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框架樑鋼筋算量實習心得範文

實習1.22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框架樑鋼筋算量實習心得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框架樑鋼筋算量實習心得範文

今天是實訓的第一天,我們組是第一組,一共15個成員。今天我們主要學習的工序是鋼筋的綁紮,我們的指導老師是一個很年輕的老師,他把我們召集在一起之後就開始為我們講授一些關於鋼筋綁紮的基礎知識。黑板上例舉了一個實例,他跟我們簡要講述了鋼筋的主要型號、柱和樑的加密區位置、鋼筋重量的計算以及鋼筋下料問題。今天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了解箍筋的製作、綁紮時箍筋間距的計算以及鋼筋綁紮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老師告訴我們鋼筋下料的計算方法。箍筋長度的計算方法為:邊長邊數-0.288(差量值)(6d)3(直角個數)1022,根據這次數據得到需要製作箍筋的總長為1358.816mm。按照要求選好鋼筋直徑之後,就把符合要求的鋼筋運到鋼筋切割機處切成要求長度。隨後老師把我們帶到工具桌前教我們認識相關工具,另外老師向我們示範了一次製作箍筋的具體操作。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拿到滿足要求的鋼筋之後要進行錘直,就是把彎曲的部分用錘子錘直,再用尺子測量這根鋼筋的總長,找到中間位置之後做好標記,這樣就把鋼筋分為了兩部分,以標記的位置為起始位置,在其中的一部分截取580mm做上標記,最後在580mm中間做上標記,保證標記左右長度均為290mm。標記完之後就是拉彎的過程了。把標記好的鋼筋放到操作枱上,放好之後用扳手使鋼筋彎曲90度,而尾部則彎曲135度。同樣,另一部也按照以上操作完成,唯一的區別是要先把尾部彎曲135度之後,在彎曲直角部分。製作箍筋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很多箍筋都不能平放,説明製作中角度出現問題,然後很多同學又把鋼筋錘直之後重新按照老師的要求製作,大概半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完成任務。

接下來就是鋼筋的綁紮了,不過首先要先計算所需箍筋的數量以及之間的間距。老師之前説過柱上下兩端的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範不大於100mm且不大於5d的要求。這次實訓中我們採用的加密區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間距為200mm。下部加密區的長度為總柱長除墊層外的1|6,上部加密區為1|3。第一根箍筋與第二根箍筋間的距離計算為(400+400—100—40—2*12)2=318mm。計算過程有點複雜,當時還有很多數據的來源都不清楚,而我們這兩個班對鋼筋的瞭解根本不夠,所以在計算箍筋間距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最後還是向老師請教之後,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才計算出第一根箍筋與第二根箍筋間距為318mm,第二根箍筋與第三根箍筋間距為318mm,第三根箍筋與第四根箍筋間距為150mm,第四根箍筋與第五根箍筋間距為100mm,由於豎直鋼筋長度的限制,之後箍筋之間的間距都為100mm。把間距算清楚之後就開始對鋼筋進行綁紮了。這一工序需要的材料與工具有:箍筋、四根3m的鋼筋、四根2m的鋼筋、扎絲、扎鈎、粉筆、捲尺。將四根3m長的鋼筋豎直放正,鋼筋彎鈎向外呈135度放置。將箍筋套在四根鋼筋內並將鋼筋四個角用扎絲固定並加固。用捲尺測量出基礎箍筋間距並用粉筆在鋼筋上做上標記,將基礎的三根箍筋依照第一根箍筋綁紮好。基礎三根箍筋綁紮完畢後,在測量出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箍筋間距並做上記號,為了加強穩定性在箍筋四邊中間位置固定四根2m的短鋼筋。注意在綁紮箍筋時使箍筋彎鈎依次輪流旋轉擺放,另外還要保證不要讓鋼筋傾斜,導致柱整體的傾斜,這就需要我們組員之間的相互配合了。還好我們今天都很有激情,熱情很高,都很努力。揮灑了一個多小時的汗水之後,模型就出來了。

看着我們努力的成果,我們全體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然後全體在模型旁記錄了這美麗的瞬間。最後就是還原工作了,就是把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歸位,十分鐘過後就再也看不到模型了。雖然只有兩個多小時的實際操作訓練,卻比我們一個星期在書本上學到的要印象深刻。相信我們還會尋找更多這樣的機會來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