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1.84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

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1

xx國小是一間山間國小,我的實習,不如説是支教了。其實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我也曾有過掙扎,父母、同學們都有曾勸過我,不希望我來這邊支教,因為這裏的條件實在是太苦了。但我最終還是下了決心,來到了這裏。

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在這個小村莊裏,住着一百多户人家,離這裏最近的城鎮在二十公里外,我也是經過一番跋涉,沿着一條小小的山間小路,才來到了這裏。學校的校長xx校長對我的到來很是歡迎。在來到這裏的時候,我有想過這裏的情景,卻沒有想到,這所學校會是如此的破舊。僅僅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立了幾棟小房屋,一百多户村民,幾十位孩子就在這裏讀書,周圍是用木柵欄圍起來的校園“圍牆”,屋子的牆也黑漆漆的,孩子們的臉上、衣服上也是髒兮兮。他們對我的到來感到新奇,沒有對陌生人的害怕,而是懷抱着憧憬的看着我。和校長的聊天后,我得知上一位這裏的上一位老師在一年前就走了,這期間一直都是他一個人在教導着幾十名學生,我不禁有些心酸。看着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想着學習,而我們在千里之外的過的又是另一種生活。這樣的對比和反差,讓我有些淚目。

這裏的孩子們學習是很刻苦的,我從沒有見過像他們這樣渴求着知識的孩子,幾十名孩子就在這小小的白熾燈下讀書。一個班裏幾十名孩子,大的9歲、10歲,小的不過6歲,都在一起學習。除了上課,他們還要幫家裏做農活,這也是為什麼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臉會是髒兮兮的了。

來到這裏教學,雖然這裏的環境並不好,總是會停水,也總是會停電,出行也不方便,但我卻一點也不後悔,我在這裏找到了我作為教師的職責,肩負起了我的責任。我為能夠在這當教師而自豪,也為這些孩子們好學努力的精神而驕傲。我想要繼續下去,繼續在這裏教導他們,讓他們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更好的成長。

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2

愉快而又艱辛的實習工作結束了,在這個學期裏,我們順利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在教案的準備和書寫上,在課堂的佈置上,在課時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個學期的時間,感受頗多。

現將實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聽課

在實習的兩個禮拜後我開始去聽課,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每個聽課的老師都很認真地做筆記,我作為一個實習生就更應該認真去學習。聽了一節課,我認認真真的幾下了授課老師講的內容,並且認真地對老師講課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思考評價,寫下了自己的收穫及意見。

雖然以前也有去聽課的經歷,可是都沒有認認真真地去分析,現在才發現,原來從一節課中我們可以學到如此多的東西,無論是對教材的處理,還是是教學方法,與學生的交流等等,都使我受益匪。實習報告網從每節課中,我都總結出經驗,並將其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無論這節課上得好還是欠佳,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二、上課

相信每個人的第一節課都是很緊張的,我也不例外。在上課前,我不斷地看教材,怕自己會忘詞,又不斷地檢查上課時要用的教學用具,反覆地進行試驗。終於,我走上了講台,開始了我的第一節課,在開始,我的緊張導致我教學時經常丟東拉西的,不過學生都很配合我,很活躍的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我慢慢地也鎮靜下來了,按照我的計劃,順利地開展我的課堂。就這樣,在愉快的氣氛中,我順利地結束了我的第一節課。

在課後,我馬上找指導老師進行討論。老師首先肯定了我的教法,這讓我很高興,同時,老師也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提出了我在上課過程中的一些失誤和不足,還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讓我能馬上調整講課的思路,及時修改教案,更完善自己的教學。而我在上完每節課後,都會進行反思,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並且一一記錄下來,為以後上課作參考。

三、班主任工作

暑期的記者實習活動開始,儘量做好一些準備,但是仍有一些漏洞層出不窮。現在我在一點一點的總結這些教訓,並希望自己可以改正。

1.不夠守時。6:30起牀,距離報社不遠,但仍會出現時間不夠,遲到半小時。原因有兩點,一是速度慢的像蝸牛,另一點路痴,昨天坐返車,今天做錯車。最終導致遲到!這可是記者的致命弱點。

解決方案:回去記時,提高速度。研究延安市的公交路線,熟記於心。

2.不夠靈活。跑了一天新聞,有很多線索,而真正能獨立完稿的依然很少,首先採訪的目的不明確,漫無目的的問問題,被動的被被採訪者牽着鼻子走。思維不活躍,有些固定侷限在某些學校的框架中。

解決方案:要變被動為主動,加強專業知識的訓練。寫和實踐相結合。

星期一是週刊的例會,卻發現問題多如牛毛。散漫的工作環境讓你找不到新聞的感覺,工作人員的無紀律性。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大量的新聞中植入廣告,變身有力的宣傳工具,只要花錢,就可以幫你在這張紙上辦實事,新聞的純粹性沒有,倒搖身一變成了為金錢的服務的人員,有些可悲。

今天老總批評員工,因為大家的不守時,無紀律。已經成立了兩年多的週刊,管理如此混亂,今天才提出要細化採訪和寫作,把稿子的質量和數量掛鈎工資。聽説要做車展,又是拉動一大筆資金,新聞,什麼新聞?當問老師關於寫人物通訊的問題,竟很冷的聽到不給錢就不寫,這是很冷的笑話。

國小語文教師實習心得體會3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教學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裏,我們教師總是用盡心思地講解,也要求學生認真地聽講,可每一次語文測試後,都面臨着一個難題,那就是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張試卷中的閲讀理解題目的簡單與否,決定了測試結果質量的好壞。望着試卷上的紅叉叉,無不令我們語文老師頭疼,心急;無不使我們的學生煩惱,恐懼,從而造成了“閲讀難,難閲讀”的局面。

閲讀理解能力是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語文能力,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擺脱“閲讀難,難閲讀”的困擾呢?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習,受到了一些啟示,並總結如下:

一.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1.課前預習課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上課前,語文教師可適當地佈置預習提示,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知道課文大概講了什麼內容,能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對於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語文工具書來解決,或者聯繫上下文的內容,與同桌或小組討論。還要求學生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多悟,這樣既鍛鍊了學生自主閲讀的能力,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2.啟發學生讀中感悟,關注學生的讀書感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閲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能力。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一篇文章多讀,讀熟,我們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內容。閲讀教學時,學生讀書的方式有多種,但我們要多訓練學生“眼到心到”的默讀,因為默讀只能用眼睛看,並要求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且還要有比較快的速度。所以學生讀文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把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讀通,讀懂。讀完課文後,想想課文講的是什麼,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膽地説出來。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同,對於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悟,多説,多交流自己的個人感悟。閲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通過讀説練來與語文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3.課後分小組輔導,鞏固訓練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如果單靠語文課堂閲讀教學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利用課後時間,佈置一些同步閲讀習題,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小組,讓他們一起閲讀短文,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説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學生讀完一篇短文後都説説讀懂了什麼,然後再由優秀的學生來總結內容,因為學生的語言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更易於被學生聽懂。這樣,優秀的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學生的思維也由此被薰陶,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解答題。

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1.調動學生閲讀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悦地進行課外閲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學生的閲讀量僅侷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現實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讀書是枯燥無味的,對讀書提不起什麼興趣。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平時有意識地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外,還可嘗試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薦書籍。在語文教學時,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文中的“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一句話和課後的資料袋,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一小片段,讓學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還可以利用《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國小生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的,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使享受到閲讀的樂趣,感受閲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閲讀熱情。例如:開展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閲讀的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如在教學《晏子使楚》,可佈置學生自己找夥伴,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閲讀感悟能力,還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注重閲讀的讀思結合。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讀,還要引導學生怎樣讀。語文課程標準説過: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如果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的參與,那麼學生讀到的只會是單純的無意義的“字”,只有邊讀邊思考,才會透過“文字”,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體會文字所藴含的感情,讀得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和見解。所以沒有思考的閲讀,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諦。通過學生閲讀思考,使學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高閲讀能力!

3.及時查閲工具書。教學時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遇到不懂的字詞,總不愛動手查字典,要麼讀偏旁,要麼望文生義。因此教師要及時改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平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一些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成語手冊》等,並傳授查閲圖書資料的知識和方法。因為一篇文章單靠學生的個人理解能力還是不夠的,有時還要藉助工具書,來深入理解文章的句子,內容等。尤其是古詩詞,更需要利用工具書來理解其中的字詞的含義。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養成愛查工具書的學習習慣。這樣,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既養成了學生獨立閲讀的好習慣,也增長了許多知識。

4.不動筆墨不讀書。著名學者鄧拓説:“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可見,語文學習中積累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説:“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寫法也是多樣的。可摘抄精彩的句段,優美的修辭等;可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的主要內容歸納出來;還可寫自己閲讀後的心得體會,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同時也在無形中學生的語言能力,習作時也不用擔心學生下筆難了。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用不着教。”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怎樣怎樣閲讀,授以學生閲讀理解的技巧,讓我們的學生有效的打好閲讀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閲讀難,難閲讀”將會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