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書信函

寫個護士的感謝信

書信函1.39W

尊敬醫院領導:

寫個護士的感謝信

作為57牀病人付尤玉的孫子,我對張娟、賀娟、戢羚睿、龍書美、程曉紅、湯夢婕幾位護士姐姐表示由衷的感謝!

我爺爺生病已經一段時間了,對他老人家來説,除了醫生良好的醫術外,平日裏護士姐姐無微不至的照料也是極為重要的,而這幾位護士姐姐無疑做到了這一點。

説實話,我與他們幾位的正面交流並不算太多,可就在這不多的幾次碰面中,我卻看到了太多太多。我從他們檢查儀器時認真的態度中看到了盡責,我從他們與病人交談的語氣中看到了親和,我從他們搬動病人時謹慎的動作中看到了關心,這一幕幕,真的讓我感觸良多!

而後,在與爺爺的交談中,我發現我看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而已,其餘令人感動的事蹟更是數不勝數。我想,或許他們正是以這種方式,向我們闡釋了“白衣天使”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我不知道貴院其他護士是否依舊如此,但至少在我平生所見的護士中,唯有他們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們的盡責、親和以及對病人的關心,讓我難忘

所以,在此,讓我代表我爺爺,代表我的家人,同時也代表我自己,對這幾位護士姐姐説一聲:“謝謝您了!”

此致

敬禮

57牀 付尤玉之孫

寫個護士的感謝信 [篇2]

今天上午,我中心收到南湖東園小區範大爺寄來的感謝信,他用樸實真摯的文字表達了其全家人對東園站醫護人員,特別是郝護士的感謝之情。

範大爺的母親已經是91歲高齡,由於骨折癱在了牀上,小便要靠插導尿管。東園站的醫生護士每次都耐心地開導老人,為她認真診治。即使是在節假日前,患者多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克服困難出診。總是插導尿管容易出現炎症、血尿,大夫、護士為了讓老人更好的得到治療,幾次告訴範大爺勸老人爭取自己排尿。在郝護士的耐心勸導下,老人終於同意自己嘗試了,現在老人的身體也健康了許多。

平凡是真、平淡是福。我們很感謝範大爺一家對東園站的肯定,您的肯定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我們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

寫個護士的感謝信 [篇3]

尊敬的護理部領導:

你們好!

為期半年的進修生活已經結束,在即將離開之際我以這樣一種方式表達我對急診科全體同仁老師以及更多協和人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感謝,很是冒昧莽撞,可我卻怎麼也按捺不住這顆感動的心。作為全國“醫之楷模”的協和人應該得到尊敬和讚揚,特別是默默穿梭於患者之中,永不言棄的“白衣天使”更應該得到尊敬、表揚和肯定。

走進“協和”,與協和人分享着對工作的熱忱,對生活的執著,我這個局外人感受到了睽違已久的“積極上進”。這是一個上上下下都“朝氣蓬勃,用心做事”的地方。每個人都懷着創造力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心甘情願的奉獻着自己的熱情,帶給患者健康、快樂和希望。沒有人抱怨辛苦,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更沒有人計較,醫生護士用嚴謹的態度,積極地行動和認真的目光表達着自己對醫院的信賴和感激;就連不善言辭的後勤工人、外勤、護理員都會説一句“以人為本,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並鄭重其事跟你強調這不是牆上的口號,而是所有人正在做的。

剛開始也只是在聽,在看,在感受,久而久之,在協和的每一天、每個人都會帶動我慢慢融入他們的文化,這就是“協和文化”的力量。正因為有這樣的“協和文化”,才有了無需監督的協和人;協和的事業才有了它的靈魂。其實每朵花都是陽光雨露日積月累的結晶:例如在急診科正因為有了節假日陪着一線護士加班加點工作的劉丹、袁秀芳、周文華三位護士長的身先士卒,才有了管理理念的脱胎換骨和下屬的心悦誠服;正因為臨牀一線護士犯錯或出了事故,孫紅總護士長積極解決負責的服務理念和從不言缺點而只討論個人發展的激勵機制以及解析問題對事不對人的公正態度,才有了急診化蝶破繭的信心;正因為主任,護士長本着“健康、家庭、事業”的生活優先秩序而有了具有協和特色的“計時,寫要求”的人性化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排班制度和員工生日科慶制。其實每個人都面臨家人和工作,休閒與繁忙,但協和不要求個人成為機器,在家人需要你時她比你還焦急;在你遇到困難時(無論身體的還是生活的)她永遠都會讓你明白你有多棒;在你失落彷徨無助時,她會告訴你是醫院多麼重要的一員,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式的工作環境中,才有了整日奔波置位患者中的協和人。

協和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協和的進修醫生護士,實習學生更是來自五湖四海,協和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牽動中國的“醫之舉”。值得驕傲的是每個協和人都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愛心、細心、撰寫着多彩的“醫之舉”。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都能成為協和的一員,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融入協和一次,但我堅信“我雖在協和待了短短的半年,但它對我的影響卻是一生的”。從此有那麼一批遠在首都近在心裏的可愛可敬同仁老師,時刻鞭策我走好走穩從護的每一步路。

我希望帶走協和的技術、精神、服務和理念,讓它在古城西安開花結果,而一個人,一批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西安人,外地人來取種,讓協和的精神、理念和技術遍及西安,乃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