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3000字

文學1.67W

今日粗讀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感到很受震撼,感覺到很受啟發,現將讀後的感想加以記錄。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3000字

一、《貨幣戰爭》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頭的形成、發展的歷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頭的世界歷次重大經濟、政治、社會運動中的角色以及給社會經濟造成的破壞,證明了金融資本的逐利的本質,分析了金融資本利用貨幣發行權製造通貨膨脹剝奪廣大民眾財富的種種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對世界金融發展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宋先生利用歷史的分析,説明了亞洲金融危機與上世紀日本經濟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點分析世界金融資本操作手法,並提出中國面臨的危險。

三、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勞動力和引進外資,成為了世界製造地,外匯儲備一路飆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大,而在近幾年中國的股市與房市也是異常火暴,國際資本“熱錢”在中國兩市場上的推波助瀾,使中國面臨被世界金融寡頭“剪羊毛”的危險。

四、中國現在處於社會發展升級的矛盾多發期,如果出現金融上的波動,後果很難想象。這必須需要人們反思,找出相關的對策,但願擔心成為“杞人憂天”。

問題一:中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貨幣戰爭》一書,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反響。在書中,作者宋鴻兵先生講述了以羅斯切爾德家族為代表的“國際銀行家”操縱世界300年工業化歷史的故事。他所講的那些聽上去令人震驚的故事都是真的嗎?

答:對你提出的問題的一個簡單回答是:我不知道。在世界近代金融史上,羅斯切爾德家族的確曾有過很大的影響力。他們一度呼風喚雨,左右逢源,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不過這個家族目前的情況如何,則不太好説。宋鴻兵先生認為,如果僅按照每年6%的'收益率來計算其家族資產,到今天大約有50萬億美元之巨。如此龐大的資產以什麼形式存在呢?應該主要是金融資產。可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截止到2006年底包括各種衍生品在內的全球金融資產總值為350萬億美元左右。這樣算來,僅羅家族就擁有世界全部金融財富的七分之一。坦率講,對這個數字我將信將疑。

儘管數字可能與事實有出入,但説西方世界是由為數極少的精英所運作,我大體上還是贊成的。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就曾經指出,任何時期、任何國家的上層都是由5%的人口構成的。這種被稱作“布羅代爾5%法則”的現象,在歐洲和美國表現得特別明顯。而少數上層成員中就一定包括羅斯切爾德那樣的家族。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我覺得《貨幣戰爭》所依據的邏輯框架看上去還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它談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在這本書的扉頁上我寫的那兩句推介語,應該説基本表達了我對此書及此問題的總體看法:“這本書印證了我多年研究所形成的一個觀念,即誰控制了貨幣誰就能支配一切;不過,我也同樣希望作者講述的故事純屬臆想,因為這樣我們便可以堅守住以往的信仰,即人類大致生活在一個誠實的世界中,沒有被一小撮國際銀行家玩弄於股掌。”

我越來越感覺到,以前許多人對貨幣問題的重要性過於低估了,以為貨幣不過是附在物質生產“肌體”上的“一張皮”,是派生物,其基本功能是服務於物質生產,也就是説要方便貿易、加快流通、增進分工。就經濟學而言,不僅微觀經濟學中沒有貨幣的位置,在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中涉及貨幣及匯率政策的場合,貨幣都是作為一個外在物存在的,其本身並非整個生產過程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認為“唯有貨幣是重要的”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弗裏德曼看來,貨幣政策至多在短期能夠對生產過程施加些影響,而長期看貨幣是中性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流行於中國的制度經濟學,其中也幾乎看不到貨幣的蹤影。對此,宋鴻兵先生則反其道而行之,在《貨幣戰爭》中明確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真相是金融資本不僅主導整個物質生產過程,而且控制整個人類歷史進程。

對接受主流經濟學的人而言,貨幣作為一種權力並被國家或國家背後的金融大亨用來作為實現自身目標之工具,這一邏輯很新鮮,甚至有些振聾發聵。其實這並不是全新的或具有獨創性的觀點。列寧在一百年前就曾在《帝國主義論》中説過,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之一便是金融寡頭的壟斷。希法亭於列寧之前在《金融資本》中也深入地觸及了這一命題。除此之外,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也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過貨幣本質問題。德國經濟學家南普在其1924年出版的《貨幣的國家理論》中就曾明確指出,貨幣和國家密不可分,脱離了國家的貨幣便成為無源之水,而沒有以貨幣表現的徵税權力的國家則形同虛設。

古德哈特在1998年的一篇題為《貨幣的兩重含義》論文中,更是喊出了“貨幣即權力”的口號。而當今走紅的金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六年前出版的《金錢聯繫》中論證説,貨幣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使世界運轉起來,它自始至終都是使支撐現代經濟生活的各種制度得以形成、並與戰爭密切相關的政治事件。順帶提一句,弗格森大概是對羅斯切爾德家族史瞭解最多、也是最深入的人了。遺憾的是我沒讀過他得以成名的羅斯切爾德家族史論著。我對這部書很感興趣,但又實在是無暇閲讀。看來只有等將來再讀了。

問題二:對於“國際銀行家”這個羣體,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

答:讀了《貨幣戰爭》,普通讀者會很驚愕,世界怎麼能是這樣呢?由幾個大老闆在幕後控制,甚至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等災難竟然都是他們精心策劃的,用作者的話講叫做“金融定點爆破”,他們有那麼大的能量嗎?他們真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嗎?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對“國際銀行家”下個定義。從狹義的角度看,他們只包括那些大的商業銀行家和投資銀行家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領袖等人。雖説能量確實巨大,但如果不和國家結合起來,這些人便永遠只能做全球政治經濟舞台上的配角。廣義地講,“國際銀行家”還包括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家。一旦把中央銀行家包括進來,也就是把國家權力引入其中,“國際銀行家”就足以成為全球主宰。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一個全球金融資產迅速膨脹的世界裏,廣義“國際銀行家”的主導地位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從人的本性上看,銀行家們一定是想通過金融權力來控制世界的,因為做到這一點會帶來巨大的利益,而逐利又是他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最終途徑。不過靠一兩個家族的力量實現這一願望的難度是很大的。全球金融市場畢竟不是一個完全壟斷的市場,而是一個寡頭市場,也就是説有一批實力雄厚的金融集團。這樣一來,為了控制世界,就需要銀行家們形成團隊,採取集體行動。按照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理論,除了存在共同利益之外,結盟或共謀還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人數要少,否則會出現“搭便車”現象;二是要有所謂“選擇性激勵”,也就是中國人常説的“胡羅卜加大棒”。再有一個條件是各集團之間相互博弈的時間或次數要足夠長和足夠多。滿足了這些條件後,“國際銀行家”作為一個羣體便會應運而生。全球銀行家在過去幾百年間結成了一個同盟並將世界玩弄於股掌之中,這樣的局面在《貨幣戰爭》作者看來是真實的存在。我的看法是,從邏輯上看,只要條件滿足,“國際銀行家”就一定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