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隨筆散文

文學2.5W

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

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隨筆散文

我認為,明的思想,以及中國古代哲人的思想,多數都是研究人倫關係的學問,對於客觀存在的`自然界是很少關注的。所以,他們的學問,多數都是修身養性。修成“善”的本性,也就是“行”了。比如“孝悌忠信”,你修成了“有孝道、有忠心、對弟兄團結、對朋友真誠”,你就具備了君子風範。你的“行止”就不會離其軌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統一在你的身心之中。

學了西方思想和科學的人,則有不同的觀點。自然界和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要説統一,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體。要説不統一,我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自然界是分離的;我與自然規律也一樣,我沒有認識它的時候,它也是客觀存在的,它跟我認識與否無關。

現代人的“知、行”觀跟明肯定不同。比如我知道重慶到北京怎樣趕火車去,我可以去,這是先知而後行;我可以不去,這是先知而不行。我知道牛頓定律這個知識,我可以不去應用。“知、行”是分離的。

現代的知識,大的分類分為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只搞理論知識的不必行,搞技術的又要知也要行。比如我曾經自己製作竹笛,只從理論上知道怎麼做還不行,還要親自制作笛子來吹奏,才深知其中的奧祕,這種“行”比理論上的“知”更近一步。但明的“知行合一”恐不是這種理解。

中國哲學是以社會組織和人倫關係方面的學問為主。所以,我理解的“知行合一”,也只能從這方面去解釋,而不是現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