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浮士德讀書筆記(通用7篇)

文學9.9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浮士德讀書筆記(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浮士德讀書筆記(通用7篇)
  浮士德讀書筆記1

在年輕時,歌德説他的作品包含着他生活中的全部歡樂和痛苦,而且——完全像靡非斯特一樣——他是在利用自己的藝術,把自己那惡魔般的本性,自己的那顆靈魂轉述給周圍世界。“抱怨人類的命運,我已經厭倦於這麼做了,我只是在實實在在地描繪人,好讓人們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如果他們看到以後感到不安,那麼怎麼辦,那就讓他們去更加不安好了。”

生命的整和。浮士德老博士在書齋晚年中,只感到迷茫和空虛,那些脱離現實的知識,又只使他獲得了一副博學的頭腦,卻沒有使他獲得生存的力量,這是生命中的老年。靡非斯特為了獲得與天帝打賭的勝利,步步引誘浮士德,將年老的浮士德變得年輕,讓他經歷了兩次愛情、宮廷、美的幻夢,征服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是生命中的年輕時代。瓦格納創造的精神世界是完整且智慧還強於常人,只是沒有得到實體的小人,應該算是生命之初。這三部分的整和,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其中的特質內容不盡相同,下面談談自己的淺見:

作品以一個人類普遍關注的問題——人類對自身的迷惘為啟,而這種深省多是人至重重暮年時所發。深思的結果也只能是對生命的無奈。所以,這種自然貼近生活,關於你我的問題讓讀者也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一起來思考,共同來關注,發現問題,尋求啟發。人的一生涵蓋了許多,回過頭來想想卻又寥寥。理想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達成協調一致,應該説是人類追求的目標。而理想的“我”越飛越高,讓另一個“我”不停地追趕,永遠不滿足,似乎也永遠不會達到理想中的“我”。人們正是這種不斷的執着的追求中認識自己。生命在哲學意義上的長短應該是由這種追求所帶來的價值決定。生命的意義在於實現理想,證實價值。

老浮在聽到人們擁頌他後,希望以後自己的能力拯救病苦中的人們,他説:“今天即將結束,明天還要開始,假如我有凌霄的翅膀,能去追隨太陽,將眼前的景緻永遠留住,那有多好!可是,太陽不因我的美夢而隱退,肉體不因我的渴求而長出羽翼。精神上的追求和現實中的真實,難求一致呀!”得到美好的東西總想與人分享,看到悲痛的東西總想替人分擔,多麼高尚的情懷,但你的能力有限,有時只能苦苦承受這些自己壓在自己身上的不能讓更多的人體味到的美好,讓痛苦的人不再傷心的重擔。人們苦苦受着精神的煎熬。想行動,卻舉步維艱。生命的力量告訴我們,僅憑頭腦中的所思所想所不能創造一切的,只有行動,才有希望。於是,人們不懈的努力。很多東西,當我們意識到時,已經是時過境遷或者事過境遷,而老浮則算是“幸運”的一個。

魔鬼靡非斯特讓老浮返回年輕時代。在靡非斯特的誘-惑下,浮士德愛上了瑪甘淚,在他們的美好憧憬中,浮還是失去了她,快樂與享樂不是長久的,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在吃苦,也不在享樂,而是每一天都比昨天進步。在這個意義上説,就要不斷努力,才能找到至高無上的存在,在經歷了這段刻骨銘心的痛楚之後,浮士德又重新煥發了精神,他認為活着就要不志追求,不懈努力,那種至高無上的存在才是自己的奮鬥目標。這種認識的寬泛性、概念化,不得不説是因為浮士德取得短暫歡樂大受靡非斯特的幫助,沒有自己太多的努力,故而這種認識是理想中的境界。

再往下看,浮以自己的力量為主導,經過很多環節找到的海倫。與海倫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卻被兒子搞得完全破碎,這一次的痛苦是一次經歷了千辛萬苦的徹底失敗,他對希臘古典美的追求也以悲劇結束,留給他深深印象的恐怕更多的是自己的奮爭過程,而那些所謂的美,快樂都離他而去。這就是努力後的極短暫的所謂“成功時刻”。

在這裏,我要感謝浮士德,讓我不再為渴求成功所累,過程才是人生價值的關鍵,而成功只能被看作更高價值實現的起點。這樣,你才能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提高自己,向至上邁進。生命原來如此美麗,它沒有給你任何所謂的痛苦,而是讓你充分展示自己。

  浮士德讀書筆記2

《浮士德》是歌德根據流傳於民間的有關浮士德的故事而寫成的一部悲劇。這個民間故事含有強烈的悲劇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舊交替時期宗教與科學、理智與情感、神性與人性、因循與追求的各種衝突。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是文藝復興時代一個巨人的形象,他厭惡宗教和傳統加於他身上的束縛,渴求生活,不斷進取,為實現人的價值、生活的真諦而不停地追求。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純潔,這種活力就是對人的存在的意義進行鍥而不捨的探求,就是在不斷克服錯誤和過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後走上正途。就在對“最高存在”的意義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類的苦樂集於一身,要在個人的內心中領略人類的全部感情。他衝破了知識的牢籠,擺脱了官能的享受和的羈絆,走出了“小世界”,而進入了“大世界”。在這個“大世界”中,他曾為帝王服務,曾同古代的美結合,但這給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虛和一場幻景。最後他在為人類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偉鬥爭中,感到了最大的滿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後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後答案無疑是積極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質。離開改造社會單純地改造自然,到頭來也只能是一個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為他挖掘墳墓的場面當作是他的人民與大海搏鬥的壯麗景象,為這種幻想提供了一個例證。這也正是浮士德悲劇意義之所在。

我特別欣賞書中浮士德所説的一句話:“我要縱身跳進時代的奔波,我要縱身跳進時代的車輪;苦痛、歡樂、失敗、成功,我都不問,男兒的事業原本要晝夜不停。”雖然浮士德是一個悲劇人物,但是從他身上體現出來的這種面對人生的積極態度和積極的進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浮士德讀書筆記3

讀了不少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悲劇。其悲劇意義不在於從書齋到愛情再到政治和事業的複雜情節,而在於人作為一個無從選擇的生靈,被上帝和魔鬼所控制的近乎宿命式的悲涼。人只是個傀儡而已,繩索一會兒交給上帝,一會兒交給魔鬼。到底控制我們的是上帝還是魔鬼,又有什麼實在意義呢?對於一隻螞蟻來説,死在大象腳下還是人腳下,有什麼分別呢?人理應相信並尊重真理,但是如果真理是像石頭一樣握在誰的手中,那麼它就不再是可敬的;倘若上帝以慈悲的名義佔有我們的靈魂,那麼我們應該向這位頂禮膜拜並接受它施捨的羽翼飛昇天堂,還是牽着魔鬼的手義無返顧地下地獄呢?我想,這也是《浮士德》留給我們的並不難回答的問題。

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浮士德》也至始至終貫穿並隱約流露這個主題。浮士德與魔鬼簽訂契約,在皇宮荒唐地享樂無一不體現着他的追求。就在浮士德即將長逝的時候,還預言着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呼喊着:“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浮士德也在預言中得到了滿足。依據契約,浮士德被光明聖母帶上了天堂,好像一位為殺戮而生的將軍被送進了養老院——全世界都為之興奮,而他自己卻活得像個小丑。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渴望幸福,但到達的方式不同。但我們應該堅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爭取到的才是最長久也是最彌足珍貴的,其他任何方式所帶來的結果註定是一場悲劇。我想《浮士德》之所以成為傳世不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浮士德讀書筆記4

《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文章充滿着悲劇色彩。以浮士德的思想為線索,圍繞浮士德引發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劇。這篇詩劇中,魔鬼魔菲斯特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浮士德確實為核心,但其影響力遠遠不如魔菲斯特。因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認為人類是無法滿足的。他們最終必會墮落於他們的貪婪。而上帝卻認為儘管人類在追求的途中難免會犯錯誤,但最終能夠得到真理.於是魔鬼與上帝打賭,下到人間去誘惑浮士德.

浮士德為了尋求新生活,與魔鬼魔菲斯特簽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則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認為自己滿足了,那麼他的`靈魂就歸魔鬼所有.

於是魔鬼用自己的魔法,讓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經歷,他嘗過了愛情的歡樂與辛酸,在治理國家中顯過身手,在沙場上立過奇功,又在一片沙灘上建立起人間樂園……就在他沉醉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時,他不由地説,自己已經得到滿足.就這樣,魔鬼收走了他的靈魂,可就在這時,天使趕來,挽救了浮士德的靈魂.這就是大體的情節。

魔菲斯特,書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雖然為本文主人公,具有其獨特的個性,但是性格上的特點卻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鮮明。

因為是魔鬼。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壞品質。我認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將人們內心的邪惡表現在了臉上。而人們只是將其掩藏在心中罷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可以真正的體現一個人的本質。因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舉止,處處符合他——一個魔鬼應有的損人利己行為。

他喜歡突然邪邪地笑,揚起嘴角,造出一個“魔菲斯特式的笑容”這個專有名詞;他喜歡一本正經地整人,不留一絲痕跡;他能見死不救,無論你是官大或權重;他能殺人不眨眼,居高臨下的瞥你一眼,讓你尊嚴盡喪。一切的一切,都因為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個魔鬼,又能説明什麼呢?他邪惡?他壞?

他可以在夜深人靜時,靜靜地思考別人的事,他能為了自己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輕蔑地對人類説:“造孽的不是人類自己嗎?”他能在別人急得團團轉的時候跑出來逗他開心。

真是個奇怪的魔鬼,奇怪到讓你禁不住要愛他一下,相比之下表面上善良、可愛、無私,高尚的人類和上帝卻原形畢露。

野心、政權、陣風麥芒。貪婪財寶,惡狗撲食。表面稱兄道弟,暗地互相猜忌。表面謙和禮讓,暗地私打算盤。遇到苦活累活,推給別人,嘴裏還嚷着要給別人鍛鍊。遇到困難雜事推給別人,嘴裏還嚷着要給別人邀功請賞。

所以,我認為浮士德雖未主人公。但這篇詩劇成功之處在於魔鬼,在於魔鬼個性的鮮明。在於魔鬼邪惡,在於魔鬼躍然紙上,直觸心底黑暗的嘴角一笑。

  浮士德讀書筆記5

假期馬上要結束了,這個假期過得很愉快。假期我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看了一本讓我心靈受到震撼的名著《浮士德》。

《浮士德》這個故事含有強烈的悲劇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舊時代更迭期的各種衝突:宗教與科學,理智與情感,因循與追求。浮士德對科學十分熱愛: “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科學,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向魔法屈服,藉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能否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祕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科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説過,浮士德得救的祕訣就在這幾行詩裏。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針對我學的不良現象,面對浮士德,我們應當感到慚愧,他是那麼地熱愛學習!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激勵我將以一個嶄新的姿態迎接新學期。

  浮士德讀書筆記6

讓我回到那個時代,那時,我還在成長之中,那時,詩泉滾滾而來,日新月異地不斷迸湧,那時,霧靄籠罩着世界,蓓蕾有可能蔚為奇觀,那時,我去叢谷之間,把盛開的百花采來。我一無所有,卻滿足非常,因為我追求真理,愛好幻想。還我那種不羈的衝勁,深厚而充滿痛苦的造化,憎恨的威力和愛的權柄,還我消逝的青春年華!——《浮士德·舞台序幕》以這首詩開頭,並非偶然。

《浮士德》是一部戲劇,在《外國文學名著&快速閲讀》(中國紡織出版社)裏,翻譯者楊武能説它屬於一部詩劇,而現在網上大多説它是一部話劇。出於對文本的多次研究,詩是其中對中心內容不可或缺表達,本文就暫定其為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他的創作延續了將近六十年之久。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説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總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

作為一種依靠舞台表演來實現許是的藝術,戲劇非常強調矛盾與衝突,因而戲劇結構技巧在表現矛盾衝突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劇本結構按照浮士德的感性衝動到理性衝動再到審美創造衝動,以不同階層和層次,向前層層推進,境界一層高於一層,呈上升階梯型,直到浮士德靈魂最終“上升”到天堂。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係,不是視之為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揭示了人類正是在同惡的鬥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刻道理。這在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才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總體上來説,《浮士德》構思宏偉,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表現手法多樣,融現實主義與浪温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説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映襯對比的表現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使光明與黑暗、崇高與卑劣、善與惡、美與醜等矛盾對立的雙方特點鮮明地凸現出來,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從藝術上看,內容龐雜,用典極多,象徵紛繁,使作品艱深隱晦,給一般讀者的閲讀和理解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從某種程度上,這是不是影響了詩劇藝術表現力?

從思想上看,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和妥協的本性,如靡非斯托是一個魔術神通的魔鬼,在他的掌控之下,浮士德失去了自我,甚至失去了他原有的“善良的靈魂”,他的很多不義之舉都是在魔鬼的魔掌之下促成的。最後失明的浮士德聽到一片勞動的聲音,在他腦海裏展現出一片土地肥沃、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陶醉其中,情不自禁地發出感歎,“你真美呀,請停留一下!”。我為浮士德因這一句話而皈依天堂的宿命感到不平,我認為此時的浮士德才是最真的自己,他掙脱了靡非斯托的控制,他那一句話純粹是讚美之情溢滿心中,不得自已而發出的一句由衷的讚美,並不是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因此,浮士德並沒有觸犯與靡非斯托的訂約。沒有犯罪,卻受到了非人的罪犯懲罰,何不為之扼腕歎息!作品這一結局是不是曲解了“滿足”一詞的本意?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停止探求了嗎?其實作品是根本就沒有讓他有停止探求的機會啊!難道讚美之情有錯嗎?真情由衷讚美的價值意義又何在?

當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疑慮設想只是個人見解,對於《浮士德》的賞析,相信各書友的看法會眾説紛紜,見仁見智。

  浮士德讀書筆記7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個少年,但那時我生澀的詩脆弱不堪,我的詩神也很蒼老,現在我已蒼老且患風濕,形體不值一顧,但我的繆思卻年輕起來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恆地向青春的歲月前進像,使維登堡靈視所見的那些天使一樣。——葉芝”

看過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那是在我大一時,看的是歌德25歲時的作品。現在看了《浮士德》,那是在我大三時,看的是歌德59歲(第一部),83歲(第二部)時的作品。

作為第一部我在閲讀時升起只恨不懂原文的作品,我很難給予這部作品更高的評價。按照前言中所述,“理想的一本應當在幫助堵住比較接近原著的真諦之後,是他得魚而忘笙,對原著產生一窺全豹的渴望。”這大約是我第一次在閲讀外國文學作品時產生這種感覺。甚至在閲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必去摘引一些心有慼慼的文字,因為全文都是那樣精彩。

但這並不表明這部作品就沒有瑕疵。首先的問題是用典太多,以至於對於對希臘神話都幾乎一無所知的我來説,想讀懂那些詩樣語言背後的寓意實在有些困難,這影響了我對這部著作的理解。更算是未能堅持一氣讀完的一個原因。雖然詞人中我愛極辛棄疾,但遇到通篇砌典時也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則是譯本的事。以後我要想着不去看什麼“大學生必讀”,哪怕是人民文學的譯本也是一樣!什麼資產階級的侷限性啊!!!最討厭神馬價值觀一類的主觀教導了!!!有木有啊!!!解釋一下概念就解釋啊!!!加上階級教育有毛用啊!!!搞毛啊!!!

最後是書本身的瑕疵。還是不夠完整啊。第一幕自成體系。第二幕雖然將故事深化了許多,但完整度明顯不足。第三幕(海倫)是原來寫得放入暫且不提,第四幕實在有些可惜,感覺筆力不足,幸而第五幕是之前就寫就的,一下子將《浮》一書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倘天假年,再給歌德老先生以十年時間,那時的《浮》一書,必定能讓異國讀者亦能手不釋卷一氣讀完吧。

由這本所謂“歐洲四大名著”中的最後完成之作,我不由想起了相應的一本寫作時間相差不大的鉅著,成書於1784年的《紅樓夢》。

正是這種對比令我唏噓。同為悲劇,卻給讀者以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有時甚至在想,《紅樓》就這樣截然而止,也是種很好的結局了。連“二木頭”都還活着,雖然很苦。釵黛還在等着寶哥哥,湘雲還在夢着嫁入衞家。所有的美夢還沒醒,儘管有些敏感的人已經寫着誄詞。如果真要把一切結局都赤裸裸地攤開,等到釵在奩內待時飛,等到質本潔來還潔去,等到雲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到紅顏枯骨,等到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時,那一份悲涼又是怎樣讓人難過。還不如就這樣吧,把最後的悲劇留白,給人心一點温慰的遐想空間。

就像有的時候我希望《哈利波特》到第五本就結束,這樣哈利和赫敏還能有着一點點小小的曖昧。此時相望不相聞。而不是我們沒有在一起至少還像家人一樣,總是遠遠關心遠遠分享。也許是這個原因吧,我發覺自己已經記不起《混血王子》和《死亡聖器》的大半劇情,也不想再去看。

好吧,迴歸正題,《浮士德》也是悲劇啊。個人的生活碰壁了,格蕾琴崩壞了。大世界更是悲劇得一塌糊塗,入仕反成弄臣,追求海倫終也是海倫已隨那清風去,化成了一片白雲,最後填海也終如精衞,被憂愁吹瞎了雙眼,在錯覺中死去。可為何讀着卻是能讓嘴角掛上微笑呢?特別是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有一種令人情不自禁讀出來的力量。彷彿“給我更多的燈吧!”,全不似《紅樓夢》中那種眼睜睜看着韶華遠逝的無力與虛無。

圈子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剛剛咆哮過的屁話上。十八世紀末的清朝,是所謂“康乾盛世”的迴光返照。老邁的賈家已經負擔不起過往的榮耀,庚吃卯糧,糊裱匠勉強修飾。十九世紀初的歐洲,是拿破崙的時代,是神聖同盟最後的迴光返照。用雨果在伏爾泰墓前的講話:“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社會如此,文壇亦如此。

讀到了,去翻看歷史,那個時代真得令人振奮。歌德,席勒,拜倫,雪萊,貝多芬,康德,黑格爾,高斯,拉普拉斯,拿破崙……一片星空閃耀,不由神往啊。有點理解“青藤門下牛馬走”的感覺了。

於是也真得難怪魏瑪古典時代會走向希臘,難怪浮士德要溯柏涅俄斯河而上去尋找海倫而梅菲斯特卻隨河而下,難怪浮士德想征服海波。確實有一團火燒在那個時代歐洲人的心中啊!從少年的維特,到成年的浮士德,那是一個冬天的童話!是衷心信仰着“凡人不斷努力,我們才能濟度”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過往的一切易於蓋棺定論,如今呢?狂飆過了頭,懷疑否定一切之後,當下的時代是什麼?物理學的大發現過去了,互聯網的普及過去了。下一個科技的突破點在哪裏?生物學,還是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國家組成了,世界大戰打過了,全球化和恐怖主義出現了,下一個世界趨勢是什麼?是進一步地更完整地融合,還是在各種壁壘阻礙下分開?歐洲的哲學與詩歌,美國垮掉的一代,《哈利波特》的全球化流行,下一種文化是什麼?需要在速食文化中保持深刻嗎?還是這本身其實是個偽命題。

再看《浮士德》時,大三的我,這個時代的我,並不很激動。感受着熱情的同時,我在懷疑着熱情的破壞力。可若當下懷疑太多的我去學習去拾取這樣一份激情呢?也許會是件好事吧。

所謂“浮士德難題”,在閲讀中反而沒有什麼太深的感受。善惡本就共生嘛。是説因為看過《莊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