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知識與人生境界經典散文

文學1.6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識與人生境界經典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知識與人生境界經典散文

關於知識是什麼的觀點,據我所知,西方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是蘇格拉底所説的“知即德”;另一個則是弗蘭西斯·培根的觀點:知識就是力量。弗蘭西斯·培根的這一觀點使人們認識到知識的力量,促進了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征服自然的勝利也證明了這一觀點的合理性。然而,當把知識完全當作一種力量而不是使人們走向自身完滿和社會美好的途徑時,我們忘記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於是我們體驗到了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無情的懲罰——各種污染接踵而至,自然物種不斷減少,全球變暖等等。所以,現在我們應該反思怎樣去應用我們已有的和通過努力正在不斷獲得的知識。於我而言,我更傾向於同意蘇格拉底對於知識的觀點——知即德。知即知識,或者説智慧,德即美德,或者説個人修養,更進一步説,是一種個人境界。我們通過不斷學習知識,獲得智慧,提升我們的個人境界,在這個基礎上來履行我們的各種責任。有大知識、大智慧者,必是人生境界很高之人,可以説學習知識就是為了獲得更高的人生境界,其它的一切都只是為了達到某種境界的手段。在這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所藴含的思想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中國傳統文化,某種意義上可以等同於平時我們所説的國學。中國目前的學科分類法來自於西方,更確切地説是歐洲,19世紀末由“開眼看世界”之有識之士引入中國,所以完全是西方式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目前中國大學裏的學科、專業分類情況。如今我們看到的中國哲學、中國史學、中國文學等分類,幾乎都是在這個西方學科分類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整體分解甚至是硬套進去的,所以,在我看來,國學包括了今天我們所説的文、史、哲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學科。這是對國學的一種分類方法,而另一種方法,我認為更適合中國的國情,即國學是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主體,輔以陰陽家、法家、墨家等學派思想,融合而成的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説,我認為各家各派所追尋的知識,表現的智慧,都是在追求一種人生境界,一種自我與社會的實現與超越。下面以國學的主體即儒、釋、道三家思想分論之。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核心的部分,從三家思想的作用上來説,有學者認為“以儒致身,以釋安心,以道養身”,即把儒家思想看成一種經世之用之學。的確,我們讀《論語》時會發現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多涉及為人處世之道,實際上,從更為核心的層次來説,一個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的人也是人生境界很高之人。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是一種劣根性還是一種基因的遺傳,人,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大多希望初次見面之人“知”他,如果能崇拜他則更好,而事實有時並不是如此,於是他們會“愠”,所以孔子就告訴我們,不要這樣。世界上人那麼多,即使是蜚聲海內外之人也不一定是人人識得,別人不認識你也沒有什麼關係,不需要生氣,這難道不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而實際上,真正有大智慧之人是絕對不會因“人不知”而“愠”的。《論語》又説:“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這句話告訴我們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懶惰,這讓我不得不佩服我們的先人對人性認識的深度。即使我們從智力、知識上都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但是當我們想去改正這一缺點時,我們的惰性也往往讓我們迴避了它,即使沒有迴避,也會“雖得之,必失之”。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必須修“仁”,使“智”與“仁”相符,這樣才能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能夠説出這樣一句話,也足以表明儒家智者的人生境界是何其高了。

佛家有人生三境界説:第一境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細細品味這三個階段,我們會發現這實際上反映的是人在不斷地積累知識的過程中使自己對自己、對社會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佛家諸佛中,境界最高者莫過於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了,作為一個王子,他甘願放棄優越的生活而在苦行中尋找真知,最終成佛。他體悟到眾生平等,一切物質利益不過是過眼雲煙,只有個人精神是永存的。在成佛的過程中,他始終在追求一種知識,不但度己,而且還能度人,使眾生脱離苦海,完成個人與社會的完美結合。當今真正的佛教徒仍然每天都要做他們的佛祖以前做的一項功課——打坐,通過打坐,反省自己的言行,思考人生與宇宙,並由此獲得新的體悟,新的知識,新的智慧。另外,作為中國化的佛教的產物,禪宗裏有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六祖慧能得了弘忍衣缽,隱居在廣東曹溪,待緣而化。十餘年後他來到廣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當時有風吹幡動,兩個僧人便爭論起來,一個説是幡在動,一個説是風在動。慧能聽了説:“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通常人們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認為這是慧能的唯心主義思想在作怪,即使是中學的政治教科書中也是這樣説的。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讀,因為考慮到當時的情境,印宗法師正在講學,傳授知識,但兩徒兒不專心,為風動幡動之事爭論起來,慧能之言,是想告訴他們做事要專心,“心動”指的是他們因外物而動心,與唯物唯心之爭毫無關係。從這裏可以看出慧能禪師的`境界之高,這個時候的他已不被外物所役,或許已經明白了什麼是心靈的自由。

與前面兩家相比,道家思想是最為注重個人精神境界的昇華的,從老子到莊子,尤其是莊子,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醉於逍遙之樂,我也一直認為中國歷史上諸思想家中當以莊子的思想境界為最高。老子説:“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是道家學説最為核心的一個概念,但是老子認為它是不可得的,我們能得到的只有具備“道”之內涵的“德”。聖人,即老子所説的循“道”而為之人,他並不認為自己是萬物的主宰者,而只是世界中的一部分,他尊重自然的權利,遵循自然的規律,對自然充滿一種敬畏之情,認為對於人世間的事也應如此。至於莊子,則是一位千年難得一見的智者,他幾乎看透了一切,所以他能逍遙於心靈世界。《莊子》中《逍遙遊》篇可以作為他思想的總綱,以後的篇章都圍繞它展開,最終的目的也是逍遙,即所謂的自由。“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這不是身體的自由,而是心靈的自由,不為外物所累,可以盡情馳騁於自己的心靈世界。沒有任何人或物能禁錮我們的心靈,只有我們自己的成見才能矇蔽它,讓它止於某處。然而莊子是最接近這一自由的人,因為他所擁有的知識讓他認識到心靈自由的可能,並不斷嘗試去接近它。

雖然對於什麼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一點不同的人可能會持不同的觀點,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去追求它。康德在其倫理學名著《實踐理性批判》中認為人生的最高道德境界是至善,但至善是不可能實現的,除非是在神存在的條件下。他又説至善雖然不可能完全實現,但我們不妨存有這個理想。用康德自己的話來説,是不妨設想有一個“目的國”,在這個理想之國裏,至善的理想能夠實現,所以我們仍然可以去追求它,去不斷接近它。對於人生的境界,我亦持這樣一種觀點,即人生境界是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過程也是無止境的,我們應該通過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不只是追求個人自身的完滿,同時也是對整個世界之關懷能力的增加。所以,當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知識時,他會給我們新的啟迪,或許還能讓你看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