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

文學2.7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1

當呼吸化為空氣,我們還剩下什麼?

保羅·卡拉尼什在他生命將盡的時候,寫下《當呼吸化為空氣》。原本是三十而立的青年醫生,未來也充滿希望,卻在病情確立的一刻,一切分崩離析。從醫生到病人,從家庭裏強壯的丈夫到最需要照顧的人,他開啟了自己對生命的理解,也讓我思考自己的生活。

一生很長,歲月很短。

恍若昨日,我還是那個懵懂的,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今天,已然站在大二的尾巴上。這時光這麼快的從我指間溜走,讓我措手不及的回望和迷惘。我悲傷的發現,我並沒有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悔莫及。那個當初微笑着説“幸福是你來到這世上註定要做的事,幸福是你所從事的事業和你的本性是一致的”的女孩已經遙不可及。做了很多背離幸福的事情,比如因為害怕寫稿子退出了廣播台,每天無所事事,浪費時光卻沒能提起筆寫下一些感動,書香亦漸行漸遠了。

那我在做什麼呢?忙着為了綜測和麪子東奔西走,在圖書館裝模做樣實際上在玩手機?這世上有太多的誘惑讓我背離本心。今天,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迴歸和開始,繼續安靜的做幸福的事情。

那麼,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一天來臨,便也不枉此生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2

一呼一吸之間承載的是生命,流動的空氣是活着的特徵。保羅.卡拉尼什的書讀完有種失重感,彷彿跌落了厚重的棉花堆,在四處白茫茫之中卻意外地撿到了一個寶物:那就是活着的意義。身為醫生的他在生命巔峯時期被查出患有第四期肺癌,於是,餘生很短,回憶很長,他用心用筆記錄了之後的日子;他用心用愛生活孕育了女兒卡迪,並看着呱呱墜地。一日復一日變得富有意義,一月復一月變成了與生命的抗爭,他是一個“聖騎士”,裝載了生命裏很多的幸運和不幸,滿意地承接了生活的痛苦和歡樂。幸運的是,他就是醫生,那套用在病人身上的言辭用在了自己身上;幸運的是,文字記錄的不長的餘生可能成為你我支撐的力量。

“死”是一個不易啟口的字眼,但是“生”更是難以看破的事。書裏寫:也許病人鮮活的生命就握在我們手中,但死神總是最後的勝利者。我們每個人生不就如此麼?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死亡,一手牌在就定下好壞,只是在有限的時間裏我們如何演化,讓生命成為另一種可能。生命的延續居然是一個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想來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延續也是創造的過程,想來也是一件興奮的事情。

生命的婉轉都曾相似,不同的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活法,書本本身帶來的不是對於生的憧憬,而是帶給每位讀者對於自我的反思。

I can not go

閲讀過程本身是不斷將思考引向深入的過程,希望能夠想得明白可以解脱,以換取生命的一片光明。可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沉重的外殼,拖累着每個沉重的靈魂舉步維艱,走着走着,不免遇到了阻力不能前行,脱卸成為了唯一的目標,而更高智慧告訴我們如果跨越阻力就會成為了一種愉悦,只是我們聽不懂的。

為什麼can not go?貌似理由很多,但任何事都會成為理由。

想起了林達的書,以盤觀者的角度切入歷史,把一個個故事串聯起來,硬是把艱晦澀寫成了細膩清醒,悲慘的故事本身沒有罪,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這個悲劇,把悲劇寫得圓滿。書裏的一句話可能是某一個人的一輩子,一輩子的時光晃悠着這麼過,在顛沛流離中生存,在兵荒馬亂中找到活着的支點。都説,走着走着,我們都不知道為了什麼前行。不是忘記了初心,而是被繁雜豐盛的生活所遮蔽了,只有接近生命的終點的時候才會去考慮為什麼最為基礎的問題,何為生,何為死,何為活着。

沒有什麼是容易的,但是也沒有什麼可以不被克服的,只是來的路太長,去的路太短,我們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I will go

作者是帶着極深刻而自覺的心理寫下這些文字的。20xx年3月,保羅離開這個世界,逝者如斯夫,接下來的日子才是真正的艱難。他説i will go ,但是很多時候是説給我們活着的人聽的;當呼吸化為空氣,很多事情也是説給我們聽得:我們終將化為空氣,消失在這個讓我們愛恨情仇的世界,可是就在那個轉瞬即逝的幾十年,我們該怎麼活。

放棄很容易,但是放下很難。看清很容易,看透很難。

要有光,要有愛,要有智慧......不停地索求,卻忘乎所以揮霍,便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寫照。“我們最高的智慧,便是生活的當下”。I will go是深入在買個日日夜夜中,是在每個一呼一吸中,在每個大事小事中,在每個分分秒秒中,但是生活本身沒有錯,對錯在我們自己,對錯在我們如何生活。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色和擔當,做好當下,活在當下,便是i will go的最好的註解。

《當呼吸化為空氣》讀書筆記3

死亡敬畏、家庭温馨、愛人的相濡以沫......這是保羅最真實的詮釋。

這本書是以自傳體寫了作者的人生態度。給人最大的感受是你被情景帶入,很真實很貼切。彷彿一切都發生在你身邊又或者你與保羅一同經歷了這次洗禮。

光看名字我以為書中會如何神話面對死亡和癌症。其實書中説了面對,只是沒有想象中那麼傳奇。相反讓人感到平淡、真實。

這也是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容。他沒有故作勇敢,也沒有懷着虛妄的信念。他坦然真誠,即使本來規劃好的未來變得無望,表示悲痛後又創造了一個新的未來。

他讓我們明白:得了絕症你可以恐慌你可以抱怨你沒必要故作堅強,你也不必每日祈禱企圖戰勝病魔,只需要順其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

在剩餘的時光裏做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不留下太多遺憾,這些就夠了。主人公保羅?卡拉尼什美國著名外科醫生,先後獲得斯坦福、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各種學位 。

在保羅即將抵達人生巔峯時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開始記錄自己餘生,就像魯迅棄醫從文那樣反思醫療與人性......

? 在求學期間保羅一次次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從事了神經外科後他不僅知道要救人也更要知道病人的心理狀況,運用説話的藝術來讓病人減輕恐慌。

一切都走入正軌時,很不幸癌症降臨......

癌症初期他明白他不是聖人,他對死亡的感覺變得更尖鋭和強烈,之前每天都與死神過招,這次死神卻親自降臨。

希望———是一個統計學上不太可能但仍然説不準的結果留一點空間。從崩潰到悲觀到現實到希望再到幻覺嗎?

他明白最後的倒計時不願意做熱力學第二定律(熱能的逐漸衰變)新的秩序開始慢慢建立,從科學家到病人的角色慢慢妥協、恐懼散去、重拾信心。

他對未來那種心急火燎的緊張感也放鬆下來了。

他説:“我無法前行,我仍將前行”

重拾信心,返回工作,重返之後的愉悦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專注克服病痛,這樣的東西存在的意義在於不斷的提醒他是一個病人。

? ? 審視靈魂,接受自己作為凡人的責任,讓他重新找回自己。終於,他明白,必須去創造新的自我了。

在此之後肺癌開始惡化,他有了想要一個孩子的`打算,通過試管嬰兒他與妻子有了自己的女兒取名叫“卡迪”。當他抱住女兒那一瞬間感受到了新的力量:一頁他將繼續書寫的白紙。

在與女兒相處8個月後他知道大限將至

他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我無法與你成長,做很多事,但你曾經讓一個將死之人的餘生充滿了歡樂,在你到來之前的歲月,我對這種歡樂一無所知,此時此刻的當下,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此後保羅逝去,這段話飽含了父親對女兒最真切的期許,他多麼希望能再活久一點與女兒共同成長,但......

他的人生足矣有意義。

此書中還有一個重點雖然看似輕描淡寫卻

是濃墨一筆————他與妻子的愛情。

在癌症未確診之前他們之間有着隔閡,這是一種難以化解的隔閡,因為長期工作他們相處時間短暫,愛情的儲蓄值降到了最低。

而當災難降臨過後他們才知道自己有多愛對方,互相取暖互相包容,一步步挺過難關。

下面是她們之間“情話”:

露西:“我這樣把頭靠在你胸上你呼吸沒問題吧?”

保羅:“只有這樣,我才知道怎麼呼吸。”

他們的愛情超越了一切,達到了心靈的完美契合。以至於保羅去世後,她還是能夠一如既往的愛他。

保羅寫此書時正在與時間賽跑,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本書是一本未完成的書,但這種未完成,恰恰也是本書真意的一部分,反應了保羅面臨的現實狀況。

他想幫助人們理解死亡並直面自己必死的命運。他不去譁眾取寵地用死亡煽情,也不老生長談地勸大家“花開堪折直須折”,而是告訴大家這一路上會面對什麼。

我們身處對死亡避而不談的文化,而保羅決定毫不避諱地直面死亡,這種剛毅和勇氣正是我們所倡導和傾佩的。

保羅以優雅的姿態面對病痛的每一個階段。他允許自己敞開心扉展露脆弱,接受別人的安慰。

就算身患絕症,保羅也活得非常充實。就算身體已經垮掉,他還是精力充沛、開朗大方、充滿希望。他不奢望能病癒,而是希望能充實地度過意義深遠的每一天。

這才是真正應該有的態度。

他做了真實的自己!

最後他在書中寫到:

“你永遠無法到達完美的境地,但通過不懈的努力奮鬥和追求,你能看見那無限接近完美的漸進曲線。”上天賜予他這樣的生命,他就用這樣的生命創造出豐碩的成果”。

標籤:讀書筆記 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