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

文學2.65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1

啊!《父與子》我已經看過很多遍了,但是我看着本書卻是百看不厭!

這是一本漫畫書,也是一本笑話書。

這本書講了發生在爸爸和兒子身上的笑話!

這個爸爸十分幽默——整天陪着兒子玩,還幫助兒子打架、做作業堆雪人……有一次,爸爸幫助兒子寫作業的時候,錯了很多,於是兒子就被老師拎到辦公室裏,唉老師罵了一頓。於是兒子就告訴老師:“這是爸爸幫我做的作業,都不是我做的!”老師十分吃驚:“什麼?你爸爸做的?”老師又把爸爸喊了,暴打了爸爸一頓!

這個兒子十分調皮——什麼時候都能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有一次,這個兒子看見了有錢的人家那趾高氣揚的樣子,很不舒服,決定來教訓教訓他們。兒子趁着那個有錢人正在問票價的時候,弄翻了一盒跳蚤箱,使那個有錢人家的身上全是跳蚤。這兒子卻在一邊笑得合不攏嘴!

看看這父子兩個是不是很搞笑呢?

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樂趣,我們要善於觀察發現,幽默是一種智慧;幽默是一種覺悟;幽默是一種境界;幽默是一種良藥;幽默是……幽默的人,也會更加討人喜歡!

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幽默的人吧!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2

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非常感動。它講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那種無私的愛。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平常不太愛説話,不喝酒,也不吸煙。父親對我管得特別嚴,不過,不像別的家長一樣,一個勁地逼孩子學,學,學,讓書山把孩子壓得都喘不過氣來。而我的父親,對我卻是該學則學,該玩就玩。

我與父親很少説話,我們父女倆一天也説不上十句。我特別羨慕鄰居清雯,他的爸爸整天樂呵呵的,兒子長兒子短的説個不停。父子那個親熱勁兒就甭提了。每次看到這些,我心裏總是酸溜溜的。我總覺得:也許我是個女孩兒,爸爸才不想和我説話的。可是,轉念一想:爸爸還是經常給我買好吃的;我生病了,是爸爸在病牀前寸步不離的守着我……

記得有一次,我獨自騎車到農村外婆家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輛大卡車堵在了路中間。本來公路就很窄,兩邊又是深溝。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乾脆從路邊推過去吧!我推着車子,小心翼翼地挪動着雙腳。突然,腳一滑,一下子摔到了地上。車子正好壓在腳腕上……我強忍着疼痛,用力扶起車子,趕緊調轉車子,回家去了。

到了家,脱下鞋來一看,腳腕都腫了。痛得我汗都下來了。父親見了,着急地説:“不行,這得去醫院。”可是醫院離我家很遠,自行車又讓媽媽騎去買繃帶了。父親二話沒説,背起我就往醫院跑。到了醫院,又是拍片,又是纏繃帶,抹酒精的。連嚇帶疼,我暈了過去……

等我醒來,父親正坐在病牀前發呆,看我醒了,高興地只説了一句:“醒了!”就去叫醫生了。我一看,桌上的飯已冰涼冰涼了。

醫生説可以回家了。我在家裏躺在牀上,什麼也幹不了。只看到父親進進出出那忙碌的身影。

幾天過去了,我的腳好了。父親額上那皺着的眉頭也舒展開了。我仔細端詳着父親,發現父親似乎蒼老了很多。父親,這就是疼愛我的父親!

一首歌唱的好:“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來。

父愛無聲。感謝父親,感謝您對女兒那無私的愛,感謝您對女兒那濃濃的情!父親,您就是我登天的雲梯,您就是我依靠的大樹!

父親,I love you forever!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書筆記800字

1994年在美國的洛杉磯發生了一次令人心碎的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用自己的雙手一塊一塊搬走兒子教室邊的碎石,挖掘自己的兒子。許多好心人試圖勸阻這位父親:“不要挖了!他們都死了!”“這裏隨時都有危險,回家吧!”可是,他不顧萬般危險,不顧身體上的傷痕,依舊堅持不懈,絲毫沒有放棄的念頭。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找到兒子!經過38小時的艱苦挖掘,父親終於找到了兒子和13名同學,了不起的父與子緊緊擁抱在一起,父親用愛創造了奇蹟。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奇蹟就會出現。

在中國四川發生的5.12地震中,有一件讓我最感動的故事:解放軍戰士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一對母子。母親已經死了,她雙膝跪地,用自己的身軀護住懷中僅僅三、四個月的孩子。孩子倖存了下來,人們在母親的手邊發現了一個手機,上面有一條短信:孩子,只要你還活着,就要記住“媽媽永遠愛你!”短短的一句話,飽含了無窮無盡的母愛。巨石滾落、房屋倒塌,卻阻擋不了媽媽的信念。這信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的生命為孩子換來了生的希望。而且,也不難看出,母親對孩子給予了很大的期望。自己雖然不在了,但她卻希望愛能陪伴孩子一生。使他學會勇敢,學會堅強……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在非洲的撒拉沙漠裏,當駱駝媽媽帶領幾隻小駱駝歷盡千辛萬苦找到水源時,由於泉水太淺了,小駱駝們不論怎麼努力也喝不到。駱駝媽媽焦急地圍着孩子們轉了幾圈,然後縱身躍入泉中……幾十分鐘後,駱駝媽媽的身軀慢慢漂浮起來再也不動了。水面隨之上升,小駱駝終於喝到了水。“駱駝媽媽”的母愛讓我的內心感受到震撼,感受到對愛的共鳴。原來母愛就是一種永不枯竭的付出,這種付出源自子女們的需要,必要時,甚至可以是生命。

我們的愛是幸運的,因為它沒有經歷生死的考驗。我們的愛又是平凡的,可平凡中卻不失偉大。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生病時媽媽焦慮的神情,犯錯時原諒我的寬容,工作一天後還要為我洗衣做飯的勞累身影……透過這一幕一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正直的人才能回報母親的愛。

愛的信念是一種巨大的動力,它可以推動你去做別人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有愛的生命是一艘巨輪,只要我們愛的信念不消失,我們的生命之船就永遠不會沉沒。

文章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救出自己的兒子以及同學的故事。

當我讀到“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心裏感觸很深。正因為這句諾言,才使父親有了堅定的信念,用雙手進行了長時間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沒吃、沒喝、沒睡,到處都是血跡,父親也絲毫沒有放棄。

也正因為這句諾言,才使兒子與父親的信念同樣堅定,兒子在瓦礫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帶來的折磨,頑強地活了下來。尤其是在被父親發現後,他又做出驚人之舉,那就是讓同學們先出去。“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讀到這裏,我不禁熱淚盈眶,父親挖掘了38小時,兒子等待了38小時,他們用共同的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信念,雖然在生活中看不見、摸不着,但在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巨大作用,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上有堅定的信念,一定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從前,我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連想都不想,直接跑去問媽媽,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愛思考的壞毛病。自從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對困難,要有堅定的信念,不能輕易放棄。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題,不知從何入手,一生氣便把本子放到一旁。這時,我想起了父親在其他家長絕望地離開後苦苦挖掘的身影,於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細分析,不一會兒,就解出了這道題。

學習如此,生活也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有堅定的信念,又不輕言放棄,那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難題!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3

我們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故事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的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為救兒子奮力挖掘36小時,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故事。譜寫了父子情深的頌歌。

在這篇文章中,有一處地方讓我深受感動。當我讀到“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句話時,我被這父親深深地感動了,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讚歎道:“真了不起呀!”這時侯我想,當時有許多人都上來勸這位親説:“已經沒有希望了。”但是,文中的父親知道他常跟兒子説,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所以不聽勸告,還是依然用手挖掘。他已經幾天幾夜沒閤眼了,甚至連一秒鐘都沒有。

這裏的父親真偉大,他不顧自己的安全,不聽別人的勸告,一心只要救兒子。因為這位父親答應過兒子,所以父親信守諾言。父親的心中似乎只有這麼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使父親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救我的兒子!因為我的兒子在等我!父親的信守諾言,使自己的兒子——阿曼達及十三名同學得以生還。父親即使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也要救兒子。

本文的兒子也有偉大之處,他先人後已,即使自己早已疲憊不堪,也要先讓同學出去。他和父親一樣,腦袋中只有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所以,阿曼達讓自己的父親先救他的同學。因為父親答應過自己的兒子:“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阿曼達鎮定,勇敢,無私,因為這幾個優點,才能使阿曼達在沒有水和食物,到處一片漆黑的世界裏堅持38小時,甚至比這更多的時間!阿曼達還鼓勵自己的同學,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父親,相信自己的父親一定會回來救他們的!

這篇文章的父與子讓我感動!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4

這個學期,我們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感人肺腑,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一位父親衝向他兒子的學習,可他兒子的班級已成了一片廢墟,這個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通過了38個小時堅持不懈的挖掘,終於確定了兒子和另外13位同學的生死。而在出口開闢後,兒子又讓自己的同學先出去,因為他知道不論發生什麼,父親也一定會跟他在一起。

大家一定在疑惑,這個父親心中到底是一個什麼念頭使他一直堅持到最後。告訴大家,是“兒子在等着我”。為什麼呢?因為,這位父親曾經對兒子説過很多遍:“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那麼又是什麼念頭使兒子和這13位同學堅持到最後,而不是在廢墟下自暴自棄呢?答案也是父親説的那句話。顯然兒子能如此相信父親,不僅是因為父親堅守諾言,這個諾言裏還飽含着父親對兒子滿滿的愛。

大家都説母親是愛的代表,可讀完這篇課文後,我的感受卻不同:父愛和母愛一樣偉大。有一次,我爸爸出差半夜才回到家。第二天早上,我到學校後突然發現語文書沒帶。我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馬上衝下樓,給還在睡夢中打呼嚕的爸爸打電話。我在校門口來回走動,時不時看看手錶:25分,27分,30分,34分,40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爸爸還沒有出現。53分了!爸爸疲憊的身影終於出現在我的眼前。他遞過語文書,用手擦了擦布滿汗珠的額頭,説了一聲:“還好,來得及!”説吧,甩了甩大汗漓淋的頭髮,轉身回家。我心裏愧疚極了:明知爸爸賺錢辛苦,剛回家應該好好休息。卻還叫他來送語文書。這件事反映出了爸爸對我深深的愛。真是父愛深似海啊!

父愛如火,温暖了我們幼小的心靈;父愛如山,使我們有了依靠;父愛如傘,讓我們不被“大風”颳倒;父愛如水,滋潤了我們這羣茁壯成長的小苗,讓我們健康成長。啊,《地震中的父與子》,你讓我知道了“父愛深似海”!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5

人們都説,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可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後,我覺得父愛同母愛一樣是無私、偉大的!

文章記敍了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後,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危險,在人們都以絕望的情況下,執着地從瓦礫中營救兒子的動人事蹟。

父親在營救兒子的過程中,救火隊長、警察都一再勸告:大爆炸隨時發生,請趕快離開。可這位父親卻不聽勸阻,繼續努力營救兒子,因為他堅信:兒子在等着我。在這位父親心裏,沒有任何事比這更重要!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38小時······他依然挖着、挖着。其他人看到這個挖之不盡的廢墟,都失去信心,停止營救,痛哭而去。但這位滿臉灰土、衣衫破爛、渾身血跡的父親卻仍然執著地挖着。因為她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着我。

最後,父親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救出了兒子,也救出了其他13個孩子。如果沒有這種父愛,誰也不可能這麼長時間,在危機四伏的廢墟中營救自己的兒子。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爸爸在外地工作,每星期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都抓住機會告訴我一些道理,每當這時,我心中就暖暖的,充滿了對父親的敬意。

《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讓我更深刻的瞭解了父愛的深厚,親情的偉大,只要有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6

德國偉大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是一本幽默連環畫,它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淋漓盡致地流露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

父與子是一對可愛而有趣的人物,父親梳着禿頭、長着高個子、總穿一件馬甲,兒子梳着刺蝟頭。

爸爸慈祥、友善,兒子聰明調皮。

他們善良、正直、真誠和寬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

他們對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總是抱着樂觀的態度,平和的心情,有時甚至顯得天真,去消釋矛盾,去自尋其樂。

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深刻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

有一篇叫《尋找出逃的兒子》,兒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親打他,兒子逃走了,父親在家等,等了幾個小時也不見兒子,心急了出去找,沒找到,回家時兒子又打破一塊玻璃,還被球撞了一下,看見兒子,父親激動地抱起兒子……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父親雖然嚴厲,但是愛子情深呀!還有一篇《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睡覺,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麼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後,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了,這時候,兒子也摟着父親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沉浸在濃濃的幸福之中。

《父與子》跟我國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樣都在告訴我們,不論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幽默情趣與平和的心態,生活中處處有快樂。

讓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的父母盡情享受生活中的快樂!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7

上個學期,我學習了馬克、漢林的<<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課文談了一位父親拼了自己的命去救了兒子,最後救到了兒子的一件事。文章比較長,但讀完後卻令我回味無窮,他們父子倆給了我許多體會。

首先父親給我的體會是:父親有守信用的品質,父親常和兒子説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正是因為這一句話父親為了救兒子,不聽別人的勸説,而且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他。“就是這兩句話,讓父親有了信心去挖,挖了總共38小時,最後救出了兒子,這是父親成功救出兒子的原因。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8

屠格涅夫的小説喜歡將人物放在愛情的`情境中來展現其性格,巴扎羅夫也“照例”陷入了愛情的困境。《父與子》畢竟是一部小説,而不是歷史書。如果説在馬利因諾,巴扎羅夫出場給人最初印象後,和帕維爾的論戰更多地表現了他激進的思想和有力的一面,在尼科利斯科耶,安娜·謝爾蓋耶夫娜的莊園,這個虛無主義者更多地展現了他的情感世界。

奧金佐娃是一個寡婦和女地主。她美麗動人,在年輕時即感受到了世事的滄桑變化,先是家道中落,後是嫁給一個她並不愛的人。在遇見巴扎羅夫時,她已繼承了丈夫的遺產孀居。她是一位思想獨立的女性,卻過慣了“在軌道上爬行”的有規律的貴族生活,也受着情感空虛的苦悶。

而巴扎羅夫,這個自稱的虛無主義者,在尼科利斯科耶做客時,和奧金佐娃每日的交往中,不自覺地愛上了他。這是“生活對某些偏執的概念的勝利”。 “愛情的巨大威力、青春的勝利同樣也反映在巴扎羅夫身上。”

在和奧金佐娃的交往中,我們看到了巴扎羅夫追尋幸福的道路。虛無主義者一向輕視的“浪漫主義”以一種更加迅疾的方式降臨到他的身上。這和他的教義是相違背的,於是,奧金佐娃在他心中喚起的感情,使他痛苦,使他憤怒,他照常奚落那些帶有浪漫色彩的情感,可是“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生氣地承認他自己也有了浪漫的情感了”[3]。除了巴扎羅夫自身思想上陷入的困局,社會地位上的差距、人生觀的差異也橫亙在兩人之中。奧金佐娃認為巴扎羅夫應當一個更好的“前途”,而崇尚虛無主義的巴扎羅夫則拒絕考慮在“未來”發生的事件。

但即使是在重重的矛盾中,他自始自終對結果有清醒認識的情況下,巴扎羅夫仍然做了勇敢的表白。“那麼讓我告訴你吧,我像一個傻瓜,像一個瘋子那樣愛着您……您到底逼我講出來了。”對於這段複雜而又單純的感情,告白意味着失戀,註定要以一方離開的方式來祭奠。巴扎羅夫久被壓抑的情感以一種憤怒、強烈的方式發泄出來,使奧金佐娃既感到憐憫,又感到害怕,最終,她退回到原先的生活,拒絕了巴扎羅夫,安靜地歸好於一切。

巴扎羅夫覺察到了愛情,正當他正陷入其中時,那通往幸福道路的大門已經被關上,剩下的只有激情褪去之後的枯燥和遺憾。

巴扎羅夫同帕維爾決鬥後,他第二次來到尼科利斯科耶,安娜·謝爾蓋耶夫娜已然退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扮演起她擅長的角色了。巴扎羅夫稱自己恢復了理性,又擺回那副虛無主義者的樣子與安娜對話,“愛情……只是一種故意裝出來的感情罷了。”

同樣是在尼科利斯科耶,阿爾卡季確定了和卡佳的關係。巴扎羅夫曾經的學生和他分道揚鑣,於是,他選擇離去,抑或如他自己所言:“飛魚能夠在空中支持一個時候,不過它們不久就得跳回水裏去;……我回到我自己原來的環境中去吧。”

巴扎羅夫回到了他曾經感到無聊的家。那是一個落後的小村莊。他離開馬利因諾時,給帕維爾留下了傷口;離開尼科利斯科耶時,將或許不可能的得到的幸福自絕了後路,讓意欲回到過去的奧金佐娃“安了心”;告別了他曾經的夥伴阿爾卡季,給他下了“如是而已”的斷語,卻也留下了祝福。於是他回來了。故鄉依然破敗不堪,父母更加蒼老,他還是在其中感到無聊和空虛。或許這故鄉的破敗正是他已然否認和決心要改變的。但這時,巴扎羅夫感到無路可走了。他那可以破壞一切的虛無主義無法付諸於行動;他以最悲劇的方式將自己的幸福宣佈死亡。

起初,他還投入工作,卻越來越感到孤獨和煩躁。他之前的行動表明了他説奉行的虛無主義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沒有人理解他,信徒離他而去,幸福也無疾而終,他摒棄了生活中所有可能的道路。和阿爾卡季決裂時,他提到他們這一類人將來的道路是嚴峻的,也可能是充滿鬥爭的;然而,他還沒有投入到那可能的生活中,他就因為意外急速地死去了。這樣的結局,不知是否是作者有意為之。

“既然他沒有必要生,那麼讓我們看看他如何死。小説的全部趣旨,就在於巴扎羅夫之死。”[1]作者對早早宣佈了巴扎羅夫的死亡,卻投入了全部的同情,顯示出一個大作家的人道主義關懷。“虛無主義”本身蔑視的那些人之常情又顯示了它的力量。巴扎羅夫和父親瓦西里·伊萬諾維奇是本小説中另一種“父與子”的樣式。兩位老人的悲痛是“真正的悲劇”,讀來令人唏噓不已;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最後的告別令我們更加同情巴扎羅夫。

巴扎羅夫畢竟是有力量的。他的臨終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他所堅持的和惦念的。“為什麼我要死呢?因為我是一個巨人!現在這個巨人的使命就是:怎樣才死得體面……不管怎麼樣:我是不會搖尾乞憐的。”[2]巴扎羅夫是一位真正的悲劇英雄,彌留之際,他斷斷續續地説道那句:“俄國需要我……明明是不需要我……可誰又是俄國需要的呢?”[3]真可令人潸然。

巴扎羅夫最終以死完成了他的存在價值,或許他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作為,但他的真誠、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他年輕而短暫的悲劇生命,令我們同情,也令我們對他肅然起敬。

歷來人們對巴扎羅夫形象存在着爭論。有觀點認為在小説的前段,作者對巴扎羅夫的否定過於誇大;中段巴扎羅夫的愛情不符合邏輯;而在末尾將巴扎羅夫寫成突然死去的結局太令人感到意外。

我認為這些不合理之處要從本部小説的創作背景來解釋。

第一,本小説寫作的時間跨越了俄國農奴制改革,那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作者自雲:“我幻想一個陰鬱、粗獷、巨大、從土壤中探出半截身軀、堅強、兇狹、忠誠的人物——他最後註定要滅亡,因為他終究站在未來的門口”[①]。這段話可以為巴扎羅夫的急速死亡做一個註解。或許,在那個變幻莫測的年代,作者本身也不知道他未來的走向,當巴扎羅夫否定了一切他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道路,又不知該往何處去時,死亡的結局反而保全了這個藝術形象的完整性。

第二,從作者的自身的創作特點看,屠格涅夫在寫本部作品時,自身是一個“父輩”的代表,而他之前以塑造“多餘人”的貴族知識分子為多。時局的激烈變化在他的作品中間反映出來,但在作品中留下了一些他作為“老輩人”的特質這些特質恰恰和“新人”巴扎羅夫的相去甚遠,這可以解釋為何小説前段對主人公的否定有時顯得苛刻。

第三,愛情和女性是屠格涅夫擅長描寫的。安娜·謝爾蓋耶夫娜也可以算是“屠格涅夫家的姑娘們”中的一員。愛情和女性往往體現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令巴扎羅夫陷入其中,就如上文所説的只是體現了“生活對某些偏執的概念的勝利”。青春的力量也在巴扎羅夫身上得到了體現。我認為這恰恰是小説的精彩處之一。並且,當巴扎羅夫的幸福之路被阻斷時,作者的同情便倒向了巴扎羅夫這一邊,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念在同巴扎羅夫“一同成長”。[②]正是這種“成長”令小説的趣旨改變了,小説後半段更多地充滿了對人物的關愛和同情,我認為這才是《父與子》作為一部經典給人的啟迪之處。正如小説結尾所説的那樣,“它不僅對我們訴説着永久的安息……還跟我們講説永久的和解同無窮的生命呢……”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9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課本上的一張笑話,其中講的是:一個大家庭裏生活着三口子,其中有,媽媽、爸爸、和兒子,他們一家到了吃飯的時間,飯廳裏還飄逸着濃濃的飯香,母親看這麼好的菜,可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不在時,讓父親去叫了,父親剛走進門,發現自己的寶貝兒子正趴在地上,饒有興趣的讀着手裏的那本書,而且有時還不停的笑着,父親看到這種場景,叫上兒子去飯廳吃飯。

等兒子出了門,父親卻俯下了身子看了看那本讓孩子迷住的書,兒子到了飯堂,可看見爸爸並沒有跟着上來,媽媽又讓兒子再去叫自己的爸爸,兒子還沒有進屋,就一臉很不高興的表情,可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讓他自己驚訝的是,他看見了自己的父親跟自己原來一樣,趴在地上,有時還抬腿放腿,有興趣的看起來。

欣賞了這麼多,也該介紹介紹這篇文章的作者,他就是德國著名的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在文章中寫了民間父與子之間的有趣的故事,講了爸爸,慈祥、和藹、幽默,講了兒子,調皮、聰明、可愛。雖然沒有一個字,但很容易懂,這就是不經易間可以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這就是父與子的愛。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10

感動天地的父子情——《父與子》這本書,真實完整的向我們刻畫描述了一幅幅作者卜勞恩與愛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畫面。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着智慧之光,無言的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雖然這些日子很短暫,但卻永遠震撼着人們的心靈,讓我們流連往返。

雖然這本書中沒有一個文字,但卻讓我們一看便懂:懂得父親對兒子那種一起玩一起樂的友誼與快樂;懂得父親與兒子那種可以用心靈溝通的美好狀態;也懂得父親對兒子的那種愛子情深;更懂得作者想要向我們描述的那種內心深處的愛子情懷……這是一個粗心的父親,他不同於其他父親的一絲不苟;這是一個貪玩的父親,他不同於其他父親的嚴謹認真;這是一個深愛着孩子的父親,但他卻不會像其他父親那樣逼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而又正如我們所説,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的兒子也是一個真實的孩子!

看到這裏,我的心裏不禁又多許傷感,又有更多複雜的感受交織着我的心:這個結局雖然讓我感覺不夠完美,但卻又很真實;雖然讓我感覺有些傷感,但也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結局,任何事物都不會有完美的結局,上天總要讓它在完美的情況下摻雜着些許瑕疵。我似乎看到了卜勞恩為了反對法西斯在監獄裏那絕望而又堅定的眼神中,透漏着一種永遠的東西,這東西叫希望,永遠的希望。

雖然真實的父與子走了,但我們心中的父與子卻永遠留在心中。那是永遠的父與子,那是永遠的父愛象徵!

《父與子》讀書筆記範文11

當拿到《父與子》這本書時,我就被封面深深地吸引了。父親圓圓的腦袋,胖得像氣球一樣的身體,讓人感覺隨時都可以飛起來。兒子蓬亂的頭髮,瘦小的身軀,咋一看,真有點像邋遢大王。

既然是《父與子》,我就讓爸爸跟我一起讀這本書。我們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有些有對話的,我就和爸爸分角色朗讀。裏面的故事非常有趣,特別是配圖的漫畫十分生動。看着看着,我們倆都會捧腹大笑。書中的爸爸為兒子做了許多事:幫他寫做業啦,給他當馬騎啦,陪他睡覺等等,我感覺到他們父子好相愛。其實我爸爸也為我做好多事:給我過生日,我走累了二話不説就揹我,也陪我睡覺。我可能有點像書中的兒子,有點調皮,有點任性,有時候會惹得爸爸生氣。我對爸爸説:“爸爸,你看,書中的爸爸這麼好,還不會生氣呢!”爸爸説:“那你看,書中的兒子還能得冠軍呢!”正當我們爭論不休時,媽媽聽見了,過來説:“從現在開始,你向書中的爸爸學習,你向書中的兒子學習。那樣改天就可以寫一本金氏版的《父與子》了。”我聽了,連忙説:“不對,媽媽,應該是《父與女》吧。”我們都會心地哈哈大笑起來。

真享受親子閲讀時光,它不但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而且總能給我帶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