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關於認識與實習報告模板彙編五篇

實習2.39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與實習報告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認識與實習報告模板彙編五篇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1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瞭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運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瞭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一、韋水倒虹

韋水倒虹的我們實習的第一站。韋水倒虹是寶雞峽灌區塬上總乾渠跨越韋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輸水建築物,是由鋼管和混凝土管組成的雙管橋式倒虹,單管長880米,最大水頭70米,進水口與出水口高差為3、25米,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着塬上灌區159萬畝的灌溉面積,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來已經運行30多年,我們在實習的時候工人正在更換管道外壁的防護瓦。但經老師介紹得知管道內部經長期的高水頭水流沖刷及水中重推移質(磚頭、石塊等)的撞擊,倒虹的鋼筋混凝土管普遍存在着內壁磨損現象,尤其管底部位最為嚴重工程於20xx年列入國家大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項目,計劃投資4540萬元,對倒虹進行全面改造。

經過專家的分析論證工程採用外粘鋼板修復。在內壁先用自鎖錨杆嵌固鋼板,在內壁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中用壓力灌注wsj建築結構膠。鋼板在自鎖錨杆的錨固力和結構膠的粘力作用下,能與原混凝土的共同受力工作。鋼板補充了混凝土內部的配筋損失,同時可防混凝構件的進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蝕及衝磨,因此,該方法具有強度高,抗衝磨、抗空蝕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本工程的最優處理方案。修復後已通水運行將近一年,停水間歇入洞檢查,監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修復加固效果良好,能確保運行安全和發揮應有的效益並滿足期望的輸水能力。

實踐經驗證明,將外粘鋼板技術和自鎖錨杆錨固技術結合應用於混凝土管抗衝耐磨修復,值得在涵洞、渡槽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電工程中推廣應用。

二、馮家山水庫

到了馮家山水庫我們學校的一個畢業生在那裏馮家山水庫位於千河下游的陳倉、鳳翔、千陽三縣(區)交界處,是我省關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工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4年下閘蓄水,同年8月向灌區供水灌溉,1980年整個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是以農業灌溉及工業、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為主,兼作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工程分樞紐和灌區兩大部分:水庫樞紐由攔河大壩(碾壓式均質土壩,高度75米)、輸水洞、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壩後電站六項工程組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32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2、5%,回水長度17、5公里總庫容4、28億立方米,有效庫2、86億立方米。

灌區位於渭北高塬,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寬約18公里,工程分佈廣,戰線長。灌區主要工程有總幹、南、北、西四條幹渠,總長為120公里,其中總幹”萬米隧洞”長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過水量42、5秒立方米,橫穿黃土高塬區,屬目前國內最長的土質隧洞。北乾渠有六座渠庫結合工程,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82、6萬立方米,具有調蓄水量、農田灌溉、防洪減災等功能。抽水灌區設5000畝以上抽水站22處53站,總裝機162台,容量3、47萬千瓦。乾渠以下有支渠97條,總長度542、7公里;斗渠1572條,總長1418、8公里。幹、支、斗渠設有建築物60728座。可灌溉陳倉、鳳翔、岐山、扶風、眉縣、乾縣、永壽等七縣區的農田136萬畝,其中自流灌區65萬畝,抽水灌區71萬畝。

馮家山水庫工程運行30年來,管理局作為業主單位,承擔着水庫樞紐、灌區工程維護管理、安全運行和供水服務的任務。水庫自投運以來,充分顯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寶雞市區居民生活、寶雞二電廠工業供水。雖然供水量較小(目前年20xx萬立方米左右),但社會效益十分明顯,更顯示出水庫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王家崖水庫工程

水庫位於千河寶雞縣王家崖,流域面積3288km2,壩高24m,總庫容9420萬m3,有效庫容8750萬m3,壩型為均質土壩,壩頂通過寶雞峽總乾渠,流量60m3/s。該工程是我省第座較大渠庫結合工程,壩頂通過寶雞峽總乾渠,乾渠水可放入水庫,調蓄非灌溉期來水,缺水時再補給渠道供水,經多年運用效果顯著,為我省渠庫結合設計積累了經驗。

四、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

寶雞峽渠首位於寶雞市以西約11km的渭河林家村峽谷出口處,控制流域面積30661km2,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24、0億m3、一期工程為低壩引水自流灌溉,1958年動工修建,1971年建成投入運用。灌區有王家崖、信義溝、大壩溝、泔河等渠庫結合水庫,水庫形成長藤結瓜式引水,年可調節水量1、97億m3、總乾渠全長180km,其中98km是著名的黃土塬邊渠道。

二期工程計劃在一期低壩的基礎上加壩加閘,以增加庫容進行蓄水,主要解決寶雞峽塬上179、3萬畝的灌溉缺水,並結合灌溉進行發電。

寶雞峽渠首加壩加閘工程主要由樞紐大壩及壩後式電站組成。大壩加高是在原壩體的基礎上進行的。壩頂高程由原來的615m加至637、6m,加高22、6m,壩頂總長210、8m,最大壩高49、6m,壩型為重力式圬工壩,水庫正常蓄水位636m,總庫容5000萬m3,有效庫容3800萬m3、

大壩中部在壩頂615m高程上均勻佈置10×8、30m2五個泄水中孔,壩的兩端設有6、5×8、0m2三個排沙底孔(左端一孔,右端兩孔),孔底高程與河牀齊平為605m。灌溉和電站兩個引水孔緊靠左岸排沙底孔左側,設計最大引水流量65m3/s,灌溉引水孔口尺寸為4×5m2,孔底高程609、5m,是水庫低水位運行及不發電時的灌溉引水孔。發電引水孔尺寸4、6×4、6m2,進口高程615m。壩後式電站佈置在壩後左側,安裝三台機組,發電尾水退入灌溉渠道。電站設計水頭18、5m,單機設計流量19、63m3/s,電站裝機容量9600kw。

工程建成後,渠首水庫與灌區內王家崖、信義溝、大北溝、泔河四座水庫聯合運用,渠首庫年調節水量0、8億m3,灌區內四庫可補水量1、48億m3,使寶雞峽塬上灌區179、3萬畝灌溉缺水量由1、55億m3減少至0、88億m3、同時渠首電站每年可發電3500萬kw?h。

全部工程需要完成土石方57、7萬m3,砼及鋼筋砼16、8萬m3,砌石4、4萬m3、需鋼材1、61萬t,水泥7、38萬t,木材1054m3、工程總投資3、34億元,1997年已正式開工。

五、釣魚水庫

釣魚及其所在的伐魚河谷處在秦嶺北麓,兩岸高山對峙,河谷狹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沿峽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寬。釣魚水庫擋水壩為雙曲拱壩,壩頂寬2米,壩長200米,壩高50米,水深45米,總庫容量255萬立方米,1973年開工,1978年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頃農田。

六、石頭河水庫工程

石頭河水庫位於眉縣境內,黃河水系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斜峪關上游1、5km處。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具發電和防洪效益、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石頭河大壩為粘土心牆土石壩,最大壩高114m,水庫總庫容1、47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4、95萬kw,設計灌溉面積8、5萬hm2、是我國已建最高土石壩,是我省第一座心牆堆石壩,大壩右岸黃土台地首次採用倒掛井式防滲牆,溢洪道首次採用大型閘門控制正常蓄水位。

該工程1970年寶雞地區按50m低壩施工,1972年省水利廳改為高壩設計,1976年省水電工程局開始以機械化施工,開創了我省機械化建壩的先例,1982年大壩建成。

壩址河谷寬約200m,河牀砂卵石覆蓋厚度一般約為4~10m,左、右深槽厚達25~28m。兩岸壩肩有三、四級階地,上部覆蓋亞粘土、粘土互層,厚度5~65m(其中右岸第二層亞粘土和左岸第八層亞粘土有濕陷性),下部有厚度1~22m的砂卵石層。基巖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巖,河谷中部有輝長巖侵入體,斷層、裂隙破碎帶一般規模較小。

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73km2,多年平均流量為14、1m3/s。大壩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流量為2690m3/s;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流量為4620m3/s。按可能最大暴雨計算,保壩洪水流量為8000m3/s。

樞紐主要由攔河壩、溢洪道、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和水電站組成。

攔河壩。河牀段採用粘土心牆砂卵石壩殼的土石混合壩,兩岸階地逐漸擴大心牆過渡為均質土壩。壩頂寬10m,壩頂長約590m,體積835萬m3、

溢洪建築物。溢洪道佈置在右岸,基巖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巖。進口採用實用堰,共3孔,每孔淨寬為11、5m,設11、5m×17m弧形閘門。堰後接陡坡泄槽,採用挑流消能,最大泄量為7150m3/s。泄洪隧洞佈置於左岸,由導流隧洞7、2m×8、36m改建而成,用以泄洪兼放空水庫;首部設進水塔,隧洞斷面為圓拱直牆式,洞內為明流,最大泄量859m3/s。在反弧段起點上游9、3m和反弧段下游2、2m處在底板上設有兩道通氣槽,斷面尺寸為0、8m×0、8m,挑坎高15cm,坡度1∶10、

引水建築物。引水隧洞佈置在右岸,圍巖全為綠泥石雲母石英片巖,為圓形有壓隧洞,直徑4m,下游接直徑2、5m的灌溉支洞(支洞出口設有2m×2m的弧形閘門控制,門後有突跌35cm的摻氣槽,下接消力池和灌溉總乾渠)和一條直徑2m的壓力鋼管引水發電。水電站佈置在右岸,為地面廠房,安裝3台容量為1、65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5070萬kw?h,電站尾水引入灌溉總乾渠。灌溉和發電總引水量不少於70m3/s。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開挖621萬m3,填築835萬m3,混凝土36萬m3、大壩填築工期5、5年,最高強度202萬m3、

壩基防滲處理:在河牀砂卵石層較淺處明挖至基巖,回填粘土,形成截水槽,在槽內回填粘土前澆築一道混凝土齒槽。在左、右側河槽部位,明挖到一定深度後,再用人工支撐開挖窄槽至基巖,澆築混凝土防滲牆。右岸階地設有倒掛井分層開挖形成的深59m的混凝土連續牆。

石頭河水庫建成運行後,由於右壩肩基礎存在上下游貫通的砂卵石層,長期持續滲漏,需進行防滲加固,採用倒掛井防滲牆方案進行防滲處理後,效果並不明顯。20xx年設計又採用在倒掛井防滲牆的上游側2、0米處,新建一道混凝土防滲牆的方案進行防滲加固處理。工程於20xx年10月15日開工,20xx年10月20日竣工。

新建防滲牆軸線長181、6米,牆厚0、8米,最大牆深71、2米,平均牆深55、6米。為了確保防滲效果,在防滲牆底部,進行帷幕灌漿,孔距2米,灌漿孔深入防滲牆底下25米,以及採取鑽排水孔降低下游壩體的浸潤線等綜合治理措施。

圓滿完成合同工程量後,大壩滲漏量明顯減少,經陝西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站對防滲牆進行質量檢測,得出“防滲牆體均勻連續性好,未發現混凝土裂縫、離析、孔洞等現象,防滲牆的強度大於設計要求,彈模在設計規定範圍內,達到了設計防滲處理目的,滿足設計要求”的結論。

七、湯峪電站及渡槽

湯峪渡槽的建築結構很科學。原來的u形渡槽改為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引過來的水流到湯峪電站的壓力前池。壓力前池通過管道將水引到山腳的電站中,電站於1993年動工修建,1997年8月加入系統運行,總投資2100萬元,總裝機3×1000千瓦,電站設計引用流量5、7m3,水頭68、21m,年設計發電量1900萬kwh。多年平均發電量1500wkwh電站水工部分由引水渠,壓力前池,進水閘,廠房,引水渠組成,電氣部分由户內配電部分,户外升壓站及8、77km,35kv輸電線路組成。

八、漆水河渡槽

漆水河渡槽位於乾縣龍巖寺,據渠首34公里,是總乾渠跨越漆水河的輸水建築物。採用現澆肋拱、預製裝配和肋板矩形猜槽箱的結構形式。全長208、45米,最大建築高度30米,設計流量40立方米/秒,控制渡槽以下120萬灌溉面積。渡槽槽箱由鋼絲網水泥側壁,鋼筋砼槽形底板和箍框組成,高3、15米,比降1/600,設有沉陷縫11道。排架間距為5、75米,及5、5米兩種,橫向柱距5、1米,肋拱跨度63米,矢高15、75米,矢度1/4,為雙肋,各寬1米,肋間距5、1米,拱頂厚1、6米,拱腳厚2、5米。渡槽工程於1969年9月動工,1971年7月竣工

九、涇惠渠渠首及電站

引水地址涇河涇陽縣張家山

引水流量50m3/s

引入水量多年平均4、5億m3

河源平均年來水20億m3

灌溉面積135億萬畝

渠首為多泥沙河流低壩自流引水。灌區井雙灌,年可提取回歸水和地下水約1億m3,夏灌用地下水約佔60%。渠道設計輸水含沙量為15%,自70年代以來,實行科學引水,最高含沙量可到40%,每年可超限引渾水1000~20xx萬m3、

該工程由1930年動工,1932年6月放水,當時引入流量16m3/s。原設計灌溉面積64萬畝,解放初為60萬畝,1966年進行樞紐改造,增大引水能力為50m3/s,灌溉面積逐步擴大為135萬畝。為增加渠首發電和調節作用,1997年改建為加閘引水,設6孔升卧式閘門,孔口寬10m,門高8、3m,溢流壩頂加高11、2米,壩後引水發電,裝機容量7500kw,成為灌溉、發電綜合利用水利樞紐

十、黑河水利樞紐工程

黑河金盆水庫位於周至縣馬召鎮境內的黑河上。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58km2、水庫設計正常水位為594、0m,總庫容2、0億m3、有效庫容1、77m3,黑河水利樞紐建成後年調水量4、28億立方米,向西安供水3、05億立方米,日平均供水76萬噸,供水率保證95%,可以有效緩解西安城市供需矛盾,西安水荒將成為歷史。

灌溉供水1、23億立方米,灌溉農田37萬畝同時通過水庫滯洪和削峯作用,可將100年一遇洪水削減為20年一遇,減輕下游洪水災害。壩後電站裝機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7308千瓦時。工程於1996年1月開工,總工期約7年,20xx年竣工。

樞紐所在地地質條件惡劣,滑坡特別嚴重,其壩坡都必須進行處理,大壩西側為薄壁山樑,危及大壩穩定性,必須進行灌漿處理,處理工量極大。

黑河水利樞紐主要由攔河壩、泄水建築物、引水發電系統三大部分及古河道防滲與副壩、下游護岸組成。攔河大壩為黏土實心牆沙礫石壩,總填築量815萬立方米。設計壩高130m,壩頂高程600米m,頂寬11m,壩頂長度440m,壩頂防浪牆高1、2m,。心牆頂高程598m,頂寬7m,通過過渡料與壩殼料接觸。大壩內側為混凝土面板加2m×2m間距的pvc管。壩面外為漿砌石菱形網格。

泄洪洞工程位於大壩左岸,全長643、06m,進口高程545m,出口高程493、158m,設計流量2421m3/s,屬高流速無壓隧道。

溢洪洞工程和引水洞工程位於大壩右岸。引水洞工程由進口引渠、放水塔、壓力洞、工作弧門閘室、無壓洞、出口明渠等部分組成,建築物全長792、96m設計流量30、3m3/s,校核流量34、1m3/s。

衡量土石重力壩安全性的指標是沉降、變形和位移,在大壩建設時往往會內置一些儀器,再在大壩表面建設觀察房,之間用電纜相連,以便在大壩運行時及時對大壩進行監測。

開挖不穩定的滑坡體、打井埋置防滑樁、採用錨杆對滑坡體進行固定。

該工程以向西安市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水庫建成後,供水渠道可納入石頭河、田峪、灃峪、石砭峪等南山支流,日供水能力最高達120萬t。供水暗渠自水庫至曲江池水廠86km。

個人感想:

通過五天的認識實習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後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同時在實習當中看到不少工程在當時設計時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韋水倒虹在管道進水口就沒有看到攔污柵,在進水口前面的閘門上面的護欄做的不好。這樣不僅不利於工作人員的安全,而且河道中的一些雜物進水水管中,在高流速的攜帶下會對管道造成很大的損傷,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前幾年不就對管道內部進行了修復處理嗎。還有寶雞峽渠首林家峽水電站當時設計時考慮到水庫蓄水量受西蘭鐵路的限制但是還是按灌溉要求設計了水庫。這樣下來現在還沒有協調好二者之間的矛盾,這樣工程還是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應,我感覺這就不合理了。還有馮家山大壩正在加固除險,而湯峪渡槽則將原來的u形渡槽換成流量更大的矩形渡槽。而在武功縣看的那個渡槽卻卻沒有水流的通過。漆水河渡槽當時在修好之後發生温度應力的不均勻使渡槽的裝配應力縫開裂產生滲水,這其實是材料的選取不當。

當然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工程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水利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我們在實習的時候感受了黑河水庫、石頭河水庫對西安供水之數據。更重要的是眾多的水利工程保護着關中人民免受洪災之苦,這一切都是水利工程的建設目的。雖然我們這次實習見到的工程主要是起調洪灌溉的作用。但做為我們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生都知道水電站才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水電做為一種綠色能源、無污染、不耗能,是國家大力發展的一個項目。

經過老師的介紹,我們還認識做一項水利工程所產生的影響力。水利工程需要投資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整個水利工程不僅是一個地方的水庫而是國家的工程。因此做每項工程都必須收集儘可能多的水文、地質、氣象等資料,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推斷施工當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可能的難題最後再結合當時的國力人力,及技術水平,綜合一切,最後得出這個工程是該建還是不該建。這樣才能做出造福人類的好工程。

通過本次實習,讓我學到不少知識,也讓我感到很興奮,看到水庫中的綠水盪漾,我的心緒總是動盪不已。我愛水利水電工程。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2

為期一個星期的c++實訓已經基本結束,但是給了我很大的影響。通過這次實訓,使我明白C++語言這門課程光僅僅是聽課是遠遠不夠的,上機訓練也不容忽視。

通過上機訓練,才能夠明白自己知識的不足,才能夠有的放矢,更加深刻的理解C語言中的知識點。通過實訓,我找到了許多知識漏點,學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識,以前認為自己已經懂了的知識點也理解更加深刻了。

尤其是遇到了自己當時不知道如何編寫的C++語言題目如何編寫,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同同學的交流後,試編和改錯,最後能夠順利的編寫出來,帶來的也有成就感。並增加了我們對C++語言的興趣和學好C++語言的信心。

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瞭解了程序的多種解決方法,知道了不同編寫方法有不同的特點。總結C++語言實訓的幾個重要作用:

1.加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

課 堂上要講授許多關於C++語言的語法規則,聽起來十分枯燥無味,也不容易記住,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語言這個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又必須掌 握它。通過多次上機練習,對於語法知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加深對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就會自然而然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定。對於一些內容自己認為在 課堂上聽懂了,但上機實踐中會發現原來理解的偏差。

學習C++語言不能停留在學習它的語法規則,而是利用學到的知識編寫C++語言程序,解決實際問題。即把C++語言作為工具,描述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由計算機幫助我們解題。只有通過上機才能檢驗自己是否掌握C++語言、自己編寫的程序是否能夠正確地解題。

自己編好程序上機調試運行時,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對C++語言的理解和程序開發能力。

2.熟悉程序開發環境、學習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方法

一 個C++語言程序從編輯、編譯、連接到運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環境下才能進行。所謂"環境"就是所用的計算機系統硬件、軟件條件,只有學會使用這些環 境,才能進行程序開發工作。通過上機實驗,熟練地掌握C++語言開發環境,為以後真正編寫計算機程序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同時,在今後遇到其它開發環境 時就會觸類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統的使用。

3.學習上機調試程序

完成程序的編寫,決不意味着萬事大吉。你認為萬無一失的程序,實 際上機運行時可能不斷出現麻煩。如編譯程序檢測出一大堆錯誤。有時程序本身不存在語法錯誤,也能夠順利運行,但是運行結果顯然是錯誤的。開發環境所提供的 編譯系統無法發現這種程序邏輯錯誤,只能靠自己的上機經驗分析判斷錯誤所在。

通過這次為數不多的幾天計算機實踐學習,我們更好的瞭解了一些關於C++語言的知識,理解鞏固了我們C++語言的理論知識。C++語言這門課程對於我們應用電子專業的同學也相當重要,我們會再將來繼續學習並熟悉這門課程。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3

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

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餐廳裏,別人一眼就能認出我是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總説從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呵呵,也許沒有經歷過社會的人都有我這種不知名遭遇吧!我並沒有因為我在他們面前沒有經驗而退後,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們一樣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傳菜生,每天9點鐘-下午2點再從下午的4點-晚上8:30分上班,雖然時間長了點,但熱情而年輕的我並沒有絲毫的感到過累,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會,瞭解了未來.在餐廳裏雖然我是以傳菜為主,但我不時還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

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

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才能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才有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3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4

大學生專業認識實習是大學學習階段在完成一定的課程後所要進行的最重要的一段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增強專業意識和實踐意識,鑑於此,學校根據教學計劃於 9月11日——9月17日安排我們電信04專業的同學對網通機房、校鍋爐房、校配電房、電視塔、網通公司進行了認識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們得到了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大力支持,更有相關專家的悉心指導,通過實習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企業問題的能力,併為畢業以後的工作做準備、一個周的實習讓自己增長了不少知識。

現對實習報告整理如下:

9月11日上午:實習動員

負責老師着重向我們介紹了這次專業實習的目的、內容、方式、時間安排以及一些實習要求等。

專業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本科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生產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大學生專業認識實習報告範文。使學生了解電子產品的現代化生產方式和先進的工藝過程,對工業生產有一個感性認識,並得到電子產品工藝、組裝和調試方面的訓練,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在實踐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熱愛專業、奮發向上、致力於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思想。

專業實習內容

為了達到上述實習目的,實習主要內容應包括:

1、瞭解實習單位的生產過程和生產組織管理情況。

2、分析和掌握某一通信業務的工作原理、發展和未來的前景。

3、掌握使用電氣設備進行各分機和整機調試的技術和方法。

4、學會所用電氣設備、電信業務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工作原理。

專業實習方式

1、組織參觀

組織學生到通信公司或有關車間進行專業性的參觀,以瞭解電信業的現代業務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重點了解實習單位的工作過程和生產組織管理情況和先進通信方式、先進裝配和調試技術。

2、聽取報告

在生產實習開始時,由實習單位指派人員向學生介紹單位情況及進行安全保密教育。為了保證和提高實習質量,在實習期間還可請實習單位有關人員作技術報告,介紹:

①各個主要設備的作用、工作方式、工作原理;

②各設備間的相互聯繫以及一些主意事項;

③目前所用設備所存在的問題和一些簡單的應急方案;

④目前電信技術的發展,以及未來的方向;

⑤工作組織及管理方面的經驗及問題。

3、車間實習

實習體會: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瞭解,對實際操作有了更多的瞭解,增強了專業知識的感性面及認識面,對所學的專業有了新的認識。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俗話説,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書本上徹底理解的。短短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學會了不少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後要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短短三天彷彿思想又得到了一次昇華,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這次實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讀書固然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途徑,但是多一些實踐,暢徉於實踐當中接觸實際的工作,觸摸一下社會的脈搏,給自己定個位,也是一種絕好的提高

實習是每一個畢業生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為我們真正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

一、綜述

實習單位基本情況:

實習崗位描述:

二、主體

實習過程介紹:

(1)瞭解過程

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裏的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車間裏的工作環境也不怎麼好,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將在這較艱苦的環境中工作3個月。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小組的組長、技術員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是簡單加工一種名叫黑色套管的產品,我按照技術員教我的方法,運用操作工具開始慢慢學着加工該產品,在加工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畢業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加工產品,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感覺。在工作的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作為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來説,對社會的瞭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瞭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裏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是很瞭解,於是我便閲讀實習單位下發給我們的員工手冊,向小組裏的員工同事請教了解工作的相關事項,通過他們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及開機生產產品、加工產品等有了一定的瞭解。車間的工作實行兩班制(a、b班),兩班的工作時間段為:早上8:30至晚上8:30;晚上8:30至早上8:30。車間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2)摸索過程

對車間裏的環境有所瞭解熟悉後,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小組組長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同時給我們分配工作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後,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於是我便到我們小組的工具存放區找來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用具(比如:膠料袋子、脱模劑、產品標識單等)。在機台位置上根據員工作業指導書上的操作流程進行正常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用具將機器生產出的產品加工包裝好,並將加工包裝好的產品貼好產品標識單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另外在工作中,機器生產出的產品有時會出現異常(比如:產品出現缺膠、料花、氣紋、色差等)。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及時告知小組組長、技術員,讓他們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小組長、技術員通過對機器的調節讓生產出的產品恢復正常,符合檢驗的要求。

認識與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測量學是一門很需要實踐經驗的課,在平時上理論課的時候,學生缺乏對實際儀器的操作。短學期的實習,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提高學生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為以後工程實際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設備:

全站儀、水準儀、花杆、三腳架、水準尺、羅盤儀:

三、實習內容:

1. 水準測量: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 導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座標;

3. 碎步測量:根據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繪圖。

四、實習步驟:

1、水準測量: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的,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測角,量邊等。此次實習,由於有了全站儀,在踏勘選點建立標誌後,測角量邊的工作不用在用經緯儀測量,實習當中,確定測站點座標,輸入全站儀當中,直接得到水平角與導線邊長。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將得到的數據記錄到表格當中,進行方位角計算,角度閉合差調整,以及座標閉合差調整,最後得到各個控制點的座標及邊長。

3.碎步測量:

(1)碎步點的選擇

對於地物,碎步點選在地物輪廓線的方向變化處,連接這些特徵點,便得到與實地相似的地物形狀。對於地貌來説,碎步點應選在最能反應地貌特徵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 碎部點測量

觀測時將全站儀架立在控制點上,輸入測站點、後視點座標和儀器高度。生成新的座標系,將全站儀最準碎部點,測量得出碎部點座標數據。

4.繪圖:

將得到的座標數據記錄到圖紙上,由專門的畫圖人員負責將碎部點連線成圖。

五、實習心得:

為期五天的測量實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包玉剛圖書館及周圍地段,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已經步入炎熱的時節,老師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就是自己選擇時間去做實習,所以我們起早貪黑,這樣還算可以,不那麼熱。感謝老師!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非常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用來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點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現在這個信息的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土木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我們所學的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的。

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我們是熟悉了水準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測量的數據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選擇精度高的測量儀器。(2)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檢核,不進行下一步工作”。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測量實習的,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也多虧了不同組的幫助,相互借鑑經驗,使我們的實習順利展開、結束。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習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五天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結果提前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應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的,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裏。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讓誤差減少到了最少。比較難的還是檢驗校核的,不過,我之所以認為它難,也是因為在此之前不是很會計算它,在這次實習中,我又重新瞭解它的計算方法,現在也能自己把它計算檢驗出來了,頓時覺得校核也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難。

(4)最後的困難就是畫圖的部分了,雖然畫圖是交給一個同學完成的,但是我們整個組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只要一個環節出了錯,圖就不可能畫出來。我們畫圖之初,最先是把六個控制點的座標畫出來,然後繪圖員就畫的圖書館的,當我們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卻被告之需要重畫,而且有的座標也有一定的誤差,我們就不斷的在檫了畫、畫了檫的過程中如此往復,不斷精益求精,測繪圖的一點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團隊精神是如此的重要,無論是少了中間的哪一環都無法完成任務,任何一個步驟、環節,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錯,一步錯步步錯,因此,測量學才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因此,測量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團隊的合作。

就整個實習測量來説,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不過這其中也體現了我們還有許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記得這次的經驗教訓,精益求精,力求能做到更好!同時感謝老師的精心安排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