第一節課相比,這堂課老師通過比較0.09米和0.90米的區別,更好地理解了兩位小數的意義。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遷移、合情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老師既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又重視發揮集體智慧,組織好學習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孩子們在靜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輕鬆、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性學的境界。最後的計數單位的引出老師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這點在這堂課中是成功的一點。

概念是思維的出發點。正如楊老師昨天所説:學生對數學概念掌握得是否準確、完整,將直接影響到各種性質、法則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影響着各種數學技能的形成與提高,同時也影響着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很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並逐步形成小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三)本課的練習針對性較強。基本上是針對課中的知識點設計的。我認為可不可以加入這樣一題練習:把分數改寫成小數,讓學生體驗到分母是其他數的分數,也是可以用小數來表示的,這樣的分數與小數的轉化我們要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探討。以這樣的練習結束課堂,既讓知識得以拓展,又給學生留下了思維的空間。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4

今天我們唐惠慧青年骨幹教師分組對幫扶學校進行課堂教學的研討,我是在三十一小聽課,對四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的聽課,兩位教師分別給我們展示的是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性質。這次是我對王雪軒老師的課堂進行聽課分析及一些想法。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制位值原則。教材着重從“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來説明小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再次基礎上,課前讓學生進行復習。在課堂上通過練習題進行新知的教學,先由教師指導學生認識一位小數,在學習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時候,放手讓學生小組探究,體現學習的自主性。通過直觀的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通過想一想、説一説、議一議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通過一系列練習鞏固認識小數的意義。

從課堂的準備來看,老師和學生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每組學生都準備了米尺和尺子,還有各種紙張等。我們都對王老師都有非常大的期待,但是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只問尺子是幹什麼用的,就再也沒有利用好學生準備的.教具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説的是利用米尺和麪積圖研究分數和小數之間的關係,感悟小數的意義: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理解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可是王老師把教學的目標及內容進行了改編教學,使學生感受到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因而在整節課的教學沒有達到教學目標。

第二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小數的數位和計數單位和知道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這個環節王老師處理非常好,老師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和折一折中讓學生理解分成10分是,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取3分就是十分之三等,如果把這張紙分成100分,取其中的一份就是百分之一等。如果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千分之一等。從老師的引導下和教師的板書我們都看到王老師教學處理非常好,讓學生一目瞭然,容易理解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今天,我走進王老師的課堂教學,看到王老師的教態自然大方,語音親切,並且在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的教學評價,但是由於沒有很好的利用好準備的教學教具,使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好教學目標。因此,對自己在今後的教學設計裏應利用好課本提供的教學情境圖,使學生感受到圖與形的結合,圖與數的結合。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5

本課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鄧老師在教學時,注重聯繫生活,聯繫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自身的全面和諧發展。

1、課前活動,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興趣是兒童最活躍的心理成分,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主動、積極、執着地探索。課始,白老師讓學生估計一下第一條綵帶的長度,並邀請同學進行測量。學生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然後又對第二條綵帶的長度進行估計和測量,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白老師要求用米作單位彙報自己的測量結果時,學生意識到當測量無法得到整數的結果,就可以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學生通過實際測量,親自證實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2、積極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探究分數與小數之間到聯繫。

新課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學中,教師要防止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積極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確立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體驗、去思考、去構建數學概念。小數的意義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國小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白老師很直觀地把米尺呈現在了同學們的面前,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幫助學生形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通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最後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很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並逐步形成小數的意義這一概念。

3、合理練習,體現練習的價值。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白老師充分利用了每道練習題,不僅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而且抓住契機,教學了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之間到進率,安排得很巧妙。

新課標下數學練習的設計,關注的是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説,數學練習的設計也是一堂課優劣的重要指標。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6

《認識小數》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雖然孩子們是第一次學習小數,但是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卻已經不止一次的接觸過小數,所以説,學生對小數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義,因此,這節課的教學周老師重點就是讓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一、從發現生活中的小數引入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小數的存在,周老師從學生日記《買菜記》導入新知,讓學生體會到小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併為課上的知識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形式,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儘管這是一種規定,但教學時,並不能把這一結論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觀察、説理、比較中漸漸發現規律。而後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解決問題並作出相應的解釋。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遷移、合理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如:在教學中,先告知學生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數表示(1分米),用分數表示(1/10米),這裏把重點放在1/10米的含義上,讓學生複習了分數的含義,再直接告訴1/10米可以用小數0.1米來表示,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數。然後直接找一個點,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有用分數的,也有想到了小數的,讓學生理解分數和小數在這裏都表示一個意思,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幾份。然後總結出十分之幾的數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的數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整節課,教學的難點環節在湯老師有效地引導下讓學生完成,真正起到“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思考的空間、展示的機會留給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讓學生感受小數的現實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情感的陶冶。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7

《循環小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課本的例8,是教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重複出現的情況,為認識循環小數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過計算兩道除法式題,呈現了除不盡時商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從某位起重複某個數字;另一種是從某位起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由此引出循環小數的概念並介紹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戴老師的這節課給我留下以下幾點感想:

一、整節課結構清晰,老師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循環小數的概念發展到循環節的認識,再到對小數進行分類,最後鞏固提高深化對循環小數的.認識。

二、聯繫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在導入部分戴老師用講故事,使抽象的循環現象簡約化,簡單化。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循環現象?”一方面使學生在認識生活中的循環現象的基礎上,重點理解“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目的是為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做好鋪墊。另一方面使原本抽象的循環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三、注重細節,讓學生透徹掌握數學概念。

探索新知時戴老師通過談話出示例題,讓學生計算豎式400÷75和28÷18,78.6÷11這三道算式後,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發現循環小數的數字可以從小數部分的任何一位開始,循環數字可以是一位或幾位,通過比較,自然地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了循環小數的概念。

四、練習形式多樣

在鞏固練習中,教師設計了不同類型的練習題:分類、判斷、選擇等。通過練習、學生自評、討論、教師講評,使新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提高、昇華,也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享受了不同的成功體驗。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美,為此提出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要合理利用,不要依賴與它,例如學生的計算過程就沒必要一步一步地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因為本節課畢竟不是要學生知道怎樣列除法算式,如果能用投影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會更好,如果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用的是學生自己的算式,這樣會讓學生體會到他就是學習的主人,獲得成功地體驗。

二、利用好教科書,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比如循環節的簡便寫法,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自學。

三、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得太多,建議適當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如循環小數的分類可以組織學生自己討論分類,一定會產生不同的分法,給學生提供探究研討的素材。

實踐中我也有一些困惑:在概念教學中怎樣做既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供學生參與與體驗,又不影響教學任務的落實?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8

聽了曹老師《小數乘小數》一課,感受頗多。

一、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

老師課堂一開始設計了讓學生幫助老師計算老師家裏各房間面積,學生非常樂意幫助老師解決問題,並且所解決的問題就是複習整數乘整數、整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為學習新知做鋪墊。而設計的最後兩個問題就是小數乘小數,自然過渡到本課所學新知。整個環節自然清晰,學生參與性強、參與面廣。我覺得這樣的一種讓學生幫助老師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既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又很好地把握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建構新知,值得提倡。

二、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

在計算老師家陽台面積時,教師板書的算式為2.8×1.15,可能正是這樣的一個細節,學生在自主嘗試計算時,部分學生就按照老師板書時數的順序列豎式計算了,因此出現了用三步計算的情況,而老師恰好又喊了這樣的一名學生去板書。老師看到學生的板書後,並沒有評價學生的方法,而是引導學生用1.15×2.8進行豎式計算,因為這樣只需要兩步。我覺得在面對一個計算問題時,解決計算結果的策略可以是多樣的,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就應加以肯定。這裏學生的`計算是正確的,思路也是清晰的,應該值得肯定。最好能讓學生説説他是怎麼算得,讓學生明確這樣的方法需要三步,而另一種方法只需要兩步。從而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哪種方法更簡便,真正體現算法多樣化,並在多樣化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形成算法優化。

三、練習也應強調應用

計算教學歷來不是公開教學的“寵兒”。它枯燥無味、不易出彩。這都是因為以往的計算教學忽視了計算的現實背景,削弱了計算與實際問題的聯繫,不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實際意義。而新課程標準則強調數學應用於生活,要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是有價值的,計算教學也應“服務”於應用。本課在練習設計上比較注重學生計算方法的強化,強調算法、算理。而在數學應用、練習設計的趣味性方面略顯不足。這讓我想起了05年到徐州參加蘇教版教材培訓時聽徐斌老師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徐老師在練習中創設和提供了去商店購物等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藴涵的豐富的數學信息,既體會到計算的價值,又發展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9

“認識小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學習了常見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教學雖然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小數,但是由於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大多數孩子還是能理解接受,王老師在整節課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小數的含義,設計時力求從現實生活出發,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並讓生活素材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

一、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王老師利用多媒體創設較為豐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以學生較為熟悉的貨幣單位為教學突破口,以學施教。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是充滿生活的`氣息,又如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導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形式,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儘管這是一種規定,但教學時,並不能把這一結論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學生觀察、説理、比較中漸漸發現規律。而後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解決問題並作出相應的解釋。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遷移、合理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

如:在教學中,先告知學生把1元平均分成了10角,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數表示(1角),用分數表示(1/10元),這裏把重點放在1/10元的含義上,讓學生複習了分數的含義,再直接告訴1/10元可以用小數0.1元來表示,得出1元=1/10元=0.1元,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數。然後直接找一個點,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來,有用分數的,也有想到了小數的,讓學生理解分數和小數在這裏都表示一個意思,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幾份。然後總結出十分之幾的數用一位小數來表示,百分之幾的數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三、疑惑:

1、老師在教學國小的認識時,大都是以米尺引入,這裏我們王老師由貨幣單位引入,對學生的小數的知識構建有沒有影響?實際生活中,學生對於貨幣的認識和接觸比米尺要熟悉得多,如是從米尺入手,一部分學生對長度單位的換算反而要生疏一些。

2、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初”的度要如何把握?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0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各位同行到我校指導工作,感謝你們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良好的教研氛圍。當然還要特別感謝吳青松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非常精彩的教研課《小數的初步認識》。小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和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小數的讀法、寫法和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本節課中吳老師精心準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了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設計了新穎、活潑的學生活動,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吳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和教育教學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聽了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選取的素材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小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緊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以利於他們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與方法的過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從新課引入到新課的展開,再到練習鞏固,無不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初步感悟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以生為本,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講堂變學堂”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這節課中吳老師以學生為本,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信學生,挖掘學生潛能。比如在讀數寫數學生較容易掌握的環節都安排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着同學們學習。這極大的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指出“學生獲得知識,必須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只有親身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我們看到在學習過程中吳老師通過預設任務,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自學,尋找問題答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我們看到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熱情高漲,感受到了學生是這堂課的主角,而作為主角的他們是非常樂學的。

好的教學活動,應是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和諧統一。在這堂課中吳老師將一個個知識點巧妙地串連起來,引導學生去完成一個個任務,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真正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堂課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今天這節課中,吳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都是多表揚、多鼓勵,適時適度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如“掌聲送給這位同學”等等,這些積極的、激勵性的正面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促進教學。總之,在這節課中,吳老師能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真正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讓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1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小數除法的重點,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教師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親身經歷了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明白了計算方法的依據,初步掌握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教師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符合學生實際的、集知識和思想教育於一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了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凸顯了以下幾個特點:

1、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在教學中,並沒有沿用教材中“奶奶編?中國結?”的情景,而以慶祝教師節為事件背景,引出了學校美術小組為裝飾學校的宣傳欄需要買熒光紙這一情境。這樣不但時間與教學進度吻合,也滲透了尊師的情感教育,同時也不失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這樣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調動了學生情感投入。同時,把計算教學置於具體的情境之中,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經驗和知識,使學生處於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

2、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供主動探究的空間。教師很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索計算方法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先讓學生自己思考該怎樣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學生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了比較規範的'豎式書寫形式,接着讓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的思考為中心,逐步展開思路,配以適時的引導,使學生既能明白算理,又知規範的書寫格式。教學中既有獨立自主的思考空間,又有適時的引導點撥。這種巧妙的設計,不僅總結了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還使學生掌握了比較規範的豎式書寫格式。

整節課,教師成功地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係,做到了教為學服務。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中得到了能力的培養,並在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全課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2

小數的計算是以整數計算為基礎的,而運算的定律也是如此。李老師本節課主要是要求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裏同樣適用,培養學生比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於小數乘法,也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

一、授之以漁莫如授之以漁

這節課李老師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乘法。本節課始終遵循着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教會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二、練習設計富有層次性

李老師精心設計了富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學到了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慾望。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感悟,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使學生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小數的計算簡便,能合理、靈活地進行一些混合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3

今天我聆聽了陳老師一堂精彩的實踐課,使我受益匪淺。

本課內容的知識結構這樣有層次地呈現,體現了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分層漸出,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利於學生學好課本知識:

(1)本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結合元角分和米、分米、釐米的知識來認識一位小數,並理解小數含義,掌握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由此,可確定為本課時的知識目標。

(2)運用直觀手段,分析歸納的方法,使學生理解十分之幾的一位小數表示,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理解小數含義,把某些分數改寫成小數,提高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作為本課時的能力目標。

(3)本課時通過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對學生滲透相互轉化的思想教育,可作為它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數。

通過理解小數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應用意識。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陳老師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戈老師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嘗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學例題時,充分運用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繫,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歸納讀寫一位小數的方法。在教學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學生愉悦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講練結合,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體會,有助學生技能的形成。

“由教材定學法,以學法定教法”教學策略告訴我們,教法和學法是和諧統一的。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如教學例1時,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陳老師接着讓學生嘗試學習例2,知識的遷移得出任何十進分數都可用一位小數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數含義。把學生的求知慾由潛伏狀態誘發為活動狀態,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生的比較、概括出小數的含義,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4

有幸聆聽了徐老師的《小數乘整數》一課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優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

在0、8×3的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麼算的,學生出現了各種個性化的算法,在比較中讓學生優化算法,瞭解用豎式是計算乘法的好方法。

事實上,學生的學習並不是一張白紙,所以我們教學時,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先嚐試着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展示個性化的思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發展。

2、注重啟發學生思考數學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建構小數乘整數的法則,教師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觀察交流,引導學生體驗到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運用啟發性的談話,讓學生思考新知識能不能轉化成整數乘整數的方法來計算,這裏既有知識的“借鑑”,也有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上的“借鑑”。

“借鑑”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使學生能較好地運用自己原來掌握的舊知識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形成整體認知結構。教師通過0、8×3的積是一位小數,2.75×3的積是兩位小數,引導學生推理三位小數乘整數的積是幾位小數?四位小數乘整數的積是幾位小數?五位小數乘整數的積是幾位小數……讓學生髮現規律。

讓後讓學生利用計數器來快速驗證,從而得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緊扣,步步為營,學生不斷思考,不斷收穫。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5

李老師教學的《小數的性質》一課,雖然我已經在班裏講過了,但是聽了李老師的這一課後,我覺得還是給了我很多啟示:

一、注重方法滲透,先學後教,引導自主探索。

在探究小數的性質時,李老師首先出示了0.1、0.10、0.100三個小數,猜一猜他們之間的關係,大家通過預習,很容易就看出是相等的,然後李老師又及時追問,為什麼是相等的呢?從而讓大家帶着疑問自學書中的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時目的比較明確,而且在討論時有一定的方向,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小組彙報時,大家的彙報很有調理,有秩序,一人彙報一點知識,可見在平時小組活動中老師對學生做到了很好的訓練。

二、及時總結方法,講練結合。

在得到小數的性質後,李老師還讓大家觀察了填上或去掉0後,小數的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而且還及時給與的練習:0能去掉嗎?這些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在學生今後的練習時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至於出錯,顯示出了教師知識的全面性。

三、設計多樣化、多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價格中的0可以去掉嗎?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還有一些基本的填空、判斷題等,都從各個角度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後的思考題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學生不一定全都能理解,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還是有一部分人的潛力是巨大的。

建議:在呈現小數的性質時時間分配比較長,導致後面的化簡和改寫小數有些倉促。

我在講這一課時是先出示了1分米、10釐米、100毫米長的線段,讓學生觀察後發現他們是相等的,接着把他們都換成用米作單位的數,再得到結論。我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設計片段,供大家借鑑。教師首先板書三個“1”,讓學生判斷,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個1後面添寫上一個0,在第三個1的後面添寫上兩個0,板書寫成:1、10、100,提問:這三個數相等嗎?(不相等)強調“0”可不能亂添。那麼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回答可以添上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或“分米、釐米、毫米”就相等了。板書寫成:1分米=10釐米=100毫米。然後要求換成用米作單位的數,引出0.1米、0.10米、0.100米。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麼了?讓學生從左往右看,是什麼情況?再從右往左看,是什麼情況?發現了什麼規律?引導學生找出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時,小數的大小不變。

我們在講課時容易受一些課件的限制,把知識分散化,可以嘗試擺脱課件,按自己的想法讓知識簡單化一些。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6

本節課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於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這幾個方面:

一、立足教材,豐富教法,教學相長。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採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3、做為學生通過本節教學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可以説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4、教學中應用了比較法,便於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這樣教學,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二、運用舊知學習新知,促進知識的遷移。

1、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鍊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教學知識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課牢牢地紮根於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因而是有意義學習。

2、在教學規律的時候不是直接的書面呈現,而是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的發現,逐步引導學生的出規律。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在規律的學習中,對概念的指導十分到位,讓學生説説規律中的你認為重要的字,一下字就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尋找符合性質的操作。對規律加深了印象。同時,通過看書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3、一個規律的得出,先要觀察,然後猜測,在猜測的基礎上進行驗證,在驗證的基礎上歸納。規律的得出,不求一下子十分準確,在不斷髮現中逐步加以完善,逐步加以提升。

三,學習也需情趣,更需探索精神的培養。

建議:

1、數學也需要在輕鬆的氛圍中,有趣的情景中學習,建議能創設一些適合的數學情景。

2、學生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中的滲透,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學生的思路也會在探索中更加開闊,而不會侷限於書中的簡單運用,學生創造性思維得不到培養。

3、學生的回答太呈現教材所規定的內容,一個理解是學生預習工作做的好,另一個理解是教師課前工作做的多,所以,回答之中總覺得缺乏學生自己的東西。

4、學習探索的方法單一,沒有引導學生去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不敢放手,謹慎的教學態度阻礙了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老師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7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小朋友們平時逛超市有購物經驗,他們對錶示價格的小數並不陌生,因此黃老師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和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在內容的呈現上,以學生熟悉的日常事務和生活為場景,通過人民幣、數軸這樣的直觀、半直觀模型來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小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黃老師的這節課的教學中體現以下幾點:

一、緊密結合生活情境,使同學們在具體實踐中瞭解小數的含義。

在初步認識小數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出現老師的自我介紹,學生都很善於觀察,説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數,聯繫了生活,學生都很快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學生會讀小數後,再次讓學生迴歸生活,説一説生活中的小數,讀小數我也選擇了讓學生讀生活中的小數,重視在具體情境下的表達。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的人只,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和相關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數的含義,促進學習的正遷移。

二、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試讀小數和歸納小數的讀法時,黃老師先讓學生試讀,通過讀多個小數後,讓學生自己歸納小數的讀法,先在小組交流,然後在全班交流。在教學一米三分米為什麼是1.3米時,也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合作交流,讓學生通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構起小數與分數的聯繫,讓學生經歷猜測、舉例、驗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學完例1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在通過同伴的交流促進每個學生感受理解小數表示的具體含義,有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這節課通過讀、想、議、説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了學習過程,為學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這節課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的生活很豐富,他們很善於觀察生活,教師應把學生的生活當寶貴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已有認知引導新知。課堂上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師生、生生間的共同探討交流、討論、才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8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新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雖然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但是由於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大多數的孩子對於小數並不陌生,鑑於此,黃老師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表示長度和價格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

黃老師以自我介紹的方式向學生提供了有關小數的信息,既能拉近師生關係,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喚醒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為下面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意義做準備。這樣的導入設計簡單、快速、有趣,為探究核心內容留出寶貴時間,也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好奇心,增強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分數與小數實質上屬於同一個意義,既“平均分”之下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數現實含義的建構過程中,分數是介於“平均分”與“小數”之間的.媒介,要建立小數意義的表象,就要從“平均分”開始,把“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用分數來表示,進而用小數來表示。

但分數學好後已經有一段時間,學生有點遺忘,不利於新知學習。所以從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數,再到小數的整個過程,需要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在這裏,黃放慢腳步,適時引導,重視具體情境下的表述,使學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幫助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數學語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們思路更清晰,對小數的含義理解更加“透”了。

本課在教學中,充分的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經歷猜測、舉例、驗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通過讀、想、議、説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了學習過程,為學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對於難點知識,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僅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而且教學內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饋強化,拓展了知識的寬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19

這學期聽了白老師的《小數除以整數》這一節課,感受很深。都説計算課是最枯燥無味的,但白老師的這節課卻上的異常精彩。教學一開始就有層次地安排了三道計算題讓學生去挑戰,充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教師口述了一道解決問題並板書,讓學生列式——估算結果——再與真實結果比較大小——把想法記錄下來——彙報算法等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自然流暢。

1、比較好的處理了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的關係,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同步推進,做了比較好的處理。在教學5.6÷7的計算方法時,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這一題主要要解決商的小數點對位問題,這對於理解小數除以整數的算理是至關重要的。白老師深深地知道這一點。在學生彙報方法教師板演後,緊跟着問:“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接着引導全班同學看板演題:5.6和56,有什麼不同?表示什麼?並小組討論:能不能去掉5.6的'小數點。並説一説,在列豎式時,你對哪些地方感受最深?白老師不僅讓孩子們知道商的小數點應該怎樣點而且讓孩子們明白這樣點的道理,不光讓孩子們知其然而且讓孩子們知其所以然。這不僅有利於孩子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探究品質。

2、把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隨即滲透估算意識,在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算出結果,並解釋自己估算的策略。然後再和準確結果比較。

3、在處理小數與整數除法時,做了合理的解釋,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歸納,再讓學生掌握。無論是基本的法則還是解決問題學生都理解的很透徹。教學目標達成度很高。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20

循環小數是是一節概念課,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但沈潔老師卻能抓住教材重點,突破難點,出色完成教學任務,聽了沈老師的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1、聯繫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化數學。

新課開始,老師先讓學生聽一首歌曲《祝你生日快樂》,讓學生説一説歌詞有什麼特點,接着讓學生説一説四季交替“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循環現象,從而使抽象的循環現象的認識簡約化、簡單化,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再讓學生舉例説明生活中“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循環現象,使原本抽象的循環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循環現象的.認識,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2、注重細節,讓學生透徹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

老師通過例題3.2÷6的引入,讓學生自主發現餘數和商中的循環現象,接着通過兩道算式14÷3、2.7÷11,讓學生分組練習,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循環小數的概念。在這一環節他加入了一些討論題、判斷題,使學生認識到“小數部分”、“某一位起”“依次不斷重複”幾個詞的重要,使學生對循環小數的概念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另外,他的課每一個環節都加入了精心設計的練習,使學生能更紮實地掌握知識。

3、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

老師在新課的探究環節讓學生男女分組計算14÷3、2.7÷11,通過計算,觀察、猜想、驗證活動理解什麼是循環小數。在這一環節,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重視了學生的自探索。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概念,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學生遇到障礙時,適時引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4、整節課老師語言簡練,引導在關鍵處,現代化教學手段先進,特別是電子書包、微視頻的應用更是體現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都讓我們望塵莫及。同時也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課堂學習常規有序,平板電腦操作熟練,課堂上都在積極安靜地思考等。

小數的意義的評課稿 篇21

今天有幸來到xx城關二小這所環境優美的學校,為全縣教師執教了《小數的性質》一課,現總結如下。

一、注重知識形成過程

在教學小數的性質這一內容時,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小數具有什麼性質,在學生掌握這一知識時,並且能夠熟練運用。此時,王老師並沒有淺嘗輒止,而是引導孩子們發現小數性質的內涵“為什麼整數的末尾添上0大小就會改變,而小數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變呢?”在這樣的問題驅動下,學生不僅能夠進一步深入瞭解小數的性質,而且使學生學會了思考,凡事多問“問什麼”。

二、師生互動積極活躍

整個課堂教學中,王老師並沒有端着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一直在孩子們身邊,適時的點撥,耐心的指導。從開課時學生小組合作觀察米尺,到探究新知學生尋找驗證小數性質的方法,王老師都在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我想這就是師者的最好詮釋:老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參與者。

三、課堂評價簡潔、準確

王老師最富特色的評價語言就是很好,不錯,體現了男教師的幹練。但評價的同時也很準確,例如“你的聲音真洪亮”、“説的完整”、“你真是善於積極思考”,這一系列的語言評價都是給學生學習具有良好的導向性。尤其是當一名學生流暢的説出整數末尾為什麼不能添上或去掉0的原因時,王老師很富有人情味的一句評價“你説到點子上去了”,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四、課堂激勵措施到位

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一個愛撫都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王老師讓學生勇奪“學習章”的激勵措施,讓整個課堂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從學生渴望的眼神,高高舉起的發言的小手,一次一次展示自我,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對“學習章”的嚮往。這樣的課堂就是熱情洋溢,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現場,這樣的激勵措施,也使學生後續學習產生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