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詩意故鄉煙雨小鎮散文

文學8.02K

作者簡介:郭華,90後文學愛好者,貴州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學生,作品見於《貴州民族大學校報》和貴州作家.微刊,詩歌見於《威寧詩刊》,散文見於《烏蒙新報》和《畢節日報》,散文《故鄉郭家寨》獲“紮根故鄉,放飛夢想”一等獎;散文《感恩》獲“烏蒙新報五週年”徵文二等獎。

詩意故鄉煙雨小鎮散文

近來年,一想到故鄉,我心中總是亦愛亦戀的感覺。那人,那樹,那路,那房屋,那土地,那煙雨,那溪流,那小鎮……一生一世,魂牽夢縈,難以忘記。

――題記

幽靜故鄉,詩意園地。從小到大,看過幾多春花秋月,夏草冬梅,四處奔波,或學習,或打工,或流浪,多少繁華世界,夢幻温柔之鄉,從指尖擦肩而過。唯有故鄉的詩意,靜美,永遠是心間最初的記憶,哪怕時間再快,歲月蹉跎,卻越來越親近。

故鄉的詩意是夕陽下的美好,媽媽的嘮叨,柑橘的芳香,綠色的光芒。一個背影,在餘暉中;一段鄉音,在鄉間小道;幾多交談,公路田野邊;一陣微笑,響徹山裏山外。故鄉一切,靜謐有趣,萬里煙雲,生機盎然。孩童時開始,月光伴我成長,星辰賜我力量,田野包容我的天真;大山削平我的任性;溪流洗滌我的封閉;陽光温暖我的苦悶。春去秋來,輾轉於千里之外,對故鄉漸漸依戀。想起故鄉那條小河,那無盡魚蝦,來來往往的渡船,以及曾經在河邊看夕陽的背影,心裏美滋滋的,雖然徹夜無眠,卻是覺得非常滿足。時光太匆匆,寒風悄悄而來,故鄉的詩意和美好,漸漸清晰。梅樹開花,新翻泥土,飯菜做好,散發無盡香味,彰示着流年的美好,這是故鄉所獨有的。花謝花開,故鄉的詩意,在歲月中流轉,慢慢沉澱,日漸豐滿,最終鑄成月光下綿綿無盡的思念。

其實,在心靈深處,每個人都應該喜歡自己的故鄉。因為天地之大,沒有故鄉就沒有思念,沒有故鄉就尋不到曾經的根源,沒有故鄉也找不到安穩的現世。喜歡故鄉的一草一花,一魚一木;喜歡故鄉的一月一殘陽,一樹一溪流。打懂事起,我對故鄉情有獨鍾,因為自己生在故鄉,吃在故鄉,春去秋來,是故鄉育我成長;自己睡在故鄉,樂在故鄉,冬來夏往,是故鄉教會我懂得銘記。不言而喻,自然而然間,我和故鄉有了深厚的情誼,再也無法分開。望着故鄉的藍天白雲,古樹寒鴉,以及瓦房頂上的縷縷炊煙,一切的一切,實在難以舍下,感覺故鄉就是我的世界,我心靈的樂園。我愛故鄉,發自內心真誠而執着的熱愛。愛她的清新、寧靜,疲倦時,翻看那些在故鄉奔跑的舊照片,心中似乎得到永久安慰;愛她的悠遠、舒心,雪地上的瀟灑,飄飄然的詩意,毫無束縛,自得其樂,讓人如釋重負;愛她的平淡、安適,你不看她,不記得她,她依舊在那裏,賜人幸福和永久安康;愛她新翻泥土的氣息,純天然的滋味,唯有故鄉有,聞着芳香、柔軟和舒暢。同樣,我也愛故鄉那帶着本土氣息的鳥鳴和鄉音,斷斷續續,雖然矯情,卻是走遍萬水千山也尋不到的最妥帖的安暖、詩意和慰籍。

煙雨季節,山水如畫。多彩的季節,故鄉的煙,緩緩升起,曲曲折折,夢幻如畫。小小故鄉,也就是郭家寨實乃煙的世界。温暖清晨,陽光佈滿寨子,櫻桃樹上,麻雀被曬得嬌羞,瘋狂亂竄,擾亂了村莊僅有的安寧。站在櫻桃樹下,放眼望去,寨子前後,每家屋頂,或老屋周圍,都縈繞着縷縷煙兒,繞來繞去,恰是迷人,意境美妙,給人無盡想象。説到煙兒,故鄉的煙,種類繁多,需要細細説來。記憶之中,有炊煙,有柴火煙,有淺草煙,有煤煙,有老人嘴邊寥寥的皮煙,以及燻肉時肉與柴火交融的煙味兒。

春暖花開,霧氣還在,鄉村人家,每天睡到清晨七八點才懶懶起牀。這裏的村民不打太極,不玩跑步,不愛清早起來讀書,逛菜市場等,反而他們生活簡單,要求不高。衣冠不正的起來,伸個腰,揉揉眼,用手擋住不算強烈的陽光,剎那間,就聽見窗外不遠處,鳥兒歌唱,青蛙低鳴,農人趕集,煙兒四處飄散。不覺間,村民紛紛起牀,鞋都沒穿好,卻懶散走出家門,站在老瓦房前水管邊,或淘米、或抽煙、或掃地、或煮豬食、或是在廚房忙碌,沒有停息。那時候,清早起來,開火,熱水,我也學會煮湯圓,犒勞犒勞家人。吃過甜酒湯圓,我喜歡爬到自家堅硬的瓦房頂,在清風脆語間,感受故鄉綿綿有意的'煙火。望而觀之,最喜歡柴火煙的味道,因為明顯聞到火煙裏有豐收的味道,它不像淺草煙的清淡味,不像煤煙的抽鼻味,不像炊煙的美食味。那些煙,在寨子裏凝結,從房屋裏,從院子裏升起,緩緩而來,一縷縷,彎彎曲曲,四周擴散,恰似一江春水,縈繞在山間,凝結成霧氣,飄得越來越遠。緊閉雙眼,靜靜嗅去,味兒清新,夢幻美麗,直到消失,心裏還是留念。

故鄉的煙,亦是遊子的夢,走得越遠,飄得越遠,那些漂流在外的遊子,倍加思念。多年輾轉,遠離故鄉,心中苦惱,不言而喻。或打工,或讀書,或流落街頭,滿滿的鄉思,唯有一縷炊煙,一頓家常飯,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能燃起他們心中的嚮往。夕陽餘暉,無限美好。母親在家裏忙碌,餵豬,掃地和整理農具。學子千里歸來,母親放下手中活路,開始製作晚餐。説到晚餐,沒有大魚大肉,沒有小蝦和盤盤碟碟,唯有一鍋酸菜,一碗蘸水,一縷炊煙,緩緩升起,不管春夏秋冬,這就是孩子們心中最幸福最滿足的願望。不是家有多少錢,吃得有多好,和別人攀比,誰更任性,而是不離故鄉,和親人交談,心裏高興,和家人在一起,無論吃什麼,再簡單,再貧窮,都是幸福大餐,人間美味。那些心中深深的眷戀故鄉那天然的美好,那詩意的搖籃,那憧憬的明天,那錯過的流年的遊子們。迷茫時,請看看遠方那煙兒,心中就會有方向的;想家時,想想煙兒,故鄉的記憶會再次清晰;落魄時,嗅嗅煙兒,成功就不再遙遠;孤獨時,想想煙兒,手臂就有了力量。想念煙的味道,難忘故鄉的模樣。想到煙兒,小小鼻尖彷彿聞到了母親的飯菜的香味,新炒的臘肉,清香,味美,吃着不膩,聞着醉人;看到煙兒,記起奶奶為我而做的烤雞,辣足,香飄,美滋滋的心情,再次浮現出大腦,漸漸不忘,情遷你我。

故鄉的煙過後,又想到故鄉的雨。故鄉的雨,矯情任性,説來就來,説走就走。長居故鄉,愛她雨的清幽,愛她的雨的浪漫,灑脱,悄悄而來,悄悄而去,裝飾着流水清山,美如幻境,更添奇景。山雨連綿,恰是夏季,故鄉的空氣格外清新。呼一口氣,也能嗅到花的芳香;走一段路,也能感受季節賜予的温馨。一段雷聲,狂風怒吼,偶爾閃電,大風再次拼命吹着,一夜之間,嘀嗒嘀嗒,滴嗒嘀嗒,響動不停,寨子裏瞬間被雨水包圍。已是深夜,人們早已睡盡,只有一隻小豬還打着鼾聲,青蛙跑到屋檐下,跳動不停,此時的寨子被清洗得一塵不染,倍感舒心。

清早起來,心情不錯,推開門,溪水上漲,魚蝦上游,引來許多兒童的嬉鬧。不料許多人家,房頂的水也滿出,犯了大錯,這家的玉米被淹,那家的花豆已經濕透。這家的衣服濕了,那家的豬圈裏,小豬在游泳。櫻花樹下,花瓣掉落一片,橫着的,豎着的,與泥土打成一片。此時,彩虹已經掛在兩山之間,似乎是一個長橋,浩浩湯湯,毅然獨自,溝通着千年沒有的人際交流。小孩昂頭,老人微笑,婦女主任也露出白牙,靜靜望去,七種顏色,相互依存,映照寨子,各有特徵,形象鮮明,看着美輪美幻,實在難忘。五六分鐘,彩虹已然消失殆盡,沒有了那些美好和想象。溪水嘩啦嘩啦直響,寨子裏,有些地方是石板鋪陳,為了尋求這清閒自在美景,有些小孩光着腳丫走在青石板上,陽光燦爛,温柔射在故鄉的土地上,眼前一亮,無數塵埃被昨晚已經被徹底清洗,每家台階變得潔淨,舒心,完全一塵不染。那些寨子裏流浪的小土狗,已經坐在地上打滾,自娛自樂,非常有趣。

山間有薄霧,布穀鳥的歌聲悠悠揚揚,不知不覺間,昨夜的雨喚醒了村莊沉醉的生靈。潤心的雨,恰到好處,滋養萬里土地。故鄉的老農,開始扛着犁頭,趕着牛出行,準備犁田,等待找個機會插秧,似乎是完成一個最有趣的事業一般的驕傲。田比較遠,那是寨子裏的老農奮鬥的結果,他十多年來,艱辛勞累。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在大山之間獨自開鑿,才有今日的幾塊良田,養育着一代一代故鄉的子孫後代。因為田少點,又小塊,要不然人們早已稱為梯田。山下陽光明媚,山頂卻是濃霧依舊,由於剛下過雨,趕着牛,每走一步,由於泥土鬆軟,小草被踩得咔吱咔吱響個不停,而沒有人會注意,要走到梯田,一般需要一定時間。越走得越高,大霧覆蓋範圍極廣,所見不過數米,看不清遠方的山巒,山下的田園。嘩嘩水聲,小小水井,隱藏山間,緩緩流入田中,它不僅滋養水田,收穫快樂,也供養一地人民,傳出更多佳話,從而佳木繁蔭,魚苗生機盎然,此情此景,着實美妙。在淺霧中雞犬相聞,老農到達田裏,犁頭架着牛,開始耕田,臉上莊嚴而時有喜悦之色。兒童在山下嬉鬧,飛鳥在山間展翅,惹人欣喜和無盡快樂。偶然間,山間傳來牧人的歌聲,悠悠揚揚,恰如天籟,靜而尋之,卻不見其人。此時,霧色消逝,而昨夜的雨已經全然蒸發,而今全部融入故鄉這片土地,嘩嘩流淌,萬年千年,永久滋養,永不枯竭。

故鄉悠遠,美麗迷人,卻僅是一個邊遠小鎮。小鎮人户不多,不過五十多户,世代以耕種為主,不過也有幾家做生意的,聽説做得還不錯,只是不得而知而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傳統在這裏保存完整,並且可能要繼續發揚。靜靜想來,美好的東西,在小小故鄉,隱隱現現,不用尋找也罷,那些在記憶深處的美好,依舊會深深銘記這屬於心靈的意境。但最近幾年,故鄉發生大變化,寨子裏房屋越來越高,裝飾越來越精美,以前只有一層樓房的房子,現在基本都是兩三層,並且還安置有太陽能熱水器。出門打工的人多了,寨子裏要過年才熱鬧,讀書的放假,打工的回來,無意間,增添更多喜氣,寒冬臘月,下起大雪,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吃飯的吃飯,熱鬧非凡。

小鎮飯菜,倍加温馨。寧靜的故鄉,農人忙碌,有些人家,早上吃點飯就匆匆出行,直到農活幹完,才筋疲力盡回家。回家路上,夕陽西下,陽光依舊温柔拂過臉頰,倍感温暖。才到家門口,就能聞到家人新作的飯菜香味,緩緩飄來,久久不斷。輕輕跑去家中,望着了,有麻辣土豆片,酸菜豆米,青椒臘肉,蘑菇清湯,折耳根炒肉,恰是故鄉的美味。幾碗下肚,一天的疲勞,再也不在,心裏滿滿的幸福滋味。故鄉有些有錢人家,飯菜豐富,那些漢子幹活回來,家人還會擺上了大蝦魚肉,盤盤碟碟,形形色色,鮮豔奪目,吃着舒服,聞着醉人。而在小鎮,我獨喜歡奶奶做的烤雞,永遠不會忘記。簡單的做法,普通的燻烤,獨特的美味,記憶猶新。

日色偏西,雞牛歸圈,牧童在路邊嬉鬧,自得自樂。奶奶正在整理乾淨小雞,而我開始拾柴火。新撿來的柴火,有一大堆,粗細不一,參差不齊,我一根根整齊放好,恰如一小山,望而敬畏。偶然碰到柴火,咔嚓一聲,瞬間雜亂無章,倒在地上。而奶奶心善,一笑而過,知道我無心,我再次重新堆好,心裏激動。自己開始準備烤雞,小雞已經有五六斤重,清晨起來,不知為何,突然意外去世。奶奶捨不得丟掉,那是養了幾個月辛勞,再多艱辛,只得將之弄來吃掉。拔毛,破肚,除內臟雜物,一個雞潔白無瑕,呈現眼前。奶奶緩緩將內臟丟於籃中,整理乾淨,等着拿喂小貓小狗,而雞的軀體,將另有打算。奶奶給雞敷上鹽巴,各種佐料,隨而讓我抬了兩塊水泥磚,平行擺放,一邊放一塊,中間有空地,磚上搭烤架,必須是鐵的才可以經得住烈火的考驗。一切就緒,開始生火,火起,將小雞放到烤架上,慢慢燻烤。一開始先用文火燻烤,轉而放大一點的火,縷縷煙味,縈繞周圍,香美無比。手不斷翻動,扇子不斷閃過。過不一會兒,大慨半個小時左右,夜幕卻已經降臨,打開路燈,奶奶在小雞上放小葱,撒辣椒,我再加點各種佐料,等待美食完成。

姣姣明月,滴滴温馨。月是故鄉明,因為故鄉那一輪明月早已鑲嵌在心底,早已深深地雕刻在永恆的記憶裏。每當皓月當空的夜晚,吃着奶奶製作的烤雞,我總愛久久地凝望故鄉的山山水水。沉思,遐想,我想,故鄉的月色一定是有味道的,那味道是什麼呢?雖然無法形容,但一定有那一叢叢花草香,烤雞味,以及那一樹樹淡淡的桂花香!這裏所有的香氣都是接地氣的,包括蔬菜水果。沒有污染,只有純綠色,純天然,沒有繁蕪,只有簡單,沒有喧囂,只有安寧,沒有浮躁,只有淡雅。這就是故鄉的美,故鄉的詩意,故鄉的煙雨,故鄉小鎮上的獨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