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散文隨筆:目光

文學5.05K

目光,是一個極普通的詞語,它和口語中的“眼光”一詞幾乎同義。我們常常把有遠見的人稱之為有眼光的人,也常常把短視稱之為鼠目寸光。前者是目光深邃,具有極強的時空穿透力,對時勢的洞察力,後者則僅僅顧及眼前,無非是見利忘義,出賣某種最寶貴的東西之徒。此類人,早已在歷史的煙塵中堙沒,唯有前者“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在人們思想的隧道里仍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散文隨筆:目光

從各種各樣的目光中,你可以攝取內涵迥異的信息------或智慧的,或愚昧的,或狡黠的,或真誠的,或善良的,或邪惡的,或堅定的,或猶疑的,或誠實的,或虛偽的,或自信的,或自卑的......不一而足。社會和人生經驗會教給人許多東西,所以,能看透這些目光意味的人,也是有眼光的人。

春風有目光,是因為它知道花朵燦爛之後有夏豐秋收;江河有目光,是因為它已經看到大海的胸襟;遠足者有目光,是因為他(她)心中總有美麗的風景;登山者有目光,是因為他(她)總把眼界放在山巔之上的寥廓原野,際會風雲。

知識會充實你的目光,愚昧只能讓變得淺薄;歷練會使你的目光有高度,無所事事,只能讓你變得迷惘;經歷苦難的人,會讓你的目光深沉;跌宕起伏的人生,會讓你目光如炬,洞若光火,胸襟廣闊,思想厚重。

有這樣一個故事: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不説孔子發出的警示之歎,到現在,仔細玩味,製作這種奇妙“欹器”的人可謂匠心獨運,目光獨到,意味深長,它預知世人的三種“境界”千百年來將會循環往復,以此警醒後世來者,可為世人“座右銘”。

因此,和有眼光的人在一起久了,即使是一個愚鈍的人,也不會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和有眼界的人在一起久了,即使是一個淺薄的人,境界也會寬厚起來;和有洞見的人在一起久了,即使是一個俗不可耐的人,也會學着不僅僅從表象看到一點問題就誇誇而談。“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老子用《老子》的目光,啟示後人思辨我們的外在的和精神的世界;孔子用“仁義禮智信,温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 的目光,沐浴龍的'後人,盪滌他們的心智;孫武用《孫子兵法》的目光牽引着世界對戰爭的哲思;《周易》用一種獨特的視角演繹人對世界和自身的認識,精深廣博,藏天納地,無所不包,無所不及;司馬遷在幽暗的燈草微光下,把《史記》饋贈給了我們,從此那一段漫長的歷史以一種不同凡響的目光照亮了歷史幽暗的隧道,讓後人獲得的不單單是紀實式的真實,史詩般的文字;還有《茶經》和《本草綱目》的温和慈善的容顏......無不熠熠生輝,光芒四射!

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目光遠大,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不管是歷史長河中,還是近代的摸索行進者,抑或現代的引領者。如若不然,中華民族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模樣,你眼前的中國就不會這般顏色。當然,我們這塊土地總是有如此煌煌者生長,因此,其光芒才會永續相接,才會“雷地豫”(1)、“地風升”(2)----鸞鳳生雛,萬物發榮;靈鳥翱翔,顯達光明!

註明:(1)、“雷地豫”:64卦辭爻辭之26卦象。

(2)、“地風升”:64卦辭爻辭之29卦象。

標籤: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