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小的教學隨筆

文學2.3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的教學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小的教學隨筆

國小的教學隨筆1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學校、學生的適應性。這不只是一個單一的課程管理體制的變化,也是學校職責和功能的一次變遷。學校擁有一定的課程決策權和選擇權,學校享有開發課程的權利。承擔開發課程的義務。為此,在保證課程的基礎性和統一性的前提下,開發校本課程,既是新課程改革賦予學校的使命,也是學校形成辦學特色,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課本課程的開發使課程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參與性和開放性。

一、校本課程開發理念

理念是實踐和行動的指南。學校、教師或教師羣體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應凸現下列基本理念:

課程現:課程是教育情景與教師、學生互動的過程與結果,具有生成性。

學生觀:學生不僅有個別差異,也有主動建構學習的能力,課程因學生需要進行調整。

教師觀:教師是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和實施者,教師有主動詮釋課程、開發課程的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應有利於國家、地方課程的實施和創生,有利於學校、教師和學生怕發展。具體概括為:

1、執行與開發。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文件,確保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結合學校實際,優化課程結構,合理開發校本課程,增強課程的適應性和開放性。

2、利用與開發: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廣泛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積極開發各種素材資源。如組織訪談,對話活動,實行各種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

3、發展與開發:課程開發應立足於發展,以發展為本。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研究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不能為開發而開發,開發校本課程要凸現辦學特色,滿足學校教師、學生髮展需求。

三、校本課程開發時空

校本課程,顧名思義,即以學校為基礎或基地開發的課程。設計課程最適宜的空間,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地方——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者可以是學校中的部分教師、全體教師,或者學校與其他機構的合作。

新課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實行課程決策的分享。國家制定嚴密的課程計劃,地方執行,同時,在課時安排上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校自主設計課程,着重解決滿足學生、學校和地方的需要問題,即解決“儘可能滿足每一個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的問題。

四、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十分嚴肅的事情,為保證課程開發質量,必須確定開發目標,明確指向。校本課程開發目標可從三個方面來思考:l、國家課程目標的落實。校本課程要與國家課程保持高度一致,並視其為國家課程目標在一些方面的具體化和明朗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國家課程目標的豐富和拓展。2.凸現學校辦學特色。學校有良己辦學的個性理念,教師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學生有自己個性化,學習方式。校本課程要突出特色,彰顯個性。3、學生髮展的個性差異性。校本課程必須直接指向本校學生髮展中的個性、特長、興趣和發展中的不足、缺陷,校本課程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發展時空。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開發的課程。從開發目標、開發主體,到課程資源的利用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具有創生性、自主性和適應性。

創生性:新課程倡導一種課程共建文化。教師在實施國家課程過程中,在教育情境中師生交往互動中能生成課程。如對課程內容的重組、調換、再加工等。

自主性: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別於驗證性國家課程的實施。國家課程強調落實前提下的完善,而校本課程開發可以自主選擇目標、自主選擇開發方法、自主選擇開發課程內容,如心靈藝術教育、少年軍校、書法藝術等。課程實施和管理都有濃厚的極具個性的校域文化色彩。

適應性:校本課程,凸現的是學校辦學特色,師生髮展需求;整合的是各具特色的學校課程資源。因此,校本課程建設要立足於解決學校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課程目標要貼近教師學生“最近發展區”,課程內容要貼近師生生活實際。

校本課程開發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迴應,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實施素質教育列學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學校充分發展辦學優勢和特色,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工程,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促使學生和諧發展,繼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培養和造就“創造新世紀的人’的一項基本建設。目標指向明確,內容多樣,使學生在掌握國家課程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眾多的課程的選擇中得到個性發展的補償,在選擇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採集和加工的能力,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

國小的教學隨筆2

國小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為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一般來説,教師提出問題後,智力水平高的同學能很快舉手回答,但為了照顧到中、下程度的學生,應多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思考,待已有相當多的同學舉手後,再根據情況,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回答。有時讓那些沒有舉手的同學回答,讓他們説説自己是怎樣想的,有什麼困難,以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想問題。在提問時,避免僅與個別成績好的同學對話,而置大多數同學於不顧。要注意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可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機會。

三、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對於作業的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為主。一年級國小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師應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雖然國小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國小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

國小的教學隨筆3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英語課堂教學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一起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及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等都有極大的作用。

從走上教師崗位到現在已經8年了,面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我一直都不敢邁出這一步,不敢嘗試小組合作的這種教學模式,總覺得這種教學模式不適合我們的學生,今年我校引進維外集團的專家給我們英語老師上了小組合作的四節課,這四節課教會我們從如何給學生分組到如何利用小組合作教學。經過專家的手把手的教,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很好,於是我在我所任教的班裏也用此種教學模式,雖然與專家的有些出入,但我覺得也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做法:

一、建立協同共事的團體

小組成員的構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證。分組應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為小組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又為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合作小組成員一般由4名學生構成為宜。組內成員要搭配,依據學生成績、興趣的深廣度、思維的敏捷度、語言的表達能力等而定,每個小組都是由組長、組員(2、3、4號)等,根據學生的成績,我和同學們一起把學生分成1號(組長)、2、3、4號(組員)。然後又他們自己組成。組長的成績最好,以此類推4號組員成績最差,因此1和4同座,2和3同座。

二、恰當利用競爭機制。

“競爭歷來被當作激發鬥志、爭取成績的手段之一,在競爭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的效率有很大提高”。(章志光語)因此,將競爭機制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更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用。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單詞接龍比賽、口語朗讀比賽、問題搶答比賽、對話表演比賽、英語書法比賽等,評選出最佳小組,排出小組名次。由於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面更廣,競爭更激烈,獲勝人數也更多,後進生也有了獲獎的機會,能體會到成就感。而且,這種競賽很能在小組間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齊心協力為小組榮譽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有利於平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另外,還可以利用分階段考核法,具體操作是制定一張考核表,從作業、聽寫、背書、課堂檢測、考試等多個方面檢驗小組學習效果,就每一次考核內容制定一個具體的考核標準。例如作業方面,如果小組全體成員作業都得到a,則由專門負責考核表的學生在考核成績一欄裏打上一顆五角星。再如考試方面,如果小組成員考試成績與上次相比均有進步,或小組均分在80分以上,即可得到一顆五角星。一個月評比一次,星多者為優勝組,並給予一定獎勵。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

1)學會傾聽。“學會傾聽”就是學會與人交談時,克服浮躁之氣和輕漫之舉,做到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發言,不隨意打斷或插話。合作小組成員必須聽清老師的提問要求,聽懂小組分工的任務,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音。俗語説:“三人行必有我師”。學會傾聽能使我們取長補短,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學會質疑。在小組活動中,在肯定別人優點的時候,還要敢於質問。如果有疑問,應立即追問為什麼,而不要害羞,不做聲;有不同的見解和意見時,要敢於提出,大膽質疑;對同學們沒想到的、沒説完的,要勇於補充,這樣就會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

3)學會表達。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必須學會表達。在課堂教學的`許多時候,經常只有那麼幾個學生舉手,一些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時的發言很有價值,等到全班交流時卻沒有了聲音,也有一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楚。為此,教師就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慾望,培養學生敢説的勇氣,把一些能夠容易表達或簡單的問題讓不愛發言、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來回答,並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使他們能夠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4)自覺遵守組織紀律。合作往往是小組化的學習,人數不多,但必須在一定的組織紀律約束下進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鬧和爭論。當然,這裏所指的紀律不是把學生管死,不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空間,而是通過一定的紀律讓學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亂”。

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指導學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鼓勵積極參與,儘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要把學生當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真正擺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導應恰到好處地在課堂教學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比如,在單詞教學中,第一步:組內合作學習,我讓學生按:看單詞→讀準音→認詞性→正確書寫的步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並提出比賽要求:哪組的所有組員能完成所有任務。學生就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認真有序地進行。一般地,學生先完成“看單詞→讀準音”兩個任務,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小組是邊讀邊練,再齊拼幾遍,然後由小組長當考官,組員一一過關,不過關的全組一起幫助。每個小組的做法不一。在組員對單詞音過關後,組內就開始進行單詞形的學習,一般有兩種形式:

A、小組長一一點單詞,組員舉手交流自己的記憶方法;

B、組長將生單詞一一分給組員,組內交流,其他同學若有不同意見可舉手發言。這樣一來,大部分學生都能將10個單詞中70%

國小的教學隨筆4

學校“課內比教學”活動如火如荼,按照教學進度的安排,我正好上《百分數的應用(三)》,《百分數應用題》是國小數學解決問題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這一堂課是學生最難懂的,也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一個環節。按理來説,百分數應用(三)用方程來解,用線段圖來理解題意是最好的一種辦法。但是對學生來説,一、學生不喜歡去畫線段圖,也沒有畫線段圖的習慣。二、學生很多不喜歡用方程去解,覺得用方程解太麻煩,太煩瑣。還有一點就是尋找數量關係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個關鍵。這又是列方程的支撐。可是學生往往最不喜歡的就是數量關係,好象感覺生活中的很多常識到了數學上就是一個深奧的難題。因此在整個過程之中學生的習慣就是希望直接列出算式。針對學生的這種思維習慣和學習狀況有沒有直接有用的辦法呢?能否找出一條捷徑達到他們心中所想,所要的一種解題方法呢?經過前思後想,確定本章節的教學思路如下。

一、將解題重點放在學生對題目意思“增加百分之幾”的理解上。用線段圖去理解,用百分數的意義去理解。

二、找出數量關係

三、列方程或者除法算式(兩種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選擇)

我的想法是:在新課的教學時儘量讓學生能自己理解每種方法,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百分數應用(三)》學完之後我補充了一組對比題,讓學生去解答(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最拿手的方法)。對比題目如下(因為學生對“增加或者減少百分之幾”的理解掌握還可以)

(1)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比足球多25% , ,籃球有多少個?

(2)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比籃球多25%, 籃球有多少個?

(3)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比足球少25% , 籃球有多少個?

(4)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 比籃球少25% , 籃球有多少個?

首先讓學生自己去做。果真學生(2)(4)用方程的很少,用算術方法的居多。而且不管優生還是差生這兩題做對的人只有幾個。那麼讓學生回到題目。

1.用畫線段圖的辦法來幫助學生理解題目,找出數量關係

2.寫出數量關係式

3.將題目中已知和問題對號入座,進行正確的解答(其實要不是課堂上,很多學生才不會這麼煩瑣的照你的去做)。接着去反思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再讓學生去比較這幾個題目的差異。學生還是可以發現題目中的差異。

1.都知道多(少)的百分數, 求的都是籃球的個數,已知的'都是足球的個數

2.有時求的是可以看作單位“1”的數量,有的不是 。 差異發現後將每個題目的算術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面。適當的鼓勵中拋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你能否發現解決分數應用題的訣竅。(學生先思考,觀察,然後討論)必須讓學生觀察到,算式的形式是非常類似。數學算式板書如下

(1)20×(1+25%)

(2)20÷(1+25%)

(3)20×(1—25%)

(4)20÷(1-25%)

從板書學生很快可以理清思維,找到用數學算式解應用題的規律

一 .從整體上可以知道:要列出數學算式,就是弄清楚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用“+”,“-”。

二 .題目中出現多(或者與多意思相近的詞語)時,一定用“+”,反之用“-”

三 .判斷單位“1”是誰後,如果看作單位“1”的量是已知條件就用“×”,反之用“÷”。

我感覺學生找用算術方法的解題規律就好象找求比賽場次的規律一樣那麼熟練而又有興趣,這也是我在嘗試中的另外一個收穫。而且在百分數的複習中學生遇到另一種分不清用×,÷的問題,也可以順利解決。題目如下。

(1)學校有20個足球, 籃球是足球的25% ,籃球有多少個?

( 2 ) 學校有20個足球, 足球是籃球的25% , 籃球有多少個?

優秀的學生也能借助這一規律幫助他們區分什麼時候用“×,÷”。大多數學生從規律中可以感悟,其實比前面的更加簡單,不用去確定“+”,“-”了。

當然用方程的方法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用方程來解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來檢驗方程列得正確與否)。我想新教材之所以更加註重對方程的解法,是為了中學數學學習的銜接,在中學方程的思想及方法是用得很頻繁的。所以平時也要加強對用方程來解決問題的教學,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方法,讓學生去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想學生之所想,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支撐之下我就對這一內容進行了如上的嘗試。

國小的教學隨筆5

堅持每天寫日記不僅能積累大量詞彙、豐富語言素材,還能鍛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記憶力。很多事情你不一定會説出口,但是用筆記錄下來就很簡單。學習、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感悟和成長中經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開心的事,都用日記真實地寫出來了。自然而然,也就鍛鍊了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增強了,寫作水平也就不斷地得到了提高。堅持寫日記還能開闊學生思路,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毛澤東同志曾説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他強調了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樣,一個人堅持幾天寫日記並不難,難的是一生堅持寫日記。北京有一個著名的特級教師就稱寫日記是一種“道德長跑”。因為,一方面,寫日記必須持之以恆,一曝十寒,時斷時續,意志薄弱,沒有恆心和毅力,只憑心血來潮,是寫不好日記的,將來也必然是個無所作為的人;另一個方面,它還要求我們每天總結自己的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因此堅持每天寫日記,可以豐富自己的思維、磨練自己的意志,寫一篇日記容易,堅持下來難,而一旦堅持住了,便產生了心理慣性,便是堅持道德長跑,便是交上了一位品德高尚的朋友,能使人心靈求真、求實、向善、愛美。所以學生要堅持每天寫日記,要把寫日記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一項任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積累、積極思考、多練多寫。這樣,不但能夠學會寫日記,也為寫好作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小的教學隨筆6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國小教育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國小每堂課都十分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處於童年晚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髮展處在一個從幼稚走向逐漸成熟的變動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可以使學生到中學學習時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應要求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改變學習的無序狀態,減少學習的隨意性,不要老師被老師牽着鼻子走,使學生的學習逐漸由被動轉為主動,由自發轉為自覺。

2、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

3、養成上課主動作筆記的習慣。記筆記要求學生記重點、記難點,根據自己情況記要點,而不是照搬板書。

4、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課外閲讀量決定着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濃度。閲讀量大的學生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閲讀給予指導和檢查,使之形成習慣。使學生把讀書作為一種人生樂趣,一生以書為友。

二、轉換課堂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知識含量心理學研究表明

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有了相當的發展,能運用概念進行抽象思維,求知慾特別旺盛。他們不滿足於課堂上拖沓的節奏和單一的信息刺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發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識,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為進入中學打好基石、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學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決定學生到中學後能否很快適應的主要因素。在國小高年級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教師要改變那種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觀念上要為學生灌輸獨立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和教師一樣是獨立的個體,學習是自己的職責,自己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一分勤勞一分收穫。

2、加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上要捨得放,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而不是當教師放手後無所適從。要把獨立自學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大教學密度,增加練習數量,真正做到精講多練,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些獨立,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觸覺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從國小會樂觀積極地對待學習,增強自信心,積極地面對困難,切忌在國小階段就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我想,當每個清晨國小生睡眼惺忪,爭開眼睛第一句話就説:我想上學,竊以為那才是我們教育的最大成功。

國小的教學隨筆7

公居國小王蓮在本學期裏,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認真批改作業、講評作業,課後,對學生進行恰當輔導,廣泛吸收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做到教學相長,順利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裏,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和説,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在備課中,我既備教材備教法又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程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及課件,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閲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裏、科組裏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農遠資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

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如何讓學生能從“閲讀”變為“悦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經過一年的實驗,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生的變化。

首先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對學習語文有了比較高的興趣。這不僅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方式上,還體現在學生在課外學習上。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需要。不僅學習了課內要求掌握的知識,還引進了許多課外資源,學習了許多課外的知識。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從中得到了許多實惠,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也應該加強聯繫。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積極投身教研活動之中,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闢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説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如一些學生只會説而不會寫等,這都有待於進一步去提高。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

國小語文教師教學隨筆9

我們附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而學生是這個動態系統中的生命體,是充滿激情和想象的羣體,學生帶着已有的知識、經驗,帶着自己的思考和興致參與課堂,從而使課堂處於動態的不斷生成的過程。教師要及時捕捉生成的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善於調整教學計劃,適應變化了的實際,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草原》這篇課文。在學習完課文之後,我正要引導學生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學習了本文後你有什麼感受?”時,王琦同學冷不丁地站起來提出:“老師,我發現課文中有個病句。”

正準備回答問題的同學們刷的一下把目光轉向了王琦同學。我停止了提問,好奇地問道:“你説説,哪兒是個病句?”

她不好意思地皺着眉頭讀道:“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本來有點奇怪的我,突然笑了,眼睛一亮,呀!這是多麼好的一個發現,多美的一個“病句”,多好的一份學習資源呀!孩子們幼稚的“錯誤”,閃爍着孩子們智慧的火花。於是就這一問題我讓全班同學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李曉婷説“是病句,理由是“看不見什麼東西,就包括看不見小鳥。”江康雯説“這不是病句,是一種修辭手法?”劉傑説“聽不見一點兒聲音?草原真的一無所有,如果真的這樣,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難道不是一點些東西?難道它們沒有一聲鳴叫?這不是明顯的自相矛盾嗎?”郭娟説“不是病句,而是意在突出、強調。”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爭論着,他們已經對課文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在討論中已經體會到老舍先生寫這樣幾隻忽飛忽落的小鳥,是為了突出草原當時的安靜,否則在熱鬧喧囂之中,誰還能注意到那幾只小鳥呢?況且又是忽飛忽落的小鳥!接着我又舉了一個例子,如:“閲覽室裏肅靜無聲,只聽見大家翻書報的聲音。”作者寫連翻書報的聲音都聽得見,有效地強調了閲覽室裏的“靜”,突出了大家專心致志看書看報的學習氣氛。此句並非病句,而是運用了“舛互”修辭手法,我就把這些知識告訴了學生。

同學們的爭論就生成了新的課程資源。基於這種理念,只要我們要學會判斷、學會取捨,挖掘生成的資源來優化課堂教學,就能讓課堂因生成更精彩。

國小的教學隨筆8

教育觀是教育思想認識的基石,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出發點。教育觀念對教育改革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列寧指出:“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教育觀念的先導性表現在教育觀念對教育實踐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改變着教育的面貌,決定着教育的成敗。先進的教育觀念產生積極的教育行為,使教育獲得成功;而落後的教育觀念則產生消極的教育行為,導致教育的失敗,甚至傷害到我們的學生。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行為,在新課程投入實驗的推行中,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勢在必行。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人

現代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而主體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要在人的內心和行為兩個方面同時造就一個人,造就一個不同於以前人的、獨立自主的、有熱情、有個性、有尊嚴、有責任心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需要的人……教育只是通過主體,為了主體,在主體之間進行的一種精神交流和對話,關注的是整個人生世界的意義”。因此,學生的發展是主體意識的覺醒和主體能力的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和主體能力的提高會使學生主動尋找、充分、自由、全面的發展。

在現代教育中,教師要盡最大努力去喚醒和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引導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國特級教師支玉桓的教學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他沒有過多地講解課文內容,而是通過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朗讀、範讀、帶讀、欣賞和鼓勵朗讀等方法,激活學生朗讀興趣,喚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朗讀質量,使學生進了情景,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可以這樣説,當今社會,凡是注重發揮、調動、培養和提高學生主體性的教育都是進步的,有價值的教育;凡是壓抑學生主體性的教育都是落後、有害的教育。

面向全體,關心尊重每個學生

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決定了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育,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

首先正視學生的差異。不同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與成人相比較,學生有着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有着獨特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必須正視學生與成人間的巨大差異,探求符合其特點的教育方式,不壓抑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他又説:“天賦為每一個正常的頭腦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創造者。”每一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花有花的香,樹有樹的美,晴有暗的麗,雨有雨的趣。學生作為被教育的對象,更是如此。當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從內心欣賞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其次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關心尊重學生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是風平浪靜的日子裏的一種揚帆遠航的動力。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教師必須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使各種類型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在優秀教師的眼中,學校沒有“差生”,只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這樣的學生要特別的關心尊重。如果像~塊用舊抹布放在一邊,置之不理,那就是用錯誤對待錯誤了。

現代教育觀念是一個不斷髮展的觀念。只有不斷適應時代要求、積極投入全面推行新課程的偉大實踐,從教育、教學的實踐問題出發,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全面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才能迎接對世紀的挑戰。

國小的教學隨筆9

一、培養語文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為愛學樂學。

二、勤於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魯迅先生就善於翻閲各門各類的書,隨時隨地積累自己有用的知識。“要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積累,會帶來質的飛躍。對於語文學科來説,只有知識的廣博積累,才有語文聽説讀寫能力的提高;只有學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點點滴滴地學習,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着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就會變成一件樂事。

三、多讀多練,培養語感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為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讀書能力差,這就無形地成為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希望家長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説訓練,並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

四、寫讀書筆記

學習語文,是一個閲讀、思考、寫作相結合的過程,讀讀、思思、寫寫多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閲讀的同時要寫讀書筆記,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記下來,也要把自己閲讀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記下來。經常這樣做就能提高自己的語文聽説讀寫能力了。

五、磨刀不誤砍柴工

學生做習題時,不要急於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師講的例題是什麼意思或先看書,把所講的內容全部弄懂後,再做習題。這樣就會感到輕鬆自如。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做練習是為了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那些圖快、圖省事欲走捷徑的學生,似懂非懂,一味地為做習題而做,常常會到處碰壁,走進死衚衕。返回頭再看書,事倍功半。

六、獨立思考

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求學生不要急於求教於別人,獨立思考是把死知識變為自己的東西的最有效方法。碰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再去請教老師或同學,一但弄明白,印象會很深刻。而我們的一些學生,懶於動腦筋,恥於問人,甚至請教別人也只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這樣是不能掌握所學知識的。為了使書本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教會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

七、加強背誦

托爾斯泰曾經説過: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適當背誦些有價值的材料,猶如常做體操增強體力一樣,可增強記憶力。據生理學家研究,重複的刺激可以幫助條件反射的建立和強化。要求學生把有價值的材料背下來,對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俗話説“挖到籃子裏才是菜”,意思是説,很多知識,你只有記住了才對自己管用。因此,必須想方法記住知識。記憶知識,可分為內部記憶和外部記憶。記在大腦裏為內部記憶,記在大腦以外,書本中、讀書筆記中、日記中、摘抄本中、電腦裏為外部記憶。大腦是儲存知識的倉庫,科學家們曾經講過,大腦儲存記憶知識的功能開發利用的不到10%,應開發和充分利用大腦的儲存功能,記憶儲存更多的知識。但對一般人來講,大腦及時記住知識的能力是弱的,過目不忘的人畢竟是少的,很多人記住知識是要靠反覆的記憶。因此,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平時經常翻看檢閲,就可以把外部記憶變為內部記憶,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覆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裏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八、勤於練字,認真書寫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我們班寫字工整、美觀的同學有:曾鳳、肖鋒麗、楊李平等。我建議學生可以利用假期跟隨書法老師練習楷書,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紮實有恆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鍊。

國小的教學隨筆10

一、捆綁式比賽

我發現學生在習題課上的積極性沒有新課的積極性高,一到處理習題時,總有一小部分同學顯得懶惰,甚至是報着混的目的應付老師。有的學生只注意老師或其他同學的“研究成果”,把結果一抄,萬事大吉。老師檢查,也看不出什麼漏洞,老師就是拿這樣的孩子沒辦法。我只好採用捆綁式比賽方式:按照每個自然組進行比賽,如果哪個組有一位同學犯懶不寫字,就會影響到一個組的成績,根據整節課的總體表現,會給優勝小組在班級的評比欄中蓋上一朵小紅花。結果,為了組內的榮譽,每個孩子都會很努力,如果誰偷懶,肯定會有周圍的同學埋怨他或是催促,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設立單項獎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知想過多少點子,用過多少招法了。我發現學生過一段時間就淡漠了,只好出新點子......

今天是習題課,我發現有的學生懶懶的打開練習本,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我想:不出新點子不行啊,於是在頭腦中快速搜索着辦法......接着我宣佈:同學們,我們在做題之前先聽老師宣佈一條比賽規定:我發現在課堂上有的同學積極思考,大膽回答問題,但也有個別同學思維懶惰,坐享其成。為此,從今天起我們在數學課堂上設立單項獎。那就是哪個同學思路獨特,我們獎勵“創新獎”,哪個同學思維最快,最先説出解題思路,我們獎勵“速度獎”(臨時瞎編的.名詞),哪個同學有進步,出乎老師的預料,我們獎勵“進步獎”(給後進生設立的)。每節課數量不限,希望大家努力爭取,每個人都有機會!下面請大家準備好自己練習本的最後一頁,得獎的同學把本子拿來後,老師寫上獲獎名稱,並加蓋班級的紅花印章。回家後家長簽字。結果,同學們各個找出自己的練習本,擺放到桌子上......

今天的課上得異常熱烈,一節課頒發了4、5個獎,真夠我這個頒獎者忙乎的了!下課了,一位平時不太注意聽課的學生端着自己的本子給我看:張老師,您看!我一節課得了2個獎章,一個速度獎,一個進步獎!我説,那你可真厲害,一定別忘了讓家長簽字呀,學生説:不會的!説着,笑眯眯的走了......

國小的教學隨筆11

《蛙》有這樣一段描寫:

1953年,村民們對新法接生還很抗拒,原因是那些“老孃婆”背後造謠。她們説新法接生出來的孩子會得風症。“老孃婆”為什麼造謠?因為一旦新法接生推廣開,就斷了她們的財路。她們接生一個孩子,可以在產婦家飽餐一頓並能得到兩條毛巾、十個雞蛋的酬勞。提起這些“老孃婆”,姑姑就恨得咬牙切齒。姑姑説不知道有多少嬰兒、產婦死在這些老妖婆的手裏。姑姑的描繪給我們留下恐怖的印象。那些“老孃婆”似乎都留着長長的指甲,眼睛裏閃爍着鬼火般的綠光,嘴巴里噴着臭氣。姑姑説她們用擀麪杖擠壓產婦的肚子。她們還用破布堵住產婦的嘴巴,彷彿孩子會從嘴巴里鑽出來一樣。姑姑説她們一點解剖學知識都沒有,根本不瞭解婦女的生理結構。姑姑説碰上難產她們就會把手伸進產道死拉硬拽,她們甚至把胎兒和xx一起從產道里拖出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如果讓我選擇一批最可恨的人拉出去槍斃,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説:“老孃婆”。後來,我慢慢地明白了姑姑的偏激。那種野蠻的、愚昧的“老孃婆”肯定是存在的,但有經驗的、靠自身經驗體悟到了女性身體祕密的“老孃婆”也是肯定存在的。其實我奶奶就是一個“老孃婆”。我奶奶是一個主張無為而治的“老孃婆”,她認為瓜熟自落,她認為一個好的“老孃婆”就是多給產婦鼓勵,等孩子生下來,用剪刀剪斷臍帶,敷上生石灰,包紮起來即可。但我奶奶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老孃婆”,人們都説她懶。人們似乎更喜歡那種手忙腳亂、裏外亂竄、大喊大叫、與產婦一樣汗流浹背的“老孃婆”。

這使我想起教育學上的產婆術,蘇格拉底曾説:..我母親是一個助產士,我也努力追隨她的足跡。我是一個精神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出他們自己的'思想。產婆術是蘇格拉底創造的一種教學方法。第一步稱為諷刺,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第二步稱定義,在談話過程中憑藉反覆詰難和歸納過程,引伸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第三步叫產婆術,引導學生進行思索,得出自己的結論。也有學者分為四步: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

助產術是幫助對方回憶知識,就像助產婆幫助產婦產出嬰兒一樣。教師助產,體現在他講學和辯論中並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具體的知識,而是通過對話或提問揭示學生在認識上存在的矛盾,就像助產士幫助產婦助產一樣引導學生髮現存在於他們頭腦中固有的知識。許多學者認為,蘇格拉底是西方最早提出啟發性教學或發現法的教育家。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運用此法,要注意準確設問,適時追問,漸次推進。

這裏的教師應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髮現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看起來就輕鬆了,相文中老奶奶那樣的“懶老婆娘”。

可怕的是像《蛙》文中的“裏外亂竄、大喊大叫”與產婦一樣汗流浹背的“老孃婆”,“用擀麪杖擠壓產婦的肚子。她們還用破布堵住產婦的嘴巴”。一點解剖學知識都沒有,根本不瞭解婦女的生理結構。碰上難產她們就會把手伸進產道死拉硬拽,她們甚至把胎兒和xx一起從產道里拖出來。

這種教師“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地、乃至野蠻地扼殺孩子的天性,還自以為勞苦功高。

現代教育科學視野中的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以課程內容為中介,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的活動。師生以生命發展為基礎,通過對生命世界的關注,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個性得以張揚,同時使教師的職業生命得以煥發,師生生命在交往互動、共同經歷中不斷生成的過程。

我們追求的有效能的課堂,課堂教學是師生生命體驗和成長的過程,積極構建生命意義的,感受職業愉悦的,自身價值體現的課堂。教師出於專業發展的自主權的發展,讓教師職業生涯更加精彩的課堂。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

國小的教學隨筆12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大綱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遊戲、比賽等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新年》是國小音樂三冊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覆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在學生對打擊樂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就因勢利導,教其正確的演奏姿勢和方法。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打擊樂器的手勢,在親自示範讓學生明確鼓和鑼的演奏方法。在不經意中,讓學生掌握了本課中節奏的.難點。

二(2)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模仿、比賽、爭第一,但他們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在課上我以過新年為主線,從瞭解各國過年風俗到敲鑼打鼓學習節奏再到男女生PK,趣味性的遊戲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想學、願學、愛學、樂學。

在課上我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情緒中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國小的教學隨筆13

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我認為自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於播灑興奮藥,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

根據對外地成熟經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二是要引導啟發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説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説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衝動,他們往往沒經過深思熟慮就説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於滿足狀態,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

國小的教學隨筆14

這學期我教一年級,接觸這些六歲左右的小朋友,真是一言難盡。

一年級的老師都有個體會,那就是現在的小孩跟以前的小孩根本不一樣,小小年級已經被父母寵得象小霸王似的,開心的時候,他們象天使,不開心的時候,可就象小惡魔啦。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啥都充滿好奇,還不分場合愛瞎吵,這讓你常常嗓子嘶啞,筋疲力盡,還不知道該生誰的'氣,那個鬱悶呀…

剛入學的孩子沒有上課概念,正上着課,會有學生捂着小雞雞跑過來,老師我想上廁所憋不住了;老師我想上廁所但沒紙;老師我把擦鼻涕的紙扔到簍裏…

他們喜歡把很小的事告訴我,而且非常認真,我也非得認真對待不可,要不然,怎麼對得起他們那雙信任的眼睛。在一天中,我要處理很多小糾紛,包括撿到一支鉛筆;誰誰又跑到辦公樓玩了;哭着鼻子説我受到了誰的欺負,當我很認真地為他討回公道後,他會馬上破涕為笑。

一年級小孩子是最有禮貌的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他們都會向你問好或道別。看見老師來了會很遠去迎接,會幾個學生搶着給你拿包。他們會誇老師,你今天真漂亮,課後,他們又會很懂事地來到我跟前,鞠一個躬,道一聲“老師辛苦了!”。這時,所有的辛苦和煩惱好像都消失了似地,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再多些耐心和愛心。

國小的教學隨筆15

【思考問題】:

在剛接觸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中,我常常能碰到這樣的狀況:在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後,學生躍躍欲試、爭相發言,可很多學生回答起來卻疙疙瘩瘩,語無倫次。學生明明知道答案卻無從説起,一個字或一個詞都重複了好幾遍,怎麼也説不出重點。如何才能使學生對答如流呢?我想還是得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説話)下功夫。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兒童時期如果不進行説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寶貴的鑰匙,若講弊病,充其量將使學校裏種種的教科書與教師的教育全然無效,終身不會有完整的思想和濃厚的感情。”可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入學時就注重加強學生的説話訓練,使他們掌握説話這一人們賴以交際和溝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説話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訓練方式力求多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找準切入點,把説話訓練與語文各環節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説話能力。一年級的課文篇幅短小,語言富有童趣,是培養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訓練語言的絕好材料。《小熊住山洞》這課教學力求體現這一理念。

【案例描述】: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隻可愛的小熊,還記得小熊一家住在山洞裏有多難受嗎?

生:山洞裏蟲子多。

生:山洞裏很潮濕。

生:山洞裏的新鮮空氣不好。

生:小熊住山洞很危險,因為山洞裏有很多石頭,如果石頭砸在小熊身上,小熊會死的。

師:是啊!住山洞多難受,所以小熊一家決定砍樹造房子。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熊住山洞》。師板書——“住”

二、入情入境,以讀代講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朗讀課文,讀完後想想:小熊一家後來住到房子了嗎?你是從課文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學生自讀、思考,交流。)

生:小熊一家後來沒有住到房子,我是從課文第七自然段知道的。

(課件出示課文第七自然段)

師:請你們拿出鉛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一年又一年”和“一直”這兩個詞語畫出來讀一讀,然後想想你從這兩個詞語中能讀懂什麼?

(學生勾畫、自讀並思考。同桌的學生互相交流。)

生:我從“一年又一年”中讀懂了很多年很多年。

生:我讀懂了“一直”,“一直”就是時間很長的意思。

生:“一年又一年”就是很多年小熊都沒有砍樹造房子。

生:我從“一直”體會到始終住在山洞裏。

(學生讀得正確、流利。)

(課件演示:小熊從山洞裏走出來)

師:學到這兒,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問小熊?

生:小熊,你為什麼不砍樹,森林裏有這麼多樹,砍一兩棵有什麼關係呢?

生:小熊,你為什麼不砍樹造房子呢?

師:是啊!住山洞多難受,小熊為什麼不砍樹造房子呢?我們一起到森林去看看吧!

(課件演示:遠處是一片森林,近處有一條河,河邊有生字塊。小藍熊告訴大家過橋的方法:嗨!小朋友,你們想過河嗎?那就得用河邊的生字塊搭座橋才行。搭橋時先要讀準生字的字音,然後給這個生字組詞,只要組詞正確,就能搭好生字橋。)

(課件出示生字,先請學生讀準字音,然後給生字組詞,只要組詞正確,就搭好生字橋的一部分。)

師:(課件播放森林四季的景色)逐幅引導,描述畫面內容。

師:欣賞了森林四季的景色,你想説點兒什麼?

生:我欣賞了森林四季的美景,我覺得森林真的像一幅美麗的畫。

生:看了森林的四季,我想説,森林裏的樹好多好多。

生:春天的樹葉是嫩綠色,夏天的樹葉顏色要深一些,秋天的樹葉是黃色,冬天就沒有樹葉了。

生:春天的森林穿的是綠衣服,夏天的森林穿的是花衣服,秋天的森林穿的是黃衣服,冬天的森林穿的是白衣服。

生自由練讀3~6自然段。

師:誰想把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我們聽?

生讀。(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

師:孩子們看圖,春天,樹上長了這麼多的綠葉,那“樹上長滿了綠葉”該怎麼讀呢?誰來試試?

指名讀。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捨不得”的時候嗎?

生:我媽媽去了武漢,我很捨不得。

生:我的哥哥來了,要走的時候,我很捨不得。

生:我家裏養了一隻小狗,但它死了,我很捨不得。

師:那就請你們帶着這樣的心情讀一讀“小熊捨不得砍”,自己練習讀一讀。(學生自由練讀。)

(請三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你還喜歡哪個自然段,也想讀給我們聽?

生讀:夏天,他們走進森林。樹上開滿了花兒,小熊捨不得砍。

(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

師:請孩子們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

(師範讀,學生閉眼想象。)

師:聽了老師的讀,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生:我好像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花,聞到了花香。

生: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聞到了花的香味。

生:我好像看到了玫瑰花,聞到了玫瑰花的香味。

生:我看見了奇形怪狀的花,聞到了奇形怪狀花的香味。

(喜歡這段話的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你還喜歡哪段話,也來讀給我們聽聽?

生讀:冬天,他們走進森林。樹上有許多鳥兒,小熊捨不得砍。

(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

師:請你們看圖,這麼多鳥兒圍着小熊,它們在幹嗎?

生:它們在打招呼,小鳥唱着歌在給小熊打招呼。

生:小熊和小鳥它們在做遊戲。

生:小鳥在唱歌。

生:小鳥在説:“小熊,小熊,請你不要砍樹,如果你砍了樹的話,我們就沒有家了”。

(男女生比賽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師:哪些孩子喜歡“秋天”這一段,願意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秋天,他們走進森林。樹上結滿了果子,小熊捨不得砍。

(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

師:孩子們想想,除了樹上結滿果子以外,小熊在秋天的森林裏還會看見些什麼?

生:小熊還看到了紅色的葉子。

生:小熊還會看見地上的草也變黃了。

生:小熊看到樹上的黃葉飄飄地落下來了。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課件依次出示有關段落)

師引讀四個自然段。

師:學完這幾個自然段,那你們在前面提的問題“小熊為什麼不砍樹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裏”明白了嗎?

(同桌學生互相交流。)

生:因為小熊愛護花草樹木,所以沒有砍樹造房子。

生:小熊如果破壞了環境,地球就無法生存。如果地球沒有了樹木,人們也無法生存,小鳥也無法生存。

生:因為小熊有一顆愛護大自然的心。

生:小熊知道如果他砍了樹的話,有些動物就活不了呢?像猴子呀,樹蛇呀這些動物。因為它們都是在樹上來找食物的。

生:小熊想保護環境,所以他才不會砍樹造房子。

(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

師:瞧!森林裏的動物都來了,他們還帶着花。我們一起讀課文最後這段話。

生齊讀。學習“感”“激”。

(學生自讀後和同桌的夥伴面對面大聲朗讀課文。)

師:孩子們想想,如果你就是這些動物中的一員,你在送花時,會對小熊説些什麼感激的話呢?自己先準備準備。

生:小雞説:森林裏樹木枝葉茂盛,向四面展開,好像撐開的綠傘,擋住了強烈的陽光,夏天,我們在森林裏玩耍,就不怕中暑,秋天不怕泥沙啦!

生:小豬説:我個子小,常常有人欺負我,森林裏有了樹,在別人欺負我的時候,我就躲在樹後面,別人看不見我,我就可以安全的生活在這裏了。

生:小白兔説:我是運動能手,森林裏樹這麼多,給我製造了很好很大的運動場,我每天可以在這裏蹦啊,跳啊鍛鍊身體,你看,我的身體有多棒!這都是你一家的功勞哪!

生:松鼠説:小熊一家,我謝謝你們了,你沒有砍樹,秋天樹上結滿了果子,我在冬天就有松果吃,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標籤:隨筆 教學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