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大全[15篇]

文學1.02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大全[15篇]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

“一支部隊也是有氣質和性格的,而這種氣質和性格是與首任的軍事長官有關。他的性格強悍,這支部隊就強悍。就嗷嗷叫,這支部隊就有了靈魂。從此之後,這支部隊不管換了多少茬兒人,它的靈魂仍在!”這是電視連續劇《亮劍》中的台詞。這句台詞讓我想到了我所經營的班級和課堂。

一個班主任也是一個集體的“長官”,他是否也應該有意識地給班集體注入一種靈魂,讓這個集體以及集體中的成員擁有一種“性格和氣質”呢?做了這麼多年的班主任,帶過幾茬班集體,我曾經有意或無意地在他們的生命之中注入了什麼嗎?這樣想着看連續劇《亮劍》,還真有點意思。意思在於它指引了我以後有意識地去做這樣或那樣的“長官”。為班級注入典雅,注入樂觀,注入大度,注入大氣,注入責任,注入我擁有的和期望的種種“性格和氣質”,然後我會在孩子們身上看到我的或者我期望的影子,以至於他們已經成年以後依然如此。

那麼,一個學科的“長官”呢,他是否也可以帶着某種特定的“性格和氣質”去經營自己的課堂呢?學生進入不同的課堂,就表現出不同的狀態,這樣,他們的每一天是不是可以更生動和豐富呢?那麼,讓我詩意為師,讓我成為孩子們眼中一部耐讀的書,讓他們明白我就是語文,讓我和孩子們帶着書香上路,走完一程又一程典雅的文化之旅!

我在想,知識獲取的途徑很多,不是非得要哪個教師才能給予的。但是,性格和氣質卻不一樣,不同的老師給予學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並且,需要慢慢地經營,需要磨礪到最好。就如獨立團少了李雲龍肯定也能打仗,也能取得勝利,但是也肯定會缺少一種桀驁不遜的“野”、一種永不言敗的“狠”、一些以少勝多的“奇”……作為一個家長,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應該給孩子選擇怎樣的老師呢?這顯然取決於我期望他日後擁有的“性格和氣質”,而且孩子的老師們也能有意識地在孩子的身上經營這種“性格和氣質”。

肖川教授告誡我們:“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質。”作為教師,我們不妨時常這樣想想:一學期、一學年、整個國小下來,我帶着孩子們在折騰些什麼?是平均分?是優生率?是應付各類檢查和評比?或許有這些,但絕不應該只是這些。無數事實證明,成功的教育給學生留下的不是分數,而是方法、習慣和思想,是一種性格和氣質!這,就是教師的思想,這,就是教師的風骨所依!

但是,肖川教授説:“思想的創生,是一種精神的歷險,需要膽識,需要勇氣,也需要寬鬆、寬容的氛圍。”《亮劍》中的李雲龍在紀律和規範下根本算不上一個好的“長官”。他粗魯、蠻橫、淺俗、……除了很會帶兵打仗之外,幾乎難以找到什麼優點了,所以受到了不少的質疑、懲罰。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李雲龍是一個好長官,因為他創建了一個敢於“亮劍”、能打勝仗的團隊!教師們當然比李雲龍的素質高了許多,只是沒有多少教師敢於像他那樣堅定地去經營團隊的性格和氣質,我們更多是小心翼翼地經營着知識的傳遞,不敢去“歷險”。

我想,每位教師都會根深蒂固地有着某些教育理想,對自己的課堂和學生有着某種期望。但是,我們常常在繁瑣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淡忘了這些,而僅僅着眼於一節課、一個教育事件、一些評比,就事論事罷了。如此以來,我們的教育作為也必然就會落入功利和淺俗。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2

現在的國小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家裏,父母根本不捨得讓孩子幹活,更是缺少對孩子的勞動教育。造成孩子在學校或一些公共場所,隨手亂扔垃圾,在校園或教室裏看見地上有垃圾,哪怕是踩到腳下也不去撿起來,自覺意識非常差。就拿剛開學的這幾天來説,儘管每天高年級的同學將一年級的教室門前的場地打掃的乾乾淨淨,但不過第二節課牛奶袋,蘋果芯,塑料袋等就扔了不少,非常扎眼。班裏也一樣,紙屑,鉛筆屑,麪包袋撒滿一地。每天下午都清掃滿滿一簸箕垃圾。面對此狀況,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就顯得刻不容緩。而一年級學生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品行習慣將伴隨人的一生,並對完整人格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我下定決心從點滴小事開始抓學生的衞生習慣,養成他們熱愛勞動,愛好乾淨,維護衞生的良好品質。

具體措施: 衞生具體的分為室內外衞生和個人學習衞生兩個方面。

室內外衞生方面,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①召開《我為學校班級添光彩》主題班會,樹立愛護校園,維護班級衞生的意識。

②教育學生養成不隨地吐痰的習慣。確因感冒克服不了的,應該準備衞生紙,吐在紙上,再扔進垃圾桶;

③要教育學生努力克服隨手亂丟的壞習慣。要把廢紙、果皮、包裝袋扔進垃圾桶中;

④ 教育學生要努力克服亂倒垃圾的壞習慣。在衞生維護或值日時,要把垃圾及時倒進垃圾箱中,不可亂倒;

⑤撿拾地面上廢棄物。要有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意識和習慣,共同維護學校環境的整潔;

⑥每個人準備一個垃圾袋,放在抽屜裏,以備身邊隨時出現的學習垃圾。這也為良好的班級紀律打下基礎。

⑦教給學生打掃衞生的`基本程序:抬好凳子,擺齊桌子,掃地,倒垃圾,最後拖地,整理衞生用具。

⑧教師要率先垂範,認真管理,及時關注室內外衞生,有必要時當着學生的面撿起垃圾。

⑨同時,在班級裏設立“衞生監督員”,及時督促並維護班級室內外衞生。每週由監督員和組長共同選出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班級“環保衞士”的表揚。

培養學生形成維護環境衞生習慣的過程,也是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的過程。教育學生關注自己周圍生活的環境,從點滴小事做起,自覺地維護環境衞生,也是在幫助他們去學習正確處理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係。

而在個人學習衞生方面,我則將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1、利用一些講衞生的兒歌來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2、教育學生正確的寫字、讀書姿勢,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體。 也可利用寫字兒歌來教育學生。如:拿起筆,要牢記:眼一尺,胸一拳,筆一寸,背直頭正腳放平,端端正正來寫字。

3、讓學生知道看書時間不宜過久,不能用手揉眼睛。

4、積極開展體育鍛鍊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

5、教導學生寫字,不要過小過密,更不要寫潦草的字。

6、指導並要求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7、教育學生直接把書翻開,不能舔手指去翻書;寫字時,不能邊摳邊寫,左手要按着本,右手書寫;寫錯字時,用橡皮去擦,而不是用手指塗抹。

這些學習衞生方面的細節,多是牽涉到學生的習慣養成。一年級的學生容易產生懈怠,因此,在對學生要求過之後,在課堂上要多多給予提醒,同時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監督提醒。 相信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與監督,我班學生的衞生狀況和衞生意識將會有所提高。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3

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我在擔任數學課的同時,也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經過這幾年時間的努力,我深深體會到:良好的師生感情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怎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讓自己的班主任當得快樂幸福呢?我試着從以下幾點做起,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的世界觀、品德、行為、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全體學生,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因此,在平時與學生相處的時時刻刻,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學生做到的,老師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學生做到隨撿,在平時,我看到地上有紙屑時,總是彎下腰去撿起來。我發現,學生看到我這樣做之後,也開始在地上搜索是否有紙屑了。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那麼我也會主動跟學生問好,説謝謝你之類的禮貌用語,孩子也會自然地用禮貌用語來回答我。記得在一次大掃除中,為了使每位同學都能認真、負責地完成任務,我首先拿起一塊抹布,帶頭擦玻璃,併力求擦的乾乾淨淨。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要任何鼓動性的語言,就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勞動積極性,都自覺地按照老師的分工,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並且在質量要求上還與老師比一比,看誰幹的又快又好。

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否則,即使你説的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養,也不會得到滿意的效果。

二、一視同仁,關愛學生。

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是很敏感的,一句親切的話語投到學生的心中,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敢於同困難作鬥爭的必勝信念。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師愛要全面、公平。學習好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開朗的要愛,內向文靜的也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陳世浩同學是一個淘氣、懶散的孩子,他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看到別人的好東西,總是忍不住要摸一摸,動過也就不由自主地拿走一部分。同學們報告自己丟東西,當我去調查時,他就會告訴我:不知道誰放在他的桌裏了。有時我甚至誇他無私、誠實。可是私下裏我找到他,告訴他:要看好自己的東西,不能讓同學胡亂放,自己也不能隨便拿起別人的隨意放,當時他似懂非懂,似聽非聽。後來,他在玩耍時摔傷了腳,在家休息一週後來上學。於是,我一邊為他補課,一邊與他談心,教育他遵守紀律,保護好自己,注意安全。下課時,總是派同學陪着他照顧他。漸漸地,他開始喜歡我,信任我,就將自己以前的做法告訴我,我不失時機地教育他,從此他特別聽我的話,現在已經是班裏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了。

關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放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掉一個學生。作為一名老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好學生需要關愛,但那些有缺點、有問題的落後學生更需要我們關愛,教育就是播種愛,好老師應該關注到班級的各個角落,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4

早讀加上一節空堂,終於改完了全班63本日記。我改得較細緻,部分日記還加了簡短的評語,尤其對於後來插、並、轉來的新生。

批改結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我意料之外。多數同學字數明顯增多,語句流暢性大大增強,看起來像有模有樣的國小生日記了,不似一年級時那樣一兩句,很單薄。新來我班的大多數同學寫了三言兩語,標點不打或亂打的現象比比皆是,個別人連日記格式也稀裏糊塗,搞不清爽。不過,也有寫得很棒的,如原一(2)班的段良燕、一(1)班的慶子碩,不僅字跡娟秀,而且內容精彩,篇幅較長。

有幾個老生我以為第一炮肯定不會叫我失望,因為他們原來是尖子,可惜實際情形令我大跌眼鏡。如章濛濛,暑期還在北京《語言文字報》上發表了一篇日記《遊青島》,昨晚的練筆卻僅有75個字,還出現了三個錯別字,內容淡而無味。

傍晚放學前,我就第一篇日記的.批改情況向全班作了通報,表揚了高分習作的作者,不點名地批評了類似章濛濛一樣能寫好卻因態度不認真糊弄了事的同學。看得出效果產生了,受到表彰的對象小臉放光,自豪之情溢於言表;而章濛濛等幾人卻悄悄低下了頭,不知道是慚愧還是後悔。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5

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見所聞、所説所感用文字系統的表達出來,我覺得很困難,雖然我在國小講台上也工作了差不多15年了,然而每回給學生上作文課卻是最令我頭痛的。因為學生一般都無材可取,無話可寫,詳略不當。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我首先要做的還是:

一、激發習作興趣

我發現每次習作只要作文題目緊密的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就基本能指導學生把自己最親近、最熟悉、最喜愛的事物用文字寫下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於是我就把一切生活的內容都以遊戲的形式拉到作文課上來:帶學生參觀校園,下雨天捉蝸牛仔細觀察,自排自演課本劇,做糖醋黃瓜,玩木頭人等等,孩子們在扮演各種角色時,在忘我的遊戲境界中積累了許多寫作素材,不知不覺,就慢慢地走在了寫作之路上。

二、片段描寫很重要

我以前每次在對學生的作文評語中就經常會寫到詳略不當,或者請把過程寫具體。其實學生有的根本不看,大多數即使看了也不懂。後來我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就注重要求學生進行作文片段描寫,告訴他們一個遊戲環節或者是一件事要想寫具體詳細,就必須把過程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描寫出來。因此我創設情境,給出中心句,要求他們先認真觀察然後寫出來。例如有一次我讓學生以“今天老師發火了”為中心句寫一段話,開始的時候學生一般都寫“老師今天很生氣,大聲的罵了我們,我們很害怕”等等,然後我就“現場直播”了一次生氣發火的全過程,讓他們好好觀察我的動作、語言、神態。再次寫作時不能出現“生氣”二字,而且要把老師發火時全班同學的表現及自己的心裏想法寫出來,第二次的片段描寫明顯好於第一次。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砰,只聽一聲巨響,教室門被老師狠狠地推開了。她陰着一張佈滿烏雲的臉走了進來,頓時,教室裏吵鬧的聲音,追逐的'身影都停了下來,大家馬上坐好,靜悄悄地不敢發出一絲聲響,唯恐驚動了老師。只見陳老師大步往講台上一邁,把手中的作業狠狠地往講台上一砸,陰冷的目光往教室裏一掃,頓時我只感覺有一股寒流在教室裏湧動。接着老師用非常温柔的語氣皮笑肉不笑的説:現在我點到名的都給我站起來。我心裏想,是不是有的同學作業又亂做讓老師發飆了啊,真希望我不在內啊!我不禁開始祈禱起來。所以説經過多次的各種片段描寫後,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有所提升。

三、多閲讀課外書籍,多摘抄

閲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從上學期開始我就要求學生寫讀書摘抄筆記,先是課文裏好的講讀或精讀課文,再就是佈置課外閲讀。三年級我要求不高只要摘抄好詞好句好段和五十個字左右的體會,四年級我就慢慢要求學生用簡短的文字概括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讓學生慢慢的積累好的詞語和句子,更有利於他們的寫作。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6

現在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不是經驗和技巧,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欠缺和凝滯。

由於教育對象的時代性、教育資源廣泛性、教育方法的多樣性,教師每天都需要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在學習中工作,在學習中提升,以學習求發展,用學習讓自己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師,有故事的老師有愛、有志、有識、有趣、有恆!

有愛。教師“愛”學生。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學實踐中,要把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寓於對學生的關愛之中,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的成長進步,這就需要老師用愛心去呵護,用愛心去啟迪,用愛心去點亮每個學生的人生燈塔。老師還是能夠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帶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做學生思想工作過程中,真心的體貼、温馨的話語,耐心細緻工作態度,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啟迪着學生的心靈,淨化着學生的靈魂,開啟着學生理想的心扉,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長期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最歡迎的是充滿愛心、有人情的老師。愛,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老師應該以無私的愛心感化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用師愛的雨露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讓師愛伴隨每個學生成長。所以老師教育的追求是“成人”而非“成事”、是“養成”而非“速成”、是“內化”而非“灌輸”。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不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然而,教師的“職業倦怠”早已讓很多老師成了“撞鐘的和尚”,他們過一天算一天,教師的職業倦怠從何而來?梁啟超先生在《教育家自家田地》裏道出了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

一點新學説都不講求,拿着幾年前商務印書館編的教科書上堂背誦一遍完事;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如此,學生們聽着個個打盹,先生如何能不倦?

教師如何克服“職業倦怠”?梁啟超同樣給出了一個好方子:

當先生的常常拿“和學生賽跑”的精神去做學問,教那一門功課,教一回自己務要得一回進步,天天有新教材,年年有新教法,怎麼還會倦?你想學不厭嗎?只要誨人不倦,自然會學不厭。把功課當做無可奈何的敷衍,學生聽着有沒有趣味有沒有長進一概不管,那麼當然可以不消自己更求什麼學問。既已把誨人當作一件正經事,拿出良心去幹,那麼,古人説的:“教然後知困”,一定會發見出自己十幾年前在師範學校裏聽的幾本陳腐講義不夠用,非拼命求新學問,對付不來了,怎麼還會厭?還有一個更簡便的法子:只要你日日學,自然不厭。只要你日日誨人,自然不倦。趣味這樣東西,總是愈引愈深,最怕是嘗不着甜頭,嘗着了一定不能自己。像我們不會打球的人,看見學生們大熱天打得滿身臭汗,真不知道他所為何來;只要你接連打了一個月,怕你不上癮?所以真肯學的人自然不厭,真肯誨人的人自然不倦。這又可以把孔子的話顛倒過來説:總要“行之以忠”,當然會“居之無倦”了。

所以,有志的老師雖嘴不敢豪言“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樹立光輝典範”,但心中總覺要有“為中國教育留下一幀身影”的理想。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教師不僅要做一個閲讀者,也要做一個行萬里之人,不斷學習,敢於跨界,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改變行為,知行合一。在教育的路上,愛心是合格教師的底線,智識是成為優秀教師的上限。

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説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淺薄無知。”是的,如果教師專業知識不紮實,教學中必然會捉襟見肘,窮於應對。蘇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教學大綱寬廣得多,他才能成為教學過程的精工巧匠。”我認為對老師來説,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瞭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努力完成由經驗型教師到研究型教師的轉化。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1931年在清華的就職演説:"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要通過學習使自己走向高貴,人生的主要使命就是使自我成長,成為與其潛能相等的人。學校教育所承擔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終生的讀書人,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人的發展。教師必須自己先讀書,才能帶領學生讀書,將人類文明的薪火由書本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這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更是一種無以言説的幸福。對於一名教師來説,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教師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上課,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教師應該無限地渴望讀書,充滿真情地教書,教師自己也必須成為一本書。為人師者,工資高低都要買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交情深淺都可以送書。

有趣。一個教師可以不那麼風趣幽默,但一定要是一個真正的陪伴者,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髮現生活之趣,感受成長之趣。

作為教師,對一些本身就有趣的知識,我們不能把它教得無趣。眼光定律告訴我們:用嚴肅的眼光看有趣的事情,看着看着,有趣也變無趣了。事實上,年級越高,知識的趣味性似乎越低。教師如果原封不動地轉手教給學生,學生的學習將是暗淡、乏味的;沉重又沉悶的學習氣氛,對學生來説,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一位教師説:“如果教室變成了快樂積極的場所,教師肯定做對了某些事情。”許多學生忘記了過去教師教的“正經”,卻忘不了過去教師説的“不正經”,就是最好的證明。美國心理學大師赫伯·特魯認為:“幽默是一種引導自己獲得快樂的能力,是一種生活態度、處世方式和人生智慧。”我想説,在教育中,幽默也是一種教學態度、教學方式和教學智慧。如果教師是一個有趣的人,那麼他必將成為學生眼裏最可愛的人。海特説:“幽默是一個好教師最優秀的品質之一。幽默有多種功用。最明顯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學生富有生氣和積極注意。在教學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為深入更有價值得多。它在快樂之中把教師和學生聯結在一起。”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有恆者事竟成,為師之道在於持之以恆,堅持閲讀、堅持寫作、堅持夢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精彩。

有恆就是永葆激情,激情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一大批永葆激情的教師。教師只有永葆激情,才能走進學生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塑造靈魂,用智慧開啟智慧;激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境界。教師有無激情,關係着工作態度、關係到工作效率,關係着幸福指數。擁有激情,教師才會精神振奮,工作有力,激情四射,不計得失,對學生傾注心血和汗水,迸發教育智慧,激情是工作的靈魂。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做巫師。’善夫!”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貴有恆。有恆的教師是一個勤奮、謙虛、善學、善思的教師。教師的激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學習與實踐,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做一名有恆的教師,應時常反思自己:自己的授課方式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教育學生的方法是否得當,自己還有哪些方面的教育構想,思考改進完善措施。教師要善於反思,反思每一次講課、每一次感動、每一個遺憾、每一次困惑,反思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並把這些反思寫下來。只有時時反思自己,思想在學習中不斷豐富,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激情在反思中不斷迸發,教學在改進中不斷成熟。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7

一跨進教室,只見小吉拿着一包糖向我走來,我還以為她要檢舉哪位同學帶零食了呢。沒想到小吉走到我面前,雙手捧着那包糖説:“老師,我請你吃糖。”我愣住了,喃喃道:“你姐姐結婚了?不對呀。你又沒姐姐……”“老師,是我公公家的女兒結婚了,奶奶去喝喜酒拿回來好多糖啊,我想把這包送給你。”“哦,謝謝啊!”我邊説邊琢磨着,我該不該收下她的禮物呀?拒絕,不好意思吧,這可是小吉的一片心意哦;收下,也不好吧,都説了不能帶零食,不能吃零食,我收下了不就意味着我這個老師食言了……朗讀聲早已停止,學生們都注視着我倆,我真是兩難呀,可我不能影響學生的早自習呀。先收下小吉的禮物再説吧。我就在全班學生的注視下收下了小吉的禮物,把它放在講台的抽屜裏,然後讓學生繼續早讀。

收了小吉的'這份禮物,我該怎麼做呀,況且全班學生都看到了這一幕,我得想個好計策。對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吧,我決定把小吉的這份禮物分給全班同學,讓學生和我一起分享受這份“愛”。那麼多同學怎麼分呢?自己再去買些吧,算是搞個小小的活動,讓學生在複習之餘輕鬆片刻。説幹就幹,第三節課的下半節課,我就借小吉的名義把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着學生有説有笑,完全忘記了學習的煩悶,我的心情格外舒暢。學生自然而然知道享受之後就得更加努力了。

多謝小吉的這份禮物,讓我感受到了學生對我的愛,也讓學生們快樂相伴好好學習。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8

最近,總有學生到我那裏反映,説某某欺負了我,某某打了我等問題。弄得我焦頭爛額,總是不停的調解,處理問題,今日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讓犯錯的學生自我提出解決方案。讓他説假如他是班主任應如何處理這些事。午時,這個學生給我彙報説:“首先應當寫一份深刻的檢討,當着全班學生公開檢討。然後再去給被欺負的同學道歉,並向其家長道歉。”然後我問他:“你明白我這樣安排的目的嗎”他説:“我錯了!教師,我會按照我説的去做的。”

我想經過這件事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並能經過這件事認識到自我的錯誤。給教師帶來了必要的麻煩。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9

作為一名教師,從小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儀,教他們學做人,講公德,這是一個教師的育人之本。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方面我是這樣做的。

一、上好第一次禮儀課

每當新的一學期開始,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上好第一次禮儀課,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具體做法:

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然後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一開始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我讓學生扮演老師站在講台上,我在講台下面扮演學生,我行了一個標準的45度鞠躬禮,並大聲説:“老師好!”台上的小老師就説:“同學好。”此時教室沸騰了,有的要出來當老師,有的要當學生,我藉此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訓練,對每一組都進行評價,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還要加強,最後進行全班訓練,人人過關。老師認真的示範,加大力度訓練,學生也引起了重視。每個同學都非常認真的練習,形成一個良好的禮儀氛圍。

二、明禮儀教育的方法

根據兒童心理,做活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訓練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嘗試:

1、榜樣示範的方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國小生在行為實踐中的榜樣影響,除教師外還有同學,學生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我根據他們愛表揚,具有向上心理這一心理特點,在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規範訓練時,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感染學生,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範作用。

比如每當放學時,一經過校門處,發現劉旭同學大聲向門衞大爺問好,我馬上表揚劉旭同學,説:“劉旭同學真有禮貌,是你們學習的榜樣。”讓同學們學一學。一會兒,再遇到老師,就會有邢通主動帶頭問好:“老師再見”。我又表揚他,説:“邢通也有禮貌,有禮貌的孩子人人誇。”孩子聽了美滋滋的。再問好的聲音更大了。接着,段瑞看見老師從他身邊走過,主動行鞠躬禮:“老師好”,我高興的説:“同學們真有禮貌。老師今天太高興了。你們看,老師的`臉上全是笑容。”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運用這個方法以來,每天放學的路隊一聲聲“老師好”“老師再見”是那麼悦耳。學生在榜樣的帶動下,同學們精神面貌好,文明風氣盛,受到了老師家長的好評。

2﹑強行約束的方法

強行約束的方法是指用行為規範﹑常規等手段去約束學生,使其按正確的要求去做,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比如班上兩名同學在週一早上升國旗時,站沒站相﹑左右搖晃,還小聲和別人講話。回班級後其他同學自由活動,我找這兩名同學談話,我首先向他講道理:升國旗時要站直,千萬不能和別人講話,凝視着國旗,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本週內我利用課外時間反覆訓練這兩名同學站的姿勢,立正時五指併攏,中指指向褲縫。並且行隊禮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國旗,高唱國歌,每天堅持訓練。一直到下週一升國旗禮儀行為規範標準為止,否則還要繼續練習。從此,這兩名同學在升旗時表現得非常好。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禮儀的養成教育,提高了講文明、懂禮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堅持不懈,逐步養成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堅持不懈,使學生逐步養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學生放學時,我都提醒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園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班級黑板報上有一塊是專門用小花拼成的3朵大花朵,每個小花上寫上禮儀標兵的名字。

通過禮儀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了良性循環。通過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0

班會是班主任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由於其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景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活動理念,無形中使其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載體。

主題班會既可以達到使學生明確、統一和強化對某問題的認識,發展個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鍊自理自治能力,從而達到鞏固班級體和良好班風的目的。

一次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班會課往往會給孩子們稚嫩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終生美好的回憶,起到課堂教學中難以起到的作用。還能產生凝聚力,起到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同時由於師生共同參與,它能加深師生彼此瞭解,成為密切師生關係的紐帶。

本學期,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及時開展了主題班會。開學不久,學生常常為了撿到的小物件,如鉛筆、橡皮、尺子,就佔為己有,與失主發生口角紛爭。有時,同桌之間為了越界問題,推推拉拉。有時,學生之間為了無意的碰撞而抓住把柄不放。三年級學生一方面重視友情,喜歡與朋友一起玩,但一方面又比較自私,不夠包容,無法賞識他人的優點。於是我開展了“拒絕自私,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班會課,通過“自私”概念的定義,自私自測表,自私行為的判斷、自私的危害等環節,使學生在聽、説、讀、看中明白了自私的`界定與危害,從而樹立起包容意識。第二天,有一個值日生在完成值日工作後,依舊逗留教室,任由其家長在邊上等候。於是,我提醒他這也是自私的行為,該生立刻不好意思地收拾起書包跟家長回去了。我想,主題班會教育正在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期中,我又開展了“講文明”“防溺水”“紀律——學習的第一條件”主題班會,強化了學生的禮貌意識、安全意識與守紀意識。其中,尤其是禮貌意識與守紀意識,我常利用自己值周當天看到的三(1)班與三(2)班學生的禮儀情況,進行對比,表揚,使學生逐步學會見到長輩應做到有禮貌地打招呼。在守紀方面,我抓住班裏的調皮學生或犯錯學生,讓學生開展課堂表現互相比賽活動,從而幫助其改正課堂紀律行為不良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經過一整個學期的學習,學生能夠牢牢記住的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或某一場活動。鑑於此,我想:主課少上一節又有何妨?如果能通過主題班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受到一陣觸動,並將這種意識牢牢記住、化為自覺並指導自己的行為,這不是最值得欣慰的嗎?至少,作為班主任,我將為學生學會這樣的文明生活而倍感幸福!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1

我很早聽過一位全國有名的特級教師説,班主任要想帶好班級,就必須讓孩子喜歡你,他們只要喜歡你了,就會自覺聽你話,好讓你去喜歡他們。因為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期望教師關注自我,喜歡自我。

是啊!我深有體會,此刻班上大部分學生都挺喜歡我,我是如何明白他們喜歡我呢,他們在小作文本上寫着,喜歡上我的語文課,我總是寬容對待他們,即使他們犯了錯誤,我也不會打罵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及時改正錯誤就是好樣的.,於是他們下一次會表現好一點,來證明我相信了他們能夠做到更好。

學生下課後,把它們畫的畫當做禮物送給我,並寫上尹教師,我喜歡你,你辛苦了,多謝你之類的話,每次看後,我心裏一陣温暖。

反過來,他們願意聽教師話,把教師的話記在心裏,今日我上第一節語文課後,學校要求班主任組織學生帶上凳子到操場集合聽法制教育講座。於是我在班上強調聽講座時要安靜,不扔垃圾,入場出場要排隊有序,學生們沒有讓我失望,我們班學生是第一個有序地到達操場並坐好的班級。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2

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的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集體的臉面,更是社會大家庭。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集體形象,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就國小生而言,最本質的是學會做人,也就是要講文明懂禮儀。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着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是市民的時候,又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直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人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鑽空,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怨氣往服務人員上撒,還總説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大挑剔。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説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説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話送上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當我們身處校園的時候,總是不注意三輕,總是在自習課上大吵大鬧,總是在樓道內相互嬉戲,因而影響班級考評撓亂學習秩序。當我們在校園內遇到領導老師,我們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讓路呢?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為我們太自私,沒有做到律己,沒有做一尊重別人。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國小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改正自我。嚴於律己。應義不容辭地履行義務,帶好頭,做好文明的.標兵。毫不疑問,我們的每位國小生若都能講文明,懂禮儀,那麼我們的國小生,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必然會煥然一新,我們大家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温馨的氛圍中。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呢?

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衞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沒關係”化解衝突,還要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在家裏,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裏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規,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環境衞生;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為別人着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講衞生、懂禮貌、守紀律、愛學習的文明的國小生,為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而努力吧!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班級;為了我們的校園,為了我們的社會,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講文明、懂禮儀。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3

三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培養三年級同學的語文能力,應着重放在段的訓練上。三年級段的教學主要任務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結合有關內容,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能找到重點句,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係,知道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

1、讀段在段的讀、説、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讀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讀下去,達到透砌理解。過程得當,能理解得順,理解得深。應抓好三個環節。

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同學學語文的過程和同學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同學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籠統--具體"的心理歷程。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同學的思路。對於重點段落,要讓同學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同學掌握學習方法.三要熟讀.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使同學能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説段説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同學用自身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剛開始説段訓練時,同學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同學一句一句地説,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説。在指導説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説和具體地説結合起來進行.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等,可以聯繫課文,讓同學進行大膽的想象。能寫就不説,能説就不讀。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段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後具體的寫作方法佔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同學建立段的概念,必需引導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認識段的組合規律,真正讀懂一段話。然後和時指導同學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後,既培養了同學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同學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同學的讀寫能力。告訴同學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敍;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用自身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後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儘量讓同學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同學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4

做班主任一個月了,趁國慶長假沉澱、反思下自己,這一個月中感覺熱情在學校耗盡了,回到家面對孩子,面對老公有點簡單粗暴,偶爾控制不住怒火,老公也説我做班主任後,火氣見長。真該好好調整自己,做一個好班主任,更要做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我認為一個女人沒有幸福的家庭,一切成績都顯得蒼白。

其實,每一位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每一位老師都是愛學生的,只是這兩種愛的內涵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一羣即是媽媽,又是班主任兼任課老師的女人。在學校,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方法,要忍耐,要寬容,要勸慰,要安撫,要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回到家,要做飯,要洗衣,要打掃衞生,要輔導孩子學習。我們的壓力如何釋放?我經常在責備孩子之後,後悔不已,捫心自問,我對自己的學生都是極具耐心、愛心的,怎麼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是控制不住怒火呢?

我一定要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和行為告訴孩子:我很重視你,愛你,更要告訴孩子:家長和老師在愛護、關心孩子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愛有時是潤物無聲,有時還會像針尖一樣刺痛他內心深處那根柔弱的神經。

詩人惠特曼説:“全世界的母親多麼地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女人最重要的角色是媽媽,媽媽的作用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作為一個現代的媽媽,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

親愛的孩子,媽媽一定會改變和成長,會讓你們心情愉快,性格開朗,熱情活潑,學習高效,迅速成長。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5

和同行們交流時,話題最多而且近於無奈的就是“問題學生”的教育。似乎這個羣體成為學校教育中“頑症”,大有回天乏術之遺憾。“問題學生”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的受教育羣體,他們人數不多,但在班級管理乃至整個學校教育中所造成的後果和產生的影響卻是很突出的。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教師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往往感到事半功倍,有時還會事與願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就產生了“只要不鬧亂子就行”的想法而放棄對他們的教育與引導,儘管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同時也放棄了教師自己的責任。“問題學生”的產生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因為其特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及關心教育工作的人士的關注和探究,也因為其特殊,我們往往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潛在心理,在潛意識中對“問題學生”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成見,因而對他們一絲一毫的不好的變化過於敏感,相反地對他們一絲一毫的進步卻顯得有點遲鈍,甚至還有點瞧不上眼,這是造成“問題學生”對教師產生牴觸情緒的原因之一。應當説,作為一名教師,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更要有一顆平常心。

記得在一次“發現他的閃光點”主題班會上,我讓學生談談生活在自己周圍的平常人身上的閃光點,其中有一位學生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們那兒有一名國中生,有偷偷摸摸的毛病,只要看到同學中誰有“好東西”,他總要想辦法偷到手,老師們討厭他,同學們都防着他,父母姐妹也覺得很丟人。有一次,一位國小生不慎掉進了河裏,被路過的他發現了,水流很急,他不會游泳,情急之中他折斷一顆小樹,邊順着河沿跑邊想辦法往外拉國小生,終於把他從河中拉了出來,事後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國小生的家長找到學校,老師們都還不相信他能這樣做。發言的學生認為,儘管他身上有不好的毛病,但他懂得在危急時刻想辦法救人,這就是他的閃光點,説明他還是一個不錯的國中生。這件事在全班同學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更引起了我的深思。“小偷身上也有閃光點”,這是人們很少關注到的問題。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是不是過分地強調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出閃光點呢?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於“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着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他們還真有一些出眾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有了這些發現,我便用其所長,讓他們中的兩個當班幹部,另外的兩個,一個成為班裏的文藝骨幹,另一個就成了我的小助手,經常向我提一些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和建議。儘管這樣做引起了一些任課老師的不理解,班幹部中也有反對意見,我仍然堅持實行。一學期後,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任課老師的認可。當然這中間也有過反覆,關鍵在於班主任要做好協調、引導和幫助。

孟子説:“人恆過,然後能改。”我認為,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為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峯”,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並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的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並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絕不能把“問題學生”當成時時刻刻都想“犯錯誤”的人嚴加看管,或者揪住他們身上的一些毛病不撒手,“好心”地經常“提醒”,使他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這樣做只會讓他們遠離集體、遠離友情、遠離學校,最終產生厭學情緒,埋下棄學的隱患。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社會還是教育界都在呼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標準應當是讓每一個孩子都平等地能接受良好的而不帶歧視性的教育,那麼對待“問題學生”就更要公平教育,因為他們也是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