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大堡子山腳下散文

文學2.44W

永遠的店子川小鎮

大堡子山腳下散文

一彎寒月斜掛在朗朗天空,映照着西漢水和漾水河交匯的鄉村小鎮。是夜,白天的喧譁和浮躁,隨着月光的升起慢慢變的清幽、坦然。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已酣然入睡。涼風習習,寂靜的四周,唯有西漢水和漾水河不知疲倦地述説着淡淡地心事。

小鎮坐落在大堡子山腳下的西漢水和漾水河沖積而成的小平原,古稱店子川。小鎮分上街和下街,説是小鎮其實不小,小鎮連兩鎮跨兩縣。小鎮的上街叫長道鎮,有一萬左右人口九個行政村,是西和縣重鎮。小鎮的下街叫永興鎮,有三萬左右人口二十七個行政村。系禮縣重鎮之一。在西禮縣時期,小鎮叫長興鎮。後西禮縣分而治之,小鎮也就一撇兩半有上街下街之分了。但這裏的人們不因為行政區域的劃分而改變歷史的習俗。繼續叫這裏為店子川。小鎮的人們無論走多遠,一聽口音,不問你是長道鎮人或者永興鎮人,出口就説,你是店子川人吧?對方馬上反問,你也是店子川人?四隻手就會緊緊地握在一起。那才真正叫激動呢!

小鎮三六九逢集,上街和下街輪流坐莊。如果逢三是上街趕集,那麼逢六就是下街趕集,逢九就不必説又是上街了,再逢三肯定又是下街了。如此這樣,當地老百姓戲稱是推磨坐莊。上街和下街的工商、税務自然也就輪流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相安無事和睦相處。間或,上街和下街的這些大蓋帽還會坐在一起,召開一次圓桌會議,對一些偷税漏費的個體户交換一些看法,交流一下管理經驗。

小鎮市場秩序穩定,很少見欺行霸市的人和事。

餄餎面是小鎮的標籤

小鎮最讓人心動的還要算小吃。小鎮的小吃要數扯麪和餄餎面了。在小鎮,無論老嫗小媳婦還是大姑娘,都能做得一手扯麪和一手餄餎面。在小鎮山川走一走。無論那一個村那一個寨,主人都會熱情端上香噴噴的扯麪或者餄餎面來招待你。

特別小鎮的餄餎面,在省城都小有名氣。一次省城來人檢查上街的工作,縣上和鎮上都準備了合適的工作餐。但他們説正好趕上集場,隨便看看。也正好那天下街逢集,一行人就一直轉了下來。待下街鎮領導聽到消息趕到時,省城一行人正坐在餄餎麪攤前,津津有味地在吃餄餎面。

從那以後,無論上街還是下街,只要有人來檢查工作,工作餐就一定有餄餎面或者扯麪。

小鎮的餄餎面,色香、質柔、味正。和其他地方的餄餎面有着質的不同。其它地方的餄餎面呈黑色,易碎。小鎮餄餎面,只要你往攤攤上一坐,一股苦蕎的香氣直撲心肺。攤主抓起一把柔長的,白綠紫紅相間的餄餎面,在案板上反覆彈跳幾次,放進敞口淺底的大瓷碗裏,用自制的小木勺和小木板調上各種調料,然後捧給你。只要你吃上一次,我敢打賭,你還想吃第二次哩。

大凡吃過小鎮河餄餎的人,都會問同一個問題。説這裏的餄餎面一定摻過小麥面,要不咋就那麼白且柔而長呢。在這裏生活了五六年,剛來時我也問過同一個問題。但五六年的耳濡目染,這裏的餄餎面確實沒有任何假可摻,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據説可以防癌,還可以降血壓。

每逢集日,小鎮的上街下街,顧客最多的小吃攤上還要數河餄餎攤了。趕集的人,儘管自已家裏有餄餎面吃,但還是要在集場上吃了再回家。往那裏一坐或者一站,不吃一碗餄餎面,就不算來趕集。

餄餎面是小鎮人攢錢的手藝,河漏面是小鎮人在家門口打的一份工,餄餎面是小鎮的標籤。

蘋果是小鎮永遠的微笑

小鎮的支柱產業是蘋果。蘋果是小鎮人耐以生存的主要依靠。小鎮的蘋果起步早,面積廣。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已形成了氣候。小鎮人侍弄蘋果就像學生做作業一般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小鎮人無論老人孩子或者男人女人,都會修剪管養蘋果樹。就是在外工作了十幾年的人,只要提起剪刀或者手鋸,一眼就能看出那根枝條又該修剪了。

小鎮人對蘋果樹的認識和認知是我們無法理解的。

人説:神槍手是子彈練出來的。小鎮的蘋果樹成就了小鎮人——人人懂技術、會管理,真的就是一個土專家。

小鎮是蘋果樹的博物館。在西漢水以北的捷地等村。山上有各個年代,各個時期,各個品種的蘋果樹次第生長。每一個年代的蘋果樹都記載着每一個年代的動人故事,記載着每一位蘋果人發展支柱產業的真實足跡。

六七十年代的蘋果樹,以紅元帥、黃元帥、早熟等蘋果為主。現在已只剩下一根主幹了。紀念碑一般傲視着天空。偶爾有那麼幾棵,發出一枝或兩枝新枝條,油畫一般頗有詩意。印證着枯枝發新芽這麼一句古話。

八十年代的蘋果樹,就像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姿冠整齊大方,枝果疏密有度。主要以老三紅蘋果為主。

九十年代的蘋果樹,就像一個貪婪的少婦,枝繁葉茂果盛。果農幾天不到果園裏轉一轉,她們的枝條就伸的到處都是。橫七豎八不成體統。這一年代的蘋果樹,品種繁多,有老三紅、新四紅、秦冠、金冠、還有紅富士等不一而足,是這裏蘋果樹的主力軍。

小鎮的蘋果樹給小鎮人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禮縣是國列貧困縣,但小鎮不在貧困之列,不是幫扶對象。

小鎮的蘋果樹是小鎮承擔農業特產税的主要樹種。税費改革之前,小鎮上交縣國庫的農業特產税佔全縣農業特產税總額的六分之一。

小鎮有耕地8萬多畝,有6萬多畝已栽植蘋果樹,蘋果已覆蓋了全鄉76%的土地。小鎮118個村民小組5206户人家,家家有蘋果園。多則三五畝,少則一兩畝。一到春天,整個店子川一片芬芳,除了蘋果花還是蘋果花。在大堡子山北山樑峁,極目店子川:西漢水似飛天仙女手中的綵帶,婀娜多姿在蘋果花的'海洋裏穿行;漾水河似飛天仙女的梳粧鏡,在蘋果花叢中閃爍。而一到秋天,整個店子川就成熟了。庭院裏,果園裏,到處都是小山一樣的蘋果等待出嫁。在田間地頭,在村頭巷尾,到處都是談論今年蘋果的收成和價格的人,語氣中時時透露出欣喜。

在隴南一帶,當人們説起小鎮就會想起小鎮的蘋果,當人們談論起蘋果就會想起蘋果之鄉——小鎮。

小鎮真正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裏。

沉重的腳步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人無意間在大堡子山挖出了秦人的銅器皿。好事者就車載以入,整個店子川車水馬龍,整個大堡子山地區人歡車叫。整個大堡子山周圍的鄉村:一時間耕者棄其田、果農棄其園、教者棄其生、生者棄其學的人比比皆是。多年來,只有耕者吆牛聲和山雀啼叫聲的山峁:一時間就成了大市場。大堡子山一帶的樑峁:麪館、香煙攤、啤酒屋、錄像廳、茶水點等處處皆是。其時,你在大堡子山腳下的任何一個鄉村走一走,村莊內除了幾個老嫗在伴隨着太陽,就是鄉村國小的那面紅旗在聆聽着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偶爾有從山上下來的小夥子或者壯年男子,她們都會不悦而同的罵他們:咋不挖去來。一時間,大堡子山腳下的鄉村流傳這樣一句民諺:要想富,上山挖古墓。

隨着大堡子山文物的出土,大堡子山腳下的人們也發生了大的變化:有的專門盜挖文物,有的專門收購倒返文物,有的組織團伙搶竊文物一時間,鄰近各縣賭賻最歷害的人,購買高檔摩托車的人,購買時尚衣服的人,騎着摩托車上學的人等等。都是來自大堡子山腳下的鄉村。

大堡子山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早在九十年代初,就開始下大力氣集中整治,但由於各種客觀原因,如警力、財力、人們的綜合素質等因素的限制,大堡子山現象是得到了扼制。但亡羊補牢,收效甚微。

大堡子山文物的走失,富了一部分羣眾,荒廢了一部分學生,毀了一部分幹部職工。但是,大堡子山文物的走失,卻引起海內外學者的關注。找到了先秦文化殘缺的歷史。填補了先秦文化一段空白的歷史天空。

大堡子山系先秦西陲陵區,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秦王朝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再也不是殘缺的王朝。

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一邊對大堡子山地區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邊下大力氣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標本兼治。

大堡子山腳下的鄉村,所有因文物滋生的社會惡勢力團伙全面剷除。因文物而墮落的幹部職工得到他應有的苦果。因文物棄耕者,已找到了他們的良知,現安居樂業。按照農業綜合開發的總體佈局:興修水利,發展果園,建圈養畜

現在,無論在大堡子山退耕還林點還是文昌觀旅遊點,或者永興、長道兩鎮任何一個建築物上,極目店子川,都會使你心靜如水。所有的浮躁和不安均會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