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範文(通用10篇)

文學7.8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範文(通用10篇)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1

從事教育十幾載,從不敢懈怠,因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只是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它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民族的命運。所以,每時每刻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了敬畏,都在不斷地警省自己,有沒有盡全力,足不足夠真誠,一路走來,總在反思,在這裏,我願採擷思海浪花裏的那麼兩三朵,全為拋磚引玉,以與各位教育同仁共勉。

教師的激情——源於對學生的愛

教師激情的源頭活水是對教育、學生的愛。心中沒有愛,試問,怎麼能教育好學生、感動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成長和轉變。一個缺乏愛的教師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這樣的教師,不會在心中有陽光,不會擁有教育的智慧和靈感;這樣的教師,不會愛護、尊重學生的人格,缺乏對社會和人生的責任感。夏尊丐先生説過:“愛對於教育,猶如池塘之於水,沒有水,便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便不能稱其為教育。

所以,教師的激情源於對學生的愛,源於對教育的熱愛,只有這樣的教師,才能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孜孜以求,才能夠精益求精,專心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吃透教材、熟悉教案、瞭解學生,正真成為教材文本和學生的“知音”;才能夠每天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聲情並茂地滋養學生的心靈。

教師的幸福——源於教育理想

教師幸福是個人需要滿足與潛能實現而獲得的體驗。教師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質生活的保障;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愛的滋潤,渴望心靈自由的空間;社會性的需要,有自我實現的夢想和追求,需要得到滿足,教師才可能營構幸福的教育人生,凸顯主體生命的意義。

做為教師,當你對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自如時,那是一種幸福:當你不斷進取,執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時,那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教師的幸福是看到學生的畢業證書上,是節假日收到學生送來的温馨賀卡和溢香鮮花……

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師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腳步;只有那些勇於付出的教師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時光;只有那些善於不斷進去的教師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天堂,只有那些執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師才能真正體驗教育的幸福。

教師的微笑——源於學會享受生活

教師有了微笑,才能有師生心靈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使課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時時併發出創新的火花。

教師的微笑,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體現出的是一種正確的教育理念。保持微笑,是自信、是樂觀、是熱情,是對未來充滿着無限的希望;而這些,恰恰是對學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灑向學生,也滋潤着教師自己的心田;撫慰着學生,也愉悦着教師自己的心田。

教師,請保持微笑,莫以師道尊嚴代替微笑。做生活中真實的你,就能還給學生真實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才能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學會享受生活,才能呵護孩子的情感,關愛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會是馴獸式的冷酷,你關注的目光才會在孩子的心靈生起燦爛的太陽!

要學會享受生活就要珍惜、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命點燃生命,力求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

美好的生活屬於每個人,教師學會享受生活,讓微笑永駐你心間吧!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2

工作兩個月以來,我在學校發現了自身一些問題,不僅在學校並且在見習基地和帶教老師討論,受益頗多。

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我發現自身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我在聽戚老師的課時,發現戚老師的板書設計得很好並且講得很透徹,但是我自己在上課時,雖然也想過怎麼寫板書,但是在課上總是發現板書寫得有些亂,課前設計板書還是沒有設計得很好,很到位,這點要多向戚老師學習。另外我發現現在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課上學生不聽講,就坐在那發呆,我這個問題也向其他老師討教過,他們給我一些意見,如課上發現他不聽講就讓他回答問題,回答不出就站一會,還有就是一上課就讓他站着,我和戚老師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也説道過這些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回答問題,並且要慢慢地讓他們改。

趙老師和書記也和我説到,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聽,不然即使有能力將知識講清楚,講透徹,但是學生不聽也是白費功夫,所以課堂管理是很重要的。有一次早上遇到校長,他對我説,我的性格較內向,不可能讓我改變性格,大聲叫讓他們停住,這就要我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讓他們喜歡上我的課,這樣課堂紀律也可以弄好,學生聽課也會認真。我聽了後,自己也思考了,覺得很對,雖然剛開學的時候有的老師告訴我一定要兇,要讓他們聽話,但是我嘗試了幾次後發現,有的時候真的兇不起來,那我只能換個方法,我可以在課上變現得更好一些,讓課堂變得有趣一些,吸引學生,讓他們都喜歡數學課,那麼課上的聽講問題就會解決,課堂管理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解決,所以我應該努力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在課堂上管理學生。

在這段時間內,我發現,要做好一名教師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僅要回教書,能將知識點講明白,還要有能力管理學生。這和在大學裏學習完全不一樣,大學裏老師只管自己講,大多數時間不管學生是否在聽講,但是到了中學,教師一定要學會管理學生,不然在課上學生就不會認真聽我所講的內容。

講到管理學生,我現在努力做到在課上吸引學生,讓他們不能覺得數學課是枯燥的。那麼要吸引學生,我需要多瞭解學生,這裏我想到了上次聽王老師的講座,講到心理學是很重要的,我應該多去看看一些關於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要全面的瞭解學生,才能在課上吸引學生。另外我自己還要多學習,多豐富我的知識,做到智慧地上課,牢牢地吸引住學生,

經過兩個多月的工作,學習,真的讓我學到了許多,我也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辛苦,不僅要在教學能力上有提高,還要在其他方面都有所提高。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3

最近,我總有一種困惑,作為小班幼兒教師,當孩子淘氣時,我們該如何對待呢?如果是以前,我必定會以成人的角度去解決所謂的問題。慢慢的我認為,幼兒教師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隨意性,改變以往從成人的角度處理問題的做法,對孩子們更要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們分享交流如何把玩具好好送回家的時候,只見睿睿小朋友把積木弄到了地上,當時我心裏想,我話還沒説完,就自己行動,真不守紀律,所以立刻批評了他。只見他用兩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腦袋扭向一邊,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樣子。我一看他的表現,知道他對批評一時還接受不了。於是,我立刻改為鼓勵的口氣:“睿睿可是懂事的好孩子,想幫忙收玩具對嗎?老師和你一起收好嗎?”他雖然沒有完全轉過彎來,但捂着耳朵的雙手放下來並開始慢慢撿起地上的積木。在我不斷地鼓勵下,他把地上的積木全撿乾淨了。

事後我與睿睿談心,知道幼兒教師鼓勵的語氣及肯定的態度才能是他卸下防備。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要從幼兒角度出發,讓他感到老師理解他併為他着想,這樣,在他心情愉快的時候,抓住這個教育時機,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並願意改正。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老師柔和親切的態度、敏鋭信任的眼神,幽默活潑的話語,都會使孩子獲得愉悦的感受,而孩子們也正是在這寬容諒解的氛圍裏,才會消除牴觸心理,獲得尊重、理解,從而接受幼兒教師的正面教育。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4

一個星期,隨着日子逐漸步入正軌,我們已經在逐漸的熟悉着學校裏邊的日常。

早上伴隨着學生們的起牀號從沉睡到清醒,呼吸着清晨的清新空氣,聽着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開啟了忙碌的一天。一天的開始從晨讀開始,第一次帶着他們晨讀其實是沒有一點想法的,就回憶當時我自上國中時候,晨讀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提前的將有難度的生字詞標上拼音,做上註解為了以後方便講解。練習停頓,帶上一些情感,做的都是我記憶當中語文老師的做法。清晨的早起,讓這些孩子還是有一些困頓,晨讀的時候是他們最不清楚的時候,雖然很心疼他們,但是早上該做什麼還是要這樣子做下去,提醒他們要起來投入朗讀當中。

初來當老師,才知道真正講課是很困難的,和之前在學校練習備課的差別實在太大了。講課,不是單純要講出來,重點是要使得學生可以懂得你的話,知道你所講的知識是什麼樣子的,才能理解的了,還有要不斷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的你要去關注着學生的程度,關注着學生接受範圍,一點點的引導和點撥,讓他們跟着你的思路走起來,學習學科知識。雖然自己知道要講的知識點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也有很多,但是上課的時候,就會發現馬虎的毛病出現了,丟三落四的。雖然自己覺得挺不好,有的時候講着講着這個知識點就想起來剛才落了一個知識點又趕緊補上之前的。現在的我講授能力還不是那麼成熟,能力還是有待於去提高,總結歸納水平還是有待增強,要更加的注意細節。每天的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提高,相信以後會做的更好!

加油吧,實習生,做一個合格的老師。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5

有一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我很贊同。就像大船沉沒源於一塊有蟲蛀小窟窿的木板給我們的啟示一樣:不要忽略小事,小事有時也會鑄成大錯。

我國現代教育的先驅者陳鶴琴先生説:“幼稚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歷程。”“教師的一言一語、都會深刻地影響兒童。”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我深知關注細節的重要性,時常要求自己做每件事情都不要忽略細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求孩子做到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關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關注自身行為的小細節: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裏儘量小聲説話,輕輕走路等等,這些細節的堅持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細節的關注體現一個人的責任心。

在與孩子交往中也要注意細節:聽孩子講話時要蹲下來與孩子平視,這樣一個細節讓孩子覺得老師就像朋友一樣,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善於運用眼神,細小的動作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剛入小班時,有一個孩子分離焦慮特別嚴重,當別的孩子已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卻還哇哇大哭,有一次離園,我親親地吻了一下他的臉頰並與他約定明天不哭了。第二天我驚喜地發現孩子開開心心的來到了幼兒園……家長説,你昨天親了他,他開心地向家人宣佈:“老師喜歡我,老師親我了。”輕輕的一個吻換來了孩子順利擺脱分離焦慮,真後悔為什麼不早點親親他呢。在我們大人看來只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了,可對於孩子來説,卻是成長中無法逾越的坎坎坷坷。

再如,每天的離園活動,家長總是詢問孩子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我想如果都以“很好”來回答,家長會認為老師可能沒有關注到我孩子的表現。因此每天我都會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今天吃了幾碗飯;在遊戲中做了些什麼;區域活動中操作了什麼材料;心情如何;遇到特殊的事情,我會用筆把它們記下來……然後在離園的時候,一一反饋。來不及反饋的,在班級QQ羣裏反應。家長們聽老師説得那麼細,都開心地露出笑臉,“老師觀察得真細啊,交到你們責任心強的老師手裏,我們放心。”

每個人每天所做的都是一些重複的瑣碎的平凡的小事,能稱得上大事的沒有多少件。但是能夠把小事、平凡事做好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讓我們都來關注細節,做這不平凡的人吧!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6

童年於兒童而言意味着什麼?3年的幼兒園生活我們究竟應該給與孩子的是什麼?這是一代代“六一人”在平凡工作中永不間斷的思考與探索。

從1945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誕生伊始,就確定了“保教合一,教養並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辦院方針。“養成教育”從那時起便成為了保育院的教育核心。“養成教育”的提出是歷史賦予的使命,在近70年的發展中不斷深入,逐漸科學,並且在每一個不同的時代,耕耘出不同的深刻內涵。

概括而講,“養成教育”在六一幼兒院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1945年~1950年):養成教育的萌芽期。建院初的5年內,在戰火連綿的艱苦年月,全院人員從零開始,以康克清同志提出的“保教合一”方針為指導,反覆觀察、瞭解幼兒,不斷摸索,於1946年以《幼兒一日生活順序》手冊呈現了養成教育的最初探索經驗,為延安第二保育院繼續開展與研究養成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階段(1950年~1 995年):養成教育的理論形成期。1950年延安第二保育院遷到北京更名為北京市六一幼兒院,繼續在深入學習、貫徹教育方針中堅持探索“養成教育”這一課題,並於1995年由姚淑平院長主編了《幼兒一日活動常規》一書,將六一幼兒院半個世紀的養成教育經驗總結提升,標誌着養成教育的理論體系初步形成。我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前理事長史慧中先生在為該書作序時寫到:“平平常常的幼兒園生活,透出不容絲毫懈怠的節奏!日復一日的實踐,編織出了幼教科學規律!‘生活常規’,這在幼教界熟悉不過的字眼,已被六一幼兒院50年的心血結晶折射得五光十色,細膩,科學。這裏,既展示了全院職工的理想與情操,又體現了一代又一代院領導班子的教育科學和藝術造詣。”

第三階段(1995年至今):養成教育的創新發展期。建院70年來,伴隨着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深入學習和養成教育的實踐與反思,六一幼兒院“養成教育”走人了新的創新發展期,主要表現為“三個轉變”與“三個關注”。

養成教育的“三個轉變”,即由過去“嚴格的常規”變為“快樂的常規”,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需求”,由“消極的保護”變為今天“積極地培養、鍛鍊”。在實踐中養成教育的培養目標沒有改變,依然是堅持保教合一的原則,為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等做出不懈努力,但是“三個轉變”的實踐要求教育者在培養的過程中更加關注到了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幼兒的心理健康、幼兒的情感需求、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及幼兒學習過程中經歷、感受、體驗的重要性。因此這一階段養成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完全統一不變的,我們會根據幼兒的特點與差異為他們提出適宜的標準;教育的過程不再是簡單的傳授,我們會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注重幼兒的經歷、感受和體驗,使養成教育更加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

如果説“三個轉變”是我院養成教育在新時期的創新,是對我院保教合一的繼承和發展,那麼,“三個關注”——關注幼兒情感表達、關注幼兒自主選擇、關注幼兒交往範圍,是我院養成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我們在學習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實踐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進一步認識,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進一步尊重。這樣的認識和尊重不僅使教師更加理解和接納幼兒,在生活與學習中創設了更加適宜的師生氛圍、教學策略,更使幼兒擁有了更加快樂、自主的生活遊戲體驗。

養成教育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前進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除了關注前進的速度,也從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骨幹先行,全體跟進,骨幹引領新經驗,全體固化成日常”的教學管理策略,通過有效的管理,讓每一位教師在教學深化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與完善,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獲得成長與進步。

2015年,70載的歷史積澱,半個多世紀的探索踐行,在走向“養成教育”本質的過程中,“六一人”堅定了一條主旋律:養成於生活,養成需真愛。我們將用這份樸素的愛精心呵護幼兒,潛心研究教育,讓六一幼兒院的“養成教育”更加符合孩子們成長的真正需求,為孩子們的童年留下寶貴而有意義的成長經驗。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7

時間在悄悄的走着,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現在是我職業生涯的最開始。很多時候將現在的自己和兩年前的自己進行比較的時候,會得覺得很不可思議:思想上的成長是不可思議的!這包括教育思想,也含有思想裏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工作熱情和種。種與工作相關的記憶印在腦海中。這些印記全都來自於兩年來教學工作的每分每秒,這裏邊既有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也有自己的艱辛努力,這也來自於自己與前輩與同事與學生最真實的交流和互動,來自於每次或欣喜或失望或振奮或彷徨的難忘經歷,這些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和快樂。回顧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我有幾點成長感悟與大家分享:

首先,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教師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態決定教師的素質和教育教學工作業績。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主動去做,例如備課、上課等業務,想學生所想,這樣不但會鍛鍊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對較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向優秀教師學習,學會學習就會成功。

然後,做個有心人,及時的反思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每學期學校都會舉行骨幹教師講課等,這樣我跟着他們學習,經過摸索反思自己所教,自己所學不斷進步、改善、總結經驗,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説,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因此,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

作為日常的教學,這兩年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着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經過不斷的反思才能一步步的成長。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鍵盤留下文字,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為以後寫教育論文做鋪墊。

最後,總結經驗,梳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我感覺自己在管理學生這方面有點欠缺。毛澤東説:“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班級管理講究藝術,要多動腦筋,考慮孩子的需求。從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上動腦筋,哄着孩子跟你走,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氣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總之,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要想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班級氛圍,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把工作做細、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處處有教育,營造健康向上的班集體。

還有一點就是:有愛心、耐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學習的差異。要想把孩子都達到統一標準是不可能,也就是説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統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對的。要用不同的尺子來量孩子,發現孩子與與眾不同的長處。千萬不要用一把尺子來量所有的孩子,那樣你滿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我們怎能憑孩子的一時表現,判斷他的一生呢!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以上是我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做法和體會,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最後送給同行一句話: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自有它的偉大;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的,但苦中有樂,其樂無窮!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8

初出茅廬的我們剛從大學校園走出,就踏上了三尺講台,從學生的身份轉變成了一名光榮的教師。然而我想,作為新教師,我們更應該以學生的心態去學習,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學習優秀教師好的教育教學經驗。

教育形勢快速發展,對我們新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教師,我們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缺少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課堂教學技能、策略不足等。並且我們還存在着很多問題,如滿堂灌或滿堂問或照本宣科、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不能突破等。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李桂蓮校長説一個單位最好的福利是給員工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學校的新教師崗位能力培訓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台,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備課是我們走向講台前的準備工作。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想這句話運用在我們教師備課、上課環節也是十分合適的。備課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師的職責。備課首先要備教材。以前我理解的備教材僅僅是把要上的那一課看看就可以了,然而陳主任告訴我們,備教材首先得通覽全冊,注意章、節、單元內部系統性、因果性和關聯性。這樣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教材。第二步備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整節課是圍繞着教學目標開展的`,上完一節課後評價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第三步是備學生,學生基礎有差異、能力有高低。我們備課時就應該考慮到方方面,教學效果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其次還有備教學法以及備習題。這都需要我們細細琢磨。

學校讓我們新教師上了兩次公開課,而這兩次公開課後我自我反思,再加上琢磨上次培訓課陳主任和李校長説的話,以及我的師傅老師給我的建議,我的感觸非常深,也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自己也要在教學工作中摸索、總結自己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知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發揮新教師的優勢,彌補新教師的不足,努力盡快成為一名優秀的好教師。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9

中學時代,我有一個夢想,將來做一名教師。

最初產生夢想的原因似乎是看不上自己當時的老師。地理老師太嚴厲,每每搞得課堂氣氛異常緊張,讓人感到太壓抑。我想,如果我當老師,我一定讓我的課堂是輕鬆和諧的,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上完一節課。數學老師脾氣太壞,上課總是打人。我想如果我是老師,就算學生再過分,我也絕對不會動手打他的。如果學生犯了錯誤,我必定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心悦誠服地改正。班主任太偏心,就喜歡學習好的學生,他們無論犯了什麼錯誤都可以得到原諒。而差生就不同了,他從來不聽差生的任何解釋,動不動就讓差生寫檢查站在講台上念,動不動就讓差生站在教室門口上課,動不動就罰差生打掃衞生。我想如果我是班主任,一定多給差生一些關心,和他們做朋友,耐心地教導他們,用愛而不是“刑罰”來轉化他們。

我還想,如果我是老師,我絕不像現在的老師那樣成天擺着一幅“臭架子”,高高在上,顯得那麼不可一世。我要俯下身來,走進學生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他們打成一片。我要讓我的學生喜歡我而不是害怕我,要讓我的學生尊敬我而不是討厭我。

總之,我編織了許多美好的計劃,只待夢想實現的那一天去一一實踐。今天,這個夢想終於成為了現實。2009年的夏天,大學畢業,我正式成為一名鄉村國小教師,對此,我曾經感到無比的幸福,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踐行曾經的種種想法了。然而,教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那許多的想法多麼地不現實,甚至有點幼稚與天真,所以總覺得那麼可笑。

在教學中,我拋開老師嚴肅的“臭架子”,隨和地對待眼前的每一個孩子,卻使得課堂亂成一團,以致無法講下去。我不願大聲呵斥搗蛋的孩子,想用大度換來他的自覺,反而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我説我絕對不會動手責罰不聽話的孩子,卻一再食言。還記得那天,當我耐心勸導了幾次的孩子一如既往甚至變本加厲地搗蛋時,我的憤怒超越了理智,舉起了手中的教鞭重重在打在了他的身上,教鞭落到孩子身上的那一刻,心猛地一沉,腦海裏有個聲音不停地在問:“這是我嗎?我怎麼會打孩子?我這是怎麼了?我為什麼會打孩子?”同樣式在那一刻,心中所有的美好願望都被擊個粉碎。後來,我開始想念我曾經的老師。

地理老師雖然嚴厲,但是他的嚴厲使他擁有一個安靜的課堂,可以讓他把知識講給我們聽,不像我由於缺少嚴厲使得課堂混亂不堪,以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數學老師懲罰了擾亂紀律的學生,使他不再影響老師的講解與同學的學習。班主任原諒好學生是因為他們大多時間愛學習、愛勞動、遵守紀律,偶爾犯個小錯,只能是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罷了。而差生屢屢犯錯,屢屢承諾改正,最後又屢屢食言,使得班主任無法再相信他的任何一句話。

我似乎理解了他們。漸漸地,我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有時變得連我自己都不適應。為了安靜,我大聲呵斥竊竊私語的孩子;為了能夠繼續講下去,我歇斯底里地呼喊,直到嗓子幹疼;為了讓聽講的孩子聽到我的聲音,我把違反紀律的孩子趕出教室;為了一羣孩子而懲罰一羣孩子……最終,我變得言不由衷,變得凶神惡煞。這一切都不是我所願意的,更不是我所喜歡的,但是我實在無法忍受那些個頑皮的孩子向我的耐性發起的一再挑戰。

某天,在網上看了許多譴責老師的言論,犀利的語言,毫不留情,把我們貶得一無是處,對此,我只能若笑,從他們激烈的言辭中我看到了他們心中那美好的想法,從他們美好的想法中似乎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是呀,自己原來不也是這樣僅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老師的嗎?

唉,我是老師,我開始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 篇10

剛畢業的我作為一名見習教師,懷揣着滿腔的熱情,來到這個花一樣的世界,與孩子為伍。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歡樂,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期待與憧憬。我信守自己的諾言,用心編織着愛的搖籃,陪伴孩子們走過快樂的童年。在這期間,有許多事情我記憶頗深,有快樂也有悲哀,有甜蜜也有心痛,有委屈也有自豪,讓我真正領會了做一名幼兒教師的酸甜苦辣。

我剛參加工作時激情四射、熱情洋溢,每天教孩子唱歌、跳舞、做遊戲,恨不得把我所學的東西都教給我的孩子們,即使如此我發現孩子們總是離我很遠不敢與我親近,甚至有的家長還到園長那兒去反映我對他的孩子不好。當時的我是那麼的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同班年長的老師告訴我説:“小王,你年輕漂亮又受過正規的訓練有良好的素質,可是在幼兒園工作不僅需要這些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耐心、愛心和責任心,短短的一席話給了我無限的啟發,我至今也一直把它牢記在心裏。是的,愛是老師最美的語言,每天清晨我會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們,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問問他們早飯吃的是什麼,在來園的路上看到了什麼有趣的事等等。當孩子們親熱的喊着王老師,嘰嘰喳喳的告訴我時,快樂洋溢在孩子們的臉上。我還到處收集小故事、小玩具深入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朋友。我要把這份愛全身心地投入,愛護孩子們,瞭解孩子們,關心孩子們。

一天又一天,我感覺到孩子們已經在喜歡我了,他們不但尊敬我,而且樂意接近我、親近我。每當我走進幼兒園或走在路上時耳邊總會想起一聲聲的問候,那一聲聲的老師好就如一陣陣的暖流湧入我的心田;每當教師節時總會收到孩子們親手製作的小卡片,從短短話語、片片紙張中我收穫的是孩子們對我的無限祝福與熱愛;我不舒服時,他們都會圍過來摸我的手,皺着眉、歪着頭,表現出一副心疼的樣子。這使我受到啟示,那就是:誰把愛的種子灑向人間,誰就能得到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