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童年小河散文

文學1.87W

一.

童年小河散文

骨子裏,我對於荏苒的光陰總有一種流連眷戀的情感。因此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一心想念着那些或甜美或苦澀的光陰。直至今日,那些遙遠的記憶還是活靈活現地出現在腦海中,依稀如昨。

不必説空曠的田野上碧綠的蔬菜,阡陌上不知名的野花,遮天蔽日的古榕樹,青翠欲滴的小竹林;也不必説雙雙對對的蝴蝶在花間纏綿起舞,知了扯着嗓子在樹上長鳴,小巧的麻雀忽然從黃金的稻海直飛到電線杆上;更不必説夜裏蟋蟀們在彈琴,油蛉在淺吟。它們彷彿在為青蛙伴奏,而青蛙,才是真正的歌唱主角,那高亢的歌聲敲擊着村民欲睡的耳膜,歌聲洗滌了一天的勞累,過濾了喧囂的靈魂。淳樸的鄉親就枕着這大自然的催眠曲沉沉入睡。單單就説村莊東北面的那條像綵帶一樣的小河,就能帶給我們無限的樂趣。

二.

幾度江花開,幾度夕陽紅,幾度潮起又潮落。故鄉的小河在季節的輪迴裏見證了光陰故事裏的水木年華。

故鄉的小河就像一位母親,默默無聞地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耕種的子民,人們才能賴以生生不息地成長。

小河的源頭從村子東面而來,如一條飄逸的綵帶,圍繞着村子的東北面,纏繞半圈,逶迤而後北去。

小河的水清澈見底。據説,村莊未挖井前,全村的飲食用水都是在村子東面上游那個最清澈的水埠頭前汲水,而洗衣服、洗澡等等,則在村子北面小河下游那個埠頭。

小河有我童年的足印,童年的歡聲笑語至今仍在小河上空迴盪。 春天,嫩綠的水草大膽地探出了腦袋,一羣羣魚兒快樂地穿梭在水藻間嬉戲着。春江水暖鴨先知,黑的白的赤麻的水鴨正在沐浴着暖暖的江水,忽而用嫩黃的嘴巴梳理着羽毛,忽而又潛入水中追趕着魚兒,而機靈的魚兒早就鑽入茂密的水葫蘆堆的底部了。此時的水葫蘆正綻放着淡雅的紫色的花朵。一株株,一簇簇,絢爛輕盈,粧點着小河的春。

夏天,當小荷才露尖尖角時,也恰是雨水多發期。往往是幾天幾夜的傾盆大雨後,原本二十幾米寬的河牀立刻變得寬廣無比,田野上也是白茫茫的一片了。(我們的小村莊的地勢低,恰似盆地)人們都忙着去搶收還未成熟的莊稼。臂如:番薯,芋頭,瓜菜等等。

正當大人們因水澇發愁時,卻正是我們小孩最歡樂的時刻,開闊的河面上漂浮着一堆堆,一簇簇的水葫蘆,孩子們就站在田野上(田野上的水不算深,只沒過小孩的胸口)利用飄來的水葫蘆搭造起一艘艘水葫蘆“船”。玩伴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年紀稍長的當然做船長啦!而我只能做船客坐享其成了。我這一艘船的船長是比我大幾歲的堂姐。你看她撐一條竹篙,就能穩穩的把握航向。甩着兩條烏黑油亮的大辮子意氣風發地用力撐着竹篙,一邊讓黃鶯般的歌聲一路飛揚。歌聲,笑聲,歡呼聲,盪漾在白茫茫的'河面上。而我正好能無憂無慮地欣賞着無比開闊的美景:天地間灰濛濛一片,水天相接,白茫茫的水,白茫茫的天。仰天長看蒼穹,那份空靈氤氲在河面的上空。小船徐徐向前,那倒退的楊柳和竹林,倒退的村落農家,以及倒退的裊裊吹煙……

不過,做船客也是有風險的,因為都是一幫小妮子,力氣不像男孩子那樣大,造的船自然不夠結實。往往是毫無預兆地“船”就掉了一邊“腿”,小船客也因此嗆了不少水呢!

因為汛期,河深水大,大人們擔心孩子們的安危,於是故事就出來了:話説很久以前,村子裏有一對新婚不久的夫婦鬧彆扭,女的負氣哭着説要跳水自尋短見。跑到小河邊蘆葦叢中藏了起來,為了考驗丈夫對自己是否真心,於是脱掉鞋放在埠頭邊上,製造出跳河的假象。過了一會兒男人追來了,看到岸上娘子的繡花鞋,而水面上也沒見動靜,就誤以為娘子已跳下去多時了,於是也縱身一跳,殉情了。蘆葦叢裏的娘子,本想着看看丈夫在水中焦急地打撈自己而焦頭爛額的樣子的,好折煞和挫挫他的威風。孰料,丈夫跳下水後再也沒浮出水面。不知是天意難違還是命該如此。她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穿好繡花鞋也縱身一跳……

大人説夫婦倆,在下面過日子過得寂寞了,看誰家的孩子有緣,就會拉誰下去做他們的鬼兒女的……

這個故事就牢牢地刻在我們幼小的心裏,誰不怕萬一成為那對鬼夫婦的有緣人呢?結果是我下水的次數逐漸減少了,後來甚至不敢下水了。

現在想來大人們的目的達到了,而我們也就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平平安安的童年!

秋天,大人們正忙着秋收,我們這些小屁孩就爬到俯卧在河中的榕樹枝下,看日落日出。用竹鞭子逗着水中的小魚兒和小烏龜。往往是小魚兒被我的小竹鞭嚇的快速逃到水底去,而憨憨的烏龜卻會被竹鞭引誘到半空,然後撲通一聲重重地掉到水裏,濺起美麗的水花。兒時的一串串幻想就在早晨霧靄的氤氲中,盪漾開去。當太陽落到小河的西面時,夕陽的餘暉照灑在平靜的河面上,波光粼粼,就像鋪滿了金子一般熠熠生輝。真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意境,這幅美景一直刻在我的記憶裏,雖歷久而彌新。

三.

故鄉的小河,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且不説插在淺水區裏的“深水蓮”品種稻穀,野生的通心菜,還有那些小水薯,“水牛角”等等叫不出名的植物品種;也不説河裏銀光閃閃的,活蹦亂跳魚和蝦。單單是冬天小河裏收穫的茨菇,就值得一提。它是水中農作物。每到農曆八九月份,村民們就在淺水區域插上茨菇秧苗,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澆水,茨菇就能茁壯成長。每到歲末,就是茨菇成熟收穫的好時節。這條河的淤泥肥沃,種出的茨菇個頭大且鬆軟爽口,脣齒留香,不像其他地方的略有苦澀味,挑到市集上定是搶手貨。買家一聽説是車頭村小河出產的,不問價格就搶光了。形狀像阿拉伯數字“6”的薯菇代表着“六六大順”。過年時購買薯菇是粵西地區的一種風俗,不僅是為新的一年增添時氣(薯氣),更深一層的用意是薯菇柄(6字的起筆部分)代表男丁,拜神祈福時一般挑選五顆長相最好的來做聖果,當然那些斷了柄的就不能用啦!這不僅代表五個兒子,還有“五子登科”的喻意呢!因此薯菇為村民爭創了不少外匯。而我們一幫小屁孩,一放下書包就拿着小籃子一溜煙下到薯菇田裏挖薯菇。也就像在田野上翻番薯一樣,把大人已挖過一遍的薯菇田再重新用手翻挖一次。可別説,收穫頗豐呢! 每次用腳或手在稀軟的淤泥中亂摸一通,當觸碰到厚實得像小鵝卵石般的薯菇時,那種喜悦至今也沒想得出用什麼詞來形容才最恰當。

形狀像乒乓球般大小的薯菇對其他鄉親是經濟的最大支柱,而對於我家卻是救命的稻草。

也不記得是哪一年了,我爸患病不能下水勞作,沒有種茨菇。大米、番薯也吃完了。剛好是過年時節,鄰居家都有魚有肉的。我家卻是揭不開鍋。寒冬臘月的,唯一的糧食就是薯菇,然而,茨菇田也是被翻了一遍又一遍。看着兄妹幾個打着冷顫都空着籃子回家。老媽不停地抹眼淚。

而躺在病牀上的老爸突然一拍腦門,吩咐着大哥二哥,再次返回小河中的薯菇田裏,專門採集薯菇苗的頭部回來,他們的果實,我們是無緣吃到了,那就用它長出果實的地方來作為我們的年飯吧!經過洗、刨、切、炒,一道美味的菜餚就出來了。真的,所有人都沒想到薯菇的頭兒,比慈姑還鬆軟好吃!我們就是靠吃薯菇頭部度過了那個寒冷而又貧窮的冬天。我們感激着老爸的聰明,也感激着薯菇頭,更感激着讓薯菇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小河,是小河賦予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如今故鄉的小河改變了往日的風貌,童年造“船”用的水葫蘆正以冪指數的方式倍增,已經到了氾濫成災的程度!河牀已沒有空隙地方能露出水了。全都被密密麻麻的水葫蘆霸佔了空間。據説,國家每年要損失幾個億來清理這些外來物種,因為它堵塞了河道破壞了水中的生態平衡。水葫蘆和漫山遍野的小雛菊同被列為破壞生態平衡的不該引進的頭號外來物種。

雖然小河已今非昔比,但舊時俊美的模樣已深深植入我的骨隨和靈魂,温潤着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多少次回眸,千百次夢迴,把你追尋!

不知故鄉的後人能否有機會看到我舊光陰時小河的美景?能否像我童年那樣:閒看河中潮起潮落,漫步河外雲捲雲舒!

殷切期待故鄉的小河能恢復舊光陰裏的俊模樣!------後記

標籤:小河 童年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