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3篇

文學1.5W

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那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怎麼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希望對您有用。

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3篇

  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期會考試結束了,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首先,我認為學習的態度十分重要。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我們要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習的興趣。要從 “要我學”的狀態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也許有的同學會説;自己整天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吃飯、睡覺、學習。難道學習是人生的全部嗎?“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這就是哈弗圖書館牆壁上的訓言。

但是,光有好的學習態度還不夠,一定還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語文首先要打好基礎,離開錯別字,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文一定要背熟;上課認真聽講,敢於將自己的看法與理解表述出來,多與老師互動;每天認認真真地做一篇讀書筆記。要想學好語文,還要看你課外積累的多少。比如像我平時就常看《讀者》、《視野》等文學雜誌,每學期閲讀一至兩本中外文學名著,這會使你的閲讀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大有進步。

上了國中之後,數學的內容多了,知識難了。所以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十分重要,這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其次就是學校數學不能太死,要敢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還要敢於提問,不懂就問。再就是學習數學需要多練,多做些題,多見些題型。每天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要自己做些題。最後就是準備一個錯題本,將自己作業中、練習中、考試中的錯題寫在上面,複習時可以看一看,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不知道大家在國小的時候有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如果沒有,請你為英語課準備一個筆記本,俗話説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國中英語的知識點較多、較繁瑣,僅憑記憶力是無法全部記住的。還有就是英語的學習貴在堅持,每天讀一點點,背一點點,聽一點點,寫一點點。這樣你的英語就會有所進步。

政史地生四門課,關鍵在於上課認真聽講,平時多看,多背,背熟書上每一個知識點,考試自然就不容易錯了。

同學們,這是我在學習中的一點經驗,希望能給同學們一些幫助,如有不到之處,請同學們指正,也請老師們指導。最後,希望大家在七年級能夠有個好的開始,希望同學們在國中能愉快地學習生活。也祝各位尊敬的老師身體健康、工作愉快!謝謝大家!

  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2

學習,對於所有的在校高中生而言,已經算不上是一件陌生的事了,畢竟大家都寒窗苦讀了十幾載了。今天,我所説的,説不上經驗,只是我在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中總結出的一點心得罷了。

我認為,學習的根本在於興趣。俗話説得好:強扭的瓜不甜。正是如此,我們才要發展我們的興趣,廣泛的愛好能夠使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所學的內容熟練地掌握。有了興趣,學習自然水到渠成。比爾蓋茨的事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吧,正是由於興趣,才有了今天的微軟,才有了今天的慈善家比爾蓋茨。,學習也是如此。所以,順其自然一直是我在學習生活中秉承的原則。

其次,積累必不可少。學習的過程就好比建一棟摩天大樓,須在地基牢固的基礎上,再一磚一瓦地向上蓋起。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拿屈原來説,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可見,成功不是必然的事,積累是一個大前提。因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完成一點一滴的積累。

同樣,它的方式,以及它是否是一個海洋為主題,或免費學習的追隨者的崇拜者,你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反映了什麼?極端符合事實,我相信大家都瞭解,無論是在學習,或過於寬鬆的學習,是不適當的,我提倡的學習方法的工作和休息。我母親曾經説過:“學習一門實用學校,對比賽的享受比賽。”在這方面,我很同意,並只有張放鬆學習,人民為實現學習的最大潛力是最有效的。

該卡的結局是一個全面的總結方法,也許你沒有聽説過,但我認為這種學習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當您收到外界信息,你的大腦會自動接收,但有時你不一定是一個用好,就是這方面的知識不屬於你,我不會是你的知識靈活運用被稱為死亡知識。但是,當您可以打開從大腦到格格不入的,這將是同好轉觸摸審議了知識自由轉讓死亡。只要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應用場合,你不把它堅決回落,您可以自由使用的。因此,我建議,學習的過程應該強調的是簡要的使用,即對這類知識網絡為基礎的應用,總結,以便更好的學習。

學習是一個兩維的過程中,我們可能不明白三維人,但我們應該提前一點,畢竟,只要我們堅定地認為,自己的路線,沒有什麼可以絆住我們。

  語文經驗交流的發言稿3

在這裏,我想大家先來一起分享一個我關於語文主題學習效果的'實驗。我從教11年了,帶過4個2年級,每一個二年級都有自己的不同,但是每個二年級我都會領着孩子讀一首小詩:泥土是蚯蚓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班級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愛護他。

讀完之後,我總會讓孩子説一説,什麼還是誰的家。

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説:泥土是種子的家、月亮是星星的家之類的富有童真童趣的語言,一直以來我都很得意這首小詩,覺得這首小詩朗朗上口,並且學生易於模仿,課操作性強。直到我帶這個二年級。

二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主題就是走進春天,與之前幾屆不同的是,我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前,除了讓家長週末帶着去找春天,做關於春天的手抄報,去拍攝關於春天的照片,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我把語文主題學習的叢書關於春天的小詩歌和文章讓孩子通讀了一遍,當我在黑板上出示這首小詩時,孩子們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爭先恐後的舉起小手,而是靜靜的讀完之後,幾個孩子不約而同的舉起手,挑起了這首小詩的不優美:

老師,這首兒歌我覺得有問題,如果我給他改一改會更好!於是在他們七嘴八舌的修改下,家,變成了搖籃,藍天,他們覺得這個詞俗不可耐,變成了蔚藍的天空,等等,他們興奮的一塌糊塗,紛紛出謀劃策,一會,一首他們認為比原作好很多的小詩呈現在我的面前:

藍藍的天空,是雲朵的搖籃,鮮豔的花朵,是蜜蜂的搖籃,無邊的大海,是魚兒的搖籃,深厚的泥土,是小鼴鼠的搖籃,明亮的教室,是我們的搖籃,可愛的老師,是知識的搖籃。

説實話,我當時是比較驚訝的,我驚訝的不是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而是這種質疑老師的本領,驚訝於他們的這種自信和不拘泥。我當時就在想,讀書,讀對的書,真的是他有必要了!語文老師,放手幾節課,讓孩子靜靜的閲讀,孩子們在讀書的路上依然鮮亮的成長,當我們讓孩子從書中的優美語句中看小鳥在空中輕捷地劃過痕跡,看小草在土地的囈語聲中悄悄萌芽,所有的小蟲子都和我們一起輕舞飛揚,我們用書把春天留在了孩子的眼睛,我們同時也用書把希望融進春天裏。語文主題學習,真是太好了!

在我們組嘗試了主題閲讀的時候,我們組的組員在最初的那段時間裏,幾乎一碰面就討論語文主題學習的相關事情,什麼是語文主題學習?課改怎樣整?語文主題學習真的能夠像他們宣傳的那樣神奇嗎……面對這個新鮮、陌生又熟悉的詞語,我們感覺像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為此,我們因不同的意見面紅耳赤過,我們緘默沉思過,我們共同閲讀過,也曾因這難以下手的主題閲讀展示課抽籤推諉過,但是,正是這看似一點點的不平坦,才讓我們現在回憶起來富有樂趣。

當面對我們二年級語文主體學習,和高年級不同,這個學段的孩子,既有低年級識字寫字的繁重任務量,又要面臨三年級以後的作文整體提升,二年級的語文主題學習,略顯尷尬。若是上精品學習課,學生做不到侃侃而談,品詞析句的能力達不到,若是把識字任務放在一節課上,孩子年齡小,一節課認識60多個生字顯然不可能,而且會缺少識字方法要領的掌握,讓學生提前預習,孩子住校,不能達到自己預習的效果,大部分需要老師包辦,這樣下來,我們老師課下用很多的時間,讓他預習生字,這半年來,我們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們也摸出了自己路子,所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組制定了單元整體學習分步策略,分別是單元集中識字課、指導寫字課、單元朗讀過關課、單元精讀課、以點帶面課、鞏固與積累課、拓展運用課、展示課八個方面,

其中,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實行彈性機制,比如集中識字課和指導寫字課,我們把每一課型又分成了兩個課時,這樣基本保證能夠完成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主的教學任務,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縮短課文精講時間,一個月下來,我們的教學進度大大提高。當然我們也有自己的困惑:比如:一、學一篇文章要拓展三篇課外文章,這三篇文章就需要在閲讀課上完成,而一個單元的四篇文章要配一冊閲讀叢書,時間有點緊張。一節課時間是一定的,只有45分鐘。短短的時間內,有時完成課內內容就很緊張,課外內容怎麼樣來安排呢?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但是學生自己不能成功自主的合作學習,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常常流於形式,缺乏個體獨立的思考,在課堂上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能夠參與,其他同學是被動的,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長此以往,孩子的成績必然會出現差距,好的更好,差的漸漸落下。

三、主題學習的很多文章並不像他們宣傳的那樣精挑細選,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我們發現,很多篇幅無論從文章到選材,還是寫法和利益,都無法與課本相配套。略顯牽強,雖然是以點帶面,多點輻射,但是有些文章的可讀性並不是很強,於是,我們暫時與人教版的《心靈花開》結合使用。

有時,我常想,我國小時的語文老師,幾乎沒有什麼理念,就是讓我們大聲讀書,後來,我們就越來越會讀書了,讀着讀着,我就成了語文老師,於是,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今天,想起我的語文老師,想起他那毫無理念的語文,卻是對語文最清淺本真的回味。我希望,順着閲讀這條清淺的小溪,我的學生,也不要再深刻面前迷惘自卑,讓語文主題學習伴隨學生和時間一起流淌,和閲歷一起壯實,和生活一起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