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精選20篇)

文學2.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精選20篇)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

每到夏至,空氣中潮濕的氣味總會讓我心神不寧,所以總想找個涼爽的地方待着,於是就常回老家去住。

我的老家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哪裏絲毫沒有夏天的氣息,在城市裏待得太久,總覺得沾染俗世的塵埃,每當迴歸到自然,才可找回初心。老家只剩奶奶一人,家人想把她接到城中,她卻總是不肯,她説:她過不慣城市的生活,而且老家還有她牽掛的人的影子,她捨不得。她牽掛的自然是爺爺,爺爺很早就去世了,留下奶奶一人獨守着寂寞。歲月不曾減弱她對爺爺的思念,雖未能白首到老,卻一生不忘。

老家的房子後邊有一條河,離河不遠處又有一座山,每當我站在窗邊,看見那明月當空,銀色的月光灑在樹林上,河水中的時候,我就憶起了兒時的自己。那時還是個少年,月光像一牀用沙做的被子,披在我的身上。微風徐來,輕撫着我的眼,我緩緩睜開惺忪的睡眼,看見窗外就像白天一般,能夠清晰的看見山上的每一根樹木,穿上鞋子走到窗邊,又是一陣微涼的清風迎面而來,我的睡意也被這涼風帶走了。

這時我想起了一首詩,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還小不能將這詩中的意境讀懂,但是就是覺得它很美,於是我望着天空念起了這首詩,天空中沒有一片雲,只有一輪孤月和無數閃爍的繁星,此時萬般寂靜,燈火已滅,時間像是被凍結,閃着青色的光,就像是在夢裏,除去了塵世的喧囂,猶如仙境一般。現在想來真希望那個夢永遠不要醒來,河水靜靜的流,風兒輕輕的吹,月光慢慢的灑,一切安好,寧靜恬適。

現在也站在這窗邊,窗外是相同的風景,卻再也不能進入那樣的意境。思索原因,大概是因為塵世種種矇住了自己的心,掩住了自己的眼,原本純淨如水的心隨着流水慢慢的流逝,埋藏在歲月的一隅。一回頭就再也回不去,一轉身就註定了失去,我們只顧埋頭前行,卻忘記了曾經美好的自己。行走在燈火璀璨的街道,我們迷失了方向,卻沒發現地圖就在我們的手裏,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看着那晶瑩的河水,讓我想起了兒時的玩伴,曾經我們都是無知的少年,夏天的傍晚,在這河邊總能發現我的身影。我們在河中捉螃蟹,釣魚,脱光了衣服游泳,即使有女孩子在身邊也無所顧忌。總要等到父母來找才會戀戀不捨的離開,約好明日再來。東流逝水,落葉紛紛,往日的玩伴早已多年不見,我們早就各奔天涯,走向了不同的路,過着不同的生活,即便日後相遇,也成了彼此的路人,不相識,不回首。

記得每到夏日的夜晚,總會一家人圍坐在庭院裏的石桌邊,喝着茶,吃着糕點,聞着花香,涼風輕撫,歲月變得沉靜如水,帶着一點點香味,定格了那個時間。如若還能回到從前,我定要再回到這個時刻,讓這一切成為永恆。

故鄉是其實一直活在我的心裏,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漸漸逝去,連故鄉都在記憶中慢慢變老,老的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2

夕陽下,樹木鍍上了一層金色,温暖如同遊子回家時屋檐下的 把盞燈火。淡淡的陽光,懶散散地斜撒着,大地比往常更平靜了。遠望 去,一個紅衣服的小女孩正沿着乾涸的水渠靜靜地向遠處走去,不遠處, 那位拾柴的老人正吆喝她不要走太遠。

月盈月虧,花開花落,十五年過去了。

她還和往常一樣,靜靜地望着窗外。春去夏來,秋走冬至,又一年過去 了,窗外已飄起雪花。純淨的雪花,淘氣般地落在對面紅色的瓦房上,非 要把原本紅色的瓦房變成天使的純淨,如同十六年前的她一樣淘氣。她的思緒也隨着熟悉而陌生的雪花飄向故鄉,夕陽下,一個紅衣服的小女孩不顧爺 爺的呼喚依舊沿着水渠走下去,那年她五歲,那片夕陽是她現在夢魂牽縈 的故鄉,她知道她離開那片夕陽好久了,她也有幾次追尋過,但再怎麼追 尋夕陽已無往日的味道。其實她也不知那是什麼味道,但她卻嚮往,嚮往 夕陽下爺爺爺爺温暖的手心。

小時的她每當樹葉飄零時總會陪爺爺到村外的小山坡上拾柴,這似乎成了 她兒時每年必修的一段課程。清早,陽光撒在紅紅的瓦房上,一老一小牽 着手向村外走去,田野上,莊稼早已收割完了,空曠曠的,但陽光的明媚 總會給大地增添點什麼似的,她的心窩同時也暖暖的。途中,爺爺總會有 各種各樣的趣事讓她樂不思蜀,她的一舉一動也讓老人感到欣慰。走累 了,爺爺找塊大石頭坐下,而她卻目不轉睛地盯這爺爺大大的口袋,慢騰騰地靠過去,爺爺伸伸懶腰,從那黑油油的口袋中掏出她那早已嚮往已久的瓜子,每次都是她笑呵呵地等待這瓜子,而爺爺卻故意慢慢地掏出, 瓜子吃完了,他們又向山坡走去了。一路上她總是那樣的新奇,彷彿籠 中鳥偶爾飛上渴望的藍天。到了之後,爺爺拾柴,她到處玩耍。她喜歡沿着水渠走下去,她記得聽誰説過,沿着水渠走下去,就能走到改嫁他鄉的媽媽那,所以她習慣靜靜的走着,感受着遠處媽媽的思念。一次偶然,她在不遠處發 現了一棵山楂樹,樹上小燈籠般的山楂彷彿在向她招手,只可惜樹太高, 她只能拾樹邊散落的山楂,她時常挽起上衣,將散落的山楂一顆顆撿到挽 起的上衣內,興高采烈地跑到正在彎腰拾柴的爺爺旁邊,將紅紅的小手內 那顆最大的山楂放到爺爺嘴中,爺爺先是表情一陣酸楚的樣子,然後仍欣慰的笑着説:孫女長大了,能給我摘山楂。等爺爺拾完柴,她也玩得累了,一老一小又揹着夕陽,向那充滿炊煙的村子走去。

月盈月虧,花開花落。十幾年了,她一直沒想明白,那幾年她是為了陪爺 爺拾柴,還是為了途中那一捧瓜子或是那棵向她招手的山楂樹。

時間無情,多年前她的爺爺埋入了那座小山丘,那捧瓜子也隨爺爺的消失 不見了,山丘上的那棵山楂早已不知在何年何月化成炊煙隨雪花飄向天 堂。那些記憶已經過去多年了,但她不知為什麼總感覺有一種東西吸引她 回到那片夕陽下。

幾年前,她牽着小妹的手走上了那個山丘,夕陽下,陽光還是那樣明 媚,但她感到總缺了點什麼,雖然説不出缺的是什麼。她那小妹天真的 望着她問:“姐姐,我們來這麼冷的山丘幹嘛”,小她十五歲的妹妹當然不會 懂,為什麼每年她都來這兒靜靜的望一番。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3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然間,已物換星移。故鄉,説起就是個甜蜜的詞語,那裏養育了你,滋養了你,培育了你,才有了今天的我們。只是故鄉與我們,卻好像是一倆相對飛馳而過的列車,越來越遠。或許回頭,都已不見來時路。

故鄉的路,走的很少了,一年不過過年回去幾天。新農村的變化帶給了家鄉煥然一新的面貌,青瓦白牆,每個屋檐還畫有灰色的民族徽標。水泥馬路替代了原來的泥土路,從村頭蜿蜒到村尾,連着家家户户。家家户户也基本是兩三層鋼筋水泥的小樓代替了原來的土房子。由於民族特殊照顧,縣裏給蓋了大大的觀戲台,建了非常大的民族圖騰柱,建了亭台樓閣。早晨,第一屢陽光會照到圖騰柱上,金龍彷彿要騰飛而起,飛昇上空。隨着陽光遷移,從戲樓到樹木,到亭台,到土地,開啟了一天的生活。煙炊漸起,人們漸醒,只是早餐不再是自家菜地裏隨時摘取的新鮮蔬菜,午餐不再是房前屋後的絲瓜湯,炒南瓜。晚餐亦不是家裏自家養的雞蛋,自家豬圈的肉,而是同大城市一樣,從冰箱裏隨時取隨時煮的大棚菜了。現代化農村,改變了家鄉的容貌,也改變了家鄉的飲食,改變了家鄉的味道。

談不上是希冀還是惋惜,原來的家鄉,貧窮,我們都需要勞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標語,響徹父母的耳畔,亦是父母教育的典範。那時無疑是辛苦的,身體的疲勞,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已然熬幹了所有人的心緒。但是那個時候的快樂很簡單,今天吃飽了飯,今年有個好收成,人人都是喜形於色的。那個時候,夏天喜歡坐到弄堂口,乘風納涼,順便嘮家常。看着螢火蟲瑩瑩閃閃,會捉來存放到玻璃瓶子裏,放在房間裏,讓它照亮房間,照亮你。那個時候的冬天,喜歡抹黑跑到燒窯的旁邊取暖,煨紅薯,烤玉米,繞着燒好的磚,捉迷藏。那時是苦的,但是回憶卻總是滿滿的甜蜜。現在的家鄉,還是家鄉,卻不再有那些家鄉的味道了。吃穿住行,都已變了模樣。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城市人希冀的家鄉,已然是農村的城市。那條路,還是通往家鄉,卻不是來時路了。

城市人回不去的家鄉,家鄉卻待遊子歸嗎?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4

沒有用不完的好,就像本可以有大把大把的陽光卻總是下雨天一樣。

記得還很年輕的時候,也就是六年前吧,一直相信着回頭便能重頭再來。因為總聽得佛家言:回頭是岸。阿彌陀佛。所以也曾幻想過,或是説奢望過要是哪天我玩累了、倦了,我就回“家”。可是那些事情以後,我卻分明覺得累了、倦了後的病態的軀體沒有哪個“家”願意再接受。大概是我比那些先行者病得更嚴重吧。已“病入膏荒”了。我想。

大概也就是從那以後吧,我就瘋狂地愛上了這句話。回不來回不去是故鄉。從此,無法自拔。從此,萬劫不復。

得知這句話是緣於安妮吧。也是在這樣一個人的夜色降臨的時刻。對,我很肯定。只有她那樣的女子,才會有這樣的見地。寫出這樣的話。真的感激。這好像讓我更近一步地瞭解自己。又或許,我是一點都不知道自己的。初見這句話時,只是覺得它符合我當時的心境。便認定了它。我認定了的事情往往不會改變。就像説慌在我這從來都得不到原諒一樣。從來沒有意外。愛屋及烏。所以也就愛上了她,以及她所有的文字。

看着那些文字,很多時候都讓我覺得自己和她有着某種宿緣。似乎我就是她的影子。

想着這些年的坎坎坷坷,所有的悲欣與沉浮,感覺就發生在昨日,卻又是那麼深切地,那麼明顯地感到可望不可及的悲哀。曾經接受,到後來被遺棄。就像被主人遺棄的流浪狗一樣。一切平平淡淡,自自然然。讓人覺得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就如那原先早就設定好的電腦程序。毫無懸念。

我,感性。懷舊。總是用大把大把的時間去緬懷昨日那早已逝去的青春年華。十多年的光陰,就在這曇指間,揮一揮衣袖的片刻,化為烏有。總算是理解了“光陰荏苒,驀然回首,所有的歲月已在腦中,身後。”這樣百用不變的用來悼念曾經的開場白。又或許,此刻的我,該是悲哀的。因為我腦中留下的只是,也只有那斷斷續續的不成文的情感富餘時的胡亂塗鴉。事實上,是還有那麼一些人的。只是覺得我不該記得。於己於人而言都如此。

曾那麼多日子,我總是一個人呆住房裏,聽着對面部隊集訓的聲音。響亮的聲音只讓我感受到他們的自信。可卻也讓我的安靜加劇。變得顯得寂寞。總覺得自己是個不足夠正常的人。當然,我指的是心態。十七歲的少女應該總是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明媚,然後成羣結伴地去逛街才是。可是我卻總是躲在房裏,寫着默暗不着邊際的文字。沒有温度的文字。

看完杜拉斯《寫作》。她説經常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會覺得孤單。它們會讓你寂寞。當然原話不是這樣子的。但我不想否認。因為它們真的抽走了太多的熱情與精力。而且一經過我的筆就不再屬於我。很悲楚的現實。也在一同學的空間裏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離文字越近的人,離幸福越遠。若是在以前,可能我不會苟同。可是當我已經這樣了,卻也舉起了顫顫巍巍的雙手錶示贊同。

起初,我是不太能理解這句話的。只是經歷的事情多了,想得多了以後,就越發理解了。現實也不就是這樣麼?

曾經總是幼稚地説:要是我能回到什麼什麼時候,我一定會怎樣怎樣……姑且先原諒曾經自己有過類似的想法吧。十八歲,都快十九歲的人了,該是懂得那麼一些道理的咯。我真的太不懂事。

還記得哥曾和我説過的一句我覺得很矯情的話:過去的是水,去了就去了,不能再回來。相信明天會更好。應該是這樣的.吧。這樣才是積極進步的心態。回不去過去,過去回不來。應該理解並接受的現實。

回不來回不去是故鄉。難道只有安妮才是個天才?寶貝,等我回來。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5

幽綠的眼神,深邃的目光,神祕的生活,蒼茫的種族。這就是狼,美麗的草原狼,草原上多愁善感的君主,詩意不絕的詩人,卻被逼背井離鄉!邊境的草原少了神采,少了輝煌!

曾經,我根本就不懂狼,不懂草原,不懂遊牧民族,完全一副中原農耕人民的勢頭。甚至不知道北方的邊境如此惆悵,如此神傷!感謝姜戎先生,讓我讀出了草原,讓我讀出了“大惡狼”,讓我們親身臨近草原,愉悦地讀着蒼茫。

這已經不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了,不再是書的層次,是畫,是電影,一個個畫面充分銜接,寫滿了狼,寫滿了傷!作者,化為書中主角的原型,作者是當年奔赴草原插隊的北京青年,竟完全融為了蒙古民族,少有地成為了遊牧民族的一員。他沒有以“先進的”農耕人的目光去蔑視草原,而是關心,熱愛!他愛這裏,愛蒙古人民,更愛狼!

全書厚厚的一本,似乎篇篇都與狼有關。但不同與中原的是他們雖已狼為圖騰,但是卻依然打狼,殺狼,也不少護狼、救狼、愛狼。不像我們的龍圖騰,只是一味地頂禮膜拜……這本書講了作者插隊草原後,鬥狼陣,戰羣狼,掏狼洞,抓狼崽,養小狼,並且與外來的中原盲流鬥爭,為了爭取遊牧民族的權利。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又換生笑語,也有悲聲哭泣……

似乎是小説,但卻又是真實的。結尾也是無盡的悲劇!因為不懂草原的盲流,大肆地放牧,開墾草原,將蒙古狼逼去了邊境大山之北,毀了草原,毀了遊牧民族,使土地荒漠化……草原完了,北京也飛沙走石了……

讀完整本書,總是會沉浸與蒙古很長時間。是淒涼,是憂愁,是無盡的傷感。

心,悲涼!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6

一直都很喜歡下雨的日子,可是不喜歡下雨時還要上班的日子;記得幼時每年農曆三四月份故鄉的雨季。那時氣温開始迴歸,春夏交接時期的時節雨水總是如此充沛,每天穿着自己的雨靴和小夥伴們一起上學,田野裏一片嫩嫩的綠色,雨水積攢到田裏非常清澈,顯的底下的小草更是清新,一直很喜歡這種綠色,譬如初春的樹枝新綻放的嫩葉,特別是當陽光透下來的那一刻,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很舒服了。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每次上下學的時候穿着自己喜歡的雨靴走在滲滿了雨水的田野裏,因為這樣我的雨靴就會變的特別乾淨,而且有時走在田野裏的時候會撿到鴨蛋,帶回家裏等到雨停的時候去土地裏摘一把野胡葱做個胡葱炒蛋那味道簡直是絕了。

其實在讀初高中的時候自己是不那麼喜歡下雨天的,因為我所求學的一個小鎮每當下雨的時候地上就會有許多污水往下水道流去,讓整個街道都會看起來特別髒並且下雨的時候路上少有行人,這讓整條街看起來更為蕭條了。

大學時是在長沙,每次雨季時下的雨都彷彿要把這座城市淹掉,不過下完雨後,整個街道都無比的乾淨,而且每當下雨無課的時候,我都回到寢室換上睡衣躺到我温暖舒適的牀上,那時的長沙還稍有點冷,所以還需要一個熱水袋,然後插上耳機看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我可以這樣躺一天。

大概其實我並不喜歡下雨天吧,我喜歡的只是下雨天時的雨靴,街道和我的牀以及那些電影。但是無論如何,下雨天都不能影響我的心情,只有我在乎的人和事才會影響我。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7

故鄉,象是一個牽着我走路的孩子,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吧;

故鄉的小路,永遠是我記憶的風景;我遊鄉到哪裏,哪裏留有我對故鄉的眷戀;

故鄉,象一顆槐樹繫着一年四季的成長,就象我日日月月為生活奔波而忙碌的情景;

故鄉的田埂上,有我放飛的夢想,春的氣息濃的時候,夢之翅膀起飛;

故鄉的村頭站着我的娘,孃的臉上的皺紋和長長的秀髮,讓我憶起允奶的兒童時代;

故鄉有娘牽掛兒的心聲;故鄉有我牽掛的遠方;

故鄉的黑土地上,有我童年的回憶,故鄉的田埂上有我收穫的喜悦;

故鄉有家的温暖,有家鄉帶給我的快樂;

故鄉的小河邊,有我對春天的嚮往,山的一邊,有遊子望向家園的俊影;

故鄉的人,時常想着遠在他鄉的異子,遊子時常繫着故鄉人和故鄉事。

故鄉的日月,故鄉的清明,故鄉的雨露,故鄉的村莊,故鄉的山山水水不,都是我心裏一道美麗的風景。

故鄉帶給我的快樂,是放飛的理想,帶給我的心聲,是媽媽教會我的歌謠。故鄉河源有小鴨子在飛躍進,故鄉的路面上,有馬蹄子留下腳印,

故鄉在遊子的眼裏,永遠是最好的,故鄉永遠是遊子記憶的一面牆,風吹不倒,雨水淹不沒;故鄉的院前,種着一排排排的楊柳樹,象戴着軍功章的戰士,護守家鄉的老人和孩子

故鄉的校舍,是我理想的學堂,從識字開始,從寫文章開始,從我上完國小到中學,一路跟我同行,一路上教會了我怎樣的生活。

故鄉,永遠是我心中的榜樣,讓我時刻記得故鄉的好,故鄉給予我的理想人生。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8

闊別家鄉多年,可是我依然會在睡夢中看見家鄉遙遠的身影……

我的童年是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度過的,那裏寄存着我幼年最美的回憶。每個夜裏,當我閉上眼睛進入夢鄉時,它就會潛入我的夢境,帶我回到童年,回到家鄉。

四月的樹莓。

故鄉的四月是山清水秀的季節。還在多雨的時候,於青青山林中,無人走過的小徑中隱藏着一個個淘氣的小腦袋,一顆,兩顆,三顆,一串,兩串,那些紅紅的果子就是我的故鄉在四月給孩子們最美的饋贈——樹莓。

樹莓的樣子小巧玲瓏,就是縮小版的草莓,有着圓圓的線條,紅紅的臉蛋,在青色的果梗處有一個小節。待到它們成熟時,那個小節便會脱落,我們就可以吃到甜津津的樹莓了。雖然這些果子不起眼,也不能賣上好價錢,它卻是我們這些小孩子最得寵的零食。樹莓剛開始結果時,果皮表面還泛有青色,等到四月的幾場雨下來,飽飲甘霖的樹莓就像喝醉了一樣,圓圓的臉蛋憋得通紅,等到這個時候,村裏的小孩子們就像瘋了一樣,成羣結隊地在小路、田野、山腳尋找着它們的身影,每當找到一個碩大的樹莓,孩子中間就會發出驚喜的尖叫,這是我們獨有的慶賀。

孤單的小船。

不知從何時起,我家後面的湖就停了一隻小船。那隻船很老、很舊,彷彿一不小心就會被風吹垮,可是事實證明,經過這些年的風吹雨打,它依然堅強、孤單地停泊在那裏。它很普通、平凡,甚至是被人淘汰的劣質品,卻停在我的記憶裏,一年又一年。

時至今日,我腦海中依然還浮現着這樣一隻小木船:深褐色的船板,並不寬敞的空間,船上還留着廢棄的漁網和槳,它就像下一刻就要起航一樣,永遠保持着前進的樣子。

難忘的故鄉夢,難忘童年記憶!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9

夕陽沉落,所有的一切都在昏黃中等待歸寂,夜以夢的形式潛入生命的另一半。

黑暗中的靜寂,永遠是夜的神祕。夜靜靜凝視着被自己所籠罩的一切,盡情地放縱着它的權力,這是它的王國,傲然地享受着那至高無上的尊嚴。

星星無語,快活地閃動,裝飾着深邃而廣闊的天空,黑夜就是它們的舞台。一片浮雲漫過,星星趴伏在雲邊,向下好奇的窺視。

靜,一切都是那麼的沉靜,彷彿都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之中,偶爾一輛趕夜路的汽車在盤山路上彎行時,車燈光在空中掃過一道幽亮的弧線,引起了幾聲犬吠,之後又立即恢復了沉寂,彷彿什麼也沒發生......

故鄉的夜,沒有城市的霓虹閃爍和繁喧,一到晚上小鎮上各家就都很早地熄燈睡去。我在這裏出生長大,總是喜歡在天黑後來到院內,獨自仰望着天空,一遍又一遍地數那剛出現的星星,直到再也數不清為止。望着滿天的繁星,讓我擁有無盡的遐想和所思......

小鎮被羣山所環繞着,如懷抱中熟睡的嬰孩,在這環形的屏障裏,風無法吹進來。故鄉的夜,永遠是這般寧靜,寧靜得讓人感到一種閒適的沉醉!家就住在山腳之下,在勝夏的夜晚,空氣中彌散着山中花草樹木散發出的特有的芳香,緩緩沁入人的肺腑,使人的心情不知不覺中倍感愜意。

我凝視着大山朦朧的輪廓,靜靜的感受黑夜帶來的深沉,它的平靜、詳和,宛如一位無爭的隱者;它的温柔、風情,又宛如一名含羞不語的少女,讓我忍不住為她痴迷、神往。

雖然我已離開故鄉多年,但竟末曾拭去半縷對故鄉夜的那般痴戀。每每想起都會讓我感到無限的親切與牽思,如飲陳珍的甘釀,如視佳人的柔眸,久久回味蕩然,欲醉而難休。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0

時令一過冬至,天氣便寒冷起來,故鄉的農人開始“數九”了。九盡寒盡,即至春耕。時值南國的初冬季節,似乎感覺不到冬天的寒冷,想必故鄉已是數九寒天了。

故鄉的冬天常降大雪,那是一個銀白、純淨、空靈、質樸的世界,讓人滋生無限的戀家情結。

清晨,農人“吱呀”地打開房門,刺眼的光芒撲面而來,眯縫着雙眼遠眺、近看,呵一口氣,搓一搓手,臉上的皺紋溢出不易察覺的欣喜。村子裏有三三兩兩的人走出家門,在雪地裏“噗嚓噗嚓”小心地踩過,他們走到自家的麥地,蹲下身,抓一把雪在手掂量,再用脣舔一下,又抖落地下,相互説:“好雪”。大雪覆蓋了村莊和田野,莊户人家心裏盛滿踏實和愜意。他們沒有更多的話題,他們的話題深藏在積雪下的土壤裏。一場大雪,兆示一個豐收的年景。

在雞鳴狗叫的鄉音裏,故鄉的冬日格外寧靜安詳。冰封雪凍時,在裊裊上升的炊煙裏,男女老幼圍爐而坐,烤火取暖,爐火上烤着碩大的紅薯,他們談家譜、拉家常、説逸聞趣事。熱情的主婦還要拿出好吃的東西招待串門的鄉鄰,男人們便就着農家特有的小吃喝起“轉轉酒”。熱酒下肚,話語增多,彼此間心靈溝通,親情融匯,通紅的臉上,浸潤着一種樸實無華、真誠淳厚的鄉情。而多情的村姑獨自在閨房裏想着心事,或走出小屋若無其事地望一望村口、等待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

臨近年關,家家户户都忙着殺豬宰羊,醃製臘肉,宴請親朋,喜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清脆的鞭炮,嘹亮的嗩吶,醇香的米酒詮釋着故鄉的農人對美好日子的憧憬與渴望……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1

細細的田埂漫漫的路,走好田埂也便走好一段人生。

在農村,當你隨意的把視線拋向田野,你會發現,每塊土地的邊緣,都有一條細長的土坎子,這便是田埂。平凡淡然,卻承載着農家人切實的一生。

小時候,每到農村忙期,父母便帶着我去田地,在地埂上鋪一片紙,讓我在那一坐,便開始幹活。相比城裏的孩子,沒有温馨漂亮的童車;沒有先進的電子玩具;也沒有可愛貼心的毛絨玩具。於是在田埂上爬來爬去,有時甚至掉下來擦破點皮,但在農村這根本不值一提,興許是在日久中與田埂相依,因此在我的心裏很早留下對它的記憶。

後來懂事了,時常看到父母用鐵鍬整理田埂,而且那樣細心,我問爸爸為什麼這樣做,爸爸告訴我:“田埂是我們農民的壓心軸,整理好田埂,來年的糧食才會有好的收成。它也反映了農民的勤勞樸實,忘了田埂的農家人就是忘了初心,人生也不會踏實。”我似懂非懂,只是對田埂刮目相看。

也不曾記起在歲月的年輪中,我有多少次走在這田埂上,先是跌跌撞撞,失足埂下。又變得穩穩當當,腳踏實地。終於,我懂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看似平凡的萬物,其實滌邃至理,啟人心迪。細細的田埂是黃土的軀體,卻未必每個人都能順利通過。而只有那些與之朝夕相伴的農家人,用其淳樸,勤勞的心,真正服了這條田埂。

走好田埂就掌握了人生,只要腳踏實地,不忘初心,返璞歸真,那麼歷盡一生想要抵達的境界,其實只是花開的片段,葉落的瞬間。時常銘記着故鄉的田埂,剝去華麗的塑身,用一顆真摯的心貼近人生,那麼你就不會一次又一次的失足迷離。

走過多少繁華的長街大道,飛越過長空中多少飄渺的雲白霞紅!回首當年,牽動我心的卻是那條崎嶇狹窄的田埂。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2

再後來,天真暖了,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種洋芋,鋪地膜,一大早進地,晌午咬一口乾糧,二畝洋芋種上了,才回。

這時,五葉尖發芽了。我們那裏訛讀“五嘬巔”,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叫這麼怪的名,我總是聯想到武則天。

五葉尖長在酸棗一樣的樹枝上,有刺,新芽在枝上吐出,破殼出來,特別油亮,不同其它樹葉。剛開始,新芽緊簇,後來就鬆開了。五葉尖其它地方少見,我們那裏地埂上,密匝匝長着,株枝一指粗,有及膝高,也有高過人身的。有書籍記載,“五葉尖,春月於樹枝上抽條葉,山人採為蔬茹。正如枸杞,生於北方沙地者皆為木類,南方堅地者如草類也。”

放學後,孩子們不回家,一起去摘五葉尖。但刺多,且尖鋭,不小心,就扎破手,得小心。看好新芽,手避讓着,伸過去,掐了,才能慢慢縮回來。在五葉尖跟前,孩子們就不敢打鬧了。摘五葉尖慢,到黃昏的網織滿山野前,書包鼓鼓,就不能摘了,夜幕一下來,傳説鬼就出來遊了。

網上可以搜到,“五葉尖,在天水、清水一般作涼菜入席,是可藥可蔬的綠色食品。”可做涼菜,此言不錯,但入席,就少見了,我還沒有在天水的席上見過。這野菜,難摘,入席,量肯定是不夠的,除非一人夾一筷嚐嚐。

五葉尖拿回家,撿掉芽底的硬殼,大火寬水略一焯,以斷生為度,濾去水,不能擠,放碗裏,過涼,調料,這個得有熟油,再滴幾滴香油,撒蒜泥,一攪拌,入盤,五葉尖色澤碧綠,看着都口水生津。

五葉尖味清香微苦,有很好的藥性,食之清淡爽脆、解膩開胃。據《日華子本草》記載,“可治皮膚病。”

我到現在都記着五葉尖苦苦的藥性味。有些味,會在大腦裏生根,且生長。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3

正是最美四月天。

靜靜地屹立在油建橋上,看着克拉瑪依河靜靜的河水,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沒有半點扭曲,藍色的天空,成排的高樓,靜靜的樹葉,在水中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幾隻飛鳥掠過水麪,泛起點點漣漪,這在多風的春季,卻是不多見。

突然好想游泳,雖然還不到游泳的季節。

故鄉的水庫寬闊、幽深、清澈,當你游到水的中央,仰躺水面,閉上眼睛,什麼都不想,只是靜靜地感受,水的寧靜,風的温柔,感受村婦清脆搗衣聲,還有不遠處陣陣犬吠聲。累了,靠在岸邊乾淨的石塊上,愜意充斥全身,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繁忙的工作。

不知從何時起,有時候忽然聽到一聲鳥叫,聞到一種花香,看到一種植物,甚至見到農民工身邊的水壺,聽到一句鄉音,心裏會無端泛起陣陣漣漪,會有很多家鄉的畫面在腦海千迴百轉,在繁忙的工作崗位,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這樣的不期而遇,讓我疲累的心變得寧靜,祥和,愉悦。

那空中飛舞的是麻雀嗎,是從三千公里外的故鄉遷徙而來嗎?那個曾經讓人厭惡,偷食糧食的麻雀,再見到又為何感到親切呢?彷彿又見到母親在自家院壩上,手拿掃巴,一遍又一遍驅趕麻雀的身影,只是趕走又來,趕走又來,印象中的麻雀和院壩也早已成為記憶深處微弱的絲絲縷縷。

也許,從離開故鄉的那一刻起,故鄉情愫就已經在我的身體裏生根發芽了吧,無論歲月如何流逝,總會在某一時刻被喚醒,家鄉中那或單獨、或成片的青瓦房,數不清的蜿蜒小道,村子上空裊裊的炊煙,永遠忙碌勞作的人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4

故鄉的這條小河半環着山村蜿蜒東去,與山村相映相襯,相依相伴。我看見過故鄉小河青春浪漫的歲月,也看見過故鄉小河不堪重負悲哀憤懣的情形。

我兒時就是故鄉小河英姿勃發的時期。那時的小河碧水豐沛,奔流激越,或在灘頭蕩起歡快的浪花,或在河灣旋起舒緩的洄瀾。每當夏天,故鄉小河便是我和小夥伴們的樂園。我們脱得一絲不掛,在河灘摸匿石魚,在河潭跳水扎猛子,比賽看誰憋氣憋得最久。常常是玩的忘記了時辰,待到大人們拿着鞭子尋到河邊要抽我們了,這才作鳥獸散。

我的中年時期當屬故鄉小河最不堪忍受的時期。那年月的所謂靠山吃山,不僅僅是吃光了山,也把故鄉小河吮吸乾枯。那個時期的故鄉小河真是不堪入目:河水一年更比一年少,河面一年更比一年窄。昔日要兩渡橋板寬的河面竟然窄成了一躍即可跨去的河溝。故鄉小河在苦痛中忍耐,或許是忍耐過久便不堪忍受,故鄉小河終於有過許多次的爆發。那就是每當一陣狂風暴雨過後,河水便會毫不客氣地把一切摯肘它的東西摧毀——越來越往河中間擠的樹木雜草見鬼去吧,擋道的農田讓路吧。更加讓村民們扼腕歎息的是,村東頭有一片蓄了幾百年的風水林硬生生地被洪水撕裂了一道口子。

幸有改革開放幾十年,人們不再一味靠山吃山。故鄉小河便一年比一年日見滋潤。而今的故鄉小河溪流淙淙,清亮透明。雖然還不及往日的浩蕩,卻是在逐漸還回小河的面目--河灘見浪花,河灣有洄瀾,河水中也能看見越來越多的魚蝦。

哦 ,故鄉的小河,我們豈止是相依相伴,更多的是相互呵護啊。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5

新入住的小區環境很好,人工造的花園小徑相互交織,新鮮綠色的植株很多,可我更加懷念我原來居住的地方,更加懷念我的故鄉。

許是出於我的過分想念,我終於還是乘了一列綠皮火車,緩緩前行。許我一朵花開的時間,觀賞沿路風景,沿着道途的景色,我對故鄉的記憶也慢慢浮上眼前。忽然,花香飄來,讓我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這讓我覺得故鄉就在不遠處。

火車停站了,我的雙腳再次踏上這片故土。深呼吸,空氣混雜着雨汽的味道,好熟悉。我生活過的地方是一座坐落在河邊林中的紅色木屋。或許,我是個念舊的人。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再次站在了這木屋前,木屋的門上覆着一層淡淡的灰塵。我從口袋裏拿出一把銅色鑰匙,輕緩插入。只聽“咔嚓”一聲,門開了,那天正下着雨,窗上也溢出了層層霧氣。空氣中彷彿氤氲着煮飲的清香,清淡而温暖,我僅僅聞着,胃便不由發出温柔的歎息。

走出門外,屋旁的槐樹又高了,那枝葉上的濃綠和鮮紅閃亮了我的眼睛。但又為我心裏添了幾分憂愁。我低下頭,想了想當初為什麼要離開故鄉,現在又為何要回來?

時間氤氲了記憶的臉,使記憶在我的腦海中模糊不清,像是熱騰騰的水蒸氣瀰漫在毛玻璃上轉而又凝成水滴落下來。當初為了尋找更廣闊的天,我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但卻總是在生命的某些時刻,我又被遙遠故鄉的温潤聲音擊中。這一次擊中我的故鄉,卻像一杯烈酒'被反覆兑了水,不再濃,不再烈了。故鄉,這個對於我遙遠而又不遙遠,可望而又不可及的地方,在今天,也一步步淡出了我的記憶。

我想,我還是做不成一個念舊的人!我轉身離開,只留下木屋,伴着槐樹在夕陽裏,寧靜而又美好。

再見,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6

夜晚,騎車回家。街道兩旁樹影斑駁,行人稀少。我將車蹬得飛快,不經意抬頭,看見前方的天空中懸掛着一輪明月,默默地陪我前行。好久沒看過這麼美的月亮了,平日為瑣事煩憂,竟然忽略了身邊的美景。

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月亮。

家鄉的月色很美。夜幕降臨,月亮升起來了,明靜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瀉在小院的蘋果樹上,瀉在村舍的瓦檐上,瀉在村外不遠處的白雲嶺上。

記得小時候,吃罷晚飯,母親拿着芭蕉扇,和鄰居們坐在門外石板凳上乘涼,談農事,嘮家常。我膩在母親懷裏,數星星,看月亮。母親搖着扇子為我驅蚊,鄰家老奶奶看着我笑:“現在是孃的小乖女,長大嫁人就飛走嘍!”

後來漸漸長大,我外出求學,參加工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每當踏進家門,迎接我的是母親欣喜的容顏;每次離別,不忍回頭,我怕碰觸到身後那依依不捨的目光。

幾年前的一天晚上,後半夜值班。午夜,鬧鈴響起,我揉着惺忪的雙眼從牀上爬起,輕輕推開房門,看見母親站在門口。我詫異地問:“媽,你起來幹什麼?”母親邊披衣服邊説:“我送你去!”。

和母親一起走出家門,村子裏靜悄悄的,偶爾傳來幾聲犬吠。頭頂是圓圓明月,清風襲來,吹動了我的裙襬,吹亂了母親的銀髮。

街上,商店都已打烊,空無一人。站在十字路口,我催促母親趕緊回去,目送母親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班車終於緩緩駛來,我在靠窗位置上坐下。當後面車燈掃過街角,無意中向窗外一瞥,我呆住了,看到躲在黑暗角落裏的母親,此刻正朝我這邊張望着。我的眼淚簌簌落了下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論我漂泊多遠,魂牽夢縈的依舊是我的家鄉。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7

下了地鐵,我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夜色,已經越來越濃了,這是個清朗的夜晚,一鈎新月懸掛在夜幕中。街道四周靜謐無人,桔黃色的路燈透過樹隙給地面投下斑駁的影子,清涼的秋風不時在輕撫着我的臉。

回到住處,打開前院的欄門,轉入側道,一陣陣茉莉花香襲鼻而來,彷彿間來到了花叢中。但猶記得屋的後園是沒有栽有花的,有的只是房東伍伯家種的幾壟瓜。藉着矇矓的月光走近一看,在莖粗葉茂的瓜棚上繁星般開滿着淡黃色的瓜花,那瓜花其貌不揚,粗糙的花瓣就象古稀老人的臉。花香不折不扣就是從這些瓜花散發出來,還引來一些不知名的飛蟲在那裏覓食。這種的是絲瓜,廣東人避忌,因絲和輸同音,就改稱為勝瓜。

我一直以為瓜的花是沒有香味的,這源於年少時和小夥伴也時常去鄉下,在莊稼田裏玩耍,還摘下瓜花戴在女孩子的頭上,都不曾覺得有香味。而此時嗅到花香,堪覺驚奇。

對於花,我都有攝入鏡頭的衝動,便尋思第二天把它們拍攝下來。第二天早上我興沖沖地來看它們,卻不曾想瓜花已經半攏起來,接近中午,就更加全攏了。

想來,勝瓜花的燦爛是屬於夜晚,在夜深人靜,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也許,它羞於自己的樸實無華;也許,它甘於寂寞、與世無爭。但不論如何,它既能開花,又能結果。

我欣賞豔花的絢麗,但我更讚美瓜花的樸實,因為它能給這個世界予物質上的奉獻。

回到家裏,一陣陣花香隨着微風飄入房間。在高樓林立、燈紅酒綠的紐約,這花香使我憶起家鄉。回家的路因為海寬而顯得路遙,回一趟不容易呵!

聞着這沁入心脾的花香,伸伸疲憊的身子,我迷迷糊糊地隨着夢境回到了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8

猶記兒時望月,疑月為何物,似蒼穹遮天蔽日眼,又似九重仙宮琉璃燈,甚似瑩潤白潔無瑕玉。

夜裏獨行,月如影隨,且走且停。走累了抬頭望月,發現似乎無論我走多遠,走多久,不遠不近,它總在那裏,不離不棄,默默相陪。

我曾以為它會一直如此,但長大後的我或許變了太多,變得太不討喜,以致連月亮也遺棄了我。每每欣喜抬頭望那墨染的天空,它卻總藏在厚厚的烏雲之下,不願與我相見。

它對我失望了吧。

我常在想,廣寒宮裏面當真住着嫦娥嗎?如果當真,那這位多情的美麗女子定是十分孤苦的,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她留下眼淚,空哀歎啊。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你當真悔了麼?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再長大些,離了家鄉,月便成了一種牽掛。明明還是一樣的月亮,不會有第二個,心裏還是覺得此月非彼月,孩子氣固執的想着,我家鄉的月亮定是要大些漂亮些的,才不是這個呢。

小時候,我在父親背上看月,覺得最美就是它。長大後,我和好友在月下談起往事酒醉流淚,突然覺得最悲就是它了。

佳人望月想情郎,浪子望月思故鄉。

戰士望月為國殤,詩人望月生惆悵。

如今你又在何方,抬起頭望到的月是何模樣,你又是悲是喜,是痴是忘。

我還在遠方,回不去的故鄉,月圓人未圓,殤斷腸。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19

多少次夢裏回到生我養我的小村莊。回到那童年無憂的歲月。許是真的有些滄桑的味道了,於是就愈發的懷舊,在寂寞如水的夜裏沿着夢裏的足跡找回逝去的快樂和痛苦。

故鄉的一切在夢裏依舊如昨,雖然歷經風霜,卻是那樣的刻骨銘心,在心裏的某個角落。春天裏我們去翠綠的田野裏幫媽媽鋤草,夏天裏我們去河裏游泳捉魚,秋天裏我們在金色的田野裏收穫希望的果實。冬天裏我們穿着厚重的棉衣在冰上玩耍。我彷彿又透過時間的隧道,看見疼愛我的慈祥的奶奶在我家院子的棗樹下乘涼,給我們講遙遠的故事。奶奶在我去外地上學時離開了我們,一直是我心裏永遠的痛,我未曾見她老人家最後一面,也沒能好好的孝敬她就永遠分開了。當我放假回家看到的是荒涼的墳塋裏那蒼涼的一幕,我哭了個天昏地暗,在18歲那年我體驗到了生離死別的痛苦。

當我參加工作以後,就很少回到故鄉了,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去小住幾天,卻也是來去匆匆的。老屋已經翻蓋隱藏了曾經的滄桑,取代的是現代化的建築。我也只能從夢裏尋找它的摸樣。

走在城市的霓虹燈裏,有時卻感到莫名的落寞,總感覺丟掉了什麼,卻是難以言表。終日裏機器人一樣的上班、下班,人也日漸麻木了。對周圍的事物好象也失去了任何的興趣,唯有對故鄉的依戀確實是那樣的纏綿、悠遠,總是在夢裏夢縈魂牽。

回不去的故鄉隨筆散文 篇20

細細看那些碎碎的清芬,似乎你就要遮蓋我心底的那一片柔藍,你是霸道而芬芳的斑斕,把我碧雲之上的明燦,把我不能回到海中的旅魂,做着悄悄而淡定的牽引。

一片又一片的,是微雲,是一叢又一叢花朵的綻開,細碎裏飄蕩。

千林的絕唱似乎就在輪迴的縫隙裏,鼓響花開的翅膀,等待那些粗壯的臂膀,把小徑填充的粗獷。

其實,我是喜歡仰望你的,你常常會用粗大的枝幹襯托我朦朧的小模樣,而且你還會用歲月給你的小氣場,狠心把我,流痛給了,一畦春光。

或許,別離即近,初冬的更鼓敲得正歡,你知曉,我乍然的痛,即使有千萬個不捨,也只得放手一搏。

風還是把我揉碎成一個又一個翩飛的枯葉蝶,圍着你盤旋,很久很久,我看到你目光裏的淚滴,也感覺到你伸手挽留我的舉動,甚至也聽到你壓抑而沉重的那聲歎息。

你説,即使我去了,也要把我的肢體包裹在你強勁的根鬚裏,日裏夜裏,即便是把思念的葉脈幻化成網,也要把飛塵裏我純潔的淺碧兜住。

我説,我也只是睡着了,只是藉助鎖住的清秋而安眠。以不苟於亂世遺風的姿態,撲倒在你寬廣的柔婉裏,我就在你積滿厚厚陽光的根部,在霜滑的夜晚,在你濃郁的根陰裏,聽雨的弦駐,照澈今夜,恆古不變的幽香,這踏足不息的地方,也便是我,寧馨的故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