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我用閲讀教育孩子》的讀書筆記

文學1.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用閲讀教育孩子》的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用閲讀教育孩子》的讀書筆記

《我用閲讀教育孩子》的讀書筆記1

自漢代儒家思想上升成為意識形態之後,龐大的帝國所賴以維持秩序的是孔孟之道。但孔夫子的道德是抽象的準則,真正在人與人之間起實際潤滑作用的是”禮”,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禮”保證了整個社會的運行秩序。 “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於違法的行為作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繫,從來也沒有可資遵守的成文條例。”

經過宋代程朱理學的發展,儒學到了明代已經越發保守僵化。作為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滲透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無形地統治着這個社會。萬曆年間所面臨的問題在於:作為封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絕對權力無形中被各種各樣繁瑣的禮制規定抵消了,一方面,要實行有效的統治,就必須以儒家禮 教作為法理基礎,另一方面,對儒家禮教的任何背離、突破和改變,勢必遭遇到強大的抵制,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潛在的、無形的,如廢長立幼、修建皇陵等問題。

萬曆皇帝曾力圖勵精圖治,希望通過努力實踐”禮”來增強文官集團乃至全體人民對經典道德的信心,但當他經過張居正以及選太子的風波之後,他徹底看穿了所有人的“陰陽”兩面。這時他自己首先對這套道德體制喪失了信心。他對管理國家事務的消極抵抗是是針對這一整套道德體系。

此時,道德和”禮”已經發展到相當畸形的地步。表面上官方倡導的道德原則與人們的實際行為已經嚴重脱節,“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説明這一看法。”

究其原因就在於:在儒家的觀念裏,根本沒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把個人品德作為治理國家的前提,治國如治家。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國是典型的人治。儒家要求一個人必須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後才能從事治理國家的工作,即所謂“內聖外王”。其荒謬性並不在於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性,而在於其不承認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完全是不同性質的領域。把二者等同起來,即把政治道德化,這就使國家有權干涉私人生活,個人 自由因此蕩然無存。我國解放後的諸多悲劇,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法律判決,而是道德判決的力量。或者説,道德判決具有比法律更高一等的效力。因此政治鬥爭往往在形式上轉化為道德之爭。由於道德的衡量標準又是一套固定的禮儀,於是道德之爭又從禮儀之爭開始。“本朝的制度,應當説是不能聽任這種黨爭發展的。我們的司法制度極為簡單,缺 乏判決爭端的根據。即使是技術上的問題送交御前請求決定,也要翻譯成為道德問題,以至善或極惡的名義作出斷語。”“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權力對國家作出貢獻。但是德行意味着什麼呢?……所謂德行大部分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

由於對人的一切評價最終被歸結到道德問題,人們就不得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隱瞞私慾,表現出一副道德高尚的面目,然而私慾並非所能壓制了的,相反它作為”陰”的一面更加膨脹。從而加深了每個人“陰陽”兩面的分化。表面一套,實際一套,所有人都顯示出犬儒主義的姿態,追求道德是人人掛在嘴上的口號,私下裏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偶爾出上一個清官——老百姓讓他名垂千古。大家都懷着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仰望海瑞,然而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 就是中國從古至今政界的現狀,也是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仁義道德是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然後好做苟且之事。

我還是覺得,儒家的.道德力量在人們信仰它的時候是非常強大的,畢竟從古至今,殺身成仁的例子不勝枚舉。但當文官集團的所有人以及下層民眾再也不再相信道德時,政權的統治就岌岌可危。隨着形勢惡化,人們不再對道德和”禮”抱有絲毫信心,連接在上層文官集團和下層成千上萬的農民之間的鎖鏈變得鬆 動不堪。戰亂四起,王朝更迭的序幕開始了。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到底要到什麼時候,苦難的中華民族才能擺脱這巨大的慣性,真正騰飛起來呢?

《我用閲讀教育孩子》的讀書筆記2

全書讀起來淺顯易懂,温暖的筆觸,作者周璐把自己與女兒共讀的歷程娓娓道來,並在其中用穿插的方式介紹了相關方法、推薦了相關的書目。包括從最初時的選書,到後期如何引導孩子,通過閲讀反思人生、思考社會。

本書闡述了閲讀的重要性,提出新穎的閲讀教育理論,總結出簡單易學的閲讀方法,用真實案例剖析閲讀的神奇效果,用優秀少年增強家長們對閲讀教育的信心,着眼現實,解決家長迫在眉睫的教育焦慮。

在這個知識更新飛速的年代,唯有終身學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而閲讀就是實現終身學習的最關鍵的方法。

親子關係最重要,和孩子一起閲讀。

母親見識的積累、視野的拓寬,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獲得,例如旅行、遊學、參加一些興趣班等等,但是最有效、最經濟、最持久的方式就是閲讀:自己閲讀,與孩子一起閲讀,讀各類經典書、新書、好書。母親唯有不斷讀書,不斷豐富自己,才能匹配孩子的未來。

讀好書,善讀書。

每本書都是一粒種子,種在了孩子的心田。相信,一本優秀的人物傳記,不僅可以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增長他們的見識,更能點燃他們的人生夢想,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榜樣,不斷激發他們的志氣,給他們以直麪人生困難的勇氣,增加他們的人生智慧。

那些閃耀在人類歷史星空中的偉人,最適合擔當孩子們的人生導師,為他們指明前路的方向。

自我成長是一生的課題。

職場媽媽請一直保持對事業的熱情和追求,保持一顆上進的心,你的不懈奮鬥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全職媽媽請保持閲讀習慣,多和外界交流,堅持自我學習,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

家庭教育的實質其實是家長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我們只有不斷開闊視野、提升格局,才能把孩子帶入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才能和孩子一起,看見更加遙遠的未來。

讀後感:

愛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但是閲讀是把愛潛移默化植入孩子內心世界裏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

白巖鬆曾説:“閲讀意味着什麼?閲讀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裏不斷地去播種,然後讓你這棵大樹越大越鬱鬱葱葱。”

“每個孩子都有一扇屬於他自己的窗。在窗外,有一片只屬於他的玫瑰園;在那裏,他會愛上自己的小天地,會悉心地耕耘它、呵護它,最終它也會如玫瑰般熱烈綻放。所以,請相信,在成長途中,每個孩子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扇窗,只是需要每一位母親付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等待。

閲讀不僅可以改變小孩,也可以改變大人。

感恩作者熱情洋溢的分享。受益匪淺。培養孩子閲讀習慣路上,我們會更加用心踐行的。這個過程或許漫長,但請不要焦躁,請足夠相信。

“讀萬卷書,必須先有學識;行萬里路,要有廣博的見識。”

讓孩子愛上閲讀!喜歡上讀書,你就擁有了無盡的財富!

從閲讀中汲取更多的人生智慧,獲得不斷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