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園教師個人的讀書筆記3篇

文學2.42W

  幼兒園讀書筆記範文【篇一】

幼兒園教師個人的讀書筆記3篇

小班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家長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孩子找位置,拿玩具。家長愛孩子,我們都能理解,但愛孩子,要有度,過分包辦,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機會,適時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選位置。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他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而不是家長認為好的位置幼兒園讀書筆記摘抄3篇幼兒園讀書筆記摘抄3篇。

拿玩具。孩子沒有玩具時,他會和同伴去交流,可以從同伴那裏得到玩具。孩子很聰明,如果從同伴那裏得不到,他會想另一個辦法,到玩具架去拿其他的玩具,同樣玩得很高興。在孩子拿玩具這一行為中,他學會了人際交往,學會了解決問題

也有不會解決問題的孩子,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搶,這時需要老師介入,教給孩子與別人正確交流的方式,請給我一個玩具,好嗎?我們一起玩好嗎?如果別人不同意,我們還可以選擇去拿其他玩具,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也是一種成長。另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不玩,不去拿,也不去交流幼兒園讀書筆記摘抄3篇讀後感。這時老師會引導孩子去玩,還會為這類孩子安排一些活潑的孩子在身邊,幫助他們成長。

找位置,拿玩具,在家長覺得為孩子做了沒什麼,但卻關乎孩子的自主性,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愛孩子,就請你放手。

  幼兒園讀書筆記範文【篇二】

這段時間閲讀了《兒童如何學數學》這本書,這本書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於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這本書,對於當前的數學教育者來説,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數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國小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又有多少教師真正思考過:我們的數學教學到底應該追求什麼?以下就自己理解和感受談談自己的看法:

整本書提到的最多是問題要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上課要從“生活情境”引入並展開。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新的概念——“街頭數學”。國外研究把大眾生活中的數學稱為“街頭數學”,事實上,數學不僅僅是教室中的活動,而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家庭、公園、商店裏都可以是數學課堂。校外無論是買賣活動、建造房子活動,都有數學活動和數學知識。數學不僅僅是在學校中的書本知識。因此國小數學既是一種知識形式,又是一種思考方式。英國學者納茨在研究中發現,一些學生對學校中的數學問題感到困難,許多教師認為是智力上一問題,事實並非如此,他們能很好的作出街頭數學問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存在着這樣的問題,有一些孩子在計算加減乘除時存在很大問題,錯誤率極高,老師往往認為這樣的孩子智力存在問題,而正是這樣的學生在生活中卻能正確並速度的進行貨物的買賣,這種現象好像很難解釋。納茨的研究進一步表明,兒童在解決街頭數學問題時使用的符號是不同的。他們在解決街頭問題時用的是自己口頭語言甚至直覺方式,而學校所教的是書面和符號方法。這兩種符號系統之間的差異是街頭數學與學校數學之間的本質差異,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所在。這一研究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並不是獨立於他們所生活的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的一個體系。國小數學與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結合。

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因努力去適應國小生特點,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這些內容利於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與解決問題等活動。促進孩子們在認知投入的同時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課堂的組織中,要儘量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但是也不能只讓學生進行街頭數學的學習,必竟街頭數學相對於學校數學來説很不規範,也不成體系,且有許多“街頭數學問題”不是孩子們能解決的。正是因為這樣,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把街頭數學問題進行改造後運用到國小數學教學的課堂裏,使之既保留街頭數學的現實性、有趣性和挑戰性,也具備學校數學的規範性和抽象性。這樣的數學才是師生共同感興趣的數學。

總之,我讀了《兒童如何學數學》這本書,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我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努力,使自己在教學中更成熟。

  幼兒園讀書筆記範文【篇三】

記憶尤新地記得去年八月份來小博士幼兒園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的禮物就是馮老師贈送了一本有教育紀念意義的書本《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實以前對作者--李鎮西老師並不熟悉,在這次的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後,感受很深。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2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教育智慧的精華集萃,全方位的闡述了他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實踐。他是學生信賴、家長信任、教師信服的班主任。

在認真研讀《做最好的班主任》之後,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的未來班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這本書總共有六輯:第一輯是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做班主任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裏面講解了李鎮西老師作為班主任的幸福,他覺得對學生要擁有一顆愛心,還要有童心;責任心。就是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的人格魅力,還要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即思想家。還要是用心靈贏得心靈的心理學家。第二輯是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從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給學生寫一封熱情洋溢的歡迎信,一份有意義的見面禮,一個做主人的機會以及開一個記者招待會等等;第三輯就是如何贏得學生的心靈;第四輯就是如何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第五輯是形成和諧的團隊教育;第六輯是在寫作中成長。

整本書李老師都用真實可信的事例貫穿其中,讓人在讀故事中學會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的一些感觸。每次翻開這本書要看時,都會使人愛不釋手。書中那些具有哲理的話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李鎮西老師覺得一個教師如果不當班主任,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他希望做永遠的班主任。因為做班主任與學生生活在一起感到快樂,享受幸福,因為班主任通過自己的教育實踐,增長才幹,有充實感、成就感。當然,各個優秀的班主任的教育境界有各自的特點,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學生、愛事業,都有一種執着精神。有的老師之所以不願意當班主任,是覺得當班主任太累。因此,李老師把它當成一樁甜蜜的“苦差事”,這個比喻真是恰當好處。“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結合自身的點滴經驗,感覺還真有一番道理藴含在裏面。

作為老師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待班上的後進生,更要給他們多一些的愛。要經常找他們談心,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地給予表揚,督促他們不斷前進。

我們班的曹子健是年齡較小的一個小男孩,每次做作業時,他都不敢下筆,而是不停的搖頭,示意自己不會做。有一天發現那次的畫,畫得不錯,我頓時表揚了他,他又高興的開始畫起來。從中,聯想到有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味的嘮叨、埋怨、與指責是不合理的,凡是多以鼓勵、表揚的方式才能贏得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