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描寫工作加班的隨筆:忙

文學1.8W

現在工作加班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常態了,加班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從公司到住處的往返。
  一轉眼,又有半個多月時間沒寫過什麼東西了,再不動筆,怕是手就要生疏了。不動筆不是因為懶,而是太忙。

描寫工作加班的隨筆:忙

國慶之前朋友問,假期你怎麼過?我説加班啊;家人問,中秋你怎麼過?我説加班啊。即使不去設計公司加班,手頭上也有接二連三的事要處理,老師交代的PPT要做好,設計文本要修改,要聯繫多媒體公司更新視頻,課堂上發的英語論文還沒有看完,導師介紹的專業書籍也還沒有讀,靜安寺和人民公園的案例需要整理,濱水空間怎麼優化設計也還要再考慮。每天有那麼多的微信要回復,那麼多的消息要關注。事情多了,人就像陀螺一樣停不下來,也就很難深想,不深想,自然就沒什麼可寫的。

學校的節奏比起工作,是要慢很多的。早上可以睡到七八點,上一兩節課就沒有必須要做的事情了,剩下的時間全憑自己安排。你可以很閒,也能很忙。在忙忙碌碌和無所事事之中,我已經習慣了前者。習慣了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習慣了把能用的時間用足,習慣了只在路上跟家裏人打電話。每次爺爺總問,最近還是很忙吧,我説一直都這樣啊,奶奶問,什麼時候回家,我説過年就回去。總共的通話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鐘。

可是不管再忙,我還是會留出一些時間做“沒用的'事情”。白天裏討論車行流線,步行系統,生態城市,節能建築,晚上一個人,就更願意讀讀王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品品白居易的“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又或者看看樑曉聲的小説,豐子愷的隨筆。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是任何聲音和視頻都替代不了的。讀得盡興了,就關掉所有的通訊設備,寫點什麼。那個時候,窗外的風都很安靜,無人打擾,無人催促,我才可以好好思考,好好説話。

本科的時候,因為寒假留校的事情跟樓長比較熟。她加了我的微信,看過我寫的隨筆。有好幾次在門廳裏遇見,就留我聊天。她説感覺我建築學的很輕鬆啊,別人都在加班熬夜做設計,我還有時間寫文章。我跟阿姨開玩笑説我比較水。

其實只要你想,就有時間。

前不久,研究生的新室友跟我説過:“你有微信平台,我有資源,不如我幫你做推廣,做好了就有很多廣告贊助。”我也猶豫過,最後不了了之。

思來想去,寫作對我來説終究不是事業,更不是掙錢的手段,而是沉澱和淨化,是我對自己的交代,是繁忙的時光之餘開墾出的一片淨土。所以我還是願意慢慢來。不受任何制約地做自己想做之事的時間本就少之又少,再多的利益也不值得拿來交換。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上海更甚。隨處可見行色匆匆的人羣,就連在地鐵站乘坐扶梯都要靠右,留出左邊的一條道給在扶梯上還需要跑起來的人。我們難免會問自己,這樣忙有什麼意義呢?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若是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而忙?我現在給出的答案是:為了更高的自身價值和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一個從小山城裏走出來的孩子,沒有背景,沒有資源,有的只是一顆赤誠之心,有的只是筆底生花,眼中含淚。還有那麼多的願望沒有實現,還有那麼多的想法沒有嘗試,我實在想不出不努力的理由。有很多人説,我們席不瑕暖,奔波一生,或許連別人的起點都達不到。可這又有什麼關係,總會比自己的起點走得遠,我不想有一日仰天長歎“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忙起來不難,難的是在忙碌中保持清醒。忙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於忙本身,而在於,在這些忙碌的時間裏,你是不是一點點在朝自己想去的方向努力,是不是一點點用這些努力孕育自身存在的價值,是不是在辛勞中依然能留存發現美的眼睛和為美停留的心境,是不是依然懷有對於平凡生命的珍惜和對高貴靈魂的尊重。

我不希望自己在日復一日的忙綠中變成一隻目光呆滯,負重前行的龜。否則,忙碌只能成為消磨生命的磨盤,直到你成為生活的傀儡。


【本文作者:籽言。(公眾號:尋常)】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籤:隨筆 加班 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