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富源勝境關記散文

文學2.37W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了,果實把秋天的門推開了,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了……到處是開門的聲音。”我在勝境關的關門前,想起這首名為《門》的詩。如今關門沒有了,只有一個巨大的門洞。在寬3。96米,高4。09米的門洞下,我望着門洞兩邊牆壁上固定門栓的碗口粗的洞,想象着古時守關人開閉關門的情景,他們開關門,閉關門,不僅是因為四季、白晝和黑夜的更迭,更是承載了歷史的重任。隨着歲月的流逝,有關勝景關的故事還在繼續。

富源勝境關記散文

一、勝境關的古驛道

勝境關位於富源縣城東南八公里的勝境關村,村裏有一條古道,這條古道,是元明清、民國初雲南通往貴州、兩湖達北京的驛道,稱勝境關古驛道。勝境關古驛道,雖然沒有五尺道的歷史久遠,但是它身上的歷史印記給我們的文化增添了色彩。我們的祖先沿着它走來,在富源這塊土塊上安家落户。

勝景關古驛道被確定為驛道是元代的時候。驛道主要用於運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由中央政府出資修建。古代的驛道就是今天的國道,又稱為官道,一般有一丈(3。33米)寬,可以保證兩匹馬相向而行,通行無阻。但是有的地方也無法保證有一丈,勝境關古驛道由貴州盤縣龍家溝村到富源勝境關樓這一段因處於山箐,有的地方就只能保證一人一馬通過。這條道明代時進一步修築,它東起洞庭湖畔的常德,向西入貴州,過鎮遠——貴陽——安順——盤縣(今改名盤州),再從富源勝境關進入雲南富源,經東鋪一清溪洞一揚威哨(今羊尾哨)一多樂鋪一山梨果哨一車轉彎一腰站(原名要站,交通要站之意)一進入沾益境內,經大塘——小塘——白水村——海子鋪——大營——太平橋,抵沾益東門。

在關隘城樓東一百米處,掩埋着一塊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的碑刻,露出來的半截有“龔家路記”四字。據説這個龔姓人家是外山口人,他看到關門外這一段驛道因土鬆裂倒塌難行於是倡導並捐銀修驛道。這段驛道修好後,刻碑立於此處。可見也有當時的大户人家捐款修路。

二、勝境關牌坊與關樓

雲貴兩省交界山宣威嶺的東段老黑山,在勝境關村北部有一個天然形成的關口,叫宣威關。在關口的兩側山上建有東西炮台,東炮台和西炮台居高臨下,背靠大山,直指山下古道沿線。明景泰四年(1450年),雲南巡撫洪弼在村南建了一個牌坊,叫“滇南勝境”坊。“滇”指雲南,“南”指雲南在中國的南部,“滇南勝境”意思説這裏是雲南的名勝之地。宣威關因這個牌坊的名字也叫勝境關,勝境關叫的人多了,人們就忘了它在明代和清初時曾叫宣威關。清雍正四年,雲貴兩省以勝景關村南的“滇南勝境”坊劃定省界,牌坊以東至關隘口一段,屬貴州省管轄。這樣一個村子裏就有兩個省的.村民,交界處兩省村民相互買賣土地,到了咸豐初年的時候,這個地段的土地糾紛不斷,於是政府才重新考慮劃定省界,兩省界線東移到隘口。咸豐四年(1854年),平彝縣的縣令施仲磷為加強防衞建關隘城牆和城樓,取名“勝境關”。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又重修。

“滇南勝境”坊修建後的72年,一個名叫楊慎的狀元從這裏走過。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明代四川新都人,生於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二十四歲中狀元,任翰林修撰,卒於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他一身有三十五年在雲南度過,在雲南他寫出了那膾炙人口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詞《臨江仙》,被修訂《三國演義》的毛宗崗選為全書的開篇。楊升庵是最早記述勝景關的人。那麼楊升庵是怎麼到富源勝景關的呢?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當時任翰林院修撰的楊升庵追隨在朝中任首輔大臣的父親楊廷和,聯合36位官員上書反對嘉靖皇帝立沒有當過皇帝的生父為“皇考”,遭到嘉靖皇帝的嚴厲鎮壓,史稱“議大禮案”。楊升庵被廷杖後下獄,充軍雲南永昌(今保山)。楊升庵充軍雲南走的是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先從北京到南京,然後乘船沿長江水路航行經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武昌——湖南洞庭湖畔的武陵(常德)再上岸轉陸路經常德—懷化—源州(芷江)—新晃—貴州凱里—貴陽—雲南富源—沾益—曲靖—雲南府(昆明)—再轉到永昌。這條道是當年沐英率數十萬明軍與元朝大軍爭奪雲南大決戰之兵家必爭之路,又是中國有史以來空前絕後“明洪武百萬漢民大遷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從東至西橫貫雲南全境,可東達京師,西達緬印,故云南民間多稱通京大道。往雲南去京城的人包括做生意的、趕考的、傳達文書信件的、去任職的都要走這條道。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楊升庵隨着幾位解差經過千辛萬苦,翻山越嶺,從貴州進入雲南,到了富源勝境關木牌坊下。勝境關村中的木牌坊始建於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是當時的雲南巡撫洪弼為“助風水之興,補山川之勝”而建。勝景關牌坊高約13。32米,寬11。2米,重檐翹角,十二楹柱,因坊額間鑲嵌着洪弼題的“滇南勝境”匾額而稱滇南勝境坊。牌坊中間6根楹柱前後各有兩隻石獅子,面向雲南的一對石獅子身披黃土,朝向着貴州的一對石獅子身披青苔;作為楹柱柱礎和擺放4個石獅子的6塊長方形石頭中央縫隙兩邊黑黃分明。木牌坊的景緻使見楊升庵讚歎稱奇。楊升庵讚歎道:“西望則山平天豁,還觀則箐霧瘴雲,此天限二方也”。真可謂是以“天”為界的“界坊”。此奇景充分體現了諺語所説:“雨師好黔,風伯喜滇。貴州多雨,雲南多風”的獨特氣候形成的奇觀。楊升庵在他的《滇程記》中對此奇特氣候現象載錄時寫道:“日月之陰,經寸而移。雨場之地,隔壟而分”。因為楊升庵的記載和他本人的名氣,勝景關得到了宣傳。

三、關於”鬻琴碑”

勝境關村中的鬻琴碑,是為紀念康熙年間平彝縣(今富源縣)的縣令孫士寅而建。道光《雲南通志》記載:”孫士寅,字羲賓,浙江錢塘人,舉人。康熙四十五年,知平彝縣事,絃歌雅化,有古遺風。解任時,琴書而外,別無長物。士民思之,立‘鬻琴碑’以志其德。”民國十二年平彝縣公署編撰的《平彝縣地質資料》記載:“勝境關有鬻琴碑一軸,康熙中邑人紀前縣令錢塘孫士寅遺愛碑也。系孫瓊書,董玘撰。後李竹虛詠有《鬻琴碑》,錄列於後(這首詩在《光緒平彝縣誌》中可查閲,本文不再贅述)……”。鬻琴碑立於康熙年間,是紀念平彝縣的縣令孫士寅而立,近年來有學者稱康熙年間立的碑叫“遺愛碑”,光緒時才立“鬻琴碑”,是撰《光緒平彝縣誌》的李恩光和時任縣令的韓再蘭立的,他們請了石城(曲靖)的孫瓊書寫“鬻琴碑”三字。這種説法被很多人引用。其實鬻琴碑一直叫鬻琴碑,當時的董玘撰文,石城(今曲靖)孫瓊書寫,光緒時李恩光看見鬻琴碑有感而作詩《鬻琴碑》,而不是寫鬻琴碑的碑文,也沒有重新立碑,康熙時就立的鬻琴碑一直保存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書寫“鬻琴碑”三字的孫瓊據《南寧縣誌》(南寧縣即今麒麟區)記載,生於康熙五年、死於約乾隆十五年,大約活了八十四歲。而李恩光生活在光緒年間,李恩光立碑請一個一百五十八年前的過世人來寫字是不可能的。另外,光緒之前的道光版《雲南通志》記載這塊碑石時也叫它“鬻琴碑”。民國時資料記載“勝境關有鬻琴碑一軸,康熙中邑人紀前縣令錢塘孫士寅遺愛碑也”意思是説,這塊碑是為紀念錢塘人孫思寅的功德而立。之所以被誤説成”遺愛碑”,是把“紀……遺愛碑也”理解為“遺愛碑”了,遺愛的意思是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古代多用於頌揚之詞。“紀……遺愛碑也”正確的解讀應該是“為紀念……的功德、貢獻而立碑”。

1955年,富源縣文物館的王嘉穀老師拓了康熙年間立的”鬻琴碑”碑面並保存,“鬻琴碑”原碑後來被撬去修水庫而不見蹤影。1996年按王嘉穀老師的原碑拓片重立鬻琴碑。

四、石龍古寺與石虯亭

勝境關村中的石龍古寺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今不存。林則徐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六月,奉命赴滇主持雲南鄉試,任正高官,路過勝境關,在他寫的《滇軺紀程》中有文字記載道:“二十二日壬午,晴,卯刻飯,行三十五里入滇省界,有‘滇南勝境’木坊,右為關帝廟,左為石虯亭,有石蜿蜒地中,虯形。小坐,又行十五里至平彝縣城內,住縣署。”林則徐看見了“滇南勝境”木牌坊,木牌仿跨古驛道而建,在牌坊的右邊是關帝廟,牌坊的左邊是石虯亭,石虯亭有石頭象虯的形狀,林則徐在石虯亭休息片刻後又走了十五里,到了平彝縣城,當天晚上他在平彝縣的縣署住宿。他文中的關帝廟就是石龍寺。石龍寺毀於戰火。石龍寺對面的石虯亭今在。

石虯亭原名“萬里亭”,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年),毀於明末戰事。康熙三十四年,雲貴總督王繼文在故地上建房三間,供遠來的人喝茶解渴。石虯亭的旁的石龍被土掩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雲南布政使李華之捐款更新,石龍再現。康熙四十九年春天,雲南巡撫郭環路過勝境關,看了石龍説:“這不是有角的龍,是無角的虯”。因此“萬里亭”又叫“石虯亭”。

勝境關是富源的歷史文化地段,筆者作為富源人,力求對現存的文物説清楚,希望對來勝境關的遊覽的人回顧歷史、瞭解勝境關的文物有所幫助,故寫下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