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詞解析

文學1.71W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詩歌鑑賞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説:“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着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彷彿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着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麼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冬方盡,餘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説:“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鋭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詞解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目的要求:

1. 瞭解有關韓愈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並背誦和默寫這首詩。[教學重點]理解作者表達的熱愛早春,熱愛自然的情感並背誦和默寫這首詩[教學難點]聯繫實際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內容和步驟][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貴族後裔,父仲卿,為小官僚。

[譯文]

長安街上細小的春雨潤滑如酥,

近看沒有綠色,

遠看草色青青。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時節,

大大勝過滿城楊柳堆煙的暮春。

賞析

這首詩又名《初春小雨》。詩中所寫當是早春景物,主要寫小雨後的京都景色。起始一句點明地點並描寫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狀——長安街上下着紛紛灑灑的細雨;這細雨看上去十分可愛,它落在地面上就像酥油一樣軟潤,野草開始萌發;這種萌發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隱隱約約。這一句,真實的寫出了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狀態。三、四兩句是詩人對前兩句所寫景物的評價。他認為,這是一年中春天最好最美的時節,要遠遠勝過含煙柳樹綠遍整個皇都的時候。這種評價,實際上包含了比較,將“煙柳滿皇都”的景象與“小雨潤如酥”所形成的景色相比較,目的在於顯示早春季節的可愛,並以“絕勝”表明了他喜愛的程度。

景物典型鮮明、比喻貼切生動而構思精巧是這首詩的特點。早春的景物很多,詩人只寫最具典型的小雨與野草,將他們安排於同一幅畫中,鮮明的表現了早春的獨特景色。比喻只有一個就是“小雨潤如酥”,十分貼切的寫出了小雨的軟潤狀態,生動形象。將春雨、小草這些早春景物與尚未出現而又將要出現的“煙柳滿皇都”景象安排在比較情景中,並以“絕勝”突出早春景物之美,構思十分精巧。

語文版七年級下第六單元《詩詞五首》教案6

語文課標版七年級寫字——常用獨體字的書寫訓練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

寫字——常用獨體字的書寫訓練

一、漢字書寫基礎知識

國中生要寫好硬筆行楷字,從書寫技法上講,關鍵的有兩條,一是筆畫,即要掌握好自然連帶這一最基本的筆畫組合規律;二是結構,即要掌握好筆畫之間的搭配、布白。總的來説,寫好筆畫是為結構服務的。因此,歸根結底是要寫好結構。這就好比畫一個人的頭像一樣,最重要的是把五官合理地安排在臉的輪廓當中。這也好比蓋房子一樣,準備好磚瓦、木料固然重要,但要把房子蓋好,最重要的是設計好房屋的結構樣式。因此有人也把結構叫做“間架”。

從結構上講,漢字可分為獨體字與合體字兩種。獨體字也叫單體字,它是由基本筆畫、部件組成的字。從外形看,漢字大致可分為以下十種形狀。一個字是什麼形狀,就要寫成什麼形狀;尤其是獨體字,明確其大致形狀十分必要,因為這是行楷字書寫端莊、美觀的基礎。

1.正方形。這樣的字形狀方正,沒有明顯的主筆(一個字中最主要的一筆)。如:用、正、門、習等字。正方形的字不要寫得太大。

2.長方形。相對於正方形來説,橫短豎長,沒有其他伸展的筆畫,體態瘦長。這樣的字要順其自然,橫向筆畫宜短而輕快,豎向筆畫宜長而挺拔,切忌寫成正方形。如:耳、目、月、自等字。

3.扁方形。橫長豎短,沒有撇捺等伸展的筆畫,形態扁。不要寫成正方形。如:皿、血、四、二等字。

4.正三角。形態上尖下平,構圖像金字塔,很穩重。如:上、土、久、止、人等字。

5.倒三角。形態上平下尖,書寫時不要偏墜、斜向一方。如:丁、了、甲、下等字。

6.梯形。主筆在字的下面,上窄下寬,書寫時下部筆畫要舒展。如:丘、反、無、兄、益等字。

7.倒梯形。主筆在字的上面,上寬下窄。書寫時上部的筆畫要拉開,下面的筆畫要對正。如:言、萬、賈、田等字。

8.圓形。主筆在字的中間,中間部分伸展,筆畫四周形成向心內聚之勢。如:面、要、頭、赤等字。

9.稜形。中間寬、上下尖。如:中、申、個、十等字。

10.左斜形。字的支撐點在右下角,有自左上向右下取勢之感。如:戈、氣、飛等字。

11.右斜形。字的形態自右上往左下取勢,有向右傾斜之感,書寫時應斜中求正。如:夕、少、户、萬、力等字。

在書寫獨體字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相對來説,獨體字筆畫比較少,書寫時一定要注意重心平穩。字的重心是支撐字的份量的中心點,重心平穩,字才能立得住,才能斜中求正,字自然也會端正平穩。

二、很多獨體字兩邊都有撇捺斜形筆畫,書寫時要注意兩邊的筆畫搭配起支撐作用,整個字才顯得端正舒展、美觀大方。

三、儘管硬筆字的書寫筆畫粗細反差不是很大,但一個字的筆畫也要有輕有重,有細有粗,尤其是個別筆畫在折處、捺處、鈎處、起筆和收筆處都宜粗重,這樣字才顯得富有彈性。

二、教學內容分析和建議

本課是在學生了解了楷書與行楷書的差別基礎上,對行楷書獨體字進行書寫訓練。大多數獨體字都可以做合體字的組成部件,成為偏旁部首,獨體字的書寫訓練也是在為書寫偏旁及組成不同結構類型的合體字打基礎。

1.學習重點

在把握行楷書自然連帶的筆畫組合規律基礎上,體會筆畫之間由於連帶而出現的牽絲痕跡,增加行筆的速度。

2.教學內容設置

例舉常見的獨體字,尤其是能作為合體字偏旁的獨體字進行書寫訓練,並結合課文的抄寫,使學生體會獨體字在實際書寫中與其他字的搭配組合關係;同時在書寫中逐漸感知一個字的外形大體是什麼樣的形狀。

3.範字提示

本課中選擇了大量的獨體字作為臨摹訓練內容。學生在練習時主要應把握獨體字不同的字形。在抄寫課文時,也應體會獨體字在詞組、句子中的應用。

語文版七年級下第六單元《詩詞五首》表格式教案5

《詩詞五首》教案2

湖南衡陽市成章實驗中學語文組

教學目的

1、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

2、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3、感受詩歌語言的美、節奏的美

重點難點

1、品析詩歌

2、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電教方式

多媒體

德育要點

學習古人良好的生活態度及愛國愛家的思想

教時安排

本課共 2 課時。

教 學 過 程

基 本 內 容

補充內容

第一課時

一、學習《飲酒》

(一)導入

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從《詩經》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不少流派,“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一。舊時代的一些詩人,對現實不滿,退居山野,避入鄉村,通過對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園風光的歌詠以抒發情懷。這類詩被稱為田園詩,寫這類詩的詩人也就被稱為田園詩人了。陶淵明就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園詩人。他與最早的山水詩人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被合稱為“陶謝”。聽人説美味,總不如自己親口嘗一嘗來得真切。今天我們就來品陶淵明《飲酒》詩之美味吧!

(二)解題

1、陶淵明,字元亮,一説名潛字淵明。他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的後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隱,最後下決心走上歸田之路。在東晉末年,玄學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詩表現出一種新的人生觀與自然觀,反對用對立的態度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強調人與自然的一體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他共寫《飲酒》詩20首,這裏選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據説,《飲酒》詩都是陶淵明在飲酒以後寫的,但所寫詩的內容不一定與飲酒的事情有關,抒寫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詩寫作時間大約是作者歸田的第20年(417年)。此詩寫他在農村裏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敍寫,説明“心遠地自偏”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找到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聽五首詩詞錄音一遍;接着聽《飲酒》一遍,聽清字的讀音、詩句的節拍及重音之處等等,然後學生對照課文註釋自讀一遍,再聽第二遍錄音,學生默默地跟讀。

(2)補充《飲酒》的註釋。

①喧:吵鬧的聲音。 ②君:指陶淵明。這句是假設有人問陶淵明。

③心遠地自偏:自己的.心靈已經遠離了塵俗的牽纏,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顯得清靜起來了。④辨:説明。⑤忘言:想不到用什麼語言來表達。

(3)教師根據自己的體會範讀《飲酒》兩遍。

(4)打出課件,同時讓學生誦讀課文多遍。

(5)指導背誦。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詩有兩個層次:開頭四句為一層。是説作者雖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裏,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聲,如何能做到這樣呢?原來是心靈遠離了塵俗的牽纏,那麼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靜起來了。“採菊東籬下”以下六句為第二層次,承接“心遠地自偏”而寫下來。是説對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賞,能獲得無限的意趣。沿着這樣的理解去讀背,就能比較容易地背出。

2、課文研討。

(1)對一些重要詞語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何“而無車馬喧”呢?

明確:這裏的“車馬喧”並非指平時老百姓來來往往幹活的車馬發出的喧鬧聲,而應指“上層人士之間的交往”。“而無車馬喧”意指作者疏遠了奔逐於俗世的車馬客,看淡了權力、地位、財富、榮譽之類了。

②“悠然見南山”的“見”有的版本作“望”,能説説兩種版本的優劣嗎?

明確:“見”是漫不經心地看一下,而“望”卻是眼睛有意盯住看。這就是説“望”是有意識的注視,“見”是無意識的瞥見。用“見”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蘇東坡也説:如果是“望”,這詩就變得興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兩句的詩意?

明確:這兩句顯然是全詩的總結:在這當中,可以領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諦,可是想要把它説出採,卻又不知該怎麼説了。實際是説,此種真諦用抽象概括的邏輯語言是不足以體現的。

(2)説説這首詩表達上的特色。

明確:總體上説,這首詩語言是較為淺顯的,結構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遠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賞品味。 .

(1)名句品味。

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四句是寫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學千金譜》中説:“山花人鳥,偶然相對,二片化機,天真自然,既無名象,不落言筌,其誰辨之?”

②“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屬值得一品的名句。

(2)詩的最後兩句在結構上的作用。

明確:此詩的最後兩句在全詩的結構上顯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又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體會、咀嚼。

4、學生質疑討論,教師小結。

從《飲酒》詩的開頭四句可以看出陶淵明當時怎樣的心情?

詩的開頭四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住在眾人居住的地方,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這在當時確實是不易做到的。從封建社會直至今天,權力、地位、財富、榮譽,常常是人們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已成了普遍現象。惟獨作者卻是個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設問:“問君何能爾?”這實在是個令人驚奇而關注的問題。作為自答結果的第四句更妙:“心遠地自偏。”我的心靈思想遠離了那爭名奪利的社會官場,超脱了世俗,疏遠了奔波於世俗的車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處也變得僻靜了。

作者剛從官場中退隱,一種脱離污濁的由衷之喜溢於言表,他為自己的正確選擇而自我欣慰,其心情當然是舒暢愉快的。

5、課堂訓練。

(1)當堂背誦《飲酒》。(讓學生再次整體感悟這首詩。)

(2)逐步把握欣賞詩詞的方法。

明確:欣賞,先要弄懂詩詞字面上的意思;其次運用聯想和想像再現詩句所要描述的畫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詩所創造出的意境。同時從內容、表達方式、寫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賞,以獲得自己的感悟。

6、課堂小結。

這首詩主要寫陶淵明自己在鄉村裏悠然自得的歸隱生活。他離開了污濁的官場,心裏覺得十分清靜,因為心中遠離了塵俗的牽纏了。他自由地種種花采採菊,偶爾抬頭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過得非常悠閒和舒適,充分表達出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農村淳樸生活的熱愛。

二、學習《次北固山下》

(一)導入新課

王灣是洛陽人,於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進士。他曾往來於現在的江浙一帶,在途經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時,寫下了一首詩《次北固山下》。王灣是一個生卒年不詳的唐朝詩人,今天我們還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為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人以詩傳”呀。

(二)朗讀明義

1、學生自由朗讀。

2、聽老師範讀。

3、作朗讀指導並齊讀。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參照註釋,同桌互譯詩句。

①客路,當指驛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②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③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掛之形。

④殘夜,夜將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⑤舊年,相對於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⑥鄉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遞書信,故詩人有託書于歸雁之意。

5、請一位學生講述詩歌內容。

(三)感悟抒情

1、《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於寫景?能説出來這是什麼寫作手法嗎?

明確:第四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屬於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裏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2、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説説你的感受和理由?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將北固山的位置,確定得不能用於別處,見得旅程介於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生密切關係。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裏是詩人的想象,這就隱含了詩人並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離家鄉也就越遠,鄉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裏首句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分別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美。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掛着,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彙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掛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內的因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引發下聯的巧妙過渡。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這兩句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的作用,這就是説,它跟詩人的鄉愁有關。“生”和“入”的選用的第一妙處,在於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闢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處,又在於詩人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換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處,又在於詩人把思歸盼歸的鄉情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思歸盼歸的鄉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處,還在於詩人借物言志:“海日”能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順應天時在一元復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只有如此,思歸盼歸鄉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匯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理。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這一聯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承上聯“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將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年”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情陡生,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產生。

3、最後一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麼理解這種鄉愁的?

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象,鄉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四)比較賞析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跟“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顯得開朗一些,是嗎?説説道理。

提示:殘夜未盡,而旭日已升;舊歲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嗎?(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第二課時

一、學習《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一)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2、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整體感知

1、結合課下注釋自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詩中的意境,朗讀全詩。

2、賞析詩歌: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3、詩中寫了什麼景?其特點是什麼?

這首詩詠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點,將初春草色與滿城“煙柳”做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能給讀者無窮的美感和趣味。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4、怎樣理解“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詩?

提示: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着冰凌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場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彷彿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詩,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二、學習《雁門太守行》

(一)簡介作者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少有詩名,曾受到韓愈的賞識。27歲病逝。今存詩240餘首,藝術上,他熔鑄了前代積極浪漫主義的傳統,以奇特的想象,濃豔的色彩,瑰麗奇峭的語言,形成了他幽冷濃豔、虛幻荒誕的獨特風格,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李長吉歌詩》傳世。

(二)解題。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説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

(三)分析課文

1、講解字詞。

①黑雲:烏雲,這裏兼指戰雲,形容敵軍攻城人多勢眾。

②城:雁門郡城關,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③易水:古來被稱為易水的不止——處,詩人借用,不一定實指,使人聯想到荊軻的《易水歌》。

2、朗讀課文,感知課文

《雁門太守行》詩人選取三個畫面描寫軍旅生活:一個在白天,表現官軍戒備森嚴;一個在黃昏前,表現刻苦練兵;一個在中夜,寫官軍出其不意的襲擊敵人。尾聯以抒寫官軍全體將士心願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政治立場:維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詩中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作者簡直就是一個高明的畫家。

3、問題探究

理解重點句子

首聯開頭,“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就交織了古戰場特有的悲壯。以一個“壓”字,點明邊塞風雲突變,惡戰甫臨或剛過。再用“甲光”去印證“城欲摧”,表現出邊塞將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壓愈堅的英雄氣概。

接下來兩句,“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半”字最為傳神,直陳了戰爭的殘酷、持久。“臨易水”三字巧妙地昇華了將士們慷慨抗敵的情感。人們由此可聯想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易水悲歌,這是何其悲壯、慘烈!

(四)全文小結

李賀的詩,用詞新奇、構思獨特、想象豐富、色彩斑斕、風格怪異。這首詩描寫一場慘烈的戰爭:孤城被敵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將士浴血奮戰誓死抵抗。增援部隊趕到,但敵軍強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將士們毫不氣餒,奮勇衝殺,表現了為國效命戰死疆場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黑雲壓城城欲摧”常被用來形容邪惡勢力猖獗,形勢嚴峻。

三、學習《天淨沙·秋思》

(一)作者及體裁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

“曲”: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説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放第3框)

(二)理解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導學生朗讀。

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感受它的意境美

有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請同學們散讀一遍課文,説説你頭腦中有怎樣的畫面?請以“我彷彿看到了……”為開頭,説説詩句在你頭腦中再現的畫面。

舉例:“枯藤”、單説“藤”的形態是多樣的,把它置於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體了,我彷彿看到了枯萎的藤、頹廢的藤、沒落的藤、毫無生機的藤,於是枯藤這一意象渲染出淒涼、蕭殺的晚秋氣氛。(學生可能再現出的畫面有:幾根枯樹纏繞着一棵棵禿樹,那凋零了的黃葉在蕭蕭的秋風中瑟瑟的顫抖,黃昏的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一片悲涼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現出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遠處還有升起裊裊炊煙的農家小院,那裏有安居樂業的人們。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艱辛的遊子騎着一匹瘦瘦的老馬,在夕陽西沉的餘輝中,向遠方踽踽而行。)

人們常説,“所有景語皆情語”。因為“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於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淒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託情,融情於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於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遊子羈旅之悲。請大家齊聲誦讀,讓我們將景語化為情語,體驗體驗遊子的悲苦與心酸。

3、拓展

(1)下面的詩句都是寫秋的,請選出與《天淨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項:

a 沅江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關於思鄉主題的詩句:

牀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靜夜詩》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 《渡荊門送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 《次北固山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河樓》

月之故鄉 (余光中)

天上一個月亮/水裏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裏/水裏的月亮在天上//低頭看水裏/抬頭看天上//看月亮,思故鄉/一個月亮在水裏/一個月亮在天上//

由《愛蓮説》中“晉陶淵明獨愛菊”導入《飲酒》

向學生介紹“五柳先生”之來源。

1、斷句: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2、韻腳:

喧、偏、山、還、

3、本詩的難點是對“隱居”的理解,什麼才叫隱居?

學生自主發言,誤區在偏遠的深山老林裏隱姓埋名則為隱居。

教師明確:“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林”

,真正的隱居是內在精神的超凡脱俗,淡泊名利。

4、本詩要點:“真意”的內涵是什麼?作者是否真的難以用語言表達?

真意:遠離世俗,過着從容閒適隱居生活的樂趣。

否,此時無言勝有言,作者是要讀者自己去體會其中意趣。

標題中“次”字的理解:旅途中暫時停泊。

本詩中心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作者為什麼會思鄉了?

因為“江春/入/舊年”告訴我們臨近年關團圓之時了。

本詩名句賞析是重點也是難點: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語句的倒裝上入手講解其中深意:

1、 新舊交替的生活哲理

2、 藴含積極、樂觀、向上的鼓舞力量

本詩可與《天淨沙 秋思》進行對比教學,因為二者同為思鄉之做,只是本詩思鄉中有積極、樂觀的情緒,而《天》則為悽苦。

學生在國小已學過本詩,

只要稍加講解即可

此時正是春季多雨之時,讓學生從生活中去切實體驗。

難以理解內容是學生學習本詩的難點,所以本詩教學重點在內容的講解。

敵軍大舉圍城,我軍雖弱亦勇。

雙方交戰,傷亡慘重

援軍抵達,困難仍在

報效朝廷,視死如歸。

與《次北次北固山下》對比教學,讓教學更為簡單、讓學生更易掌握

寫景部分:

九種景物渲染悲涼之情

抒情部分:悽苦的思鄉

作業設計

背誦並默寫這五首詩歌。

完成課後練習。

課後紀要

1、 詩歌教學重點在讀,熟讀就能體會其中意境,所以教學之前佈置學生背誦。

2、 在學生能背誦的基礎上,挑每篇的重、難點講解即可。如:《飲酒》中的“心遠地自偏”及“真意”:《次北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雁門太守行》的內容。

3、《天淨沙·秋思》與《次北次北固山下》對比教學,讓教學更為簡單、讓學生更易掌握。

語文版七年級下第六單元《詩詞五首》教案教學設計4

《詩詞五首》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詩歌朗讀的技巧。

(二)通過咀嚼詩歌的語言,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反覆誦讀,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朗讀五首詩詞

1?學生運用工具書,結合註釋輕聲朗讀五首詩詞。

2?以《次北固山下》為例,簡介古詩朗讀停頓的兩種劃分方法。

(1)按音節劃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按意義單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小結:同一首詩,可以有不同的讀法,我們現在讀古詩一般採用按意義單位停頓的讀法。

3?教師範讀五首詩詞,或放錄音。學生在書上畫出停頓,注意讀準字音。

車馬喧(xuān) 見(jiàn)南山 潤如酥(sū)

塞(sài)土燕脂(yānzhi)凝夜紫(zǐ)

提攜(xié)

4?指名朗讀五首詩詞,教師注意給學生正音,並在正確停頓方面作具體指導。

5?學生自由朗讀五首詩詞,要求字音、停頓正確。

(二)研讀《飲酒》

1?導入語:説起我國的詩歌,總有一種自豪感。的確,我國的詩歌源遠流長,從《詩經》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詩歌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不少流派,“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一。舊時代的一些詩人,對現實不滿,退避山野,隱居鄉村,通過對自然景物及田園風光的歌詠,抒發情懷。這類詩稱為田園詩,這類詩人稱為田園詩人。陶淵明就是晉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園詩人。他的詩自然樸素而韻味雋永。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他的《飲酒》詩。

2?解題:《飲酒》詩都是陶淵明在酒後寫的,共20首。課文所選的是其中的第5首。這首詩大約寫於作者歸田後12年(417年),詩人通過眼前景物的敍寫,説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3?咀嚼詩句:

學生結合註釋瞭解詩意,學生質疑,師生合作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如:

(1)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什麼“而無車馬喧”呢?

明確:“車馬喧”是指世俗往來的紛擾,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説的車馬喧鬧的聲音。所以,當詩人“心遠”時,也就是説詩人精神超脱凡俗時,自然也就不熱衷於世俗的往來,因而即使身居鬧市,也就像居住在偏遠安靜的地方。開頭的四句詩,表達了詩人鄙棄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態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領會到“真意”,卻忘了該怎樣表達,詩中的“真意”是指什麼?

明確:這裏的“真意”是指詩人遠離世俗,過着從容閒適的歸隱生活的樂趣。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眼前景物的敍寫,説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了詩人遠離世俗,過着從容閒適生活的樂趣。

4?品味玩賞:

(1)這首詩為什麼讀來琅琅上口,富有音樂美?(誦讀,討論解決)

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大體相同而略有變化,偶句押韻,因而讀來有緩有急,和諧悦耳。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能不能改為“望”?為什麼?

明確:不能改。“見”寫出了詩人在東籬旁採摘菊花,無意中看到鬱鬱葱葱的南山時,心中的那種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見,用這個字,詩句就變得平淡無味了。

(三)歸結閲讀古詩的過程、方法(板書)

把握停頓,反覆誦讀。

瞭解作者,知曉風格。

咀嚼詩句,體會情感。

品味玩賞,張揚個性。

(四)佈置作業

1?背誦《飲酒》詩。

2?誦讀餘下的4首詩詞。查閲有關作者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回憶閲讀古詩的過程方法,引導學生有步驟地學習本課其餘四首古詩詞。

(二)研讀四首古詩詞

1?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四首古詩詞,然後指名讓四位學生分別誦讀,並説明如此誦讀的理由。(兩種朗讀停頓皆可)。

2?請四位學生介紹四首詩詞的作者,引導學生相互補充,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比較四首古詩詞在體裁上的區別。(《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一首七言絕句。《雁門太守行》是一首樂府舊題詩。《天淨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3?引導學生理解詩句,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1)學生對照註釋理解詩句的含義,通過小組討論和質疑,解決疑難問題。

(2)讓學生通過自學自行説出詩句的大意,用師生合作補充的形式,完成對四首詩詞內容的理解。

(3)讓學生歸結四首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適時點撥。(《次北固山下》描寫了詩人客遊他鄉的羈旅之情,表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説成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博大的胸襟也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突出表現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雁門太守行》讚頌了戍邊將士的戰鬥意志和誓死報國的決心;《天淨沙·秋思》抒發了遊子思鄉的悽苦愁楚之情。)

4?引領學生品味四首古詩詞。這四首詩詞,堪稱古詩詞中的精品。請學生自由發言,説説喜歡其中的哪些詩或哪些詩句,並説説為什麼喜歡。(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欣賞、審美詩歌的能力,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因此,只要學生説得合情合理就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説得不盡合理之處,教師要以鼓勵的口吻,適時指出。)

(三)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與練習二”。

2?背誦四首古詩詞。

板書設計

怎樣閲讀古詩

1?把握停頓,反覆誦讀。

2?瞭解作者,知曉風格

3?咀嚼詩句,體會情感。

4?品味玩賞,張揚個性。

蘇教版七年級上《古代詩詞三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秋詞)教案教學設計3

古代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1 體會詩情畫意

2 背誦

教學程序:

一 導入

二 學習《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2)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2整體感知 (1)結合課下注釋自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詩中的意境,朗讀全詩。 (2)賞析詩歌 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3)詩中寫了什麼景?其特點是什麼? (這首詩詠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點,將初春草色與滿城“煙柳”做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能給讀者無窮的美感和趣味。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4)怎樣理解“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詩? 提示: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着冰凌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場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彷彿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詩,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3 背誦

二、學習《西江月》

1 作者簡介: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有關。由於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生矛盾,曾兩次罷官。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這首詞是他罷官後隱居的一次夜行經歷,比較容易讀懂。詞牌下原有小題:“夜行黃沙道眾”。黃沙,即黃沙嶺,在上饒西部。詩中描寫農村夏夜的優美景象,抒發詩人的閒適心情。作者長期的農村閒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農村,和農民建立了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視農業生產,同情民間疾苦,因而才寫出了這樣輕快活潑的農村詞。瞭解這些,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詞的妙處。 2 解題初讀 (1)誰來讀讀題目 ,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自由説,如這首詞的詞牌名,黃沙道是哪裏,整個題目的意思,對作者的瞭解等) (2)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首詞,教師範讀) (3)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讀,正音,齊讀. 3、研讀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後,教師明確解答: (1)、這首詞分上下兩片,各寫了什麼內容? ( 答:上片:寫景。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瀰漫着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笑談着今年的豐收。 下片:避雨。烏雲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説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他過去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邊。)

學生自己表述上述內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2)、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答: 這首詞描寫了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閒適心情。) (3)、詞人為什麼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答:“蟬鳴”可見天酷熱,所以夜行;夜行的時間長,從天氣的變可以看出:開始有“明月”“清風”後來烏雲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詩人找避雨地可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 (4)、“説豐年”的是誰? 答: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是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農民在談論今年的豐收,而另一種則認為此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青蛙也為今年的豐收年景而高興,在呱呱地談論着呢!可引導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見解,見仁見智,不必要求統一。 (5)、“忽見”一詞有什麼表達作用? 夜行遇雨,要尋找避雨之處,避雨之處“忽見”,想什麼就有什麼,能不高興?表達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 教師分析全詩:先以驚鵲寫明月,明月出來了,樹枝上的鵲兒一見到光驚飛不定。次寫鳴蟬,半夜還有蟬鳴,可見天熱,為下片寫雨伏筆。 這兩句點明瞭季節是在夏天,正是稻穀揚花的時候。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又鬧又靜,鄉土氣息更濃厚了。詞人為農家感到由衷的喜悦。在這作者把蛙擬人化了,寫蛙懂得“説豐年”,既生動地渲染了連蛙也為之歡唱的豐年景象,使之更為突出鮮明,也映托出人逢豐年的喜悦。 上片寫晴,下片寫雨。這兩句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的氣象。詞人寫明星而不寫烏雲,只用七八個星星來暗示烏雲佈滿天空。“兩三點雨”説明雨點很大,不緊,疏朗,將驟雨的前奏寫得逼真。 大雨將至,急忙避雨,本來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時竟找不到了,可見詞人剛才是怎樣的沉浸在“稻花香裏説豐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路轉了一轉,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嗎?“忽現”把夜行人急尋茅店不着而突然見到的驚喜神態全都表現出來了。 4 背誦三 學習《秋詞》

1、 作者作品介紹:(請同學們把從網上搜集到的有關知識述説出來然後總結)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自稱中山人。貞元七年中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曾和柳宗元等參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失敗後,被貶官。後又入朝為官,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因此,世稱劉賓客。晚年在洛陽,和白居易為詩友,並稱“劉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詞》,別開生面,對後世影響很大。有《劉夢得文集》40卷。

2 課文分析: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請同學們朗讀,體會詩的韻味和節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壯志。 問題1、:詩的前兩句採用了什麼手法? 對比手法。作者首先寫了古代文人每當受挫,身陷逆境時,總是悲歎秋天的寂寞淒涼。戰國時楚人宋玉曾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可以説開創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對秋天的感受:秋天勝過春朝。 問題2:為什麼“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白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問題3:作者認為“秋日勝春朝”,本單元中學過的課文還有哪首詩中的內容表現了相同的觀點? 《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問題4:本單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證“自古逢秋悲寂寥”? 《天淨沙·秋思》。作者在寫景的基礎上,發出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歎. 問題5:怎樣理解“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晴空”寫出了秋日的天高雲淡。“一鶴”是孤單的,但也是獨特的,正是這隻鶴頑強奮鬥,衝向雲霄,才衝破了秋天的肅殺的氛圍。使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擻。它是頑強不屈的志士的寫照,奮鬥不息的精神的象徵。“詩情”指豪情,也是壯志,有了這種豪情壯志,秋日的寂寥自然會一掃而空的。 問題6:比較《山行》與《秋詞》 同:二者都描寫秋景,都借秋景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 異:《山行》全篇表現的都是生氣盎然的畫面和景緻,形象鮮明,色彩絢麗;而本詩側重抒寫感受,以説理為主。 四、背誦活動: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教案4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藴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2、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鑑賞詩歌的能力。

3、領略古詩詞的凝練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

2、理解詩句藴含的情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

2、作者簡介

二、感知體悟

1、結合課下注釋自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詩中的意境,朗讀全詩。

2、賞析詩歌,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3、詩中寫了什麼景?其特點是什麼?

這首詩詠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點,將初春草色與滿城“煙柳”做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的喜愛,能給讀者無窮的美感和趣味。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4、怎樣理解“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詩?

提示: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着冰凌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場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彷彿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麼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詩,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三、本課小結

四、佈置作業

熟讀並背誦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