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高一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練習設計

文學2.49W

一、正音

高一語文必修3《詩詞三首》練習設計

玉砌(qì)伯仲(bó )蕎麥(qiáo)

戍角(shù)

愴然(chuàng )

自度( duó )

黍離(shǔ ) 豆蔻( ku )

二、 鑑賞《虞美人》

1.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建隆二年嗣位,開寶八年降宋,宋太祖封為違命侯。後服宋太宗所賜牽機藥而卒。史稱為南唐後主、李後主。

2.這首詞寫於亡國降宋後,表達了對故國的深切懷念。

3.鑑賞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藝術手法。

(1)用設問的方法,直抒胸臆,“暗恨”變為“悲恨激動”,有不顧一切的感情衝動,大膽抒發了亡國之恨。

(2)運用比喻,把無形的愁思賦在有形的流水上,憂愁就象滔滔不絕的江水無窮無盡,有深度有力度地表達了感情。

三、鑑賞《書憤》

1.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少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向。晚歲閒居故里。臨終作詩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復失地。

2.本詩追憶壯年時的豪情壯舉,感慨當前的`處境和時局,抒發了抗敵之志,感慨壯志未酬,表達愛國深情。

3.本詩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1)昔日豪氣壯舉與今日年邁衰頹作對比,歲抒發月無情,壯志難酬的感慨。

(2)諸葛亮積極進取與當今權臣苟且誤國作對比,表達了懷古傷今的悲憤和無奈

4.頷聯既是敍事,也是寫景。你能説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爭圖畫,將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兩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鬥: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衞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也使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可以想見他當年投身戰鬥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

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四、 鑑賞《揚州慢》

1.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布衣終生,其詞作多詠物紀遊,但也暗寓國家分裂、江河變異之慨。

2. 鑑賞本詞“虛實相濟”的表現手法。

上闋眼前所見空城之景是實寫。下闋中,詞人穿越時空,想象唐朝的杜牧來到揚州,昔日的“名都”變了今日之“空城”,此時次地,此情此景,晚唐詩人杜牧是“重到須驚”,“難賦深情”。而姜夔則是實實在在的觸目驚心、心驚心痛了。這一虛一實,虛實相濟,表達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時傷世的情緒。

3.鑑賞本詞擬人手法的運用。

(1)“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廢池、喬木是沒有知覺的東西,詞人將它們人格化,意即它們是15年前那場浩劫的目擊者,戰爭的恐怖、敵人的兇殘,種種景象仍然留在它們心中。連“廢池喬木”都“猶厭言兵”,在痛恨金人發動的戰爭,物猶如此,何況於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對這戰爭的痛恨與詛咒,當然要超過“廢池喬木”千百倍。這樣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對侵略戰爭的極端痛恨。

(2)“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橋本無情,月本無聲,可這麼一説,反而覺得它們是本該有情有聲的了。從前的二十四橋明月夜,遊人極盛,笑語盈耳,還有美女吹簫唱歌,月兒見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們一起歡笑。可是現在呢?“二十四橋仍在”,而歌聲笑語卻聽不到了,甚至連月兒也沒有聲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隨波盪漾。如此冷落淒涼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傷懷呢?

(3)“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紅藥一到春天就開始生長,不管人世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然物的本性不會改變。往年,它可以供遊人觀賞,可是現在城空了,人少了,何況國難未息,誰也無心去觀賞它。詞人藉此曲折地表現出劫後揚州人民的悽苦生活情況,以及自己感時傷亂的情懷。

4.本詞上闋側重寫景,下闋側重於抒情,追憶喪亂,感慨今昔之變,表達對國家昔盛今衰的傷感,曲折地表達了作者的“黍離之悲”(故國之思),表達因祖國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極其沉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