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

文學1.9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會遇到不一樣的人,經歷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於心。不過,是不是寫起來就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1

有人説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如果沒有做好榜樣,孩子長大之後會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下面幾件事情,家長要正確處理。

如何花錢

孩子的消費觀念受家長的影響是最大的,家長在花錢的時候如果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過於摳門或者鋪張浪費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好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合理消費,把錢花到該花的地方,比如在孩子的飲食和穿衣方面,家長就不能為省一點小錢而傷害了孩子的身體,在給孩子買衣服時,一定要選擇質量有保證的,比如面料要選擇棉質的,因為它更加柔軟透氣,孩子穿着會更舒適。

是否干預孩子

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包辦好是很多家長的通病,家長做事情的出發點肯定是對孩子的疼愛,但是這對孩子來説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家長如果過度干預孩子,什麼事情都替他做決定,他的自理能力將會很難提升,他長大之後也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所以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有些事情家長要學着放手,讓孩子得到鍛鍊,他才會成長得更快一些。

遇事的態度

家長做事情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着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比較悲觀,老是喜歡抱怨,這樣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很有可能會怨天尤人,而不是想着如何去解決。生活中是不可能沒有挫折的,家長如果有負面的情緒儘量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表現出來,遇到問題要想辦法儘快解決,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和他一起積極面對。

生活習慣

想要讓孩子的成長更健康,家長要先從自己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早睡早起、注意飲食、不抽煙喝酒、經常運動讀書等等。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也會成為一個擁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而這無論是對於他將來的工作還是生活都會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離不開家長的教育,而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2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與特點

(一)、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個具有面對面交往特點的初級羣體,家庭成員在地理空間上充分接近,互動頻率高。家庭教育以愛為基礎的個別指導和終身塑造,對個體的社會化作用至關重要。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特點:1)先入為主的先主性;2)對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維性;3)家庭羣體中交往接觸的密切性;4)對受教育者瞭解和影響的深刻性;5)教育與生活的統一性。著名教育家魯潔認為:“家庭不僅影響受教育者的在校學習,而且參入塑造他們的全部個性和人格行為,家庭教育複製着現實的社會關係,孕育着未來社會的風貌。”

受教育者在人生“第一環境”中接受教育影響往往表現出難以磨滅的銘刻性,這種銘刻性的品質給他們終身的發展打下不易改變的印記。在孩子獨立行走於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時間是同家長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選擇、不可任意更換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耳濡目染的薰陶作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學校德育、社會德育要強烈、深刻得多。孩子的發展,父母是責無旁貸的。父母是孩子最堅強的依靠,他們對親情的付出與對孩子的愛,將可能深刻影響孩子日後的人格。因此家長應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風,形成諸如追求理想、積極向上、團結和睦、民主平等、勤奮好學、勤勞節儉、愛好健美、講究衞生等良好作風。良好的家風能使家庭德育發揮更大效能。兒童入學前已經形成了自己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模式以及反映圖式。在此過程中,父母及家庭是最重要的參照系,是被模仿的主體。魯迅認為,兒童教育首先要從家庭開始,父母就是最早的教育者,父母對兒童不僅有養育的責任,而且有教育的責任。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有鮮明的特點。掌握這些特點,對班主任依據其優勢特點組織與協調家庭教育力量,促使家庭教育科學化,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早期性與奠基性。早期性和奠基性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點。嬰兒呱呱墜地,首先接觸的是家庭。此後的一個相當長的階段裏,孩子的絕大部分時間仍是生活在家庭環境之中。這期間,他們除在父母那裏獲取自身生理、生活的需要外,還從家長的言語、表情中認識外部世界,從家長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中形成對人類社會的最初印象。以後,他們就是憑藉着這種影響,對來自各方面的影響進行選擇,包括接受與其意願一致的,排斥與其意願相悖的。

2、自然性與隨意性。家庭是兒童天然的學校,家長是兒童天然的老師。同時,這也決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隨自然生活的教育。這也就是説,家庭教育中最經常的、大量的是家長及其他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顯現出來的品行、志趣、性格、生活方式等對兒童自覺或不自覺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體現出了家庭教育的自然性。

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導致了它的隨意性。這是由於家庭教育往往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進行的,同時,家庭教育中一般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教育計劃和固定的教材,更沒有具備專門知識和技術的專職教師,也沒有對教育方法、方式的嚴格、明確地規定和對教育結果的檢查與評定,更沒有升留級制度。

3、長期性與連續性。教育子女是家庭對社會應盡的義務。任何家庭中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對其子女的某一個階段負責,而是對子女的終生負責。所以,家庭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不是一時或短時期的,而是長期的、終生的。家庭是永久的教育場所,父母是終生不變的教師,這也就使家庭教育具有了連續性,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穩定的、連續的家庭影響中,以累積的方式接受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現狀與誤區

(一)、家庭教育的現狀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這一聲聲情真意切的吶喊唱出了無數人對這變幻莫測繁華紛擾世界的迷惘與困惑,同時也道出無數教師和學生對現在某些家庭教育無可奈何無所適從的心聲:

某生上學路上拾得手錶一塊,到校後立即交給老師,受到老師的稱讚和同學的誇獎。放學回家卻遭到父母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你一沒偷二沒搶,為什麼把手錶上交?傻瓜!”

某幼兒園教師問學生:“當別人欺負你時怎麼辦?”大部分孩子回答説:“我也打他!”教師大吃一驚,刨根問底,回答大同小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教的。”

某班打掃衞生,因老師一時疏忽,忘了強調,廁所沒掃。老師問誰願意去打掃,幾個學生放學後自告奮勇去清掃。不料一家長來接兒子,見兒子正在廁所裏滿頭大汗搞衞生,馬上氣呼呼地找到老師:“你憑什麼讓我孩子幹這種臭活兒?他在家裏還沒掃過地呢!”

目前,許多教師搖頭嗟歎:學生難教。究其原因,原來是家庭教育從中作梗。一方面,老師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積極和諧地發展;另一方面,家長卻又對學生言傳身教如何拈輕怕重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學生也時常耳濡目染貪圖享受不勞而獲……處於夾縫中的學生對此往往表現得無所適從:老師雖然是心中的偶像,但家長卻是自己的“保護傘”,供自己生活、讀書識字。於是感情的槓桿便偏向父母,家長“略施手腳”,教師的苦口婆心頃刻間前功盡棄灰飛煙滅。

學生良好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校、社會固然責無旁貸,但家長也理應配合協助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長。否則誤己子女殃及自身。

(二)、家庭教育目前仍存在諸多誤區:

1、家庭教育不僅僅是輔導孩子學習

通過對本校個別班的學生的家長調查顯示,10%的家長對“只要孩子的學習好,其他什麼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態度,大部分家長對此觀點總體上傾向於認同,只有27%的家長完全不同意此説。對“孩子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情緒比學習還重要”這項調查,完全同意的家長僅佔5%,有32%的家長完全持反對態度。在家庭教育中,有26%的家長主要是輔導孩子學習,對學習以外的內容很少過問。許多家長表示,現在即使培養孩子某項技能和特長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在將來的升學中比別的孩子有優勢。

這種只關注孩子學習,而忽視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勞動技能等方面培養的家教方式,不利於孩子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不利於孩子全面發展。

2、兒童教育中父親參與程度低

調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傳統觀念的父親大有人在。接受調查的家庭中,60%的母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有15%的家庭家教任務由祖父母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25%。很多父親對孩子或不聞不問,或是態度簡單粗暴,缺少耐心。

父親在兒童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雙方都參與家庭教育,父母行為方式互補,孩子能從父母雙方身上吸取優點,有利於孩子完善的人格的形成。父親遊離於家庭教育之外,對兒童性格的培養也不利。兒童在通過模仿進行性格學習階段,由於缺少了父親的影響,會導致男孩子言談舉止像女孩子,膽小柔弱,缺少男子氣。

3、父母缺少科學系統的家教知識

調查問卷中有“家長列舉自己讀過的有關兒童教育方面的書”這項內容,只有5%的家長讀過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書;25%的家長讀過《卡爾威特》和《哈佛女孩劉亦婷》;23%的家長在這一項中列出的是《唐詩三百首》、《育兒家典》一類書籍;17%的家長的教育知識是從報刊雜誌、電視節目中獲得的;25%的家長在這項調查中留下空白。

專家認為,由此可見目前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雖有較高的積極性,但還缺乏科學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方法,處於盲從狀態。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興趣愛好也有差異,家長應以科學的態度,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及年齡階段採取不同的家教方法,這樣的家教才能成功。

4、兒童消費過高

調查發現,出於對孩子的愛護,家長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費額佔家庭總收入的35%以上,有的家庭甚至超過了50%。父母們在孩子們身上花錢不吝惜。有些家庭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滿足孩子的奢求。

太高的兒童消費不僅加重了家庭的負擔,更使兒童從小不懂得勤儉節約,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吃不得一點苦,容易使他們養成唯我獨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家庭教育是一種有別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種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長必須首先處理好以下兩個問題: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1、榜樣的原則。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則之一。俗話説:欲教子者先正其身。這是告誡做父母的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要忘記旁邊有個正在成長的以你為榜樣的孩子。

2、教育一致性的原則。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和社會諸方面教育共同影響的整體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會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學校和老師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員之間也要前後統一、步調一致。

3、迴避原則和信息淨化原則。家長在議論領導或同事長短及夫妻婆媳之間的矛盾時,應避開孩子。對不正確的言論、現象應給予客觀的分析、批判;對社會上、鄰里間一些不正之風和醜惡現象要幫助孩子分清,要求孩子對不文明的言行一定不學不做。

4、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則。目前,家長説了算,家長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對孩子隨意打罵現象還依然存在。這樣是不可取的,會使孩子形成許多壞習慣。家長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點要勇於向孩子承認。孩子有了缺點錯誤,家長不打罵,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孩子改正。

(二)、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1、要創設温馨愉快的氛圍。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圍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給予孩子的壓力和緊張感,使孩子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長要堅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則。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多關心孩子,讓孩子從家庭中得到極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環境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2、創設整齊、美觀、舒適的生活環境。住房不論大小,都應佈置得整齊美觀,使人感到舒適。房間裏光線要充足,色彩宜柔和協調。寫字枱應放在窗前光線充足明亮的地方,有利於學習。牀應放在光線較弱的地方,有利於休息。如果父母與孩子同居一室,在佈置房間時,應給孩子留下一個小天地。衣物、書籍等放在適合孩子取用的地方,並且讓孩子自己佈置,培養孩子愛美的心理,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而言之,家長教育孩子應嚴愛結合,要求統一。嚴格不是簡單的限制、命令,更不是嚴厲、專制、打罵、體罰,嚴格中包含着説理、引導和啟發,嚴格要求應與尊重、信任、關心、熱愛孩子相結合,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愛結合,剛柔相濟,要讓“理”制約“情”併成為情的基礎,教其學會做人的道理,把他們培養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寓理於情,情理結合,在親子感情的伴隨下進行品德教育,教他學會做人,把其培養成人。護短、溺愛、嬌縱、不管、不教,或濫用親子骨肉之情和家長的權威,要求過高,責之過嚴,甚至打罵孩子,都違背家庭德育的規律和特點。家長應該明白:你的孩子並不是你,你可以給他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適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懷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勞。請勿用“金錢”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錢也抵不過真情的價值,也買不到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更買不到健全的人格。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3

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組織好幼兒進行午睡。那如何對幼兒進行午睡管理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讓幼兒明白午睡的重要性

通過一些簡短的故事、兒歌讓幼兒明白午睡的重要性,如;也可在下午活動時找出沒有午睡而導致懶洋洋的小朋友,問其感受,並讓其他小朋友分析為什麼會懶洋洋、沒力氣的原因;對幼兒好的睡覺習慣進行一定的鼓勵,可以在小朋友的牀鋪上貼上五角星或在小朋友的枕頭下放上剪好的蘋果等等,讓幼兒午睡成為一個習慣。

(二)午睡前的準備工作

1。午睡室環境的佈置

大家都知道環境對於幼兒的成長尤其重要,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午睡的環境也一樣。它需要安靜,光線柔和、空氣通風,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小牀鋪,並從家裏帶上自己喜歡的娃娃等毛絨玩具,可以讓幼兒產生一定的安全感。

2、就餐以後,一般的幼兒較興奮,教師可適當組織一些較安靜的活動,如散步、疊手帕、穿線等,讓幼兒的心情恢復平靜。

3、進入午睡室之前一定要組織幼兒上廁所,教師事先要讓幼兒明白,如果這個時候你小便沒有拉的話,等下不僅會影響自己睡覺還會影響小朋友的睡覺,要做到讓百分百的孩子都上過廁所。

4、進入午睡室以後,教師可以做一會兒的“懶老師”,適當的給幼兒一些時間讓幼兒自己動手脱鞋子外套,不會脱的.幼兒可以尋求自己好朋友的幫助。(教師給實在有困難的個別幼兒一些幫助)這樣既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又可以鍛鍊幼兒與人合作的能力。教師提醒幼兒將其放入相應的位置後檢查幼兒手上是否帶了小物品,一切檢查完畢後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節奏慢的兒歌故事等,也可和幼兒約定好講一個或兩個故事,講完以後提醒幼兒我們馬上要睡覺了,讓幼兒蓋好被子睡好姿勢並輕輕和幼兒道午安。

(三)幼兒入睡的管理

幼兒躺好後,教師可輕輕走到每個幼兒身邊抱一抱幼兒或用自己的小手撫摸幼兒的小腦袋、小手等用一些肢體動作表示對幼兒的喜歡,讓幼兒和老師的距離進一步拉近,產生一定的安全感。及時提醒並糾正個別幼兒的不良睡姿,頻繁巡視幼兒,避免發生一些意外。

(四)個別幼兒的個別對待

一些幼兒本身在家裏的午睡習慣就不是很好,我們就不能強硬的要求幼兒進行午睡,以免讓幼兒造成學校午睡很可怕的意識,我們可多給這些幼兒一些時間讓其慢慢過渡,如可以允許孩子在牀鋪上坐一會,等孩子有睡意後教師可陪同孩子睡會兒等,並尋求家園互助,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其明白午睡的重要性並讓家長協助幼兒休息天也養成午睡的習慣;也有些幼兒有抱着毛絨玩具睡睡的習慣,我們也可以一時的迎合他;還有些幼兒小便比其他小朋友的次數頻繁,我們要適時的提醒,以防幼兒尿濕褲子。總之不能操之過急,可慢慢尋求不同幼兒睡覺時的不同需求,然後將其慢慢過渡。

(五)起牀前的準備工作

隨着午睡音樂的響起,肯定還有許些幼兒還在睡夢中,這時的教師提醒幼兒起牀並找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可以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説説,如:“你爸爸是幹什麼的?”這樣可以幫助幼兒趕走睡意,活躍氣氛。教師一邊和幼兒聊着一邊要以最快的速度幫助自理能力還不是很好的幼兒穿外套,以免幼兒感冒。

幼兒的午睡管理看看似乎是一日活動中最簡單的環節,但是要做到讓每個幼兒都能舒舒適適的休息個把小時,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教師也在不斷地摸索着、不斷地學習着、不斷地改善着。最終我們追求的是讓每個幼兒在校午睡如同在家午睡一般甜蜜温馨!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4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這也屬於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了。我們經常能在各種的新聞裏面看到報道孩子受家長影響怎樣怎樣,但是也許就當時情緒波動比較大,過後就感覺離自己很遙遠。

對於我自己而言,在我小時候,我的父母也是整天吵架,有時甚至動手。可能是年輕夫妻確實是如此?也不知道了。每次父母吵完架,母親就會離家出走,然後我就哭着去追我母親,怕她走了不要我,印象中有很多這樣的場景,所以長大後我把我母親這種行為歸結為“懦弱”,而我的父親屬於嘴上佔便宜,用現在的術語也就是“嘴賤”,脾氣躁,老愛挑事,所以我對他們的行為都很不屑一顧,算是對我也有影響吧,不過不至於讓我走上歧途。

而在我去學校工作之後,才發現一些本來在新聞中見到的事情有一天會離我這麼近。

一、單親家庭

在學校,作為老師接觸最多的除了學生就是家長了。近幾年報道離婚率持續增高,感覺這有什麼,跟我又沒關係。但是在我帶的班級裏有這樣一個女孩,八歲左右,在一次學校組織的足球訓練課上卻跟我和班主任説了這樣一段話“老師,我媽媽都沒有這樣陪我玩,整天上班;我爸爸對我很不好,他把我弟弟搶走了,不要我了,也不來看我”,當時我和班主任心裏打鼓似的,班主任跟她説“你媽媽白天要上班,很辛苦的,要體諒她,你爸爸也是很愛你的,只是比較忙”。後來我問班主任,她説她的父母離婚了,我當時才感覺到父母關係的變化對孩子的影響多大,那個女孩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平時很安靜,話不多。自那之後她經常找我和班主任聊天,我有時都震驚於她説的話,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説不出來的話從她嘴裏冒出來,沒法接。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很痛心。

二、嚴厲型家庭

還有一個學生的情況,父母奶奶都對他的學習很上心,但是他卻是屬於性子很慢很慢的,特別聰明,但是不學。從接班開始,他是我和班主任下功夫最多最大的一個,在學校的課堂作業寫的很慢,一節課10道口算題都沒寫完,但家庭作業基本都能完成,基於這種情況,我和班主任在佈置作業後,觀察他的情況,發現通常都是在發呆,老師提醒了就寫幾個字,老師一走,就又放下筆了。諮詢他之前班級的老師,反映説他一直是這樣,現在還好多了,之前下雪天上課了他還在外面玩雪,考試都是叫他爸爸陪着他,不然就不寫。

而我和班主任採取措施之後,卻得到他爸爸説我們是不是對他們外地人有意見,當時聽到真是心涼,我直接找到他爸爸,説明情況,若是對他們有意見,我們根本就不會下這麼大的功夫,另外我發現那孩子有個下意識動作,有時特別生氣,我會亮下巴掌,當我做這個動作時,他的身體會猛地一抖,我當時注意了下,後來問他爸爸是否經常打他,他爸爸説沒有,而他奶奶説有。我覺得這個或許就是他在校表現的根源,在家裏面太嚴厲了,在學校的時間或許是唯一讓他覺得輕鬆的時刻,之後我改變了方法,只要是他會的知識點就不再做重複練習,只針對錯誤的加以改正,而效果也比之前要好,他的牴觸情緒也不大了。

或許父母是想望子成龍,但要講究方式方法,不然給孩子造成的將是一輩子的心理創傷,造成反向效果,後悔不迭!

三、寵溺型家庭

還有一種是家裏爺爺奶奶管,父母或離異或去世,這種隔輩兒之間比較親,對孩子就是一味的寵,而孩子反而不學好,打架鬥毆,偷雞摸狗,最終走向歧途。一個鄰班的學生家裏離異,爸爸工作忙,平時都是爺爺奶奶管,不知什麼時候染上了偷東西的惡習,小區裏面住户的東西都偷出去變賣,看着是個小孩,東西也不貴重,看在家長面子也不做多追究,由此愈演愈烈。在學校經常就沒影了,很是危險。後來給他調到了一個經驗較豐富的老師的班級。最嚴重的一次是剛好他們班主任剛好有事請假,他在校園又沒影了,趕緊查監控,沒看到出校門,但是找遍了教學樓卻沒人。我們辦公室剛好挨着樓梯口,校長他們在旁邊商量着怎麼辦,給他家長聯繫,也沒回家,都打算要報警了,後來下課之後他自己跑出來了,原來他就在我們辦公室旁邊的樓梯下面藏着,當時真是心情複雜。後來他爸爸把他送到了少林寺,之後情況如何就不知道了。

報告顯示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大多都是在幼兒時期,家長要找對方法,不要以想當然的想法實施到孩子身上,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典範,俗話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定要當好這個角色,帶給孩子積極向上的形象!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5

家長開放日過去了,忙碌過後,收穫甚多。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我的心情很激動也很開心,激動的是我們要在全班的家長面前來展示自己的課程,開心的是幼兒園給我們老師、小朋友一個很好的展示平台。

在活動開始前,我們班的家長們就早早的到齊了,想必爸爸媽媽們都迫不及待地看自己孩子的精彩表現呢!

晨間,孩子們精神百倍地做着早操,個個都使出了力氣,都想着好好地展示給爸爸媽媽看,別提寶貝們多樂了!

第一個活動是一節綜合活動課《五官動一動》,活動中孩子們積極表現自己,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每當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們都勇於舉手,開動自己的小腦筋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家長們也很配合,大家都很安靜、專注的聽老師講課。看到孩子們如此的表現,家長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下來在認字寶寶、背弟子規、念成語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很能幹,響亮的聲音繞着整個教室呢!難得的半日活動中老師也特地安排了一個小遊戲,讓媽媽和寶貝們來場親子對抗賽。毛毛蟲賽跑中寶貝們和媽媽們分別組成了“大人隊”和“小人隊”,小寶貝們可不甘示弱,最終取得了勝利。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短暫的家長開放日過去了,但它不是一陣風,它留給了我們深刻的回憶和感想。通過家長開放日的開展,家長對我們的工作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對我們的工作進一步肯定,看到家長們的笑臉、信任的目光,聽到家長們的肯定,我感到無比的欣慰。首次的開放日能成功的開展,這也給我們老師一些很大的鼓勵,讓我們老師也成長了。再次感謝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6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通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説,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6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通過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入廁習慣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媽媽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對於小班的幼兒,如果採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別急,告訴您小竅門,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天天給孩子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吃飯時不能掉米粒。有的孩子經常小便在牀上,針對此現象,您可以給孩子講《小豬尿牀》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啟發,懂得睡覺前要及時上廁所,才不會尿牀的道理。有的孩子很難入睡,可以通過欣賞歌曲“9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孩子養成9點要準時睡覺的好習慣,平時注意觀察,要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促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4、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通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通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着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1、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着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裏,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牀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説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原則。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我們建議家長訂閲《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雜誌,並定期組織家長來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反饋閲讀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地向書本學習,用心地向他人學習,用心地向孩子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為教育孩子的行家裏手。我們還積極引導家長在家中統一家庭成員間的認識,統一教育方法,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反覆強調,各種規則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補充,使幼兒能夠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去努力。如:溶溶小朋友對進餐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進餐時注意力分散,常常將飯菜含在嘴裏或吐在碗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進餐習慣和進餐時間上都有了進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繫,希望家長配合並能和幼兒園一樣地要求孩子,不無故遷就,在家中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堅決不喂,而對孩子進餐時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漸漸地孩子在家和在園一個樣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逐步改變,他們不僅增強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4、 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説,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督促孩子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而且多次重複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通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通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着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家長教育感悟隨筆7

只有當爸爸媽媽的人自已幸福了,那麼孩子才會幸福。孩子不應是我們的全部,當媽的經常會對着人嘮叨説:我很煩惱,孩子不聽話,處處跟我頂着幹。我每天還要辛苦工作,回家還要侍候孩子,給他好吃,陪他玩,陪他做作業,等等。

我們通常都有這樣一個困惑,是把自己的全部貢獻給孩子,還是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媽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除了陪伴孩子,還應該發展自己,並與成年朋友交流溝通,有自己的生活。

為此,媽媽應該為孩子安排好日程,給孩子確定的作息時間,比如每天幾點就讓孩子上牀,養成習慣,睡前給孩子講一兩個故事,唱歌,親吻他們,關燈。做這些事情時,父母應該是全心全意的,並且持之以恆。這樣媽媽可以在孩子睡覺後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當媽的覺得憂慮,沒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樣的情緒也會傳染給孩子。所以,做母親的應該找時間發展自己,使自己從內心感到快樂,一直以良好的心態和微笑面對孩子。

父母照顧好自己,那麼孩子就會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