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懷孕期間禁忌總結

民間俗信,胎兒的成長,以及日後生下小兒的形象、稟性,都與孕婦的飲食有關。因此孕婦的飲食一定要注意,不能吃下影響胎兒健全發育或會造成日後小兒某種缺陷的食物。這方面禁忌,主要有以下幾處。

懷孕期間禁忌總結

(1)忌想吃的吃不到

據信,孕婦想吃什麼實際上也是胎兒想“吃”什麼。這時一定要讓孕婦吃上她想吃的東西,而且,最好是讓她吃足吃夠。否則,怕胎兒在腹中急出紅眼病來。

(2)忌食兔肉

這一禁忌,在中國流行最廣泛,也最久遠。意思是恐吃了兔子肉,胎兒會像兔子一樣長一張“豁嘴”。《論衡?命義篇》雲“妊婦食兔,子生缺脣”。可知漢代已有此俗信禁忌存在了。熊伯龍曾在《無何集》中發問道:“世間缺脣之母,皆食兔乎?”這是不同意此一禁忌的疑問。無疑,熊伯龍的質問是有道理的,食兔和缺脣之間並無必然的聯繫。然而民間卻也不光是認為食兔一項可導致生子缺脣的。河南一帶還有孕婦跳豁牆,或在門坎上劈木材,都會導致生孩豁嘴,缺脣的習俗禁事。其中反映的都同樣是民間的一種“同類互感”的巫術迷信思想。

(3)忌食驢、馬肉

這一禁忌也是流行很廣的。據説孕婦如果吃了驢、馬肉,會使孕期延長。就如驢、馬的懷胎期一樣,會超過十個月而到十二個月。這當然是令人不安的。這種“食驢馬肉,令子延月”的俗信,醫聖孫思邈曾經在其著述中提到過。可見這一習俗禁忌早在唐代就已經廣泛流行於民間了。

(4)忌食羊肝、羊肉

古俗。據説孕婦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肉,令子多病。

(5)忌食糯米、雞肉

古俗。據説孕婦食糯米、雞肉,令子多生白蟲。

(6)忌食鴨肉

古俗。據説孕婦食鴨肉,令子倒出。

(7)忌食魚肉

河南一些地區,有孕婦禁食魚肉的習俗,據説會使嬰兒皮膚上生魚鱗刺。古代有禁忌孕婦食幹鯉魚的習俗,以為會使生下的孩子多瘡。

(8)忌食狗肉

黑龍江一些地區孕婦忌食狗肉,否則,將來生下的孩子愛咬人,吃奶時愛咬奶頭。河南也有孕婦禁食狗肉的習俗。豫東虞城縣一帶尤忌婦吃黑狗肉。據説孕婦吃了黑狗肉,會化胎、流產。舊時漢族未生育的婦女

也禁忌食狗肉,以為狗肉不潔,食之日後有孕時會導致難產。

(9)忌吃熊肉、獐子肉、獾子肉

鄂倫春族孕婦禁忌吃熊肉、獐子肉,否則會流產。鄂温克族孕婦禁忌吃獾子肉。台灣泰雅人孕婦禁食動物血和內臟,否則以為會流產。

(10)忌吃田螺、牛肉

畲族孕婦禁忌吃田螺和牛肉。

(11)忌食豆醬、雀肉

古俗。據説孕婦食雀肉和豆醬,令子滿面多雀斑黑子。如食雀肉和酒,令子心淫情亂,不畏羞恥。

(12)忌食蝦米

古俗。據説孕婦吃了蝦米、鱔魚,令子喑啞。俗間也有説是吃狗肉,或其它畜、禽肉,令子無聲喑啞的。各地禁忌不同。

(13)忌吃螃蟹

江浙、台灣一帶有此習俗。據説孕婦吃了螃蟹,會使胎兒橫生難產。據説宋代已有“食螃蟹,令子橫生”的記載。可見此俗亦頗久遠。

(14)忌食鼈肉

古俗。據説孕婦若食鼈肉,令子短項。此是出於老鼈常將頭縮進龜殼中的聯想。

(15)忌吃異常雞蛋

河南鄭州一帶,孕婦忌食異常雞蛋,如雞因缺鈣而下的“軟蛋”,或殺雞時從雞肚中扒出的未成熟的小雞蛋等。俗以為孕婦吃了這些蛋會流產。

(16)忌吃辣椒

河南一帶,有孕婦忌吃辣椒的習俗。一説是恐怕將來生下孩子爛眼圈、害紅眼、長眼瘡;一説是恐怕將來孩子脾氣火爆,性格毒辣。

(17)忌食桑椹

古俗。所説孕婦食桑椹,令子倒出。

(18)忌食梅、李、梨

古俗。以為孕婦食梅、李子,令子目青失明。梨性寒,孕婦亦忌食用。台灣高山族孕婦及丈夫不吃並蒂果實,並生野菜和桔子(桔子多瓣兒),忌怕生雙胞胎、多胞胎。

(19)忌食豆醬和茴香

古俗。以為孕婦食豆醬和茴香,會導致墜胎。

(20)忌吃鮮姜

這一禁忌習俗,也非常普遍。見鮮姜外形“多指”,恐孕婦食後生下的孩子有餘指。據説東漢張仲景已有“妊婦食姜,令子餘指”的記載。可見此俗流傳是很久遠的了。又因為姜有辣性,所以又以為孕婦食後,會得眼疾。還有的因姜可以散氣,便説孕婦食後,會導致散胎、流產。總之姜是孕婦嚴禁食用的。

(21)忌食生冷物

俗以為,孕婦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喝涼水。否則會鬧肚子,影響胎兒生長。古時也有“妊娠食冰漿,絕胎”的説法。

以上孕婦飲食禁忌主要是從食物的性能,包括外形和內質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這一角度進行的考慮。其依據無非是“同類互感”的俗信原則,擔心對胎兒或者孕婦會造成災難禍患,所以要禁止食用。其中有些食物禁忌甚至被醫家所引用,這是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巫、醫不分的歷史。中國的醫術很多都是心理上的醫治同藥物上的醫治並舉同用的。有時下一味藥,或者減一味藥,究竟是物性方面的考慮還是理性方面的考慮連醫師自己也很難説得清楚。此風至今猶存。民間用藥很可能由於藥名的諧音、語義的忌諱而導致禁用此藥。據河南鹿邑縣同人講,當地民間醫師為孕婦用藥,就忌用“蟲退”(蟬蜕)、“丹皮”、“無寸”(麝香)、 “班毛”(斑蝥)、“紅娘子”等等。其中的意義,多是出於藥名的忌諱,怕對胎兒不利。嚴格地講,這也是一種禁忌習俗的反映。當然,從藥性來講,對孕婦的病或胎兒不利的也有忌用的,比如含麝香的藥,孕婦禁用,就是有科學道理的,這不是有關信仰而是有關經驗的。這種禁忌不屬於我們所談的範疇。

《懷孕期間禁忌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標籤:禁忌 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