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寫意雙河口的散文

文學2.47W

一尊刻着“雙河口古鎮”的高大石墩,像不言自威的老者,拙樸、沉穩、安然,臨溪聽柳,迎客於堤口,守護於青泥河畔。

寫意雙河口的散文

一折一拐間,眼前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夾道兩邊的商鋪,都是雕花木門、木窗、廂板房,古色古香,户户緊挨,鋪鋪相鄰,外看不大,內裏卻二重、三重地伸延出寬敞的四合院。“庭院深深深幾許”就是這種傳統房居的寫照吧。推開這方窄小的木門,下幾步台階,就進入豁然開朗的四合院,石板鋪地,院子正中陷出一淺池,仰頭才發現房頂對應出一孔天井,非方非圓沒有規則,那不規整的線條把天幕裁剪成一貼多變的卡通畫,頓然使整個院子多了靈動和情趣,我們反倒像井底之蛙。

懸於商鋪門頂上的那些匾牌,很像一本本線裝古書,見證了往昔崢嶸、記錄着時代變遷;更像一盞盞絨芯未泯的油燈,如豆光焰,引人回溯,搖搖晃晃回到某段光線幽暗的歷史隧道里。塵灰濛濛,似真似幻。“何家油坊”匾牌很醒目,這裏是極少關門的,今兒怎麼就關着?空氣裏似還瀰漫着醇香濃郁的油味兒。“德慶客棧”、“桂林客棧”的匾牌可能是年年都要上漆打蠟的緣故,越發油亮,字跡清晰得温暖,散發着家的味道,也都大門敞開,隨時歡迎客官入住。

站在石板橋上,看樓房河、梨樹河卷着白花花的水波,從兩個方向歡騰着、奔湧着,交相匯合到一起,恍惚間,我忘了自己來自何處,將往何處。收回走神的目光,擺擺頭,定定神,回到現實中,這就看到“端木遺風”的匾牌懸於大户高門之上,色澤晦暗,字跡滄桑,待辨認清楚,用心領會一番,不由感慨萬千:自有人類,就有對誠信的認同和呼喚,這家店鋪的先祖,把儒家誠信經商的理念,昭然於日月天地、昭然於扁牌之上、昭然於南來北往的商客、昭然於街坊鄰居,必然以誠信播種更多的誠信、以誠信創造更多的財富;天長日久,那些比金錢還珍貴的品性和修為,就紮根心田、滲進歲月、融入山水,在彼時甚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雙河口這片土地上,枝葉葳蕤,萬古長青,蔭及子孫。

古鎮石板橋,歷經600多年的風風雨雨,卻依然牢固結實。橋那頭是玲瓏精巧、袖珍型的龍王廟,“保風調雨順,佑一方平安”,是百姓對龍王廟虔誠叩拜的緣由和寄予的熱望;橋這頭是古樸厚重、氣派型的雙溪寺,建於清咸豐年間,為地方商賈、鄉紳和當地百姓自籌銀兩所建,也承載着百姓祈神靈保佑、免遭洪水侵襲、能夠連年風調雨順、莊稼有個好收成的願望。聽説鎮內還散佈有地畝廟、靈官廟、八角廟、觀音峽廟、安南寺、新龍寺等,但在這僅200多米長的老街上,相距數步的一廟一寺,歷經歲月風霜,保存如此完好,可見有多麼強大的發展氣場和向心力在這裏聚集過?古鎮的厚重底藴和獨有魅力於無聲無息間積澱下來。有所敬畏,才會有所為有所不為;有美好的期盼和願望,才會給一方山水留下輝煌的印跡和永遠的'念想。

站在這邊看風景,風景裏的人在那邊看屋頂。黑瓦一頁頁重疊,青石板一塊塊續接,瓦房和石板房上,綴着一簇一簇青綠的苔蘚,像一塊塊繡花布,散散鋪開。毛色黃亮的胖貓,天生一副慵懶、富態和冷豔,許是有着祖先們是大户人家的優越血統吧,它對曬暖暖的地方,是有選擇的。它擺着舒坦的姿勢,且坐且卧於房頂的花布上,似看非看着院子裏那些人。

古鎮是一幅珍藏版的畫。歷經600年世事雲煙,有過大熱鬧、大榮華的往昔,如今有些像“沒落貴族”,也像“美人遲暮”,淡去的都是浮華,迴歸到古樸素雅,反而愈加耐人尋味。這裏哪個角落都是景緻,哪個旮旯都有故事,就等你來看,來聽。

標籤:寫意 散文 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