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熱門】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六篇

文學1.2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讀書筆記作文彙編六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鼓勵的方式有很多。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課堂上愛搗亂的學生當班長來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闖紅燈的行人在路邊維護幾分鐘的交通秩序。

作出彌補。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感覺與等值懲罰有點相似。

安排特別時光。想起在《小王子》這本書中,狐狸請小王子馴養他的那個故事。“第二天,小王子來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時刻赴約,’狐狸説,‘比方説,你定在下午四點鐘來,那我從三點鐘開始就會感到高興。會面的時刻愈是臨近,我就愈發感到高興。一到四點鐘,我就會激動起來,興奮起來,我會認識到要獲得幸福是要付出代價的!可是,如果你什麼時候來壓根就沒準兒,那我就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醖釀我的心情……會面就得有會面的講究。’”狐狸的這段話不由讓我們感受到約會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雖然我們與孩子朝夕相處,但是,哪段時間是真正屬於孩子的美好時光呢?安排一個與孩子共處的特別時光,讓一個時間從此變得意義非凡,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也充滿美好的回憶。

鼓勵自我評價。從肯定孩子的有點開始,鼓勵孩子對自我進行評價,從而改進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訓練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語言使孩子明白該如何做,達到什麼樣的標準。用啟發式的語言幫助孩子改進。可以用充滿樂趣的遊戲方式來進行訓練。在我們改變做法之前,要告訴孩子。

日常慣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計劃,其中包括起牀、學習、睡覺、玩耍等的時間。今天上午,到了學習的時間,孩子還在玩得興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説:“接下來到什麼時間了?”他回答説:“作業時間。”説完,就去房間寫作業了。按照日常慣例表幫助孩子慢慢學會自我管理。

啟發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試試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衞生間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進客廳,坐在沙發上的我給了她一個擁抱。沒一會兒,她就不哭了,告訴我説:“不疼了,媽媽。”然後就去玩去了。擁抱好像是一張創可貼,能夠安撫受傷的心情。

這一章的內容非常豐富,中心是讓我們牢記一點“鼓勵”,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給予孩子信心,那麼就不會做出懲罰的事情。面對不良行為,要善於運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孩子自我發現、自我改進、自我提高。對於孩子不會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時間通過訓練讓孩子學會。在家庭中安排一個特別時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讓浪漫與愛駐我家。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從小就喜歡貓,養過的貓也非常之多。貓是個特別的動物,它很獨立,優雅而風情萬種。

讀完多麗絲.萊幸的《特別的貓》,可以很深切的體會到他對貓的愛,那種愛是非常細膩的,她把貓的每一種神態都描繪栩栩如生。在她的眼裏,貓是最優雅,最迷人的野獸。她筆下的暹邏貓分明就是一個風情萬種的美麗女人,她自信、優雅、虛榮、嫵媚,她習慣去聽別人讚美的聲音和對她投以羨慕的眼神。萊辛寫貓用筆非常細膩,塑出了生動鮮活的公主灰咪咪、好母親黑貓、倖存者魯夫斯、大帥貓巴奇奇。讀者説萊辛冷靜得殘酷,“總是以一種第三者的身份,像是再寫動物習性觀察筆記一樣,細緻的、耐心的、事無鉅細的去描摹貓的生活,他們如何打滾,如何跳躍,如何求偶,如何生產,卻感覺不到主人的感情在哪裏。但我喜歡萊辛的這種寫作風格,少了些矯情,多了些真性情。她在書中寫道,“在我與貓相知,一輩子跟貓共處的歲月中,最終沉澱在我心中的,卻是一種幽幽的哀傷,那跟人類所引起的感傷並不一樣。”讀了這句話及這個故事,我覺得,萊辛不僅是在寫貓,更透過貓審視背後隱藏的人性的法則:貓會排斥異己,會動手去獵捕一隻鳥兒或是一隻老鼠費神來向主人獻媚討好,還會發展出這樣一套自負虛榮的複雜語言——但更多的是對另一種生命的愛與同情。

與人類有所不同,在人們遇到這種事時,他們只會排斥異己,做出一些無謂的事物討好別人,發展出一套自以為了不起,愛慕虛榮,複雜的語言。而我對於貓的喜愛,讀完這本書後,當然是有增無減。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要説漫畫,我可以滔滔不絕的説出十幾種,比如《阿衰》、《豌豆》、《老夫子》……..可是,我看見他們只是感到可笑,從來沒有給過任何啟發,偶然有一次,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一則漫畫,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漫畫是這樣的,有兩個小朋友路過垃圾桶,看見垃圾桶周圍有好多垃圾在哪兒躺着,簡直就是蒼蠅的天下,而且傳來一陣一陣難聞的臭味。小女孩不怕髒,竟用手把垃圾捧進垃圾桶裏,男孩在一旁寫了一則廣告---文明,只差一步。

雖然這則漫畫沒有文字,但是,確實值得我們沉思呀!你看,那垃圾只差一點不就扔到垃圾桶了嗎?可是人們為什麼再不走進一點點,扔進去呢?為什麼不去做呢?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就有這樣的行為嗎?學校、樓道經常有這樣的行為嗎?

在學校的樓道中有垃圾桶,但是垃圾要從側面丟進去,所以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就反在垃圾桶的蓋上,我就親眼看到過。

第三節課下來了,要去做早操,同學們像潮水般湧出教室,其中一位同學在喝豆漿,喝完後像四周環視了一下,把豆漿盒子放在了垃圾桶上就揚長而去,然後被別人碰下來,有一個同學路過那裏,不小心被絆了一下,以為是後面的同學在推她,就指責後面的同學可後面的同學説不是,就這樣一不必要的麻煩發生了。後來,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

“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這不是20xx年的宗旨嗎?讓我們都來當文明小衞士吧!

……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小公主》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弗朗西絲·霍奇森個·伯內特。伯內特是英語世界家喻户曉的兒童文學作家。

《小公主》裏的小主角是一個名叫克魯·莎拉的'小女孩,莎拉七歲,個子高挑,很可愛。莎拉從小就沒有母親,跟着他的父親住在印度,他的父親是萊福·克魯,大家都叫他克魯上尉,克魯上尉是一位英國駐印度上尉**,十分富有。

莎拉七歲了,他的父親想讓莎拉回自己的祖國——英國,接受良好的教育。於是上尉千里迢迢將莎拉送往英國,花了好幾萬來到了敏欽模範女子學校。其實薩沙一點兒也不想去倫敦上學,因為他不願意離開爸爸,但最後她還是來到了這裏。莎拉實在是很不情願,但她一想到還要去迎接艾米莉寶寶時,心裏就高興極了。莎拉和她的爸爸走過許多家玩具店才將艾米莉寶寶接來。

莎拉到學校剛看見校長就對她的印象不好。而學校裏的拉維尼婭非常嫉妒她,嫉妒她的財富。敏欽校長因為上尉非常有錢,所以對莎拉非常好,儘管莎拉讓她很不開心,但是她還是擺着一副笑臉。上尉走後,莎拉在那兒裏過得很舒適,但她天天在想念她的爸爸,經常寫信給爸爸,莎拉還有一個女僕——瑪麗葉特。在學校裏,莎拉待人很友好,所以大部分女孩兒都很喜歡她。

莎拉最希望自己能像公主一樣,大家知道後,都開使稱莎拉為“公主”。一次,莎拉結識了一個好朋友,她叫亞美。亞美和莎拉是一對很要好的夥伴。而莎拉又成了小女孩洛蒂的媽媽,因為洛蒂沒有媽媽。莎拉還很會講故事,大家都很喜歡,連拉維尼婭都着迷了。

拉維尼婭見女孩們這麼喜歡她,就更加嫉妒莎拉了,無論什麼東西都買最好的,可她還是比不過莎拉,而且莎拉還每個星期天都站在隊伍前面走過大街去教堂,這可讓她氣壞了。敏欽校長也不則麼喜歡莎拉。

兩年過去了,一次莎拉跳完舞回來。發現有一個小女傭坐在火爐前的安樂椅上,而且還得知她叫貝琪,每次都送她不少好吃的。不久,莎拉的爸爸要去開採礦山了,莎拉的生日要到了。

可就在莎拉生日的那天,上尉去世了,而且沒有留下一點錢。從此,莎拉就成了孤兒,在學校裏當女僕。拉維尼婭很開心,但莎拉還是那麼堅強。而後來也有一個神祕的人來幫助她和貝琪。偶然的一次機會,莎拉終於得到了本屬於她的幸福。那位和爸爸一起開礦山的先生,將一半財產給了她。而貝琪和莎拉一起住在哪兒,貝琪總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只要人們熱愛生活,充滿對生活的希望,那你一定會找到幸福的。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今天閲讀家庭的影響章節中關於父親和母親作用的陳述。雖然前述章節對於心理的分析,作為一個讀書不多的人看來足夠振聾發聵了,但是這一章節就完全暴露了他的邏輯不嚴密以及偏見,非常遺憾。

作者對於母親職能的理解和武志紅老師觀點中常用的“承接”“看見“有一些相似,不過他過分誇大了母親對於孩子心理的作用,其他因素也是通過影響母親來影響孩子。

這裏還有一些明顯有偏頗的預設觀點和無法成立的推論。預設養育以及一切附帶條件都是女性的責任,預設女性就應該做家務,並且通過“潛能是通過社會責任感得到發揮的”來美化之。

“母親常常將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整體,才會感受到主宰生命的力量。”諸如此類。

我沒有孩子,和父母談過,將來生育也不是必選項,對這個發表觀點未免有些外行指揮內行,但是仍然要説一句,母親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需要孩子才能夠完整人生?為什麼需要家務才能夠體現“社會責任”?如果是一個經濟基礎與社會職能都健全的女性,作者的觀點根本立不住腳。

他的確強調了女性地位平等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這個目的是為了讓女性更好地心平氣和地履行職責,做家務撫養孩子,而沒有提到二人的分擔。實際職務的不平等,那麼口頭平等就是空談,不過是哄騙罷了。

倘若我這樣説是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那麼從作者當時社會環境來考慮,幾十年前女性的社會地位尚不如現在,將女主內男主外作為一種平等,那他是否像認為女性應該承擔家務一樣,認為父親應該負起家庭的經濟責任呢?不,他是這樣説的:“妻子沒有理由強迫丈夫承擔家庭中的全部開支。”可見一斑。

作者將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象誤認為本質,在根本性的概念錯誤上,是無法建立真正平等的觀點的,頂多提供表面上的平等名頭罷了。

我建議這一章應當把對父親的期待作為對家庭雙方的期待,作者認為父親應當“走出家庭過自己的生活“,應當“將人生的三大問題——事業、友情、愛情處理得當”,實際上這才是對一個完整的人應有的期待,他對母親的期待不過是如何更好地成為家庭附屬物,一個“第二性”。

不得不説這一章讓我對作者相當失望。

又及:另外,作者這裏有一個用詞,“遺傳性格”。遺傳對基因與解剖結構的影響顯然存在,基因與解剖結構與人的性格乃至病理徵的相關性也是現代醫學已經證實了的,那麼遺傳和性格就可以放在一起了嗎?“遺傳性格”這個詞兒就可以成立嗎?

而且相關性的證實方法也存疑。這是我的知識盲區,無法討論了。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最近,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部心靈治癒系小説,它可以與《追風箏的人》相媲美。

主人公迪倫,一位還在上學的女學生。她認為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夥伴,她只能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而且與媽媽交談的格格不入也讓她更加反感現在的生活。所以,她踏上了一趟列車,去尋找父親,但,她還不知道,這是一趟沒有歸途的列車。

起初,迪倫還是個孩子。她在啟程時糾結與矛盾的心理,已經把她的單純暴露得一清二楚。她拿起,放下,藏起,又取出,拿起,充分展示了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內心的脆弱與惶恐。此刻,它需要愛的澆灌。

在火車上發生意外後,他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完成使命幫她度過荒原的時候,發生了一系列事情,使迪倫從剛開始對崔斯坦的依賴變成了無法割捨的感情。

迪倫在已經穿過荒原後,知道可以回到荒原,她不惜自己可能會魂飛魄散,可能從此灰飛煙滅,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發。

返回的途中,她與水怪殊死搏鬥,他心中一定要見到崔斯坦的堅定信念,致使她度過了一難又一難,粗粗閲讀,以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説,但細細品味,這是一個小女孩破繭成蝶的心靈旅途。

最後,他們相逢在新的世界,萬千思緒湧上心頭,只剩一句:嗨,原來你也在這裏。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