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

文學2.5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1

林清玄在文章《桃花心木》中説:“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我非常贊同這句話。

人的生活中,如果沒有了考驗,那幾乎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因為,考驗會激勵人,讓他更加努力。賽場上,冠軍總是要感謝亞軍,因為他給了冠軍前行的動力。那如果沒有考驗,生活波平浪靜,多好?但不是這樣的,沒有考驗就失去了目標,那些人雖然也有成功,但大多數會淪為乞丐。他們沒有自己的本領,因此只能向他人伸手。所以,生活中必須要有點兒挫折,不然就缺少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動力。

向窗外望去,這樣的生活規律同樣適用於自然界:窗外的小鳥,如果不去捕蟲,就會餓死;樹木如果不迎風,樹葉就十分嬌嫩;動物園裏,動物如果不訓練,在野外就沒有一點兒抵抗力……這都是這一規則的證明

有一種非常稀有的熱帶魚,漁夫們個個都想捕到,因為它非常昂貴。但這種魚有一種怪病,只要一出水,就會在幾分鐘內死亡,根本來不及端上桌。所以,能吃到活的魚,算是非常幸運了。有一天,一位老漁夫出海打魚,運氣很不好,一連捕上來好幾只一文不值的狗魚。他歎了一口氣,想:唉,收完這一網,回家算了!但不料,他捕到的正是這種昂貴的魚!這時候,出乎意料的一幕發生了:船艙裏的狗魚和剛捕到的這隻魚撕咬起來,它們在船上鬥了十幾分鍾,僵持不下。老漁夫忽然猛拍了一把頭:它們……它們居然還活着!

原來,漁夫捕來的這種魚是狗魚的天敵,雙方一見面,生存本能就被激發了。才沒有死在空氣中。可見,一個好對手或是一次挫折是多麼重要。其實,我們真正應該感謝的,是自己的對手。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2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叫做《桃花心木》。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深有感觸,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發現種桃花心木的人澆水沒有規律,感到很奇怪,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的事。

一般人在種植花草樹木時,都會被告知要勤澆水,多施肥,精心呵護才會得到好的回報。種樹人在種桃花心木的過程中並沒有勤於料理樹木,但樹卻長得優雅自在,生機勃勃。種樹人讓桃花心木在這種不確定的、艱苦的環境生存,桃花心木為了能存活下去,必須自己去找水源,從而克服了依賴性,學會了生存。我們人也和樹一樣,想要生存下去,必須克服依賴性,自立自強。這讓我想起了一些人。有許多的大老闆都是農民工、貧困家庭,他們家可能非常貧窮,沒條件。因此,什麼活兒他們都得做,學會了自立自強。在這不確定中生存,自然也就克服了依賴性,學會了生存,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了自己的天地,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不正如桃花心木如今的生機勃勃嗎?我們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從今天起,我要克服自己的.依賴性,學會生存,成為一個堅強的人,自立自強的人,有作為的人,成為一棵永不枯萎的“樹”!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3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叫作《桃花心木》,聽着名字大家就肯定會説這篇文章寫的是一棵樹,可這篇文章卻講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中桃花心木,卻不常澆水,有時三天澆一次,有時五天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的多,有時澆得少。作者看見了,很奇怪,就去問他,他説:“中暑是百年的基業,你不可能每天都幫它澆水,所以就要讓它自己汲水生長。如果你每天都澆水,數就會養成依賴的心,一旦你停止澆水,他就會枯萎,就算活着,狂風暴雨襲來,也會一吹就倒。”

這個種樹人的一番話,不僅説出中暑的方法,而且也説出了做人的道理。

樹要成長,就要學會自己在土地裏尋找水源、拼命紮根,這樣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要生活,就要學會自己克服重重困難、堅強不屈,這樣才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這個道理,在生活中很重要,在學習上也一樣重要。平時,我的作業都是爸爸媽媽檢查的,可是一到考試,我就手足無措,難道爸爸媽媽都跑來學校幫你檢查有沒有做錯?到了這是,我便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於是,我就下定決心自己檢查作業,不養成依賴心。

《桃花心木》這篇文章説明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4

在我最富幻想的年齡,讀了《桃花心木》這一篇課文,懂得了獨立無處不在。從此,我覺得天空中的小鳥,大地上的一草一木,無一不是獨立的化影。那小鳥不是為生計而奔波麼?那戈壁上的樹木不也是為生存在獨立生長麼?

可是,什麼是獨立?是天氣變化讓我們去適應,還是不確定的生活讓我們去承受?

這天是爸爸和媽媽去旅遊的日子,他們走後,家裏就剩下我和爺爺了,爺爺他不會做飯,那可怎麼辦啊!看來,為了這周不餓肚皮,就必須我做飯了。時間一分一分地移向中午的十一點,我下定決心走進了廚房,拿起了一把掛麪,放在操作枱上,可是望着那胳膊粗的一包掛麪,我卻泛起愁來:下多少呢?從裏面取多少才夠倆人吃呢?算了,我乾脆抽了一大把,水開了後,就把麪條扔了進去,開水飛濺到我的臉上,把我嚇得驚叫起來,心裏暗暗想着:這東西,可真不好對付呀!我得一慢點。我站在離鍋半米的地方,伸長了筷子把面慢慢地攪了攪,過了一會,麪條熟了,感覺分量還差不多,正在我準備慶幸時,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我的面前:“該怎麼調味呢?算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餵飽肚子再説。”我不由分説,拿起什麼調料就往裏面到。做好了,端出去,我和爺爺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呀,怎麼還有甜味,我不會把糖……

第一次獨立做飯,就在我的胡蒙亂做中完成了。儘管做的口味很怪,但我長了記性,知道做飯也需要技巧,需要思考,要根據食材有步驟地去做。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漸漸學會獨立,學會獨自去料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為別的,只為自己能在不確定中生活。

我坐在草地上,望着那一棵挺秀的楊樹,心想: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白楊依然能努力生長,這難道就是獨立?帶着疑問,我被時間推動着一點一點朝前走着。這一次,我終於明白了獨立是什麼。

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桃花心木讀書筆記5

在我看過的文章中,《桃花心木》最令我難忘。我們知道,普通的種樹人往往天天給樹澆水,無微不至地除草培土。樹也便產生了依賴性,不會自覺地找水源。而《桃花心木》中懂樹人卻採用了異乎常人的植樹方法??模仿“老天下雨”。他每隔三兩天才給樹澆一次水,且沒有花太多精力照顧它們,樹卻學會了深紮根自找水源,長得比其它植樹人種的樹更高大挺拔。因此我聯想到我們人也是如此,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住了生活中挫折的磨礪考驗,克服了依賴性,才能穩穩地立足於社會。

我們把樹人的環境看作生活,把樹苗看作人類的話,就會發現:一個人,如果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成長,從來都沒經歷過困難與挫折,可想而之,這人根本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是被父母“抱大”而已。照此看來,一個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必然經歷得起更多的大風大浪,也更易獲得成功。當今在我們身邊,就不乏這些例子。

就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過慣了嬌生慣養生活,往往對父母極為依賴,這也是因為父母們“緊抱”着他們,寵着不放,一味強調他們要聽話,要做乖孩子,使他們缺少在社會中鍛鍊與磨礪成長的機會。在父母眼中,這些人永遠都是小孩,所以不肯放手讓他們接受考驗。不願他們做任何帶冒險性的行為,自然他們無法有機會鍛鍊自己。因此如果這種認識遲遲不得到更正的話,那將會束縛了孩子的成長。

願天下的大人們不要把孩子抱太緊了。放開雙手吧!讓孩子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硬翅膀,從雛鷹成長為真正能翱翔於天空中的雄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