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

文學3.13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1

明天要教《青蛙看海》了,我坐在書桌看着課文和教學參考書。

課文是一篇童話,寫的是青蛙為了看到大海,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了高山,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文本再簡單不過了,應該是揭示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人生哲理。

剛想到這兒,兒子回家了,便拿起我放在沙發上的語文書,隨手翻了起來。我不禁一瞧,呵,讀的就是《青蛙看海》。小傢伙,看看你能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什麼感受來。

半晌,我忙完了家務活,來到兒子跟前,指着課文的插圖中地蒼鷹、青蛙和松鼠,問:“坦坦,你認為這三個人中你最佩服誰?”小孩子最喜歡對故事裏的人物作評判,這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我料想他會説故事的主角──青蛙,可小傢伙卻語出驚人:“松鼠!”我詫異了,無論是教參還是我自己的對文章的理解,應該都是要讓我們孩子學習青蛙的腳踏實地的精神,懂得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達理想的.頂點。想到這裏,我又問小傢伙:“為什麼你佩服松鼠呢?”“因為我想做一個松鼠一樣的老師。”孩子眨巴着眼睛説。

我鑽進書房,又捧着書靜靜地讀了起來。讀着讀着,我也覺得童話留給我們的並不僅僅有人生哲理的啟迪,似乎還透露着一種高境界的為師之道。童話中的青蛙就像我們的學生一樣,想翻越學習道路上的障隘──高山,去領略知識大海的美景,而蒼鷹和松鼠就是他的老師。

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流行了一千多年,也影響了我們教師一千多年。現在重新審視這句話,它的侷限性愈來愈明顯。讓我們先來看看童話中的蒼鷹老師。他對青蛙學生的如何能看到大海的問題,他謹記“師道尊嚴”,用平實的語言“傳道”: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大海。於是青蛙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天哪,這麼高的山!”“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麼上得去呢?”而此時,蒼鷹老師又用平實而又冷漠的語言“解惑”青蛙: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麼能看到大海呢?其後,他便展翅飛走了,不再關注他的學生。而此時青蛙已失去了登山的信心。很顯然,像蒼鷹這種僅僅“傳道授業解惑”而不關愛學生,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的老師,早已追趕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早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對未來教師角色作了這樣的描述:“教師的職責現在越來越少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讓我們再來看看童話中的松鼠老師。青蛙學生失去了信心,但在他極富激勵性的語言中,重拾自信,更絕妙地是他深知如此高大的山對於小小的青蛙意味着什麼,因此設計了“跳一跳,夠得着”的青蛙的“最近發展區”──一級石階。“你想看海嗎?”“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當青蛙毫不費力的跳上一級石階後,他又用極具誘惑力的聲音──“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然而更可貴的是我們的松鼠老師並未就此“功成隱退”或退在一邊閒眼觀看,讓青蛙獨自登山。“就這樣,青蛙跟着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爬,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他和他的學生同行,同甘同苦,共同領略美景,共同成長!

反觀我們的現實,我們的學生已失去越來越多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他們往往是孤獨地艱難地走在求學的道路上,肩負着老師拋給他們的知識背囊,稍有鬆懈,便會引來監工式的老師的苦口婆心的説教。然而我們的松鼠老師巧妙地激發學生的自信和興趣,然後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在勇攀新課程高峯。

孩子,我也想成為一名松鼠式的老師。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2

在科技日益進步的這天,素質教育不得不加強。語文教學為提高素質教育帶給了一個平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聯繫實際還要結合好課文,讓學生樂於參與課堂。國中語文學習是國小與高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獲得長足的發展。

一、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進入國中的學生也許對國中的長篇課文沒興趣,教師可挑選一些有內涵的文言文或者是有好處的童話故事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如《田忌賽馬》這篇文言文介紹了一種巧妙的思考方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夫和魚》這篇童話故事教育人們做人不要貪心,否則會一無所有。這些文章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他們學到一些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既教給學生課文知識,也能讓他們明白一些道理,給他們的成長道路照亮了一盞明燈。

二、注重課堂效率

教師要注重課堂效率,合理分配時間。一節課40分鐘,剛開始的.10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時候。教師要抓好這個關鍵時刻,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到這10分鐘來教學。

重點就是把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寫作意圖等詮釋清楚。在中間這一時間段,學生的興奮點會有下降的趨勢。教師能夠在中間20分鐘內開展課堂互動,把課文與實際相結合,用生活來詮釋課文,這是語文與生活密切聯繫的體現。

最後10分鐘,學生的興奮點已經降低,此時再講課效果較低。在這一時間段應讓學生做一個小複習,複習這一節課的資料以及課堂互動所學習到的。這種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快樂。

三、合理佈置作業

教師要合理佈置作業,從作業中不僅僅能夠了解到學生學習知識的進度,也能促進教師反思,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有三點佈置作業的推薦:

1、學生配套練習

這本作業是配套練習版的,專家已經為課文做好銜接,因此這本練習不可缺少,要重點練習其中的拼音、詞組以及課文的閲讀。這三大塊的練習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拼音,如果不好好練習積累,將會影響到後一階段的語文學習;詞組練習能增加學生的詞彙量;課文的閲讀不僅僅能鞏固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而且能幫忙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整篇文章。

2、寫週記

寫週記是讓學生記錄生活,在寫週記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也能為學生保存一個記憶。記住過去的東西更能體現出語文的作用即記錄生活。

3、寫作文

作文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長時間不訓練學生的作文潛力,那麼他們就會對文章的構造生疏,缺乏語言組織潛力。國中能夠教學生寫記敍文、散文、議論文等。記敍文主要由時間、地點、人物這三大要素組成,而散文則沒有這三大點的要求。

四、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聯繫

假如教師只在課堂上硬搬硬套,不瞭解學生的想法,是很難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的。教師要注意多和學生溝通。學習語文追求成績不是目的,要讓語文走進生活,與生活融為一體。如果一個學生的語文成績很高,卻不會把語文知識運用於生活中,那麼這個學生並沒有把語文學到家。

作為一名合格的國中語文教師,光是做好課件是不夠的,要從課堂到作業再到課後這三個環節,層層把握好語文教學。全面培養學生,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開展素質教育,從課堂走進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語文教學的目的。

其實語文教學並不難,最關鍵的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就應多換位思考,瞭解學生的想法,只有以學生為中心才能制定出一套合格的教學方案。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愛上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並終身受益。語文教師有這個職責與義務給學生傳授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爭取讓學生喜歡上語文這片天地。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3

我任職國小語文老師多年,在語文的教學的這一方面,我有自己的方式,同時經過多年的教學,我也有了一定的經驗,由此也有一些教學心得。

國小語文是一個基礎,打好了這個基礎,未來學習語文就不會很難。而對國小生進行教學,就一定要深入去教學。在教生字時,我們老師要把字分解開來教,從拼音、筆畫、字義去教,充分的把學生要學的字進行深刻的講解,適當的還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去教,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對那個生字的記憶和印象。在每天教完一定的生字,就要佈置適當的家庭作業何課堂作業,比如讓他們抄寫生字多遍,也是一種加深字的記憶的方法,在比如還要讓他們自己去查字典找出學生的字的其他組詞,把它們寫到書上生字的旁邊,便於以後複習。上課學習語文時,要以學生們為主體,不能老師一個人在講台上唱獨角戲,一定要學生們參與進去,語文是需要去相互配合才能學好的科目。在講解課文時,把文章的重點段落給學生們標記出來,帶讀完之後,就要讓學生自己去讀,最好是要讓他們有感情的去朗讀文章,可以增加語感,對他們看文章做題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國小生的語文,看似簡單,但是也是要不斷的去積累的,不然學完就容易忘記,因此這一個階段的教學,我是帶着學生們去看一些適合他們自己年紀的書,看得多了,認識的字也就多了,積累的素材也就會得到增加,這對在課堂上教學也會相對簡單。

語文的教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學生們年紀還比較小,對學生的興趣不是很高,而語文有時候又很枯燥,因此要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時,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語文老師就要去帶他們認識新鮮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覺得語文很豐富,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認識不同的事物,不斷的去增加他們的興趣度,那麼語文進行的教學也就是比較成功的了。

以上是我教國小語文的心得,也是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更是我自己去不斷的摸索得到的。現在我依然是國小的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在教學語文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未來我會更加的去培養自己在教學的方面的能力,讓更多的國小生喜歡語文。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4

從事語文學科教學已經14年了,還從沒有做過整體的回顧與反思,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以前也反思過只是過於片面,只看眼前了。

回想這十幾年的教學,自己比較成功的一方面就應該是尊重學生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這是我教學中的一貫思想。所以,無論教學什麼內容,無論什麼時期,我都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前提。在一二年級時,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是主要教學內容,那麼我就想盡各種辦法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識字時除了遵從漢字本身的特點外,請學生想辦法識記——猜謎語,編故事,做字卡,配圖畫……只要孩子感興趣,只要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在和字打交道,我就給他們鼓勵;寫字時,孩子感覺又枯燥又累,這時我就引導他們比賽,看誰是小書法家,把好的寫字本貼上牆;讀課文時,同桌讀,小組讀,賽讀,全班開火車接龍讀,錄像讀,總之我想了許許多多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們樂在其中,負擔感自然就少了。

然而,國小語文教學絕不是僅僅教了識字、朗讀就可以的,到了中高年段,閲讀教學令人迷惘,我唯一感到自己做的比較好的就是抓住了年段訓練重點,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進行指導。比如,中年段培養學生概括段的主要內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教給學生利用字詞典等工具書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把一段話寫完整寫具體的方法;高年級時提高要求,不僅要能抓住主要內容,還要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作者立意,從而體會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表達方法等等。但也有問題,總覺得自己把握的還是有些片面,總覺得自己的教學中缺點什麼,卻又找不出答案。

語文教學中更重要的一方面當屬習作教學了,經歷了兩個多循環的教學,我覺得自己也算是有一些經驗,尤其是剛剛畢業的這批學生,個個不怕寫作文,應該説個個會寫作文了,有的甚至喜歡寫作文。回想自己這幾年來的做法,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

一、豐富習作形式,培養習作興趣。

不僅寫看圖寫話,也表演寫話,觀察寫話,還鼓勵孩子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觀察作文比賽。學校把獲獎孩子的作文結集成冊作為獎勵,雖説算不上是什麼經典大作,但孩子們都很自豪。所以,還沒有正式寫作文,他們就已經喜歡上作文課了。

二、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準備素材,絕對不做無米之炊。

三年級開始寫作文了,我每次都會給孩子很長蒐集素材,選擇素材的時間。也許是因為自己本身性格慢的原因,孩子們沒準備好我就繼續等,有的時候竟等得有些孩子着急了,非得先把草稿給我看一看。其實我是想告訴孩子們,作文是寫自己的真實生活,如果沒得寫那就不寫也不要抄別人的文章,重複別人的生活。所以,我們班的`孩子,無論自己作文寫得怎樣,都不會有一個人去成篇抄別人的文章,去背別人的作文。

這學期我們有篇習作是寫“生活的啟示”,開始我對這次習作也有些懵,要發現生活的啟示,就要求孩子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時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高度,挺難的,怎麼讓孩子聯繫以往的生活,提高認識呢?我認真備課上課後,只有幾個孩子很快從自己的記憶中尋到素材,可是孩子都有一個問題:不知道這件事給他們的是什麼啟示?我知道孩子們能感受到事件中的問題就已經不錯了,他們欠缺的是用恰當的語言來概括、提升。當我給他們一點指導後,他們豁然開朗的那種興奮溢於言表。就這樣,這一次習作我整整上了一個月的時間,一點一點地教每個孩子感受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最終,當我們班二十多個孩子作文全部完成時,他們的選材幾乎沒有重樣的,有的即使對象相同,描寫的角度也不同。在這裏,我感覺到,指導習作也要從時間上分出層次,不同的孩子給不同的時間。

三、不要求孩子的習作多完美。

每次看習作草稿,我就能給孩子的習作分出層次,可是,我從不為了讓孩子的作文更完美或打高分而費大力氣去修改,我只做到在他的草稿基礎上使字寫準確,句子通順即可。這樣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他會感到自己的進步,感到老師對他的欣賞和信任。否則,雖然我們改出了一篇篇自己滿意的作文,但滿紙的紅字、修改符號,無疑是對孩子自身的否定,不會讓孩子有多大自信去面對新的習作的。慢慢地,孩子會形成一種想法:反正老師會給我改,對付一下就行了。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閲讀。

結合課內教學,推薦孩子讀相應的書籍,讓學生同伴之間交換課外讀物,給學生展示閲讀內容的機會,豐富他們的閲讀積累。

其實仔細想想,國小的習作無非就是培養孩子的表達興趣,孩子不怕寫作文,願意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就可以了。我做到了這一點,我感到幸福。

可是教學中依然是迷惑重重,語文教學到底該像王崧舟、竇桂梅老師那樣詩情畫意、激情昂揚,還是要像管建剛老師那樣目的明確,為寫而讀;到底是要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教扶放,還是要像韓興娥老師那樣實行海量閲讀;到底要一篇課文一種方式,還是像杜郎口學校那樣固定了模式?當我們跟着這些排頭兵走走看看時,其實是自己心中依然有許多的迷茫之處:語文的課堂教學到底該教給孩子什麼?該怎麼教?這是永恆不變的話題,卻也是一直以來的難題。語文新課標中多次強調運用,可我們的孩子在考試前依然在背指定的課後題,這算是運用嗎?語文課標中始終強調改變學習方式,要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替換以往的“填鴨式”,可我們在許多課堂上欣賞的依然是老師的美妙設計,情節環環相扣,言辭精美絕倫,這算是師生之間的合作嗎?大家一直在研究要用教材來教,而不要教教材,可是這個點該怎樣才能一下抓住?也就是課內的教學如何能更好地為運用服務?倒不如語文教材也變成數學那樣吧:有要掌握的問題,然後有相應的例題和練習題,在語文裏就是兩段話或者兩篇課文式,免得有的老師不會教,到國小六年了,孩子還只是寫寫生字組組詞,背背課後題,坑人。

在我看來,當孩子們國小畢業的時候,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該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師必須保證的,我們就該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能夠做到它才行。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5

一個學期的工作結束了,我們就此告別了三年級。對於這一學期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説,這個學期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實的、也是充滿希望的。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心中有無限感慨。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注重夯實基礎,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

1、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三年級的寫字教學往往被老師忽略,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寫字本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2、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繼續加強詞、句訓練,引導學生自學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準確理解詞語。在進行課文學習時,我首先進行範讀,發揮示範作用。其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覺、去體驗、去思考。善

3、重視積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年級是學生寫作的正式開始。首先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詞句積累入手,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讀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口語交際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只有肯説會説才會寫作。因此我重視每一次口語交際的機會。在每一節上,要求學生説話完整、圍繞主題。每一節口語交際課帶領同學們創設交際情境,全員參與交流,重視説與聽的訓練。

三、工作反思

由於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的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着的問題。如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3、班上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對於學困生的輔導有待繼續加強。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更完善自己,更努力地鑽研教材,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風格的教學方法。新的學年即將到來,我們這樣一羣朝氣蓬勃的年輕老師將依然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團結協作,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應做的貢獻。

國小語文教師優秀隨筆6

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在它的背後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的體現。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些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預設一些精彩。

我認為教學設計的細節,首先緣於對教材、對學生和對環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於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它不是膚淺的表面“作秀”;它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而設的“應景之作”;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為之的故弄玄虛。那是對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後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創設。

隨着新課改的推行,我們老師要轉變在課堂中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創造一種使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老師也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講課之前,老師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預習課文,同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語句以及不懂的做好筆記,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入學習中。當然要讓學生真正的讀進去,我們老師還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機制,把孩子的心靈中“灌輸式”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學生大膽提問,積極思考,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學習語文課。

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國小閲讀教學重點是培養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側重:低年級,培養閲讀興趣;在閲讀中識字學詞;通過朗讀和藉助圖畫閲讀,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中年級,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習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略讀,粗知大意;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初步瞭解一些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高年級,進一步提高閲讀的速度和質量,能體會詞句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敍事性、説明性等不同文體文章的閲讀;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和處理信息。我們教師就是要帶着學生去閲讀,開始是泛讀,瞭解文章的大意,而後才是精讀,在讀的過程中解決學生的.疑問,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語言的優美以及如何用最恰當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並充分理解學生的創新,不以一個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新見,把具有創新天賦人的人扼殺於搖籃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要從我們的課堂教育着手,老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質疑,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為祖國培養一批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與此同時,老師在備課時也不要急於參照教參,缺少獨立思考,讀文本,要讀進去,要進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中,與作者共同經歷、共同欣賞、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忘乎所以。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會有新的感悟,避免了講課內容千篇一律的現象,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了模範帶頭作用。

國小的語言教學至關重要,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漢語發音一定要標準,為孩子營造一個發音標準的良好環境,國小是學生學好漢語最重要的階段,我們要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動畫片以及少兒節目,讓他們學習電視節目中標準的漢語發音。另外,我們可以多組織一些詩歌誦讀比賽,讓孩子在活動中愛上語文。老師的板書也要採用楷書且要整潔,為學生練好字做個帶頭人。老師也要將學生的表現給個評價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的熱情,不能及時地進行恰當的評價,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以至於不想再發言。

最後,我們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學生,和他們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是師生,也是長輩和後輩,更是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師生關係式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證。從教學任務上來説是責任與義務的關係,從人際關係上來説是平等的關係。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