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阿掖山的寺優美散文

文學1.46W

中國的寺院眾多,從南到北,從東往西,大凡是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寺廟,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描述,可見寺廟在過去時,如同食肆、酒肆一樣重要。

阿掖山的寺優美散文

寺院雖多,但大多是一山一寺,這大概與佛法講究佛根清淨、與世無爭的理念有關。但凡事都有例外,在黃海西岸的日照,卧立了一座層嵐疊嶂,城郭環繞的阿掖山,山上與山下各有一寺,因地制名為上寺和下寺。

在去阿掖山之前,一些奇怪的念頭在腦中縈繞,自動給我腦補了一些這樣的畫面,這上寺和下寺應該分別在山的兩側,呈對稱分佈,這寺的規模應該大小一致,寺院的住持年紀也應該大致相仿,就連晨鐘是不是也約定好了一同敲起。

帶着這樣的念頭我出發了,等真的到了之後,才被自己淺薄的見識弄的啞然失笑,當地的導遊告訴我,上寺是道觀,早已是一片殘磚斷垣,現在留存的只有下寺,又名卧佛寺。

去卧佛寺的路既不陡峭,又不崎嶇,從簡樸的鬧市走進了一個草木茂盛的地方,便覺周遭得一種靈絮在環繞,具體是什麼,卻又不大説的清楚,鐘磬聲貼着大地沉沉的傳了過來,隨着越走越近,這聲音越發的厚重,竟帶動這廣袤的大地一起震顫起來。

突然,一座氣勢雄渾的.建築羣映入眼簾,那便是卧佛寺了,入寺是一道長長的石階,沿着石階而上,有三座佛殿沿中軸依次排列,首殿是天王殿,佛祖側卧在貢台之上,神態安詳,據傳是檀香木雕的身子,沉香木雕的頭,外表貼金,保駕的彩塑的十八羅漢分列兩邊,神態各異,形象分明,殿內設有供台,幔帳高懸,燈燭縈繞,在佛前置放蒲團,來此祈福的善男信女,跪在蒲團上,有什麼想説的,有什麼想了卻的心願,都可以對佛祖道明。中殿是寺內靜坐參禪的地方,想必也是僧侶們必修的功課,參禪悟道,或眾弟子坐於殿中,雙手合十,誦讀經文。後殿為藏經殿,供有釋迦牟尼坐像,藏經不計其數。

寺內的其他殿房分列主殿兩側,清一色雕樑畫棟,飛檐翹角的建築風格,殿房想必是眾僧侶每日佛事完畢後,休息生活之所,本想一窺究竟的,但時辰尚早,略覺不便,就徑直通往寺後。

卧佛寺藏有兩株古銀杏樹,相傳為唐朝尉遲敬德差人所植,細算下來,竟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不過這兩株銀杏樹,恰置盛年,主幹挺拔,粗到需多人才能合圍,虯枝蒼勁,直溜溜的指向天際,繁茂的枝葉如蓋一樣的附着在樹身。兩株銀杏樹與周遭的樹相比十分顯眼。

游完卧佛寺,心裏還掛念着上寺,導遊勸我不必去了,路不好走,又沒什麼好看的,心中篤定的事情,便一定去看看,不然會成為心結。手機定好了,位便出發了,導遊沒有誆我,這一段上坡路的確不太好走,中間問了一位種菜的老伯,老伯正附身在那裏,頭也不抬的往山頭一指,想必平日裏尋路的人定是不少,不由的感歎這世上還有像我這樣執拗的人,心裏又多了一點安慰。

手機的定位告訴我到了,只是眼前哪裏有寺廟的影子,只有一坦坡,長滿了植被,倒是坡前的一大片金銀花,頗為亮眼,我小心翼翼的尋找着上寺的氣息,逐漸勾勒出一模糊的魂魄,不過這魂魄氣若游絲,一不小心就消失不見了。

我是帶着失望下山的,我在山道上又聽見卧佛寺莊嚴肅穆的梵音,我不禁在想,為什麼齊名而列的下寺如今香火鼎盛,而上寺則化為黃土了。

僅僅是佛盛道衰的一個縮影嗎?

我想起了之前聽過一場佛與道的論學,佛講普渡,佛的本意是普渡眾生,弘揚佛法,濟福蒼生,它面向的是勞苦大眾,四海之內的生靈皆是佛徒,主張廣施。道講清修,道的本質是修行得道,自我昇華,成仙昇天,它面向的是小眾個體,講究修為,需要一定的道家根基,主張單修。

我忽然明白,一千五百多年來,在這塊濱海的土地上,人們將生活與大海牢牢綁定一起,他們駕駛一葉小舟,行駛在無邊的大海上,生與死,全看船下這一汪藍水的臉色,它高興,你就能收穫到一船的漁獲,換作一家老少的家用,它憤怒,就能將你葬身魚腹,或者掀起風浪,將辛苦攢下的家舍撕爛。每一次出海,都可能是一次告別,每一陣颱風,都可能將財富打回原形。

我能想象,那種絕望和惶恐,因為直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它依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震懾着我們。

人又是何等的聰明,在無力的事物面前,就會祈求神明的力量,我想定是有人跪在三清天尊前,祈求修成上天入地的法術,天尊冷冷的説,全看你個人的造化修為了,清修的路過於漫長,普通人修不修的成還難説,何況還有養家的重任的要做,不如直接祈求神明的庇佑吧,佛祖笑容盈盈,寫滿了慈悲,過程並不複雜,只需在佛龕前拜一拜,就跟佛祖交了生死契約,定是會保佑自己的,便可安心坦蕩的走出去。

道與佛,這本無高低,只不過是人們在自然環境下的被動選擇,讓阿掖山的上寺和下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標籤:阿掖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