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清明雨上的優美散文

文學1.25W

身處塞外,已有快兩年之多。步至今日,又是一個清明瞭。

清明雨上的優美散文

今日來説清明,是再恰當不過了。“清明”取前後雨水漸次增多,萬物吐故納新,迎來春之氣息,由陰轉陽之節氣。又説至唐朝“寒食節”而來。習俗亦有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等。古時有諸多詞人感懷清明,但最耳熟能詳的便是杜牡一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也許真是如此,只這幾日前後,昌吉的天氣便忽而起了變化。本已感夏日來臨,不料氣温突降,三日便下起雨來。倒是印證了杜牡詩句所言。

身上穿的單薄,出來公寓便凍得瑟瑟發抖,估摸着臉色也是青了。一路同學步履匆匆,不多一句話。自己也只得跟上步伐,快步往教室走去。雨滴打的衣衫快要濕透,乍涼的感覺才讓自己驚醒出來應該帶把傘。既已濕透,也不划算再回去拿,於是繼續疾走在雨簾裏……

至教室,只一兩個同學。平時都是不搭言的,再細看自己的樣子,竟是有些狼狽了!衣衫在滴水,頭髮也緊緊貼在臉上。這下更覺冰涼,這場雨,可是要自己感冒麼!心裏驀然有了悲傷的.情愫在發芽。只因為這場清明時節的雨,只因為昌吉偌大的陌生城市,我是一個暫居的旅客,只因為想起故土,想起了父母。心中愈發了悲愴,愣在了座位上。耳邊雨聲滴打着這座城,陌生,孤獨……

在冷冽裏想起了故土。

故鄉的清明,在心裏是從不覺得悲涼的,甚至於期盼它的到來。雖然,清明前後那片黃土還是不見一絲的綠意,亦不曾有一場雨水落下。但和家人一起去上墳祭奠祖先的情境,卻是讓我難以忘懷。

在記憶裏,故鄉的家以及周圍的鄰居,或者擴展到那整個縣城,都是貧困的。自己家裏也是更為困難。因為如此,從小便沒買過新衣服,身上穿的永遠都是舅家表姐送過來的。家中三餐,也永遠都是面片,土豆如是。這樣的生活在記憶裏持續了十幾年,平平淡淡,有一絲苦楚,一絲無法釋懷。

於是,盼望過節,清明亦是盼望的對象。每至清明前一日,母親便會烙下平時吃不到的餅。這種餅,放油極多,銅鏡大小。母親手藝好,餅子被烙得香酥入口,眼觀色味俱佳。除餅之外,還要炒好不少的肉味,雞蛋,涼菜。這些都是上墳用的祭品。當然,母親做的多,大多用來滿足我們三個孩子的饞嘴巴。

待清明祭祖上墳,族裏裏幾户人家便聚在一起。各種儀式皆有長輩們負責,孩子只是負責去往墳頭艾草上掛一張一張紙錢。再跟着長輩們輾轉其他墳頭。那時不懂這裏面寄託了何種對逝者的情感,心中唸的,只是玩,還有吃。

清明便是如此一天,嘻笑裏玩了下來。那時不曾有分離,家人聚在一起。小小的心裏只對食物充滿誘惑。祭完祖先便是最幸福的時刻了,母親看着我們,也是高興的露出笑容。家雖貧窮,但在我們心裏卻異常充實。只因為有父母,有哥哥,有弟弟,我們在一起,有一個家。

漸漸長大,分離的次數越來越多。如今,哥哥工作在安徽,我來到了新疆。這種距離,不經意間在心裏扯出了疼痛。清明似乎再也不敢憧憬,甚至害怕這個節日的到來。怕觸動心中敏感的情愫。父母親,漸漸老去。那兒時的笑語裏,憧憬着,一個家,一個清明。淚出賣了自己的思念,瞬間,決堤……

心中的落寞,是永遠抹不去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念念,一瞬間。故土的記憶在心中慢慢老去,今日清明,不敢掛一電話給家裏,怕哭。只發一短信:

媽媽做好吃的了沒?

一分鐘後回:

做了你們最愛吃的餅……

清明時節,雨紛紛……

雨還在悽悽蒼蒼地落下,心中,一股暖流……

標籤:雨上 清明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