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精選16篇)

文學1.61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精選16篇)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件非常細緻的工作。我們老師要靈活而機智的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幼兒進行系統教育。

循循善誘,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點要求的時候,事先都經過周密考慮,做到要求合理。根據幼兒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漸進。開頭的時候,只要幼兒掌握簡單的生活規則。比如,上課的時候,要安靜地坐好。接着,提出關於社會行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禮貌,看到老師、阿姨要問好,接受人家的禮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幫助要道謝等。

從幼兒的能力來看,既是履行一些內容極其簡單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老師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們接受不了,那麼這樣的要求就會落空。當幼兒做不到老師的有些要求時,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並且對老師的話產生懷疑,不信任老師了。

當我向幼兒提出要求的時候,注意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比如,要求幼兒對人要有禮貌。我就這樣告訴幼兒:早上入園的時候要向老師問聲好;放學的時候要説聲“再見”;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專心,眼睛不要東張西望;別人説話的時候不要插嘴……..這樣要求具體明確,幼兒才好照着去做。

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採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着點頭表示他做的對。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為了要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防微杜漸,注意矯正幼兒任何一點細小行為的錯誤。

幼兒往往從細小的過錯中,慢慢地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這些事情:有些幼兒容易發脾氣,躺在地上拼命用兩隻小腳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兒喜歡玩某些玩具的時,就要人家無條件的給他……對這些行為都不能採取姑息的態度,聽任它發展下去。幼兒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為,特別是喜歡模仿跟他們接近併為他們所喜歡的人的行為。我常常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幼兒。

比如,坐的時候注意姿勢端正,搬東椅子用完後要放回原來的地方,答應幼兒的諾言絕對實現。

因勢利導,個別教育與經常教育相結合。

幼兒的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他們各有各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也往往不一樣。

有一個特別膽小的幼兒,他不習慣集體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2

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現在已經是一名幼兒教師,都説幼兒園的老師更像“媽媽”,嘿,我已經是23名幼兒的“媽媽”了。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是9月剛入園的,慢慢發現,時間久了,和他們已經有了濃厚的感情。在活動室裏,一雙雙眼睛盯着你,等待着教師的安排,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領導者,自己身上的責任一下變重了。

剛入園的孩子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很陌生,對幼兒園的常規都不知道,再就是孩子們自己不能獨立吃飯,隨着新孩子的加入一些老孩子也亂了陣腳,弄得我也有些手忙腳亂,再加上孩子們的哭鬧,覺得自己每天的心情都很浮躁,現在慢慢過去了,當心理想到自己面對的是一羣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更應該做好這個工作。

教育教學我覺得也是處處碰壁,活動的導入加上活動的開展,都費盡心思。導入一直想新穎,讓孩子們感興趣,發現每次預設的和實際並不一樣。幼兒上課亂走,不能安穩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再就是講不到幾分鐘就去廁所,還會有些孩子哭鬧想回家,這些插曲都會出現,所以我反思自己的課程氣氛還沒有到位,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我這,就不會去想其他事情,這些插曲也就迎刃而解,活動過程的設置,以及教師語言這些方面都需要我像老教師學習。

一個月已經過去了,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孩子們的進步也是巨大的,從一開始的哭鬧到現在孩子們能自己獨立吃飯,雖然有些孩子還沒有做到,當孩子們的進步變現出來,我們就知道自己付出的得到了彙報,幸福的笑容就會洋溢在臉上。

我們的工作時刻充滿着愛,我相信我們的愛也是相互的,記得有一天我肚子有些疼,我們班的壯壯就過來問我怎麼了,還要伸手幫我揉肚子,幼兒關心老師的事情也是一件一件的發生,我的心裏一直有一度暖流,每次説到這些,我都很幸福,教育就是用愛去換回孩子對我們的愛。愛是相互的,我們付出了越多孩子也就越來越愛我們。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3

玩遊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我們每天和他們約定安排好一種活動。如:週一:搭積木,週二:捏橡皮泥,週三:摺紙……在這每天都變化着的活動中,孩子們不同的機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今天的桌面遊戲是摺紙時間,有的孩子已乖乖地拿過紙開始折着啄木鳥、房子等。可是有幾個調皮的男孩子就忍不住了,他們折出飛機開始在教室中飛翔、遨遊。於是教室裏開始熱鬧起來啦,騷動也開始。這時,我看見平時不太説話的琪琪正在認真地折青蛙,這可是以前小朋友很少有人會折的。我馬上請琪琪到前面來:“今天,老師想請琪琪來做小老師,教小朋友折青蛙。你們想不想學?”“想!”在一片響亮地想字聲中,小朋友趕快坐好,手裏拿着摺紙,在期待的眼神中,開始了小老師的教學。

雖然孩子的教學不可能如同老師般的清晰,需要老師在一旁幫忙。可是小老師教得投入,下面的學生也很認真得學,沒想到一遍下來,居然有半數的孩子學會了。然後我再請這部分學會的孩子做小老師,教旁邊不會的小朋友。就這樣,孩子們成功地學會了折青蛙。 “老師,我下次也教小朋友折電話,當小老師,好不好?” 丁丁這個平時不善言辭的孩子居然主動請纓,真讓我驚奇。而同時其他的幾個孩子也紛紛説:“老師,我會折衣服……。下次我來教大家折,好不好?”……沒想到,孩子們的熱情這麼高。“行,以後我們每次都請一個小朋友做小老師,不過小老師教得本領必須是以前我們小朋友不會的,誰有新本領,就請誰做老師。”

就這樣,每週一次的摺紙變成了孩子切磋摺紙能力的時間。幾周時間下來,發現這招還真奏效,摺紙本領大了,秩序有序,朋友間的交流不但多了,同時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4

我班調皮大王吳豔楠每逢操作活動不是在教室裏跑來跑去的就是跟其他的小朋友逗,不管如何教育都無濟於事。

一次遊戲活動,我發現她正在有聲有色的扮演着老師這個角色,便靈機一動走了過去説:“吳老師,你在上課啊?”她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我接着又説:“吳老師,我有事去了你就來教小朋友好嗎?” 她又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於是我走到活動室後面坐了下來,悄悄的觀察着她。只見她帶着小朋友們玩“變變變”的遊戲,剛開始小朋友們還聽她的話,可一會兒活動室裏就亂了起來,有的小朋友在講話,有的小朋友這兒跑跑那兒竄竄……活動室裏亂成一團。吳豔楠臉漲得通紅,生氣的説:“不許吵了!不許吵了!”可孩子們玩的正開心沒有孩子聽她的話。我見時機成熟就走了出來示意孩子們停止吵鬧,繼續玩遊戲。我悄悄的問吳豔楠:“做小老師開嗎?”她想都沒想就説:“不開心,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又問道:“你平時上課聽老師的話了嗎?”她被我問的不好意思了,小聲的説:“沒有,我以後不這樣了。”我説:“咱們拉勾,以後你做一個好孩子好嗎?”她使勁的點了點頭。

由這件事我體會到:有時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也需要“角色反串”,它能增進相互間的理解、信任與尊重,使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5

周宇航是我們班的活躍分子,説他是活躍分子主要是上課的時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翹來翹去的,下課也是動個不停,一點也沒有閒下來的時候。可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特別喜歡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喜歡老師叫他做“小老師”,每到我們要請哪個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師”的時候,周宇航就坐的非常好,把腦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這個時候如果仔細看,還能看見周宇航眼睛裏閃閃的星光,讓你不請他也不行。

請到他做“小老師”時,他就非常高興,一個勁的對別的小朋友説:今天老師請我做小老師,請我做小老師。讓人忍俊不禁。

做“小老師”的時候,他也做的特別認真,別看他年紀小,在我們班級是很小的那種,可是做事情我們還是很放心的。不過,做小老師的時候很乖,但是一到沒請他做小老師的時候他的好動的個性就又出來了,上課又要晃來晃去,跟他説過好多遍,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老是動來動去,每次都記住了,可過一會就忘記了。真的得想個好辦法,改改他的這個習慣。

後來,我們想,既然他那麼喜歡做小老師,下次就跟他説如果表現好就請他做,表現不好就不請他做。剛開始,他在小椅子上動個不停的時候我們就提醒他,周宇航,如果上課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請你做小老師咯。他沒聽進去,下課了,我們根據幼兒的表現請了一個表現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沒請周宇航。這下,周宇航可不開心了,一個勁的問老師怎麼不請我呀。這個時候我們就跟他説“周宇航,你自己説説看上課表現的好不好,有沒有認真聽老師上課,回答問題呀?”周宇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現還是不太好,我們還是沒請他,這下週宇航知道我們是來真的了,表現的不好以後就真的不請他做小老師。他就跟我説:“老師,以後我上課認真聽,不亂動了,以後還請我做小老師好不好?”“好啊,如果周宇航以後上課能乖乖的,還請你做小老師。”

那次以後,我們明顯感覺到周宇航上課動來動去的時間少了,比以前好多了。為了表揚他,下課後就請他做了“小老師”。周宇航咧開嘴開心的笑了。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6

我班有的家長經常反映説:孩子在家飯後不願意洗手;衣服髒了不肯換。所以,今天早上我組織了一次個人衞生大檢查。

“小朋友,現在老師檢查衞生,看哪個小朋友最講衞生,最聽老師的話,把手洗得最乾淨,把髒衣服換掉了。”小朋友們聽我一説,都爭先恐後伸出小手。我邊檢查邊聽見幾個小朋友低聲嘀咕什麼。“小朋友説什麼,大聲點告訴老師。”孩子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吭聲了。“誰最勇敢告訴老師”我鼓勵着,終於大膽又調皮的於志瀚小朋友站出來説:“郭老師,你也要講衞生洗乾淨,你的衣服後面也很髒。”我大吃一驚,這是今天早上我剛換的工作服呀。我趕忙對着鏡子回頭一看,的確,工作服的後下擺處有斑斑點點的污漬,原來是早上蹲着洗刷廁所時濺上的。

我趕緊説:“小朋友説得對,老師應該把衣服洗乾淨,再穿上。小朋友給老師提出來,老師很高興,下班後就把衣服洗乾淨。”小朋友聽了後都鼓起掌來,掌聲響了很長時間。

很多時候,老師無需用很多言語來要求孩子,只要你自己做到了,就不必擔心孩子做不到。正如前蘇聯教育家加裏寧説過的:"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她應該感到,她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着這樣嚴格的監督"。因此,老師必需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以自身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從這以後,我不管什麼場合更注意要以身作則了。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7

過去,我們每天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通過寫在小黑板上或是以書面形式告訴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什麼,回到家再幫助幼兒進行回憶複習,這種狀況幼兒完全是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幼兒始終處於被檢查的狀態。久而久之,讓幼兒感覺即使在幼兒園沒有學好也不要緊,回家家長還會幫我學的。這樣如果形成習慣,幼兒就會養成對學習持無所謂的態度。為此,我們在工作中與家長共同研究了新的辦法:那就是啟發鼓勵孩子回到家裏當一名小老師,由孩子來向家長講解在幼兒園所學的東西,家長還可以故意提一些問題,來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我們還通過讓幼兒討論: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小老師,把家長教會。孩子們通過討論,得出了當好合格老師,首先自己得先把要教給家長的知識學會,才能教會家長。

通過近三個學期的實驗,孩子們都有了進步,能回家當小老師的幼兒,由原來的不足五分之一,到現在有四分之三的幼兒都能回家把當天所學的知識教給家長。我們還對合格的小老師進行了表彰,強化了幼兒當一名小老師的願望。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原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表現。促進了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1、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當孩子有了點滴的成績時,我們都給予表揚鼓勵,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讓他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情,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所以,孩子們在課堂上,敢於舉手,大膽發言,敢於講明自己的想法,即使講錯了,也要明明白白。回家把家長教會了,孩子們有了非常高的成就感。

2、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幼兒積極地回答問題和回家給家長上課,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剛開始時,回答問題語言不完整,經常是説一半,掉一半,語言表達不清楚。現在,由於每天回到家要給家長講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孩子們有了很多講話的機會,鍛鍊了幼兒的講話能力,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我們的啟發引導,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知道要想回家教會家長,就要在幼兒園把該學的東西學會。所以,孩子們在學習時,都非常認真、自覺。課後,有的小朋友忘了,也能主動問問老師或是其他的小朋友,直到學會。還有的小朋友,把在家裏或者其它地方學到的東西帶到幼兒園來,教給小朋友。如:鑫鑫小朋友,把自己創造的“拍着籃球跳動,讓球從跨下跳到身後,然後轉身再接着拍球”的方法教給小朋友。又如在班裏的團體球操排練過程中,小朋友主動加入到動作的編排中來,主動展示自己創造的拍球花樣。

4、改善了家園之間的關係。

家園默契的配合,使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進步,有的家長反應,過去孩子回家很少説在幼兒園的情況,現在也能給我們説了,孩子的説話能力有明顯的進步。我們老師感覺到了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神,所以也加倍的工作,鑽研新的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與家長一起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8

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已經有四個月了,每天我們在一起遊戲、唱歌、畫畫,他們已經逐步地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能按秩序喝水、小便,能排好隊去上早操,能自己安靜地吃飯,看到這麼多的進步老師和家長都很欣慰。可是孩子們唱歌是我最頭疼的事情了,上了這麼多次的音樂課,他們唱歌還是沒有節奏,有的孩子乾脆不唱,而且還在和其他的孩子旁若無人的大聲説話。怎麼辦呢?

這天又是音樂課,學習歌曲《這個冬天》,孩子們還和往常一樣零零散散的跟隨老師唱歌,欣賞完歌曲我提問:“歌曲裏唱的冬天大家在吃什麼?”“這個冬天。”孩子們大聲的回答。這個回答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沒有辦法只好拿粘貼蘋果來獎勵他們。可是今天這個方法不管用,孩子們還是我行我素,該做什麼還做什麼。這時我聽見王佳樂小朋友的聲音特別好聽,就對孩子們説:“今天老師要選一名小老師,來帶小朋友一起唱歌,當然要想當小老師必須自己要先唱好。”於是我就請了王佳樂來當“小老師”帶孩子們一起唱歌,別説還真管用,小朋友都爭着來當“小老師”,這一次的音樂課孩子們比平時都認真,而且也學歌學的特別快。

在日常的活動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這樣的小問題,只要我們動腦筋想出好的點子,孩子們一定比我們想象的要好的很多。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9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為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為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為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為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為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為,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為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為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為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為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為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才是為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為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為,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為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為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為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出現。當下,我認為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説:“真棒!加油!”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0

班裏的劉瑜小朋友是個漂亮的小女孩,但性格十分要強,前幾天在教室門口拉着媽媽的手不放開。還哭鬧着:我不想上幼兒園……她媽媽和我聊了聊他在幼兒園的表現,我就説孩子在園裏表現一直很好,經常幫助別人。三位老師也經常誇獎她,沒理由排斥上幼兒園呀?

我送走了家長後找時間和孩子進行了談話,從與她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她不喜歡來幼兒園的原因:説在幼兒園裏,有自己想玩的玩具,有時在別人手上自己玩不了,就只能隨便玩不喜歡這樣;自己命令小組裏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他小朋友不聽她的話,令她很生氣,她一生氣就會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甚至打架……另外,她還告訴我,她喜歡和班裏的小楊小朋友玩,而且跟小楊玩得很好。我問她為什麼呢?她説小楊非常聽她的話,讓幹什麼小楊就幹什麼……

從與孩子的談話中我意識到劉瑜小朋友控制慾比較強且屬於有領導力性格的孩子,她有着敏感的內心和敏鋭的洞察力。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見,作為老師和家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的控制慾,但無理的要求可以拒絕或冷淡處理,我們可以多跟這些孩子説説:“這件事跟你有什麼關係”,“你為什麼管這件事”,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你控制、束縛他人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別人這麼對你的話,你會不會好受?

讓孩子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並調整好心態。完全改掉不太可能,但慢慢的孩子會變得控制慾沒那麼強,改成正常的就可以了。讓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依着他,讓他適當體會挫敗感對孩子健康成長也有好處。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1

“冷處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讓孩子獨處一會,達到終止哭泣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提出要求若不能滿足時,往往會用哭鬧等方法來達到目的。帆帆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孩子,他,能説會道,可是看到媽媽離開後,也傷心的哭了起來。看他哭得這麼傷心,我走到他的身邊親切的對他説:“別哭了,別哭了,媽媽一會兒就來了,好寶寶,乖……”。他邊哭邊對老師説:“老絲(師)幫我打個電話,好嗎?”老師説:“打給誰呀?”“打給媽媽,讓媽媽來接我,好嗎?”老師説:“媽媽要上班,下了班媽媽就會來接你的。”帆帆一聽老師不幫她打電話,反而哭得更厲害了,沒辦法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的情緒,我只好把他帶到外面,可是,他的哭聲一點也沒減少,怎麼辦呢?我不能丟下其他孩子不管呀!於是,我決定“換一招”。我假裝冷冷的説:“帆帆一點也不乖,老師不喜歡你了。”説完就甩開他的手走了。這下帆帆可急了,他急忙邊哭邊説:“老絲我不哭了。”我故意裝成生氣的樣子頭也不回地去哄別的孩子了。過了一會兒,我悄悄回頭一看,帆帆果然不哭了。我走上前,抱起他説:“看,帆帆不哭了,老師就喜歡你了。”帆帆開心地笑了。

有時候教師的一味勸阻往往會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緒,使孩子一直處於哭泣的狀態不能自拔。對孩子要適當的冷一冷,也可以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得到適當的緩解。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2

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專業化水平,閒餘之際,我讀了《幼兒健康生活教育》這本理論與實踐探索叢書。本書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幼兒健康生活教育的理論基礎,即概論部分,其中包括幼兒健康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幼兒健康生活教育目標及內容、幼兒健康生活教育途徑與方法以及幼兒健康生活教育評價,使讀者從宏觀的角度瞭解幼兒健康生活教育的全貌。第二部分是組織與實施部分,其中包括進餐、飲水、如廁、睡眠、盥洗、着裝、勞動、保健、安全教育、動作發展、體操運動、器械遊戲12項內容,為了便於教師能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施教育,在每個年齡段又分別從幼兒實際表現、幼兒發展目標、成人指導與幫助及家園教育案例來展示生活健康教育,突出了本教材全面性、系統性及可操作性的特點。第三部分是依據各年齡段健康教育的內容與要求,挑選出適宜集體教學的活動案例若干,供教師在進行健康教學時參考。第四部分是在健康生活教育研究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或相關的研究論文,供我們在今後的健康教育研究中借鑑。讀過這本書,開闊了自己的眼界,豐富了自己的經驗,為自己的工作實踐注入了新的營養。下面就結合自己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教育觀點的改變。

讀過第一部分,使我對健康教育觀念發生了改變。《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要培養健康活潑、文明樂羣、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二十一世紀兒童"。可見,"健康第一"的思想不僅是教育的`基本點,更是幼兒教育的出發點,幼兒健康生活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礎工程。所謂健康教育是以人和環境為中心的教育,它是為改善個體以及羣體的健康知識、健康態度和健康行為提供有益的學習經驗的過程。作為現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並不是簡單的讓幼兒獲取知識或技能,也並不是對幼兒進行單一的知識灌輸,而是在讓幼兒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不僅體現了"教育即生活"的現代教育理念,更是綱要中所展現以幼兒為本的理念。

1、尊重理解孩子。作為教師,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心理需要,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2、讓幼兒在輕鬆、自信、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幼兒的健康生活方式,體驗健康生活經驗,提高身體動作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健康生活環境,展示生活健康教育內容。

第二部分的系統性內容和一些小案例,給了我在工作中的很大啟示。如今幼兒園環境創設要時刻滲透教育目標,讓動態的環境激起幼兒活動的慾望。因為對動態的事物感興趣是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幼兒總是喜歡通過自身的運動了解環境、參與環境。因此,我注意為幼兒提供動態的環境,儘量讓他們有機會去活動、去操作,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工作中我將幼兒生活健康方面內容滲透在教室、卧室、走廊、牆面等地方,使其形成一個整體的教育環境。如:在活動區、窗台、走廊、電源開關睡眠室等地方,我們通過集體討論相應設計了一些安全標誌,用來告訴幼兒物歸原處,注意安全。這樣不僅保證了良好的安全秩序,而且還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小班幼兒剛剛入園時,針對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很好時,我通過"洗手六部曲""小牙刷乾淨""給小花多喝水""疊衣變奏曲""勤洗澡不生病""小便為什麼是黃的""這樣大便才健康"等生活健康牆飾的提示進行教育。孩子們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與牆飾的互動,培養了各方面的習慣。如:為了引導小班幼兒正確擦嘴,養成良好的擦嘴習慣。我創設了"學學小動物來擦嘴"活動牆飾。立體生動的小動物形象,大大激發了幼兒觀察的興趣,他們每次吃完飯後都能夠來到面前,模仿小動物擦嘴的正確方法,久而久之養成了正確擦嘴的好習慣。,在孩子們活動時我們發現:他們的指甲很長,而且裏面有雜物,為了調動家長一起參與健康教育,配合幼兒衞生習慣的培養,我們創設了"指甲長了剪一剪"牆飾。當家長為幼兒剪指甲了,小朋友的指甲乾淨時,我會在幼兒的"小花照片"旁邊貼上自己喜歡的貼畫,孩子們看到後,總是能夠提醒家長為自己剪指甲,一方面調動家長的配合,減少了抓傷現象,更重要的是養成了勤剪指甲的好習慣。

三、依據各年齡段健康教育的內容,將健康知識融入教育活動中。

幼兒健康教育的形式以日常生活中的集體與個別健康教育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離不開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精心設計的健康教學活動。對幼兒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識、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統訓練的健康行為技能等內容,必須通過健康教學活動來完成。鞏固幼兒的經驗,增強幼兒的健康意識。如:針對我班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差的情況,我進行了主題活動《快樂四個寶》,通過教育活動,幼兒知道了四個寶在生活中的功能,往耳朵裏鼻孔裏塞東西會導致窒息死亡,怎樣做能保護好小眼睛,鼻子流血了不害怕,會求救或簡單處理等。孩子們通過看老師拍照的小朋友吃手指、咬衣袖、吃帽帶等錯誤行為照片和動畫,知道什麼東西是能放入口中吃的,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嘴裏,這樣做很不衞生,會生病。並且在放寒假前,我為了使家園教育一致,有連續性,自擬"生活行為習慣表格"發放給家長,促使家長在假期繼續督促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讓好習慣長遠發展。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3

喜歡,在淺笑安然裏執一縷墨香,聆聽那雛花開放的聲音;喜歡,夢一般恬靜、水一般空靈的感覺。“老師”的稱謂、責任,孩子的嬉鬧歡笑、歡天喜地,都是我引以為傲的幸福。我小心翼翼地珍惜,放在心坎守護,晴天雨天,安好的你們都成了我一絲不苟的眷戀。——題記.

初聞陶行知,是在國小語文課本上,稚嫩的年齡也許未能讀懂課本中的涵義,但是令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語文老師一個勁地在讚頌陶行知先生,説他是所有老師的榜樣,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我便對那位先生肅然起敬。後來上了師範,細細拜讀了先生的著作,便向兒時的語文老師一樣成了陶行知的“忠實粉絲”,立志以他為楷模,對得起“教師”這個莊嚴而神聖的稱呼!當“紅燭”、“園丁”、“春蠶”這些美詞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為了這些財富,我們每天,都在耕耘,播種愛的教育種子……

八月的日子裏,我們結識了班裏的“小小弟”——小天。還記得那是8月中最熱的天氣,烈日炎炎的夏日,瓦藍瓦藍的天空中,小鳥也不願探出頭來,只有蟬在樹梢不停地叫着,夏樹擲出平生最濃烈、最樸素的顏色,每一滴綠都滲透着生命的精華。我和搭班夏老師穿街過巷,滿懷着認識新生的期待中,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為我們打開了家門。烏黑的頭髮、白皙的面孔,銅鈴般的大眼睛對我們兩位老師眨巴眨巴,似乎在問:“你們是誰?”和其父母交流中發現其父母對小孩子入園十分焦慮是有原因的:開口比其他幼兒晚一年,會走路也比其他幼兒晚十個月,所以對他的生活自理上十分擔心。知道了這一情況,我們對小天也分外留意,總想着他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我們也在努力着,先從生活入手:課間要上廁所不會提褲子時,我們耐心幫助與指導;吃飯不會自己用勺子吃時,我們幫助喂;和大家講話聽不清他意思時,我們總是盡一切全力讀懂他的意思……

這樣反覆幫助他已經有半月有餘,這天,小天和往常一樣,揹着卡通小書包,走路不是很熟練的他踮着腳跟,一晃一晃地走進來,用一口“外國語言”對我説:“今天吃五顏六色的飯,我不要吃,我想吃沒有顏色的飯。”早已習慣他發音和語調的我聽懂了,他不想吃蛋炒飯,要吃白飯。幼兒的食譜都是校醫通過研究、配比訂出來的,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讓孩子選擇挑食,於是我先安撫他,到了吃飯時間,小天看到自己的碗裏依然是蛋炒飯時,用他一貫的發脾氣方式——盤腿坐在地上,頭埋在膝蓋裏。我走上前去,摸摸他的頭,親切地問:“覺得蛋炒飯不好吃嗎?”也許他感受到了我對他並沒有生氣,慢慢地把頭抬起來,點點頭。我繼續問:“媽媽燒蛋炒飯嗎?”他繼續回答:“媽媽都是燒白白的飯。”原來,他並沒有吃蛋炒飯的經歷,於是我微笑着説道:“瞧,這個飯有黃黃的雞蛋、紅紅的蘿蔔、綠綠的青豆,這麼多顏色,你真聰明,那我們就叫它五彩飯好不好?”這時的小天似乎對我給飯起的名字很有興趣,正把頭一步一步地向桌上看去。在別的小朋友的一致説“好吃”中,他嘗試了第一口,於是第二口、第三口……那天,我只是餵了一口,其餘都是小天自己拿勺吃飯,我很欣慰也很激動,從那一天過後,小天吃飯明顯進步了,我們從全程喂到隔三岔五喂幾口,連他的媽媽都説還在在家吃飯也進步了!

趁着這個好的發展開端,我們開始鍛鍊小天的提褲子、穿外套、扣鈕釦、發音、走路等等。在練習小天的準確發音上我們可真是下了一番苦工,不僅在上課時請他回答問題,培養他的自信,自主操作時、課間休息時、遊戲時,我都會以“同伴”的角色參與到遊戲中,找到生活中、遊戲中的一切契機。這不,在建築區玩得不亦樂乎的他一個人在角落裏,不斷地拿積木壘高,倒了、再壘。我走進去,問:“哇!你搭的是什麼?”他看到我這麼欣喜若狂,心想自己的作品一定搭得不錯,説道:“搭房子呀!”我反覆他不標準的房子發音:“房子嗎?是什麼?怎麼念?”接着又和他一起數多少層,幫助他數數。給了他一個輕鬆沒有壓力的氛圍,他和我聊天一點也不緊張,並且在遊戲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糾正了許多單詞的發音。

時間過得真是快,小班一學年已經結束,看看小天小朋友的進步真是讓我欣慰:除了套頭衫外套,其它外套能自己穿好並且扣鈕釦;發音雖還稚嫩,但是基本能和班裏幼兒交流;吃飯挑食的習慣已經完全改掉,每天都吃得香香的!小天的進步便是我們努力得來的回報,天傲爸爸媽媽對我的感動便是別人不能體會的精神財富!像小天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許多,可愛的他們躲在角落裏,只要老師願意走進,便會發現,他們的一抹微笑,純淨得能將世俗的繁雜嘈亂,悄無聲息地盪滌掉。

在飛逝的時光裏,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限量版,孩子如雛花,每一個笑靨都是花開的聲音,我願就這樣一直下去,在教育的前線,拈一朵朵微笑,柔柔地哼着繽紛的旋律;掬一縷縷陽光,輕輕迎接藍藍的晨曦。我把摘下的朵朵芬芳,期待你們的春暖花開……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4

面對幼兒的挑食偏食,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常常為了幼兒能吃下不願吃的食物,我們總會積極地開動腦筋,家園配合,瞭解幼兒挑食的原因,對症下藥,幫助其一點點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在面對孩子挑食偏食的這個問題時,我認為既要堅持也要妥協,這點常常是很難把握的,就要看老師怎麼來處理這件事,我這裏所説的妥協,並不是一味的讓步、遷就幼兒,當然堅持也不是一味的按成人的觀點,來幫助幼兒改掉挑食的壞習慣,而不考慮到幼兒本身是否能夠接受。下面談談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是如何處理的。

關於挑食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們小四班的美女小冉,有一次在吃午飯時,已經開飯15分鐘了,小冉一口未動地坐在桌子前,一臉痛苦地表情,我走到她面前拿起勺子,準備喂她,她哭着説“有肥肉……”,怎麼也不願張口吃飯,哭得好傷心,還吐了出來,為了暫時的安撫她的情緒,我允許了她不吃肥肉,她才安靜下來。晚上放學時,我及時地同媽媽進行了溝通,瞭解到小丫頭不願吃肥肉,原來是怕長胖、不漂亮了。第二天早晨入園時,我找時間同她對昨天不吃肥肉的挑食情況,進行了談心。告訴她小肥肉昨天聽了小冉不喜歡它的話,回家後可傷心了,特地讓周老師來同小冉談談,讓我問問你,為什麼不喜歡它,不願和它做朋友呢?見我這麼説,小丫頭説出了怕變胖的想法,我接着她的話往下説,“誰説吃肥肉會長胖的?你看看,周老師胖不胖?”她搖搖頭,“周老師這麼瘦,就是因為我喜歡吃肥肉,悄悄告訴你,不吃肥肉的人,才會變胖。你看看,從昨天到現在,你的小臉上長了一圈肉,就是因為沒有吃肥肉。”我又問道:“周老師是不是很苗條?”她點點頭。“那你想不想像我一樣?”她又點點頭。“告訴你一個小祕密,吃肥肉會變漂亮的,你想不想比萱萱(我們班公認的小美女)還漂亮?”這次她終於開口説道:“想。”“那你下一次一定要吃肥肉哦,這樣你就會越來越漂亮,到時我就叫你‘小美女’好不好?”她點點頭,開心的上位玩玩具去了。到了下一次吃蘿蔔燒肉時,當我走到她身邊,她笑着對我説,“老師,我把小肥肉吃下去了。”聽了她的話,我立即在全班面前説道:“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小冉現在越來越漂亮了?還成為了小四班的‘小美女’,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那是因為她吃飯從來不挑食,特別喜歡吃肥肉。”小丫頭越聽越開心,一勺一勺的把肥肉和米飯直往嘴巴里送,臉上全是得意的笑容。從此以後,小丫頭不再拋棄小肥肉,也開始慢慢接受它了。

通過小冉挑食事件的處理,我想説的是,在出現任何問題時,我們老師要善於引導幼兒,即使有時説了“善意的謊言”,也是可以原諒的。在處理幼兒挑食偏食問題時,一定要善於同家長、小朋友兩方面做好溝通,用童趣化的語言,去同幼兒交流,對於他做出的點滴進步,我們都要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表揚。有時候妥協,並不是意味着讓步,而是給我們下一次接觸幼兒時的聊天和勸説,打開了方便之門,不是嗎?讓孩子更加願意親近老師,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便於我們進一步的對症下藥。而這裏所説的堅持,我認為應該是在幫助幼兒改掉挑食偏食的壞習慣的這條漫長的道路上,我們老師會面對一次次的失敗,肯定會有想放棄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的決心,堅持、堅持、再堅持了,不是嗎?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5

春天花開的季節悄悄走近了我們,孩子們發現了許多春天的祕密:柳樹發芽了,桃花開放了,小草鑽出了泥土……"嘰嘰喳喳"誰在叫,順着小鳥的叫聲,孩子們發現樹上有一個鳥窩,這下引起了他們對鳥窩的興趣,他們有的用紙條編織鳥窩,有的用筆畫一個鳥窩,有的孩子用紙盒墊上報紙,為小鳥佈置一個家。甚至在玩沙活動時,他們提出想在沙地裏造個鳥窩。

孩子們在挑選好工具後,自由結伴分成了幾個小組,合力在沙地裏為小鳥建起了鳥窩。只見蔣天豪和敏敏手裏拿着鏟子,認真地一鏟一鏟將沙子剷起來,堆成一座小山,隨後甘懿琳將山尖挖去一塊,挖成一個圓洞,表示鳥窩。可惜由於基礎打的不牢固,一個用力,鳥窩散了架,甘懿琳立刻責怪起蔣天豪:"你怎麼造的這麼不牢,鳥窩要拍一拍就牢了,就不會倒掉了。"蔣天豪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他招呼敏敏重新動手將散開的沙聚在一起,這次他們用力地先將沙堆拍結實了,然後由甘懿琳來挖洞做鳥窩,果然非常順利,鳥窩做成了。這時甘懿琳又提出了一個想法,她説:"鳥窩應該有一條一條的花紋",(可能是受編織鳥窩的影響)。於是她用手裏的塑料籃子往鳥窩外面一按,出現了一條一條清晰的花紋,"真好看,小鳥肯定喜歡你們這個鳥窩。"我稱讚道。蔣天豪受到了啟發,他去工具箱裏找出了像方向盤一樣的工具,按了下去,圓圓的鳥窩被分成了幾格。蔣天豪説:"這是小鳥的房間,一個吃飯,一個睡覺,一個看電視。"看着他得意的神情,我對他投以讚許的目光。

受主題活動的經驗積累,孩子們對鳥窩已經有一定的認識,所以活動中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提高了遊戲的能力。在遊戲中孩子們通過探索、實踐,同伴之間相互啟發,邊別人的經驗為自己的經驗,充分體現了"生生互動"的作用。同時也看到,雖然有主題活動與玩沙經驗的積累,但要做成一個鳥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有一個摸索的階段,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再來驗證嘗試,整個探索實踐過程間接提高了他們遊戲的堅持性。當成功出現在眼前時,相信孩子的自信心也獲得了提高。這不正是我們倡導的"做中學"的理念嗎?讓我們的孩子繼續在"做中學,學中做"吧。

幼兒教師的隨筆心得 篇16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曄曄平時不太善於交往,各方面發展較遲緩,活動中,需要老師更多地提醒與幫助。但是我漸漸發現,曄曄對美工活動情有獨鍾,在做手工時非常投入,表現出特別的耐心。我欣賞他的作品。保護他對美工活動的興趣,給與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幫助他樹立自信心,使其充分感受到美工創作的快樂,體驗到完成製作的成就感。 、

我們在美工區投放了“休閒一角”手工製作示範圖,幼兒可以根據圖示用紙杯、紙盤、吸管、剪刀、雙面膠等製作桌子和椅子。第一天活動結束之後,所提供的紙杯就被用完了,由於大家第一次嘗試製作還不熟悉,所以浪費了較多的紙杯,好多紙杯被剪壞掉了。紙杯被用光了該怎麼辦呢?孩子們紛紛都説明天我們再拿一些過來。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曄曄手裏拿着幾隻紙杯,和媽媽一起走進教室,我知道他拿來紙杯就是要做桌子和椅子,所以就告訴他可以去美工區做手工了。

他拿起了剪刀,照着示範圖上的步驟,將紙杯從杯口開始往下剪,準備剪出椅子腿。看到他那認真的模樣,我欣慰地笑了笑,難得看到他能這樣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一條椅子腿基本完成了,還有三條椅子腿,他拿着剪刀繼續剪,我在旁關注着,我想看看沒有我的幫助.他是否能成功地完成一件作品。突然一不小心,剪過了頭將椅子腿剪斷了,他發出了歎息:“哎呀,剪壞了。”我試着安慰他:“沒關係,你還可以重新再做一個。”於是,他又拿起了一個紙杯,開始製作,我默默地看着他的操作,當我發現他有點不對時,稍稍給了他一點提醒。在曄曄的耐心努力下,椅子的製作還是比較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臉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高興地問我:“老師,我做的椅子漂亮嗎?”我點點頭,對他的表現給與了充分的肯定與鼓勵,並引導他向小朋友介紹自己是怎麼製作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講述是件很光榮的事情,曄曄顯得特別的自豪,雖然他作品做的有些粗糙,對製作過程講解得也不很清晰,但是我看到了他對美工活動的熱愛和耐心。

我將曄曄喜歡做美工的事情告訴了他媽媽,他媽媽反饋,他在家也很喜歡做手工呢,家裏買了很多手工紙,他看上面的步驟學習摺紙,碰到不會做的時候才會喊媽媽幫忙。一天早上,曄曄帶着一幅自己的作品走進教室,上面有用手工紙折的兩條魚,還畫了背景。我欣賞並誇讚了他的作品,鼓勵他展示給小朋友看。他高興地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並介紹説:“小魚在池塘裏遊,池塘裏還有蝌蚪,池塘邊有椅子可以給人休息。”“那池塘裏綠綠的是什麼呢?”我接着問。他回答:“是荷葉。”小朋友看了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折小魚,曄譁就一步一步地教大家,幾個動手能力較強的小朋友很快學會了。曄譁非常開心,小臉上充滿了成就感,自豪地説:“是我教會的。”

讓孩子對自己的作品有介紹和解説的機會,也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孩子創作力的方式。可能有時,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孩子的作品看起來根本什麼都不是,但如果讓孩子講一講自己的作品時,孩子往往會呈現一個精彩的畫面。而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他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會覺得孩子的作品是獨特的。就這樣,最近,曄曄每天早上都會帶一件手工作品到幼兒園,然後教小朋友,雖然有些是他和媽媽一起做的,自己單獨還不會,但是他對這些美工活動依然充滿了興趣。在教學活動《快樂的婚禮》之後,大家對裝扮小豬還意猶未盡,曄曄也同樣興趣濃厚,今天,他吃飯吃得很快,因為他還要去給小豬打扮。

《指南》中説:“每個幼兒的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因此,我們除了給幼兒創設條件和機會之外,還要積極地保護幼兒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只要我們保護孩子、支持孩子,就會讓美的種子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