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周作人早期散文選》讀後感

文學9.62K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周作人早期散文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周作人早期散文選》讀後感

活在民國年代,戰火紛飛中一不留神,小説中血肉橫飛的情節就會在自己身上上演。談起那時文人的為人處世,雖説的確需要積極面對與投身變革,但在某些時節沉鬱淡泊些或許能活得相對“輕鬆”和“舒坦”些。

這是我讀罷《周作人早期散文選》的第一感受。

説起文才筆法,周作人未必遜於其兄魯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卻因對事物看得極為透徹的眼光以及生來易於煩躁激動的性格,字裏行間總是透出一股獨特的幽怨鬱憤之氣。其實他也曾做過魯迅那樣鬥士般的文人,以滿腔熱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時代、社會或人民的痛處,為的是大眾聽到這些呼喊與擊打能有所反應、想法甚至行動。而從這本書中,我恰好看出他藴含着的或激憤或淡然的複雜情感。從頭讀過,通篇帶着閒寂恢詭的日式幽默與變革時代的批判思想,彼此從思想上似乎是對立的,讀來卻順理成章。

倘若排除時代與社會因素,飲茶聽雨、嚐鮮品酒、談鬼説蠅,不經意間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經被周作人摹了個遍。以掩藏於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掃視着埋藏在家常裏短中的風花雪月,然後將其轉換成裊裊婷婷的文字,宛若一葉隨波盪漾的小舟,不緊不慢地掠過一處處山川草木,總要在某處有所停留,幽雅地打個憐惜而玩味的轉兒,待吸夠了香氣、嚐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於不經意回眸間又在某處風景留下一道淺而雅的痕。

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閒適雜感散文風格受到諸多好評的原因所在。從《初戀》中對“她”的“淡淡的一種戀慕”,到《喝茶》中“瓦屋紙窗下、可抵十年陳夢”的“清泉綠茶”;從《烏篷船》中充滿舊江南風趣情味的明瓦烏篷船,到《談酒》中感到喝酒之時“懷着‘杞天之慮’,生恐強硬的禮教反動之後將引起頹廢的風氣”,無不以憐惜品味的態度、豐潤雍容的京派筆法雕琢着每一個本不腴潤的`平凡物事,從中提煉出庸人體會不到的不平凡來。

比起平和沖淡來,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風格同樣老辣痛膚,尤其在涉及封建禮教之愚昧、國民性格之醜惡及軍閥統治之暴虐等方面,愈發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發深入骨髓。如《風紀之柔脆》一文中,看到報上“因有關風紀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聞,即知封建道學者之變態墮落至於“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維持這‘更嫩更脆,像驕養的小兒一樣愈加怯弱下去’的風紀矣”,的確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頭髮的名譽和程度》中,見到“因剪髮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髮女生之大謬新聞更生髮了“烏雲覆頂則經書爛熟,青絲墜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問……諸如此類,讀來實在驚心震懾,讓人心寒不已卻無從反駁。

以比誰都清醒的狀態看待當時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這樣才造就了周作人內心幽怨鬱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與激越交織的獨特風格。平和沖淡,老辣犀利———彷彿在地下貯藏了多年的陳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織了辛辣的醇厚。這些文字就像反光強烈的鏡子一直高懸牆面,以便那些自以為醉生夢死的人們隨時隨地從中映照出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