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春的讀書隨筆範文(精選10篇)

文學2.1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的讀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的讀書隨筆範文(精選10篇)

春的讀書隨筆 篇1

《春》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出色散文,將它與此前的同類題材《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兩點突出的變異:

一是感情格調有所不同。

二是語言風格的變化。

讀《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調則輕鬆愉快、充滿活力。何以會如此?我猜想至少有這樣兩個原因:

一是本文系朱自清應約為中學撰寫的語文教材,從培養青年積極向上出發,作者採用了相應的積極、樂觀的感情基調。

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寫作時的心境。

《春》大概寫於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遊歐洲回國不久,便與陳竹隱女士結為美滿夫妻,並於同年9月出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貴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順境與幸事,不能不對《春》的抒情格調產生影響。作者樂觀感情的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詩情與畫意結合。再從語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的語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跡,不夠自然。

而《春》的語言則簡樸、活脱、口語化。如寫草,“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些語言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生動活潑,節奏明快,語短意豐,表現力強。作者為了更好地描寫春天,還採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

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結尾部分,便是這方面最好的例證。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他用文筆把短暫的春天從自然界拉回到書面上,使其四季常駐,隨時可睹。

春的讀書隨筆 篇2

讀《春》有感春天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季節,但往往又會給人帶來煥然一新驚喜的。在描寫春天的文章長廊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朱自清寫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獨一無二的語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進我的心裏,雖然現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覺到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眼前彷彿呈現出一幅鳥語花香的春景圖。“吹面不寒楊柳風。”從中,我能感覺到,風是多麼地温柔呀!像是母親的手在撫摸着一樣,而且在空氣中還夾着清新的土味、醖釀着淡淡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這種仙界般的美好春光裏,一定是舒服極了,愜意極了!此時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時空,到達這麼美、還充滿了詩意的春天去啊!朱自清給春天的鳥,“恩賜”了一個美妙的嗓子。“鳥兒將巢安在繁花綠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喚友地賣弄着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着輕風流水應和着。”這樣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話世界裏似的。但是,即使鳥兒的天賴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話説“春雨貴如油”。“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是最適合放風箏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個熱鬧的場面,在“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人們都以歡笑和努力,滿心歡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一直為現在的美好生活而奮鬥……春天,是希望的種子、是生命的開始、是美麗的象徵。我從朱自清寫的《春》中,看到了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人們在努力地工作着、奮鬥着,從希望的春天開始,為我們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請大家就從現在做起,憧憬着我們的未來,一起來為明天而努力吧

春的讀書隨筆 篇3

對於巴金這個名字很早就已經知道了,但是真正讀他的作品還是從《激流三部曲》,最近讀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春》,《春》是《家》的延續。《春》給了我很多的感悟,我先説説我自己的感受,然後我要繼續看我的《秋》啦。

巴金的《家》、《春》、《秋》是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在上一部《家》中,主人公高覺慧在封建禮教的一步步逼迫下,一氣離家出走。他的這一出走,給高淑英樹立了榜樣。然而,在高公館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她的心忽起忽落。

父親高克明的主意,淑英該嫁給那個放蕩不羈的陳克家的兒子。可十七歲的她不願如此早的出嫁,她羨慕覺慧的大膽,與他通過自己的來的自由;琴是她當時唯一精神上可以依靠的人,琴的樂觀,使淑英從陰暗的心理中稍稍解脱;婉兒,那個從高公館代替鳴鳳嫁給了馮樂山的丫頭,婉兒在馮家所受的不公的待遇,令人心酸;蕙,又是一個被逼破的可憐人兒,沒有主見的母親,軟弱的祖母,拗不過固執的父親,一手包辦的婚姻,何來的幸福?因為這些事情使天性軟弱的淑英更加絕望,甚至想過去追隨鳴鳳,做一個烈女子,依身於那一片粼粼的湖面上。

海兒的離世,家庭的糾紛,初次出遊,蕙的出嫁,覺民的表演,蕙的難產……一次次打擊,一次次的鼓勵,都在淑英的心上刻下一道道印痕,更加堅定了淑英的決心。經歷了這些磨難,是淑英更加堅強,更加樂觀,開始學習新派的知識,不再動尋死的念頭。但是在父親的再一次威逼下,淑英下定決心:出逃,離開金陵,到上海去,去找堂哥哥覺慧。

淑英的順利出逃,似乎告訴家人,無論是具有抗爭精神的哥哥,還是自己這個以前的大小姐,都可以憑着自己,與別人的的幫助逃離那個監牢般的“家”。

海兒因封建思想,誤吃藥,耽誤病情,而使公館喪失了一個可愛的身影;叔父叔母之間,僕人之間,孩子們之間,一切雜事使淑英頭昏腦脹;為了新鮮事物,偷偷到公園,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因被親人遇見,處於封建的思想,被狠狠地批評;見證那蕙的不幸的婚姻,無法反駁,去葬送自己的幸福;覺民報社在戲院的表演,觸動了淑英的心,又燃起了她的希望之火;蕙因父母、丈夫的固執,沒有送去醫院,後來因去醫院太遲,又使兩條人命葬送在封建思想的深淵裏。

無法想像淑英,那個在開頭柔弱的嬌小姐,居然可以成為與之前反差極大的新青年。琴,覺民,覺慧的幫助;蕙,婉兒,鳴鳳的刺激,促成了這一皆大歡喜的結局。

覺新這個人,是個可憐卻又十分重要的配角,作為高家的長孫,他肩膀上的擔子十分沉重。卻因性情的軟弱,無法起身反抗,自己的所作所為,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成為一名無辜的犧牲者。

“上海”在《春》中,就是幸福,就是美好,它代表着新一代的青年們的追求。

在“尾聲”中的一句話“春天是我們的”給我的感觸良多:“春天”是光明的,美麗的,它象徵着一切美好事物,但在它的背後,又有多少無辜的人犧牲。淑英追求到了春天,春天也使她無比的歡心。春天是屬於那些懂得進取,能夠衝破一切阻礙,能爭得自己自由幸福的人們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為了自己的春天,抗爭已有的不公正生活,不要害怕那些艱難險阻,那不會將你攔下,也許,它還會成為你通向春天的鋪路石,使自己進一步成為春天的主人。

春的讀書隨筆 篇4

春天來了,百花吐芽,春光明媚,在這美好的季節裏讀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很是愜意,感觸頗深。

“小草偷偷的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寫的小草從土裏鑽出來,向人們暗示春天的來臨。春天是一年中第一個季節,也是綠意盎然、充滿活力的季節,想要在秋天得到好的收成,就要在春天勤勞播種。

我特別喜歡春天,因為它沒有夏天的炎熱,沒有冬天的寒冷。正如朱自清描寫的《春》一樣,有花,有草,有雨,有風,也有風箏,我們可以出去踏青、賞花。春天的風,輕柔而可愛。春天的雨細而密,春天的草、花,也是如此。春天就像一顆流星,那麼美麗,又那麼短暫。

面對如此美麗的春天,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古人的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讓我身臨其境,彷彿暢遊在春的海洋中!

春的讀書隨筆 篇5

春天是一個温馨浪漫的季節,它會給人帶來煥然一新的驚喜。在眾多讚美春天的文章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朱自清寫的散文《春》。它那淡雅的風格、清新的文字,令我深深地陶醉,就像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展現在我的眼前。

朱自清筆下的《春》,是從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開始了,山醒了,水醒了,小草醒了,花兒醒了,還有和風、細雨和城裏鄉下的老老少少,組成出一幅幅美妙的春景——春草報春、春華鬧春、春風鳴春、春雨潤春,春人迎春描繪得淋漓至盡,充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中春天的讚美之情和對生活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着綠色,寓意着復甦,象徵着希望。我們熱愛春天,讚美春天,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才會有豐收的果實。國小生的時代就是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春天,同學們,珍惜這美好時光,努力的讀書吧!

迎着春天的朝陽,走向人生的燦爛輝煌。

春的讀書隨筆 篇6

《春》主要描寫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與之相對的惠的悲劇事件。《春》不是表現為對美好婚姻的追求以及這一追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矛盾,而是表現為不合理的,醜陋的婚姻制度對於婦女的摧殘和對封建專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訴和批評。淑英和惠一樣,要和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男人結婚,這之間更是沒有甚麼感情基礎和相互理解為基礎的。可以説這種婚姻就是一次安排,一種結合,並且是被動的,註定失敗的,帶給雙方都無限痛苦的結合。但是淑英最後對於這種婚姻制度進行了反抗,她逃出了那個家庭的束縛。然後,小説卻讓惠死去了。事實上,巴金之所以這樣將截然不同的命運賦予了她們,其實也是一種反襯,一種對比。更加鮮明地突出了惠,以及更多這樣的女子的悲慘命運的結局以及被封建制度所迫害的心靈。惠的死亡就是一聲再嘹亮不過的吶喊。然而,巴金仍然讓我看見了希望。那就是淑英。她的掙扎,她的重生,她的反抗,她的聲音無不展現了無限的戰鬥的信心。

看完《春》之後,我總是感慨很多,我覺得我們生活在當今這個時代,和這個崇尚自主婚姻,自主意志的社會中是相當幸運的。我們,可以在平等的氛圍中求學,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中汲取知識,大展宏圖。並且,也能夠在戀愛和婚姻中選擇自由,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承擔應當的責任。但是,讀完《春》之後,我才領悟的更深,這些許的快樂,可以説都埋葬了很多不幸的人生。那是許多淚水和血水所交融的日日夜夜。

雖然我不能更真切的感受到《春》中淑英的那種掙扎,也不能很深刻的體味這中間的辛酸,痛楚,無奈,甚至是悲哀。但是,我卻被她們的憤怒和麪對憤怒的姿態所觸動。

春的讀書隨筆 篇7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作者抓住春的特點,用火熱的情感、清麗的色彩,通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造力,讚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心藴涵的蓬勃向上、奮發創新的真摯情感。

文章沒有采用絢麗多彩的詞句,只是通過平實的語言,給大家描繪出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的景象,暗含着作者對當時國家、民族的期望。

《春》裏的春天是四季之首,繁花爛漫。山醒了,水醒了,小草醒了,花兒醒了,還有和風、細雨和城裏鄉下的老老少少,組成一幅美妙的春景。斑斕的色彩,芬芳的氣息,宛轉的曲子、笛聲,強烈刺激着我的感官。靜的是物,動的是人;靜的球開始滾動,動的風箏在飄蕩;春天裏的一切都彷彿有了生命。晴天也好,雨天也罷,風雨陰晴總相宜。比喻、擬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辭手法,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不着痕跡,朱自清為我們勾勒出一季如畫的春天。文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草偷偷的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裏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小草的生長神態描寫得栩栩如生,也向我們暗示,嫩綠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我們的身邊。

春的讀書隨筆 篇8

春天是一個讓我們煥然一新的季節,也是一個讓作家們文思泉湧的季節。

在描寫春天的長廊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朱自清寫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獨一無二的語句,讓我立刻感覺到了春天生氣勃勃的氣息,眼前呈現了一幅鳥語花香的圖畫。

讀到“吹面不寒楊柳風”時,我感覺到風是多麼的温柔,彷彿空氣中還飄着清新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這仙境般的春光裏,一定愜意極了。朱自清給春天的鳥“恩賜”了一個美妙的嗓子。“鳥兒將巢安在繁花綠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喚友地賣弄着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着輕風流水應和着”,這就像在童話世界裏似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是最適合放風箏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個熱鬧的場面,“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也趕趟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人們都滿心歡喜的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開始。

春天是希望的種子、是生命的開始、是美麗的象徵。人們工作着、奮鬥着,讓我們從希望的春天開始,為我們美好的生活努力吧!

春的讀書隨筆 篇9

《春》是一篇滿貯詩意的散文。它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綠草如茵,花木爭榮,春風拂煦,細雨連綿,呈現一派生機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擻,辛勤勞作,充滿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麗的畫卷,《春》是一曲讚美青春的頌歌。

作品起始寫道:“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着”的詞語重疊,強化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腳步近了”,更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作者先從總的方面描繪春境,勾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個特寫鏡頭,細緻入微地描繪春天的動人景象。

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草。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作者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而且還攝下了它對人的誘惑力:人們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裏的綠茵,已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們生活的親愛的伴侶——景物變成了情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花木爭榮。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僅果樹之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眾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為滿足,還特意馳騁想象的翅膀寫道:果樹之花“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想象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第三個特寫鏡頭是春風。

較之春花來説,春風是不容易描寫的。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春風的柔和,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温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裏醖釀”。

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接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着”。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春的讀書隨筆 篇10

今天,我又翻開了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春》

《春》裏春天象徵着生機勃勃,欣欣然張開了眼,寓意着美好的開端。只有春天的萌動,才有夏天的繁華,才有秋天的收穫。春天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期望。春天不再單純是一個季節,而是變成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是呀,春天代表着綠色,寓意着復甦,象徵着希望。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才會有累累碩果。而我們即將迎來的國小六年級生活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為了秋天的收穫,我們現在應該付出汗水和努力。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春天和未來,我們只有好好學習、茁壯成長,才有祖國的的繁華和收穫。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不能愧對“祖國春天”的稱號,要讓花開更紅更香,要讓草長更綠更廣,為真正實現朱自清夢中的春天,添上濃重的一筆。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希望的種子,同時,朱自清先生在書裏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場面“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由此可見春天還是一個令人神清氣爽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