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紅廟嶺實習報告

實習2.23W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5級環境工程

紅廟嶺實習報告

福州市紅廟嶺垃圾處理場見習報告

一、見習目的:

(1)對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焚燒發電廠進行實地考察,進一步對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工藝教學內容的理解;

(2)瞭解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焚燒發電廠的處理工藝和處理效果以及處理處置技術的優缺點;

(3)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見習時間:2012年5月29日

三、見習地點:福建省福州市紅廟嶺生活垃圾填埋場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四、垃圾處理廠概況

福州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分為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發電廠。目前垃圾處理採用焚燒+衞生填埋相結合的綜合處理方案,以焚燒為主、填埋為輔,大體趨勢是以垃圾焚燒發電逐漸取代過去的填埋方式,從而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和焚燒發電廠坐落於福州市晉安區北峯紅廟嶺,垃圾填埋場佔地350畝,政府總投資達5000多萬,現日均接納垃圾700噸。焚燒發電場佔地78廟,工程總投資3.2億元。目前日處理垃圾1200噸,日均入廠垃圾1650噸,年發電量1.4億千瓦時。焚燒發電廠在儘量處理垃圾無害化的基礎上,大大提過了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水平,進一步實現了福州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五、見習內容

5月22日,在環境學實驗老師蘇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後參觀了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參觀垃圾填埋場時,剛一下車,大家便被垃圾填埋場刺鼻的味道給嚇到,一眼望去,花花綠綠的垃圾袋堆滿了大半個填埋場。10幾個垃圾填埋場的工人正在垃圾堆上忙碌,或在垃圾堆上拾撿可回收的垃圾,或利用剷車推平垃圾。據瞭解,福州市紅廟嶺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始建於1995年,庫容750萬立方米。至今一期垃圾衞生填埋場經統計己累計接納城區生活垃圾約400萬噸,其接納垃圾的範圍為福州市五個區。該場的建成,從根本上解決了福州市城區生活垃圾圍城和無害化處理的問題,使城區垃圾基本上達到日產日消,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但在在使用15年後達到庫容量,並於2015年底封場。二期擴容工程位於原福州晉安紅廟嶺垃圾衞生填埋場西側,該擴容工程於2015年5月動工建設,總投資5752.25萬元,佔地約350畝,計劃日處理垃圾350噸,預計使用年限為11年,實際日處理垃圾700噸。本期建設庫容145.2萬立方米。工程共分垃圾填埋場區,滲透液池區、道路工程和輔助設施等4個建設環節,滿足焚燒發電廠檢修期垃圾處理、飛灰處置、剩餘垃圾處理及城市防災應急廢棄物處理的需要。

而後,我們又來到了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廠區人員的介紹下,我們瞭解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採用國產化的德國馬丁公司的SITY2000逆推式焚燒爐排和半乾式煙氣淨化系統,以城市垃圾為燃料,不添加任何輔助燃料,並利用餘熱發電。共建有兩條垃圾焚燒發電生產線,包括:2台SITY 2000逆推式焚燒爐(2*600噸/日);2台餘熱鍋爐(2*58.39噸/時);2台汽輪發電機組(2*12兆瓦);2套半乾式煙氣處理系統(活性炭注入。石灰漿噴霧塔、布袋式粉塵過濾器)。該廠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成熟可靠,適合福州垃圾低熱值、高水份的特點。工程於2015年8月正式動工建設,2015年9月27日建成,投入試運行,2015年8月18日通過環保驗收轉入商業運行。據統計,至2015年10月底,已接納福州市區生活垃圾53噸,發電量達到9600萬度,現接納市區垃圾2200萬噸。

<一>分析兩種垃圾處理方式的特點:

<二>垃圾焚燒處理廠的總體工藝

焚燒發電工藝流程主要包括垃圾接收系統、垃圾焚燒系統、餘熱利用系統、煙氣淨化、灰、渣處理、引風排煙、點火助燃、煙氣連續監測、滲濾水處理、鍋爐汽水系統、自控系統等。

焚燒工藝流程圖中為體現處理方式的幾個記錄:

1、紅廟嶺垃圾焚燒廠的爐膛温度高於850℃,並保持垃圾在此温度停留≥2秒,可以使垃圾充分燃燒並有效去除二噁英。

2、垃圾前期倒入特殊設計的垃圾坑內,在坑內進行沉積3-4天,初步發酵和脱水(該廠為進行專門的發酵和脱水工藝)。

3、垃圾焚燒爐中的空氣由一級風機和二級風機構成的抽氣系統組成,空氣來源為垃圾坑及其上方的空氣,該系統不僅為焚燒爐提供了足夠的助燃劑,也使垃圾坑上方形成負壓,抑制臭氣的發散。

<三>垃圾處理過程的污染情況

垃圾填埋場主要污染物為滲濾液。

處理方式:首先垃圾處理過程垃圾堆底和兩邊都鋪有防滲膜,一定程度上防止滲濾液下滲污染地下水。這種防滲膜預計可以使用80-100多年,同時使用土工布來保護防滲膜,避免使用過程被尖鋭物破壞;同時滲濾液也有收集,通過滲濾液管道、市政管網,最終運往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

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產生垃圾處理廢水、廢氣(包括含硫含氮等有害氣體)、噪聲和飛灰等。

處理方式:

廢水:組建專門的廢水處理工程

廢氣:焚燒過程中加強控制反應條件並利用化學反應最大化的`去除有害氣體。 噪聲:由於工程選址位於偏僻的山地內,並廠房建築隔音效果較好,該污染可基本忽略。

飛灰:經水泥固化後和爐渣飛灰一起運往填埋庫區進行填埋。

六、見習體會

通過紅廟嶺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垃圾填埋場的見習考察,我十分直觀且清晰地理解了我們日常生活垃圾的去處和處理方式。福州市紅廟嶺垃圾處理廠現接納垃圾主要來自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倉山區和馬尾區五個城區的生活垃圾日產量總量約為2200噸。其中百分之七十幾的垃圾通過焚燒發電,剩餘採用填埋。

就福州現有的兩種垃圾處理方式而言,兩種處理方式各有利弊,但顯而易見垃圾焚燒發電的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益。垃圾填埋基本實現垃圾處理的無害化,卻不能達到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要求。而垃圾焚燒發電卻能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要走“焚燒為主,填埋為輔”的路線,並逐漸向焚燒發電方向轉移。

此外,垃圾填埋場花花綠綠的一幕讓我感觸頗深,很多同學説回去以後要儘量減少製造垃圾,我深以為然。儘管學校垃圾箱都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但我們平時扔垃圾時圖省事基本上很少去注意,要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這一點必須改正,需要所有的一致努力。而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更是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呼籲全社會保護自然,保護環境,減少製造垃圾。

標籤:紅廟 實習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