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詩人的精神隨筆散文

文學2.66W

把幻想塑造成新型的現實,這種新型的現實是對實際的現實生活的有價值的批判和反映——這就是詩人利用自己的天賦(特殊的)在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使命,從而把詩要表達的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的真實目的之一,或者説真實動機之一。

詩人的精神隨筆散文

心靈與宇宙的同一,是詩人內心狀態的一個顯著特徵。與萬物對話,詩人就成為了幻想世界裏的主體,從而取代了詩人在現實世界裏所處的被動地位。詩歌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幻象,詩人以心理方式(情感的模式)編織事件,賦予“詩的世界”比現實的世界更深刻的意義。但是,詩人在運用一種方式把現實生活的可信性和其它特徵表現出來的過程中,不能給詩的世界圈定思想的範圍,要求人們相信他所陳述的神話是真實的。

詩人按照情感的模式所創造出的神話,反映着某種情感概念。在整個詩歌中,沒有不具情感價值的東西。也沒有無助於形成明確而熟見的人類情境之幻想的東西。可以這樣説,詩人的任務是為自己,同時也是為他人弄清楚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和社會發生的暫時性和永久性的問題。

詩,是詩人觀照現實的一種方法。但是,由於詩的特徵,它不能也不可能做到準確意義上的觀照現實,因為詩是——超越具體歷史時空的。它所虛涵的時空跨度,遠遠超出現實世界。詩與現實之間有一段永遠也無法填補的空白。在某種意義上,詩自覺不自覺地排擠了真正的現實。“現實只在記憶中形成。”(普魯斯特語)——詩人精神的自我發展,也就變成了一種唯一的真正現實——這種精神體現在對心靈和宇宙的開掘和綜合的過程中,而不是體現在註釋歷史,粉飾實際的現實生活的過程中。

詩人有權力不讓詩向歷史傾斜和靠攏,詩人精神生活的理性方面和情感方面,即詩人的心理的思想和情感的運動,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詩人對現實或歷史的把握(頓悟),是以表現的、直接揭示人的精神世界的內容為基礎的。所以,作為一種表面上看來使世界倍增虛妄的幻象——詩歌,能否最深刻地體現人類精神的主要內容——行動、感情和激情等,在有限和無限的範疇內宏大、拓展人類精神的視野,就決定於詩人自我精神的發展是否超越人類的現有精神和打破約定俗成的精神模式。

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詩的本質不在於運用何種表現手段,構思的物化以及作品的構成程序,而在於詩人意識中釀成的特殊的精神內容。在詩歌中,沒有不同內在的.東西,沒有無內容的形式,沒有不被詩人精神化的物質,外在的東西,物質的和形式的東西的性質,直接決定着藉助於它們得到表現的精神的、內容的和內在的東西的性質。因為詩人的雙腳始終站站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即使這個基礎有時是值得懷疑的、不牢固的,詩人仍藉助於這塊現實的基石,樹立明天的圖騰。

詩人不能僅憑幻想生活。雖然他創造的詩歌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幻象——這個幻象也許明天會成為現實。詩歌本身不是目的,詩人不是把他所塑造的“新型現實”當成一種不能實現的夢境,而是把它當成改變世界的一種工具。

“一個詩歌本身的世界”,並不是逃離現實的想象的烏託幫!

標籤:隨筆 散文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