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人生無常-抒情散文

文學1.81W

上次我在網上看了一份調查表,它以民眾投票的方式選出了當代人心中最受歡迎的一百名中文作家。其中古代文人居前,有李白、杜甫、屈原、、蘇軾、曹雪芹等,近當代也有我喜歡的張愛玲、冰心、餘秋雨、三毛、史鐵生等,由此可見,民眾的審美眼光並不像某些媒體説得那麼低俗。這些大方之家個個才華橫溢,如果硬要排個等級,在我心中非曹雪芹位於榜首不可。一部《紅樓夢》,迷醉了多少人,也養活了多少人,它場面宏大,內容廣博,詩詞歌賦,醫藥占卜,建築服飾無所不包,非非常之人不可成其書。像這樣的長篇鉅著,有多少雙挑刺的眼光在灼灼地盯着,但真品終歸禁得住考驗。為何能如此,除去天賦,從曹雪芹的話中可知一二,“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中無一處贅筆,每寫一景一詩都有其用意,為下文伏筆,可謂思路嚴謹。但可惜的是,曹只完成了書的前八十回,後部是由高鄂續寫的,所以賈家的命運,林黛玉的香消玉隕隨着這位偉大作家的死成為了永遠解不開的謎。這就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壇上的“斷臂的維納斯”,也許藝術的空白正是滋生美的温牀。

人生無常-抒情散文

我喜歡讀《紅樓夢》,而且每次讀完都有新的.收穫,它就像一塊吸了水的海綿,一擠就能擠出水來。這本書中積澱了曹對人生人性深刻的思考,是我最感興趣的。曹的一生如浮萍,起起落落,當過貴族少爺,享受榮華;後卻以食稀粥為生,看盡世間冷暖。可説人生悲矣!但沒有這樣的經歷,《紅樓夢》大概是寫不出來吧?

在曹雪芹看來,人生是變幻無常的,一切歸於虛無。文中甄士隱對《好了歌》解注十分深刻地揭示出來:“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説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鬃又成霜?昨日黃土壠頭送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葬花吟》中借黛玉之口對這一觀點也有所闡述,“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人生如浮雲,它的變化常令人始料未及。記得有一次上課,我跟學生提到“今天可能就是你的最後一天,那你有什麼事情要去做”時,學生露出吃驚然後可笑的表情,“這怎麼可能!”這也是大多數人會有的反應,但真的不可能嗎?人們不是常説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嗎?死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我這麼説看重的不是死這個結果,重在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試着以將死之心去看待萬事萬物:你會意識到也許該放下手頭工作去陪陪父母,聊天散步,一起吃頓飯;你會想去擁抱大自然,親吻草地,欣賞日出,品嚐清泉;你會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隨波逐流。有人會抗議了,活得好好的,為什麼硬要説到死?請相信,談死並不意味着消極,有句話説得好“至之死地而後生”,因為人會死才對生充滿了熱望。人生無常當然不僅是生死之事,它也包括貧富、、賤貴、賊良、盛衰、美醜、愛恨等的轉化,“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説的就是這個理。懂得了這些,當你貧賤潦倒時,你會相信自己有出頭之日,而不會絕望;當你富有高貴時,你會居安思危,細心經營,而不會指高氣昂,狗眼看人低;當你妄自菲薄,憎恨別人時,你會給自己和別人機會,而不是鑽牛角尖;當你被認定的美和愛遮住雙眼時,你會用理智的頭腦去思考,而不是狂熱崇拜。所以説,懂得人生無常,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人生,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也許你開始忍不住要想:“我人生的柳暗花明後會出現什麼景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