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殘荷之美隨筆(精選20篇)

文學1.81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殘荷之美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殘荷之美隨筆(精選20篇)

殘荷之美隨筆 篇1

在蘇州樂園附近,有一片很大的荷塘。每次去探望母親的時候,總要去哪兒觀望一下。這一陣秋風已起,想必荷花都要謝了,沒什麼好看了。但神差鬼使,我還是走進了它。果然,荷花已經全沒了。眼前的景象讓人歎息。昔日的風姿綽約已全然不在,莖梗橫斜,葉子焦黃,一片淒涼。不由停下腳步,近看遠望,對它們行着注目禮。

亭亭玉立走了,清香陣陣沒了。只有秋風瑟瑟,香在哪裏?美在哪裏?這樣殘敗的景像,到底還有沒有美感呢?

此時不由想到今中外大家們對美的定義。畢達哥拉斯説美就是“黃金分割線”;蘇格拉底説“有用就美”;英國詩人布萊克説“豐盛即美”;柏拉圖説“真善才是美”;而黑格爾又説一件東西必須“出類拔萃”,方才稱得上美。孔子説“仁”,莊子税“逍遙”,王國維説“意境”……

眼前,靜靜的。看着枯葉匍匐在水裏,擠擠挨挨,相互依靠,好像在共同承受着秋霜的重壓。

有些已經全然沒有葉子,只剩光光的莖梗,或直或彎,折斷在水中,下面有了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倒影,形成了幾何形狀和線條。

有些蓮蓬還在荷杆上掛着,高矮錯落,就像一個個敗壞了的麥克風,色澤灰褐。

偶爾風吹過,它們並不隨風搖動,就像凝固的雕塑。

這真是一個無言的場景。

它們無言,它們靜穆,他們殘缺。它們坦然接受了衰老。可它們構建的線條,仍然優雅婉轉,楚楚動人。它們在靜靜的荷塘裏將息,成了一幀立體的畫,一首雋永的詩,一支委婉的歌,使人頓生憐惜。

有一種美叫殘缺美。猶如斷臂的維納斯。

有一種靜叫與世無爭。“留的枯荷聽雨聲”。

誠然,殘荷在用枯和敗闡述着它的美,它的悽美。它已經支離破碎了,還在頑強地延續着生命,它的命運傲然悲愴,它用生命的絕唱叩擊着人們的心靈。

此刻的荷塘枯萎安寧靜謐,就像此刻靜靜的我站在空無一人的水邊。

我似乎感到它們在呼喚生命,感知世界。它並不“出類拔萃”,卻在肅殺氣氛裏抗爭;它不一定有“黃金分割線”,卻時時在構建生命的線條;它無所謂“善或仁”,卻是真;它已經“無用了”,卻在藏風納氣,孕育來年的生命;它承認衰老,力爭挺立。它並不“逍遙”,卻造出一個耐人尋味的“意境”。

在生命終結之時,他們卻千姿百態,留給世人最後一幅風景。

殘荷之美隨筆 篇2

時值深秋,秋陽高照,碧空如洗,不見一絲浮雲。荷塘裏秋水清澈,宛如明鏡。那水面彷彿被仙女的天藍色紗巾籠罩着,微風掠過,泛起柔柔的漣漪。湖面上,殘荷密佈,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

所謂殘荷,隨節令而變老枯死之荷。入秋之後,秋風如鞭,秋雨似箭,寒霜如刀,將淨潔碧翠的荷鞭抽、箭射、刀劈,使其色衰身枯,最後致殘,構成獨特的景觀。在大多古之文人墨客眼裏,殘荷秋雨給人一種蕭條傷心之感,而在我看來殘荷雖枯殘,但它依然保持着其高雅聖潔,枯而不朽、剛直不阿的優秀品格。

時至春日,荷葉初露,碧翠如玉,淨潔如洗,其狀如銅錢,悠悠地浮於水面。斗轉星移,時光荏苒,荷葉漸漸擴大,葉梗逐漸長高,直立於水面之上,隨風搖曳着,是那樣的温柔,是那樣的優雅,是那樣的清淨,一塵不染。暮春時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不時地有蜻蜓在荷叢間飛來舞去,忽而落於荷尖之顛,忽而棲息於荷葉之上,忽而輕盈點水,逍遙自在地輕飛曼舞於荷叢間。翠綠的荷葉下,密密的荷叢中,不時地有白色天鵝與各色水鴨在遊蕩嬉戲,好不快活!

盛夏時節,荷叢茂密,荷葉田田,如高高擎着的綠傘,隨風盪漾。清晨,朝霧朦朧,如輕紗,如夢幻,浮蕩於荷叢之上。日高霧散,積聚於葉心的露珠晶瑩透亮,隨着荷葉的擺動來回滾動着,不經意間,緩緩地流落於湖中。陽光普照之時,滿眼碧荷紅蓮,向世人炫耀青春的顏色。多彩的魚兒羣遊於荷葉下清粼粼的水面上,活奔亂跳地漫遊覓食,充滿了勃勃的生機。若遇夏雨,待虹銷雨霽,荷葉潔淨亮美,綠如翡翠。一道七色彩虹飛跨湖的南北兩岸,彩虹、荷叢、荷花與淨美的水面構成一幅美麗的雨後荷塘的完美景色。夏夜裏,人去夜靜,明月高懸,稀疏的星星眨巴着明眸亮眼,荷塘裏傳出陣陣“嘎......嘎......”響亮清脆的蛙聲。伴隨着蛙聲,悠悠地飄來一股淡淡的荷花的清香。

至於深秋,風冽霜寒,眼前滿塘殘荷,骨瘦葉殘,但其志愈堅。夏日裏葱綠、茂盛的荷葉愀然凋零,浮於水面,但它依然光顯燦爛,清爽聖潔,一塵不染。夏日裏高昂着頭顱的蓮蓬低垂着腦袋,難捨難分地將自己那些胖乎乎的“孩子”投入水裏,藏於淤泥,以孕育新的生命。那些花梗雖經如刀寒霜的砍殺,但它們依然鐵骨錚錚,要麼挺立於寒風之中,要麼寧折不屈,絕不屈從於嚴酷環境的折磨與摧殘。

進入冬季,殘荷無畏地立於嚴寒之中,慢慢地被寒風侵蝕,被冰雪融化。為了新生,殘荷寧可粉身碎骨,迴歸於荷塘之底,變成新的養分,在來年春滿花開的時候,培育出新荷的生命。

荷,一生聖潔高雅,豔而不妖,鐵骨錚錚,堅貞不屈,不會隨風就勢。我喜歡春荷,因為她清純高雅;我深愛夏荷,因為她出淤泥而不染;我更欣賞殘荷,因為她不會因風勢強弱而像牆頭草那樣隨風倒,她始終會堅定地直立於風雨之中,直至生命的終點。荷之聖潔高雅、高風亮節、剛直不阿、寧折不屈的精神為世人所永贊。

殘荷之美隨筆 篇3

真的特別喜歡林黛玉説得這句詩,“留得殘荷聽雨聲”,多麼美妙的韻律,她竟然如詩如畫般的展現在人們面前,而且又特別像一首樂曲,婉轉幽雅,時而殘敗,時而風起。

你説這位林妹妹在説這首詩時,她在想什麼呢?她在為美麗的蓮花的衰敗而傷感嗎?還是在為自己的不幸命運而哭泣?她當時是不是又哭了?她的弱小的淚滴夾在雨聲裏,誰也聽不清楚,也弄不明白她當時的心情!

是啊,小小年紀的她,就經歷瞭如此多災多難的家庭變故,可憐啊,父母雙亡,誰會為她的婚姻大事操心呢?寄人籬下的生活,本來就難熬,再加上他又愛上了一個她不該愛的人!雪上加霜!她知道她無力左右自己的命運,她也不敢跟大觀園裏的那些惡勢力抗衡!她也沒有能力去跟她們較勁!難道自己的將來真的會像那些慘敗的荷花嗎?荷花開的時候那麼多人來欣賞,現在美麗的荷花敗了,卻再也無人問津了。現在只有林黛玉一人冒着小雨,戴着斗笠,來觀看那些慘敗的荷花。進入她眼簾的已不是初夏時的那些美景了,到處都是殘荷,小雨,可是就是這樣一副不美麗的風景,她這位弱小的女詩人,也能念出這麼好的詩來。

“留得殘荷聽雨聲”多麼美妙的詩句啊,詩人並沒有平鋪直述,説殘荷有多麼的難看,不好等等,在這位女詩人眼裏,殘荷對她也是一樣有用的,它可以留下來陪她一起,聽雨淋荷葉的聲音啊,要不然她一人獨自冒雨在這站着,豈不更淒涼,孤寂,難捱!?

八月即將過去,荷花又將變成殘荷,美麗的荷塘月色也只能等到明年初夏才能再見了!可這位美麗多才又多情的女詩人,我將上哪裏去尋覓呢?

殘荷之美隨筆 篇4

野馬塵埃,凡世無常。生命的荒園中,寒冰與風霜鐫刻臉龐,傷疤烙在心上,遺憾蔓延瘋長。

誰又能阻止呢?半卷殘荷仍能悠然聽着雨聲;明鏡封塵仍不失古樸雅趣;維納斯斷臂仍能成就曠世之美。既然遺憾總是難免,又何必去追求完美?美玉微瑕,又有何不可呢!

凌晨四點,未眠的海棠花讓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覺醒。個體渺小雖遺憾,但美麗地活着也能以渺小的艱辛贏得生命的莊嚴。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蒲松齡,終其一生,屢試不第,貧苦潦倒,卻秉持童真滿掬的心靈,用一部《聊齋志異》給人世間一個個惆悵又悲傷的夜晚,增添了多少愜意和美好的懷想。

滿城風絮,風侵紙窗,從來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不如在悽風冷雨中吟嘯徐行……

時雨清池一翠色,青山歸遠尋詩情。達觀堅韌中,你或許會在累累傷痕中創造一道驚豔塵世的別樣風景。樂觀堅守中,你或許會在種種無奈中描繪一幅舉座皆驚的曠古佳作。

正如倉央嘉措所説:“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能對殘花微笑,能為朽葉歌頌,能以恬談的心境去擁抱缺憾的人生,你就能從須彌山一路笑過萬水千山……

殘荷之美隨筆 篇5

夢。變化無常,剛看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夢了一場。

滿眼的煙靄,若有若無,似乎一層薄紗掩了眼,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不禁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過了半晌,煙,退去。

一潭的清水,由一叢茂密的竹抱着。靜謐。恬淡。一潭的荷,那麼葳蕤,沒有了聖潔的蓮花,依舊那麼搶眼。似乎下過一場雨,荷葉,支離破碎。沒有了往日幻想中那一池荷葉,一泓水的美好景象。濃濃的,神祕的夜色,給人帶來深幽的寂靜,早已入了夜。靜,掩去了所有紅塵俗事間的污穢。仰起頭,黑到沒有一絲雜質的夜,天似乎快亮了,可濃黑中,卻掛着一輪如黛眉一般的月,月光瀉在竹林裏若有若無的一座亭子上,那亭子叫“聽雨亭”吧!亭中,架了一架古箏。月光照着濃濃的,如王羲之的狼毫筆洗過一般的夜。彷彿,空氣中浮着細小的水珠一般,可這水珠卻不流動,輕輕地,散在那殘荷上。一抬頭那月卻圓了。圓了。亮了。像李白詩中那西王母的瑤鏡一般。霧卻在這時一下子又湧上來了。

夢,醒了。卻什麼也不留了。這景色,像白居易的那首《花非花》一樣,讓人猜不透,卻讓人感到美妙與神往。一時,心境如水,只想寫,便戲寫了一首詩:

憑軒遙望殘荷曳,

曉夜仰眸點黛月。

殘荷落瓣濕淚人,

圓月瀉水照思闕。

只是早前看了句詩,寫的,倒也壓了韻,勉強對了仗了。便給題《殘荷.夜月》吧!

殘荷之美隨筆 篇6

雨依舊在下着,可是你卻不在了。

你還記得嗎?你曾經答應過要陪我看雨中的荷花,可惜現在是秋天,從很早很早你就答應過我,可是你還沒陪我看過一次。

荷花不再如同往日般盛開,我也會感歎一句開過就會落下。

你説過,荷花開的時候很燦爛,出淤泥而不染。

我知道,你喜歡梔子花,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承諾。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了你,那時候,你還在讀五年級,上二年級的時候你已經面臨畢業班,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到了三年級,你已經畢業了,知道你考上讓你心儀的學校,我真為你高興,可隨之而來的,是擔心。

三年級的時候,起碼還能和你保持聯繫,偶爾見見面,但是四年級的時候,我再也沒見過你。我加了你的QQ,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你,你就像一個很美的瓶子,我把心願化成水裝在裏面,永遠不會外漏。

雨依舊在打着,打着荷花那已經近乎枯枝,花瓣落了幾片,都是枯黃色的,那種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的黃色。既惋惜又覺得不值。

為什麼一定要開花呢?明知道生命終有期。

看過一篇很美很美的童話,寫的是一朵百合花在一羣野花中盛開。荷花的清雅使它在一羣花中脱穎而出,就像那朵很美的百合一樣,它相信自己不是野花,可週圍的花都瞧不起它。它在心裏告訴自己,自己與眾不同。

我也想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我同樣也不想隨波逐流。

我會讓夢想開花結果的,相信我。

你教我唱追光者,你是追着光跑,我也是。

前方是我的光,我會一直走下去的,會的……

殘荷之美隨筆 篇7

雖然空氣中含着陣陣寒意,但這阻擋不了我們出行的腳步。環繞着西湖悠閒地踩着自行車,我看到了湖中一大片一大片的殘荷。雖然已近初春,但殘荷仍給人以隆冬的感覺。

殘荷的模樣並不美,它們都已經枯萎了,呈現出深棕色。許多荷葉都只剩下一根莖了,正如詩中所説的:“荷盡已無擎雨蓋”,雖然那些莖已經乾癟癟的了,可仍傲立湖中。有些荷葉的葉片還在,但也枯黃了,無力地垂下了頭,好像一把把收攏的褶傘直直地插在湖中。

殘荷不畏嚴寒,挺立在冰冷的湖水中,寧折不彎。它們經歷了刺骨寒風的考驗,接受了漫天飛雪的洗禮,好有骨氣的殘荷!

殘荷與蕭瑟共同存在。風拂過湖面,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殘荷在風中微微顫動,讓人感到了無聲的韻律,又帶着一絲悲涼。

冬天,是寂寞的。湖裏幾乎看不到其它生物,一些水鳥過冬去了,湖裏的魚也不知躲到了哪裏。只有少數幾隻野鴨悠閒地遊着,不過不一會兒就不知飛去了何方,只剩下一池殘荷。殘荷似有生命,有它陪伴,西湖不再孤單,使遊客感到靜中有動。殘荷讓冬日的西湖增添了幾分傲氣。

昨晚看新聞時,得知有關部門將開始清理西湖中的殘荷,我還有幾分不捨呢!

殘荷之美隨筆 篇8

在秋天的一個早晨,我偶爾走了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裏只有零零散散幾個人。橋邊的荷葉也好像遊人一樣,一朵一朵散在湖面上。而在遠處,荷葉一片一片的堆在那裏,已是殘枝敗葉,早晨的陽光透過枯破的殘葉,把大片大片的荷葉照成金子染過似的,閃得我睜不開眼睛。夏天荷葉碧綠、荷花開放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了,只待來年才能看到這幅美麗的盛景了。

一片一片的殘葉中,總能看到幾朵荷花,孤傲地在殘葉中開放,猶如仙子在池中跳舞。還有一朵朵花骨朵在殘枝敗中中屹立着,零零散散的,我想:它們大概是不能開放了吧。雖然,沒有夏天的綠花綠葉令人陶醉,但我彷彿看到了滿池殘荷的自信!它們好像在跟人們訴説:我們並不比夏天的荷花和碧綠的荷葉差,我們也是很美的。

秋天的麴院風荷,殘荷雖然沒有夏天那麼絢爛,但它有自己獨特的美。秋天的殘荷守望明年燦爛的景象,讓我們一起期待!

殘荷之美隨筆 篇9

細雨濛濛輕輕落在殘葉上。微風習習,悄悄撩起萬簾卷。霧雲飄飄,眼前一片迷迷濛濛,給人一種畫一般的美感。

冬日的荷塘寧靜異樣,靜的使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冬日的荷塘死氣沉沉,沉默得讓人感到無限悲哀。黃黑色的底調,加上淡青色的池水,鏡一般的池面,加上倒映在水中的鐵鏈、高樓、枯莖。幽靜曲折的長廊,再加上高大、稜角突出的假山,讓我的思緒融入到了畫中,心情盪漾起了一絲波紋。

想當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留住了多少人的腳步。

看現在,枯葉殘花,垂頭低首,淒涼的風景,又送走了帶多少人的背影啊!

但是,它們的莖還是高傲、堅強的挺立着!

儘管,暴風雨打落,打歪了它的腦袋;儘管,路人對它們視而不見;儘管,嚴寒在考驗着它們;儘管,它們現在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美姿、生機。

但是,它們堅定地立着,從未屈服過。

葉子軟綿綿地吹在水面上,已是美人折腰。可是,我看到,它的莖沒有倒下,仍然筆直的立在水面上,孤傲而又倔強。整個荷花池因它們的堅強而變得美麗起來。

因為,它們知道——枯萎,只不過是生命的新的開始;死去,只不過是一次次美麗的輪迴;凋謝,只不過是新生的前奏。它們的藕正在養育着新的生命。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來到,離夏天,難道還遠嗎?等到那個時候,開出最美麗的花兒,就是它們!

夏天的荷塘,淡雅的美。冬日的荷塘,孤傲、堅強的美!

殘荷之美隨筆 篇10

炎熱的的夏日如同一個大火爐烘烤着我們,空氣瀰漫着金屬刺鼻的氣味,卻微帶着一絲清香。知了在不停地叫,卻微聽葉子在水上摩擦的樂曲。就在鍊鐵廠旁,有一池盛開的荷花。

走進池塘,一眼望去則是碧綠的荷葉映入眼簾。我同過萬丈風華看到一株垂落的殘荷,她似乎已經結束了生命,像一位黃髮的老人顫抖抖地立在這些比她年輕漂亮的荷花中。她雖已經沒有昔日的美麗芬芳,卻給了我一陣很長的沉思,給了我想扶直她的慾望。

殘荷難道在守候?荷花中白蓬的蓮子,似乎是次年她的亭亭淨植的縮影。她在守候着下一代芳香四溢,是在守候一絲生命的綻放。殘荷彎曲地立在池塘水上,這是她的歸宿。哺育了她的水,給了她生長的空間。無論她走到哪,無論哪時花開花敗,內心都有一片柔軟,那是對家鄉、對家人的深深眷戀。荷花都獻給了自己“最親的親人”。觸摸殘荷,永遠愛着自己的歸屬、自己的命運。

當年的美麗,現在的垂落,不也正是告訴我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大好年華,在自己如荷花開放時的美好留在人間,總要在這清向人間,留下自己的足跡。觸摸殘荷心靈,我似乎明白人生真諦。

在感動中國中落選的白芳禮老人,為了幫助貧苦的人做了多少鮮為人知的付出。貝多芬早年的勤奮好學,堅持不懈地彈琴,才會有《命運交響曲》在歷史上留下輝煌。我們也要努力奮鬥,為自己的花開做好充足的準備。

“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卻死了”臧克家的名言,殘荷觸摸後的心靈震撼,無不激勵着我們前行。

一陣風拂過,荷葉摩擦聲似乎在為殘荷的守候、歸宿、貢獻奏讚歌!觸摸殘荷,重現在開始。

殘荷之美隨筆 篇11

窗外,秋雨雯雯。我的心也如浸泡在冰水之中,面對考試的失利,老師的責備,我無法堅強,淚水漫過眼眶。我心煩意亂地來到不遠處的紫藤長廊,獨處自品味這份悲傷。

倏的,一抹枯黃映入我的眼簾,定睛一瞧,啊,是一株殘荷。她怎落魄到如此地步?猶記得盛夏之時,她摔出了第一朵荷花苞粗壯帶刺的莖,深深地扎入泥中,如擎天柱般堅實有力。大似圓盤的荷葉,綠得發亮,綠得直遇你的眼,而現在呢?一根根葉柄又黃又瘦,彷彿被抽空了一般,無精打采地倚靠在池壁上。枯敗的荷葉,如同一張被撕壞了的直紙,又如一位耗盡心力的老人,在附點的敲擊下,更顯得不堪一擊,雨水正慢慢積多,已快要將這段殘荷淹沒……我頓生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雨,更大了!豆大的雨點毫不留情地砸在殘荷的傷口——頂部斷裂的莖上,一下一下的,彷彿要把那枯荷徹底擊均才肯罷休,可那莖卻依然屹立着,也許她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可她的殘軀卻固執的,執拗地與風雨作鬥爭,展現最後的風采。

望着那在風雨中據搖晃晃的殘荷,我不由得為之一振:在人生的路上,風雨無處不在。一次失敗,一次挫折,一次打擊又算得了什麼?“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服。”要如殘荷一樣,與風雨搏鬥。與命運抗爭,教力頑強才能生生不息。試想來年,又是一株碧綠的盛高!大文學家蘇東坡在失敗被貶後,擔然面對困境。樂觀豁達,他自創美食,醉心詩書,掌受生括。他的文,他的詞,他的詩,笑談古今。瀟灑自如。流傳幹古,我還有什麼好煩惱的?

夏日,盛荷美得燦爛,秋日,殘荷美得有深意,我不禁豁然開朗,胸中的鬱悶一掃而空,我該回教室,去做我該做的事了。

殘荷之美隨筆 篇12

黛玉愛極“留得殘荷聽雨聲”云云,我亦如是,卻不盡然。

我是愛極殘荷的,卻不愛聽雨。但當雨聲漸起,我便不再停駐,不屑聆聽。

雨過於自負了。來時匆匆,來勢洶洶,留人以無盡遐想,旋即銷聲匿跡,縱使文人再多詠頌,畫師再多描摹,全然沒了清涼爽人的味兒。那味兒裏啊,混着萋萋芳草,混沌塵土的香氣,又豈是筆墨描繪得來的?我想,雨只是聽了龍王的命來人間走那麼一遭,它不屑留痕,我何必高看了它?

殘荷卻不同。它不自滿於“接天蓮葉無窮碧”,也不自卑於“菡萏香銷翠葉殘”。它靜若止水,以絕傲風骨,笑看風雲變色。

膩味了都市生活,厭倦霓虹閃爍的我因殘荷而陶醉。

我陶醉於那殘荷卷邊,猶存點翠,一杆亭亭錚骨隨風搖曳,旖旎一湖山水色。我陶醉於那殘荷呈珠,晶瑩如洗,一霫颯颯涼風吹憑滴打,桎梏詩客不羈的心。我陶醉於那殘荷枯頹,菰葉生怨,一股子秋愁便似潺潺泉水滌清了夏日宂繁。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生的話倒讓我腹誹。蓮之所以立身於淤泥而不染,難道不是因為荷葉?之所以濯清漣而不妖,難道不是因為荷葉?因為荷的不爭,它甘願以一身時光襯托蓮高潔不俗的品格。夏去盡,一塘子殘荷卻要被除掉,為何?不是荷葉沒有美過,只因它的美是那般低調。它美在無私奉獻,美在不慕虛榮。

世人只愛看皎月如盤,無暇動人,卻難接受月球表面坑坑窪窪的隕石坑。世人追求的美,不過是矇蔽自己雙眼的假象,而並非那亙古流傳的曠世景緻。

美,不需要多少人傳頌,不需要多少筆墨的增色。

美,是因為足以令人陶醉。

我陶醉於殘荷的美,因而殘荷極美。

殘荷之美隨筆 篇13

什麼是完美?其實有殘缺才是完美。

閒來無事去公園散步,卻發現那些修剪整齊,而呆板至極的花隨處可見。難道沒有一朵完美的花嗎?我反覆尋找,看到了你——一朵與眾不同的荷。悄悄來到你身旁,也許你我本就心靈相通吧,自己不由按下快門,留住了你。

仔細欣賞照片,體態嬌小的你,猶如婷婷女子佇立池旁,莖杆更是瘦弱,這怎能在狂風暴雨中不倒?我自言自語道。果真如此,經過一場洗禮,你就奄奄一息,彷彿只有伶仃才能形容你。看看周圍,你的同伴有的已經逝去,有的也在掙扎,你是倖存者,但你也破敗,枯蔫的花蕊一簇一簇地聚在一起,你無力地耷拉着頭,呼吸都斷斷續續。“這就是你的歸宿,這就是弱者的歸宿啊!”我痛心地説道。真是這樣嗎?上天就這樣摧殘完美嗎?我抬頭又瞧了一眼,你沒有罷休!那僅剩的一片花瓣告訴了我,這片花瓣紋理清晰,雖被風雨侵蝕,卻能細膩地勾勒出你的之前的身姿,花瓣末梢拼命握住救命莖杆,而莖杆也一改當時的細小,盡力擎起殘破的花瓣,讓人不由感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整個花瓣向下凹陷,真是快把莖杆壓彎了,若是之前,我會為之擔憂,但看見這幅情景後,我很清楚你不會掉落,你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我滿心歡喜地看着你,幾縷陽光照在你身上,映出的不是無盡的惋惜,卻是你不甘的吶喊!

我敬佩你,殘荷,因為你展現出了真正的完美,不是牡丹那樣的雍容華貴,不是菊花那樣的淡泊名利,亦不是臘梅那樣的傲骨俊風,美中不足才算得上完美!歷經歲月和風雨的洗禮,你早已遍體鱗傷,卻還能選擇笑着生存。沒錯,你身軀單薄,狂風暴雨來臨時無法抵禦,但你奇蹟般地倖存下來了,你失去了繁盛,留下了希望,現在的你,仿若一位智者,處處充滿了安謐。

我靜靜地思考着,其實人也是這樣啊!人一方面被困難摧殘,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成長,當一切風浪都平靜後,當一切輝煌都消失後,雖然變得早已不是當初的自己,但也要像殘荷一樣,看似有瑕疵,卻是真實的完美。

雨散風去,殘荷仍立,雖曰不足,實則至美。殘荷雖殘,但精神不殘,那未被侵蝕的美,久久留在我心頭。

殘荷之美隨筆 篇14

這些天情緒低落,找了個藉口説要回老家看看。媽媽雖然驚訝,卻同意了。

下車後,我一時有些恍惚,不管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故鄉依舊是亙古波瀾不驚。安頓下來,我溜出家門,盡情地呼吸久違的自由空氣,雨後初晴,這片天地顯得有些温暖,夾雜着殘雨的清香,我有些陶醉,竟有些高興起來。

讓我靜下來的,卻是一池殘荷,一池雨後凌亂的殘荷。

都説見到青草才知道蓬勃,見到夏花才知道絢爛,見到秋荷才知道悽婉。面前的世界有點不堪入目,一片荒涼。無數枯脆衰敗的荷葉僵直地立在泛黃的水中,無力地在風中搖曳。頑強?荷是殘的,蓮是黑的,杆是彎的,再將這“頑強”加在荷上,好像壞了些味道。

這是在寓意着我嗎?我不由苦笑。當我得知最後一科的成績時,我不由苦笑了一聲。窗外鳥兒的歌聲似乎也成了哀鳴,周圍的空氣也冷卻了下來。我想扔下學習,學着李白,一人,一壺酒,一座孤亭。但生活和學習緊緊地咬住我,我低落的情緒無處安放。所以才像逃跑似的,回到這裏。

我的視線順莖而下,看到水面,看到水面以下。我看不清水底有什麼,但我想象在淤泥裏,藕一定在孕育着,從一枝枝小小的嫩嫩的嫩芽,成長為枝節肥碩的藕實。周敦頤只看到的水面上的驕傲,卻不知道驕傲是來自水底,來自蓮的骨子裏。秋風蕭瑟,萬物凋零,荷葉雖殘破,卻在水底默默積蓄力量,來年夏天,新荷便逆水而出,傲放於世!它,很堅強!

我的心微微顫動了一下,荷如此堅強,我有什麼可以退縮的?越王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吞吳;司馬遷忍辱負重,終於著成《史記》;蘇武被困十餘年,一心繫國;童第周幼年成績不佳,但努力成為了一個生物學家。誰的成功之路是那麼平坦的呢?

年少輕狂,誰不曾迷茫?誰不曾跌倒過?迷茫不可怕,只要你還在向前看;跌倒也不可怕,只要你還可以爬起來。

一池殘荷,堅定了我人生的方向。

離開老家的時候,那一池殘荷,一直在我心中搖曳。

殘荷之美隨筆 篇15

國中的時候,因受《愛蓮説》的影響,十分的喜歡盛開於夏日之下的蓮花,認為它是純潔而美麗。每到了蓮花盛開的時節,便約一羣朋友一起去賞蓮,那亭亭玉立的蓮花如一位位仙女屹立於湖面,那一瓣瓣如玉般晶瑩的花瓣如同我們的青春一般散發着一股清香,湖面上鋪着一片片如同翠玉般的`蓮葉,裝點了荷花的世界。偶爾有頑皮的蜻蜓在蓮中玩抓迷藏。那時候的我認為青春就應該如此,生如夏花,開在最炙熱的陽光下依舊昂首挺胸,獨立於世。

過了幾天,當我們再次到達這裏時,這裏已經是一派衰敗的景象,蓮葉已變得如同老人般的手一樣的枯黃乾瘦,而孤零的幾瓣花瓣留戀的沾在蓮蓬上,忽然,天下起了大雨,打濕了我們的心情。那時,我們都太年輕,不懂得,如何去欣賞雨打殘荷的音律。

這一幕的場景逐漸在我的記憶中被歲月的泥沙覆蓋,模糊了樣子。

在各種條規的輪番轟炸中,所有的稜角叛逆都如困獸,被困的太久,而漸漸逆來順受,漸漸變得温柔沉寂。

偶然在一次整理我的書籍的過程中,一片夾在書中的蓮花的花瓣悄然掉落,我將它拾起,置於手心,似乎還能感受到它傳來的年少的温度,以及當年的芬香。

我停住手頭的工作,撐起一把傘,在細雨朦朧之中,沿着足跡,一步一步走近回憶。

已不是蓮盛開的季節,繁華過後,空留滿湖的餘香。一大片的枯萎的殘荷依舊佇立在湖中,似乎在等着歸人。雨輕輕的把蓮打濕,卻將我心底的集聚已久的塵埃沖走,我閉上眼,靜靜的聆聽着雨打殘荷的音律,想起了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恍惚之間,似乎有什麼在我的心中破土而出。我聽到雨滴打在蓮上發出的聲響,走出人生的另一番韻味。

並非每時每刻都能遇上最美的時節,但是即使破敗的時令,也有它自身的韻律。

殘荷之美隨筆 篇16

週四下午,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去大明湖遊覽美景。

站在湖邊,只見那湖水正有節奏地拍打着湖岸,啪啪的聲音此起彼伏,攪得荷花也隨着水波舞之蹈之。那荷花已沒有了夏日的滿池碧綠,取而代之的是滿湖淒涼。有的沒精打采地耷拉這葉子,有的已是枯枝敗葉,雨打風吹之後變得千瘡百孔,只剩下枯黃的脈絡,真是荷盡已無擎雨蓋。在一大片枯萎的荷葉中,隱約有幾片小荷葉,它們只有巴掌大小,圓圓的,綠綠的。它們是多麼有生命力呀!這讓我不禁想起來我們的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把最好的留給我們,我們也應該懂得知恩圖報。

接着,我們來到了玉帶橋上,進行寫生作詩。同學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有的吟詩,有的用筆記錄下眼前的美景,還有的拿出彩色筆和畫紙,不一會兒,一幅美麗的畫作便躍然紙上了。

最後,我們來到了小島上進行了飛花令比賽。場上,選手們拼盡全力爭取第一,有的同學敲打這腦袋,汗水不止地往下流。有的則泰然自若,安若泰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句名詞佳句從選手口中流淌出來,無不展示着選手們紮實的基本功和臨危不亂的決斷能力。最終我和另外一位同學取得了冠軍。

比賽結束後,我在獲獎感言中説:人不能光靠僥倖來獲勝,必須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就像這滿地殘荷,不能不光在夏日時生機勃勃,也要在冬季傲霜鬥雪,像松樹一樣四季常青。

殘荷之美隨筆 篇17

在還小的時候,我喜歡荷,只是那時迷戀的是亭亭而開的荷,綻放於碧波之上。“山有扶蘇,隰有荷花。”它從《詩經》中迤邐而來,宛如臨水照花的仙子,每一朵都泛着粉紅,活潑可愛,成片成片的荷無不訴説着夏天的生機。

臨近秋天,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卻洗祛了滿池的活力;留下的,只是一片凋敗的景象。

十萬殘荷,那時只覺得壓抑、寒冷,便很快離開了。

幾年光陰流逝,再看殘荷,心中有無限感慨。倘若單看每一株殘荷,纖枝枯瘦,孑然如鶴;但十萬殘荷,褐色枯萎的花一片連着一片,綿延數裏,但顯得聲勢浩蕩了。

吳貫中畫殘荷,卻枯而不朽,凋而不傷,相較而言,我更喜歡他畫中的意境,明快簡潔的淡墨線條,舒展橫斜,虛實有致,寥寥幾筆,便勾勒出殘荷獨有的韻味。

想來,兒時對荷的喜愛,是沉醉於它濃烈、張揚的美。

當繁華落盡,洗卻塵俗,它已抵達至簡之境。生活的美,不在於曾經的轟轟烈烈,而是歸於平淡後,那一份寧靜從容。

株株殘荷,或彎曲如弓,或俯仰水面,無論哪種姿態,都是一幅幅水墨寫意,它曾有多妖嬈、多盛大、多豔麗,而今就有多蒼涼、多孤絕、多蕭索。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寫道:“你年輕嗎?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荷好像也是如此,彷彿是轉瞬之間,青春遠去,染上一片黑褐。

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也無須討好任何人,只安心做自己。以一株殘荷的姿態,不攀緣、不依附,在風雨中,站成一道絕美的風景。

殘荷之美隨筆 篇18

秋風瑟瑟,小路旁,池塘裏,孤伶伶的站立着幾株殘敗的荷葉。大家都皺着枯黃的臉,佝僂着身子,在風中無力地發抖。

我不由地懷念起自己最帥氣的時候。夏天,我為美麗的荷花仙子搭一下碧綠的舞台,我那田田的葉子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引了多少遊人墨客駐足痴望……回憶起那段美麗的時光,幸福彷彿又重臨我的心頭。

現在的我失去了往日時生機,傷感像秋雨一般落在我的心頭。我望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水中的我搖搖晃晃,滿臉的滄桑,身體已經枯敗不堪了,臉上出現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窟窿。影子真像一個鬼臉啊。

我看着身邊的兄弟一個接一個地離我而去,自己也將要離開。涼涼的雨絲輕輕落在我的臉上,它撫摸着我,好像在輕聲安慰我。我戀戀不捨地望着自己的朋友,與他們告別。再見了,池邊的小路,你環繞在我的身旁,像母親一樣愛護着我,我怎麼能忘得了你?再見了,路旁迷人的桂樹。你那金燦燦的黃花在綠葉中吐露着芬芳,是在為我送行嗎?再見了,可愛的蛐蛐兒,你每晚引吭高歌,是為我唱一支離歌吧。還有,還有在我腳底徘徊不去的小魚,你轉了那麼多圈,是捨不得我了吧……

我的身體那麼虛弱,將在這個秋風秋雨的日子告別。可我仍默默地等待,等待下一個燦爛的夏季。

殘荷之美隨筆 篇19

我們小區有個花園,花園裏有個池塘,池塘中開着大大小小的荷花,那一株株荷花陪伴我走過春夏秋冬,漸漸地,漸漸地,雖經過歲月的洗禮,但開了謝,謝了又開,如此往復從不曾停歇。

深秋或初冬的時候,我走過池塘,看到一片片殘荷,幾乎是枝零飄落,失去了所有取悦的顏色,一副殘落的模樣,沒有了往日的活潑,病怏怏的靜靜的躺在池中,怕冷似的,但依然的驕傲,依然的桀驁。還記得我初夏看到這株荷花的時候,她正開得熱烈,一種凌駕之氣,她自知低調卻讓百花失去了色彩,她自以為薄涼卻還是烈豔,她不需要誇獎與虛榮所以她極力掩飾自己的灼灼鋒芒,因為她知道自己終會迎來寒冬,美麗只不過是一個瞬間。所以,她開呀開呀,等着寒冬,一意孤行,孤芳自賞。然後,秋來了,她在秋風中搖曳,一步步往前走,她妄想與徹骨的寒冷抗衡但那只是妄想,最後她受了傷,花瓣已片片凋落。可是,現在已是深冬,她應該已是一片殘落的鬼魅,經歷了風霜,打擊和傷害,她看似寥落了卻有了錚錚的骨。與夏相比,她不再只是一味的開花,那清荷清新卻無半點敬畏,那樣的純粹,不如現在的淡然。殘荷,殘荷,到底何時是殘荷,誰又説得準呢?

切下時間一片,細細觀察考量以求窺探一斑,選取時間一段,比較縱橫試圖感知其厚薄冷暖。但平凡如我們。渺小如我們,在時間面前,我們無力招架,只能任其在身邊留下一道道痕跡。不過時間向來公平,喜歡把好的壞的都帶走,所以到底是否殘痕,由自己判斷,不過我好像聽誰説過:“把自己活成一株殘荷,不為懂得,只為慈悲"……

殘荷之美隨筆 篇20

總是能在街邊看見又不少農家老奶奶鋪了白布來賣荷,一朵朵粉嫩嬌滴,走近點,便嗅到了似清水般的香。我看着他們心中總是喜愛的,可停佇片刻,終還是放棄離開。總覺這些荷缺少了點什麼。幸好最終明白,缺了他的靈魂的給予——淤泥,少了這池淤泥,荷便不再是那份象徵,那是殘缺了靈魂的孤獨者。

周敦頤周老先生的“出淤泥而不染”。讓我愛荷,愛它沉溺在淤泥中的堅持與永恆。

記起那次,池邊上一朵盛開的荷給人的一種不可名狀的美感,在記憶中永遠永遠都無法忘記。將臉輕輕靠近荷,便覺一陣水氣氤氲的淡雅之香緩緩圍了上來,涼沁沁的,這就是還未失去靈魂的荷。突然想到如果那些頑皮的孩童或者是愛荷卻不懂荷的人他們看到這般美會“手下留情”嗎?過的人手多了,難免沒有這種人,這時候荷便迅速頹敗,癱軟無力。先前的清涼早是散了,連香味也俗了。我不免一陣失望。這高傲的靈魂,不甘於接近讚美,不甘於持手把玩,憤世之情,頹的迅速,慘烈不留餘地。

而現在,正因如此,讚美它的人太多,懂他的人卻少之勝少。且不説李笠繼《芙蕖》,也不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不比蕭繹的《採蓮賦》,單品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一場冷雨,一杯濁酒,一池殘荷,一顆破碎的心,它們構成了最美的畫面,最淒涼的風景。

殘荷,是需要一顆心去惋惜的,是需要一場雨去襯托的。不管它是否香氣凝人,是否嬌豔欲滴,還是那失去靈魂之後殘枝枯梗,它都是美的,都是讓人為之動容的。只因為它是荷----中國詩人的荷,華夏文明的荷。

我不敢説自己是文人騷客,但當見着這荷,還是有太多的感慨無以言表,特別是看見他無具靈魂時心中也許還多了那點憤怒。但是自己還是提筆辭窮。

荷文化,起於荷,起於讚美。荷文化就如同“仁”道主義一般,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大自然少的可憐的給予下,荷迎早晨的露水,伴着黝黑堅強的靈魂。少了太多太多爭辯的語言,太多太多不服的冷眼,留下的,頑強意志的沉默……

驀然回想,我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與這大自然藴藏的堅定生命有了溝通,心中的痛楚,伴着荷的不語而沉默。大自然的風雨,人生的不順,哪怕付出的是血與淚,荷都挺下來了,我,無知的我,膽怯的我,難道還沒反省嘛?

早已沒了“小荷才露尖尖腳”的婀娜,早已散了“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華美,留下的,是一片殘缺。香消菡萏,露冷蓮房,冰鑄枯葉,雪覆殘蓮。不死之荷-殘荷……存在是容易的,難的是用心去鑄造整個世界。你再看殘荷,又僅僅是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