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遙寄內江川妹子散文

文學2.66W

四川這個天府之國有個內江市,早先我對這個地方一無所知。後來因某種超然的磨合,竟不經意地對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至愛的情感。這個坐落在沱江邊上的美麗城市,凝聚着巴蜀文化的精英,人文底藴異常豐厚,它是一代書畫名聖、高級政客幕僚張大千名士的故鄉,在國家版圖上名聞遐邇。不過我的情牽所致還另闢蹊徑,因為內江有一位知名未謀面的川妹子,我們之間有一段波瀾動人的故事。

遙寄內江川妹子散文

我的家鄉在蘇北淮安楚州的一個水鄉小鎮,遙距四川內江數千裏,熟悉她何從談起。那是一九七九年,初出茅廬的我,剛剛最初碰筆新聞報道,偶然在採訪中得到一個極好的素材。講的是家鄉有一個在部隊復役的小夥子,家中連遭不幸,兩年內連續失去六位親人,分別是父母、岳父母,兩個哥哥。其中有三人是遭遇突發性的災難,雷擊、車禍、火災。一個好端端的家庭經連續苦風腥雨後支離破碎,兩個寡嫂帶着五個小孩在貧困中掙扎,沒有房屋住,生活無着落,給從戎小夥子帶來了極大的傷感和牽掛。

然而,久旱竟也逢遇甘霖,沒想到春風化雨,枯木逢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人有難大家幫,人間處處有真情。三級地方政府組織對這一特困家庭給予了相應的救濟和扶持,遠親近鄰,周圍羣眾,上千人伸出援助之手,為他家建起了兩宅新瓦房,送來了上千斤糧食,小孩子學校給予免費讀書。在那個尚很貧困的年代,一下子從根本得到了排憂解難是很不容易的,從此不幸家庭有了轉機,有了温馨,當兵的小夥子也安心留守部隊。這個素材倒很有閃光點,很值得欣然潤格。我依據此事實,很快通過採訪寫成了一篇題為《社會主義好,共產黨親》(付標題為xxx失去六位親人以後)的報道。文中對這種無私的關愛進行了禮讚。稿件寄到小夥子部隊的師政治部,立即被名叫江波的老報人潤色後發出,不久竟被《解放軍報》刊用,(署名也連帶了我)。以上贅筆儘管有一點離題,卻正是情結故事的先河起因。

由於媒體效應,不久,這個悲劇家庭的主人寡嫂,意外地收到了一份三十元錢的匯款單和一捆厚厚的書本。寄着署名是武漢軍分區解放軍戰士,附言説明是資助孤兒軍軍弟兄讀書的,我看到匯款單筆跡稚嫩,落款有疑。當年武漢明明是大軍區,難到一個戰士能不知道嗎?再説郵戳上分明注着四川內江人民路郵局,好傢伙,這個小雷鋒做了好事還隱姓埋名,令人可敬。寡嫂感激涕零,我答應她想方設法都要把這小雷鋒找到,以了卻一位農家大嫂的不解情緣。

我將匯款單通過照相機複製,寄到部隊與我同筆的江波,請他按圖索驥。求索信以部隊名義發至四川省內江市,幾番周折,半年後終於收到回覆。通過大海撈針,是一位中學語文老師提供的信息,證實做好事的.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小姑娘,一篇作文留下了她噙淚的情感,筆跡異常吻合。我立即附信採訪,想通過媒介張揚她的美德,有幸很快就收到誠摯流情的回筆。信是這樣寫的:“尊敬的兄長:請尊重我的意願,區區小事不予報道,不予宣傳,安慰不幸是天職,我只想給我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一行給人們看不到的腳印。”稚嫩的文筆很流暢。啊,多美的心靈,不圖名,不圖利。她不是大款,施捨的目的説得很淡泊,顯得無所謂又無所求,只是對不幸者的同情,對落荒者的安慰,對迷茫者的指點。這是那個浮躁年代出現的非凡奇蹟。這筆捐贈的錢我後來知道是她父母哥哥舅舅籌給她買手錶的,三十元錢在那個年代是兩個國小生一年的書本費和學雜費的總和,不是個小數目。

鑑於她人格的感召和心靈的互補,從此我們成了信來信往的好兄妹,片羽飛鴻,無所不談。理想、現實、國事、人格、道德創作等內容都躍然紙上。多少年來,情感交流的紙頁,疊起來已夠成長篇,溶溶留跡。儘管我辛勤筆耕,經常見諸報端,為尊重她的意願,對於她當年的義舉我一直未向媒體透露,將這楷模的風範行為讓自己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中學習充實。

成人後,她畢業於某省中醫學院藥劑系,開始了人道生涯,丈夫和她志同道合,一直是中醫門診醫生,也很支持我們的交往。多少年來,我們兄妹的青梅情感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昇華。

我很感激她,幾次寄來多年生大巴山天麻、四川名藥材杜仲等,治好了我妻子曾很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還寄來我所求索的川地期刊,內江風物誌,大千畫冊等。這無私的情懷和饋贈,為我的人生和家庭增補了歡樂和燦爛。

隔山隔水,天各一方。多少年來,我一直足不出户,加之坐室公務纏身,很難有機會去蜀地看望妹妹。她也曾幾次下決心來蘇北,都未能如願。那是他們結婚旅遊想順而便之,我已做好接待準備也未盼來,還有一次,説來江蘇某市參加一個學術討論會,我想趕赴會議地點,那知會議易地召開。哎,可謂蜀道難也,兄妹團圓比鵲橋相會還難也。

下崗的都市職業風吹來,她改行到一個小診所當護理,丈夫的中醫門診失業,只好選擇開出租車吃勞苦飯,夜半更深計程車還在大街上轉悠着。妹妹現今家庭上有公婆加自己的母親三位老人,孩子就讀中學,家庭經濟中軸的壓力很沉重,她還要鍥而不捨地資助貧困中的寡嫂,向社會的弱勢羣體獻上愛心,好多年如一日,這種義舉都是常人所難以理解的。

這幾年,隨着通訊事業的日益發達,我們兄妹間的心跡交流更為便捷。逢年過節祝福電話都是她主動打來,聽到那悦耳的川北腔讓我倍感親切。妹妹各種生活小照成了我相冊裏的專輯,餘暇常翻開,我總想多看一眼她秀美的嬌容。就這樣長期不謀面的溶溶相處,形成了兄妹情感世界中的千千情結。我心目中的川妹子同我們水鄉女性一樣温柔、細膩、質樸、真誠、純情、甜蜜,是為兄生命的依託、生活的參謀、生存的助力、生涯的思念。難怪內江叫甜城,“甜城妹子甜”,“甜城妹子更甜”。

這位具有超級情感的內江妹子,我領會到她的雍容大度的氣質,她美好心靈世界的鑄就,正孕育着一種精神文明的偉大力量。她把自己置身於當今新的女性的制高點,譜寫了一首《新的女性》的散曲。猶如大千的故鄉甜城,猶如唱響西部的秀美山川,猶如滾滾東去的大江,融入壯美可敬的中華民族。

歷史的列車駛進了新的世紀,人世間的一切都在進行着更加美好的變遷,讀中學的川地外甥寄來作文、心得,我及時給予點評、指導。我幼兒園的孫女也經常打電話向姑祖母問安,這種甜美無瑕的人間真情已在我們的晚輩間有了溝通和延續。這樣的未來和發展,將給我們這些普通平民家庭的精神生活增添更加燦爛斑斕的色彩,帶來更多歡樂和微笑。

二十幾年過去了,我真懷念內江這座人文高雅的城市,真想了卻長期積累在心頭的仰慕情感。一位名人説過:“珍藏着的情感更珍貴”,然而,我又下不了決心。不想及早點破這籠罩着玫瑰紅的迷離霧障,還是讓我們永久地霧裏看花吧。

“只緣身在此山中”,長期浪跡情感之旅,拘泥瑣事現實,加之本人文淺筆拙,寫不出激越,寫不出超然,為聊表寸心,只好把這潰不成篇的拙作遙寄內江,遙寄內江市中央路三十號衞生所的一位平凡的白衣天使——我親愛的川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