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錦集8篇

文學1.0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讀書筆記作文錦集8篇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讀了一個星期的《昆蟲記》終於讀完了。它深刻地描寫了幾種昆蟲,此如説蟬、黑蝴蜂、舞珠、天牛、螢火蟲等習性。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知道了關於昆蟲的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夜晚在草蟲中發光的是螢火蟲,但你們不知道螢火蟲是肉食動物吧!螢火蟲的主要食物是蝸牛。哈哈,同學們你們沒想到吧!我還知道了蟬是怎麼唱歌的,因為蟬的狀音鈸是凹凸的,當音鈸被拉得凹下去一點點,又在脈絡的彈性作用下迅速回到凸起狀態,蟬鳴就從這來回的振盪中發出來了。我還知道了螳螂是怎樣捕食的,天牛是怎樣過冬的等等。

讀了《昆蟲記》,我學到了有關昆蟲的知識,認識到了大自然的奧祕。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這標題一看就充滿了高格氣息,誰會想到內容是這麼可愛呢?

十分慚愧,我沒什麼文化,這是我買的第一本汪老,而且是在汪老突然成了“網紅”之後。這本書也買了很久了,因為沉迷其他作者的原因,直到書荒之時我才不大樂意地翻開它。無他,我從不樂意和“文青”們“同流合污”,因為我自認是一個滿腦子庸俗念頭的下里巴人,而文青們幾乎人手一本汪曾祺和大冰。

偏激如我好像又把話説過了。不過假使我們把汪老和大冰結合:《人間草木麼麼噠》,是不是就又可愛起來了?所以雖然我一向不樂意高攀文青,卻從未討厭過這個羣體。

扯遠了。汪老在這本書裏也提及了一個羣體,它們最容易被忽視卻又無處不在,是屈原的最愛。沒錯就是花草樹木——我們在小初高命題作文裏面經常用它們進行環境描寫。真是勞苦功高。

自從潑婦一樣在大號罵過胡適,我就覺得自己膽子肥了許多,敢直面許多大家,有啥説啥而不是一味捧腳。汪老説希望自己的語言是平淡的,卻不是乾柴無味的,我呵呵一笑,覺得——他這一點已經做得極其好了。

我又要提高〇了,沒辦法,誰讓我喜歡他的書呢。高〇也是平實語言的忠實擁躉,但他偏愛用極簡的語言營造極慘淡的氛圍,最後寫出一篇大悲劇來騙我眼淚。而汪老卻同他風格迥異:平淡中透着一股温和的雅勁兒,同時不失風趣。我覺得這種品質在當下,不光是寫作圈,乃至整個社會,都是極其匱乏的。

人們不優雅、不幽默了。許多國人動不動就振臂一呼,口吐“上下五千年大國泱泱”之類的壯詞,喜怒皆形於色,為利來為利往,舉止行為卻沒有一點時間沉澱的樣子。

我的尷尬癌就是這麼日益嚴重的。我覺得這種人就應該看看汪曾祺。

讀汪老的書,看他講馬鈴薯的吃法,滇茶好在哪裏,家鄉人看不起狗心臘梅,“寫什麼屁小説”,紫薇花對紫薇郎。諸如此類。

如果光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那還不配被稱為優秀的作品。要承認,優秀的作品必須是有深度的。悲劇往往容易成為傑作,因為“悲劇”總是自帶深度。所以要把不悲的東西寫出意味和哲思,私以為更難。

我覺得汪老這點是合格的。我看到死掉了的大黑蜂也會覺得有點悲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這人“悲憫上癮”,太過悲觀;看到汪老家人插着他做的珠花相互拜年,又會覺得很有生活氣息,有煙火味和一點點時代感,很親切;現代化的香港裏難得一見的一抹綠色……我覺得都很棒。

人們太忙了,忙到忘記了生活。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我雖然愛聽戲曲、古琴,但都是偏愛的西皮快板和《酒狂》、《廣陵散》之流,寫到這裏的時候,其實我才讀到了50%(kindle告訴我的)。

所以我沒資格説這話:我覺得大家應該喜歡花草。自從想着給屈原每日上供花草,我就有了日日散步拍花的習慣。漸漸地我似乎也開始為一兩種特定的花神魂顛倒,也有些明白了偶像。這大概就是偶像效應。

我喜歡粉月季,尤其在這樣的大冷天也能開得極盛。她們美得那麼玲瓏剔透,靜靜地在馬路邊綻放一抹粉色,顯得温情且高雅,讓“好色”的我總忍不住長久駐足。我想屈原也一定會喜歡的。我把這花發給一個朋友,她就説了句“好看”,然後又開始跟我説自己的野心和抱負。

我覺得這是好事,但是也覺得她需要看看汪曾祺。不要被抱負反噬了才行。

這本書能讓人短暫地想起那種美好的活法,甚至可以改變人。

花花草草由人戀。我希望是如此的。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高老頭》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在這裏,金錢至上和唯利是圖的道德準則早就腐蝕了人們不安的靈魂,矇蔽了人們良知的雙眼。父親在教育女兒的時候只是教育其不斷地向上流社會爬,卻忘了告訴她們如何成長為完整的人;本是純潔的青年大學生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慾望慢慢膨脹,最終成為腐蝕其靈魂中最致命的傷;在這樣的社會中,愛情也成為了金錢的犧牲品,西班牙侯爵的離開,便是很好的印證;法律的不完備給像伏脱冷這樣的潛逃犯提供了法律空子,搞得社會上人心惶惶。動盪的社會以及浮躁的心態,給了19世紀的法國一記狠狠的耳光。

巴爾扎克曾説“拿破崙用劍沒有辦到的,我要用筆來完成。”正是基於對社會的細緻觀察,作者對社會的批判才會更加深刻。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牧羊人其實是在玩一個叫做《樹林養成計劃》的運營類遊戲,人家沒有家人,總得幹什麼用來打發時間,所以一玩就玩了大半個世紀。這遊戲比“種菜不如偷菜”的qq農場還簡單,就一個勁地埋種子。牧羊人樂在其中,道理和我們虛擬種菜的“樂在其中”的原理是一樣的:滿足人的建設欲。 這就是作者借林務官之口所提出的“幸福的真諦”。

幸福是有份量的。文中不止一次提到牧羊人的艱辛。埋了20萬顆橡樹種子,最後剩下1萬有用的。那麼大的荒地,硬是花了一個人的半輩子才改變了荒地的狀況。但是這份改變是值得的,只要荒地變成桑田,無論代價有多大。幸福就是存在着變化之中,如果沒有“改變”,一切就沒有意義。正因是艱難給我們帶來的沉重,我們所體會到的幸福才有分量。

“單純不等於沒有

“牧羊人的簡樸生活是幸福的”,在影片最後,作者對此人作出了蓋棺定論。我是這麼理解的,動機單純的生活可以造就幸福。但是生活還是要有追求的。所謂i“清心寡慾”並不是無慾,孤獨的牧羊人雖説生活單調,但是他的生活還是有動力的,有盼頭的。他總是盼着這塊土地能夠蔚然成林。作者對牧羊人不時地讚美道:“優秀的人格”“純淨的心靈”,而提到戰爭政治等世俗話題時的口吻是帶有厭惡和鄙視的,這讓我等俗人情何以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人生在世,總有世俗羈絆,為情所困,為錢權雖累,為生活所操勞,難道就錯了嗎?不可能個個種樹吧,以改造大自然為人生唯一的終極奮鬥目標。所以在當今高度發達的年代中,我們不能被這種詩歌般的田園生活所迷惑。恬靜和詩意最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中,當真正到底那裏的時候,就會像從美夢中醒來一樣,還是回到了殘酷的現實中。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在國小的六年裏,我讀過許多書。但令我最難忘的一本,還是英國作家希爾寫的《天藍色的彼岸》。《天藍色的彼岸》講述了小男孩哈里,因一場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天堂。他在前往天藍色的彼岸的路上,遇見了150多年前因發燒而去世的阿瑟。阿瑟為了尋找他的母親,所以遲遲沒有去往天藍色的彼岸。哈里也想起了他的家人,非常地想念他們。於是,他在阿瑟的幫助下,來到了人間。他來到爸爸媽媽家裏,向爸爸、媽媽和姐姐,依依不捨地告別。最後,他下定決心,離開了人間,慢慢消失在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教會了我們關心別人,珍惜生命。讓我們感悟了生命與死亡。它也告訴我們: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後悔,因為一切已經無法改變了。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

而有的同學卻一點也不在乎:他們爬窗户、晚上放學不回家、自己打自己或是和父母賭氣,去傷害自己……這些同學的做法是多麼愚蠢,他們不在了,難道自己會高興嗎?況且,如果他們不幸去世了,那麼,他們的父母將會是多麼悲痛欲絕啊!哈里生前經常與姐姐雅丹亭吵架,但當他來到天堂後卻格外想念姐姐,很想向姐姐道歉。我們還有生命,我們千萬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也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寬容別人,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滿快樂!希望大家看了這本書,能更加珍惜生命,快樂地過每一天!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對於閲讀者來説,閲讀即時一種學習,也是一種發現與創造。

寫讀書筆記時,由於邊讀邊想,邊想邊記,就會加強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思維更加活躍。

經常讀書學習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在讀書過程中,由於得到書中某種內容的“觸發”而產生新的思考或在大腦中閃現出新的思想火花。有經驗的讀者或研究者會馬上把它記錄下來,否則,瞬息即逝,很快就會遺忘。

愛因斯坦主張讀書要發揮創造性,記那些書本上還沒有的知識,道理就在於此。他一生中,記錄了許多這種出色的想法。這種筆記積累多了,待重温這些筆記內容的時候,往往會得到新的啟示,把平素閃過腦際的思想火花,經過去粗取精,逐漸孕育成一種獨到的見解。這是,便產生了撰寫論文、發表意見的願望。正因如此,可以説科學發現的最早文字不是出版物上,而是在個人的筆記中。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説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

我所理解“結合的文學歷程”不是從小到大學習文學的經歷,因為小時候我不是很懂什麼是所謂的文學。現在也頂多算個初生牛犢。如果閲讀文學作品算是自己的文學經歷的話,我的收穫還是蠻多的。比如我接下來想講的從日本推理小説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裏思考的對愛情的看法。

記得那英有首歌叫《白天不懂夜的黑》,裏面有句詞是這樣的: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沒交匯。也有本書叫《白夜行》,作者是日本推理小説家東野圭吾,裏邊的男女主角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的角色設定就是白天天使和黑夜惡魔,但是是有交匯的。並不是想質疑和反駁什麼,從文學的角度看我只是想從兩者之中探索點什麼。如果廣而概之,《白夜行》也屬推理小説,也屬愛情小説,被成為東野筆下的“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可是我認為單放長線談收穫的話,需要涉及的問題很多且每一個問題都是主要的,比如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社會;政府的敷衍無作為;關於戀童癖以及對孩子的保護;還有堅守的淒涼愛情等等。方方面面都兼備到是不可能,但是簡略蓋過又顯得很糙,並且語言會很空洞。所以我想從小方面入手單純的討論一下互利愛情——白夜的靈魂和肉體。

起初對愛情的想象是美好,閲讀了許多文學大家的情話便更加堅定。梁實秋的《送行》:“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沈從文的:“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形狀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顧城的:“我們是怎麼開始談話的,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話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夢的魚羣,鼻線和嘴角都有一種金屬的光輝。我不知道該説些什麼就給你念起詩來,又説起電影又説起遙遠的小時候的事情。你看着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迴音。”那時候認為瓊瑤的愛情就是最值得推崇的,那種只有靈沒有肉的,澎湃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純情而帶着毀滅性的愛情才是最高境界的愛情。

可是現在我有個疑問:愛情的產生是基於什麼?

我想如果把答案設置成“心動”是最婉約感性的,但是不現實。然後我的腦子裏就浮現出這樣一個詞——互利愛情。就是戀愛雙方都擁有主體自身所需要的某種東西,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在這種互利的情況下產生了異性相吸,我們把它稱之為“愛情”。愛情能持久多半也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我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怕,第一次想到這個詞是再看龍應台的《目送》時《愛情》一篇中,她與孩子因德文課上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老師發表關於愛情的看法從而產生的討論。當時沒有思考太多,但是看過《白夜行》後我猛然發現,這本書中堅守的淒涼愛情故事恰好可以印證愛情的互利基礎。

曾與同學討論桐原亮司跟唐澤雪穗之間的愛情。第一種觀點是:對亮司來説,雪穗就是白夜中唯一的.光,這來源於愛;對雪穗來説,亮司是太陽的替代者,或許知識共生的亮司給了她希望,這種愛情,讓人不敢相信也不願否認。第二種觀點是:也許依賴過,但是不曾愛過。唐澤是為了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一切的人,桐原只是她唯一可以放心依附的對象,相比別人來説的確是比較特別的存在,但絕對不是愛,唐澤的心裏只有自己。但是每一種觀點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即互利共生。躋身上流社會的雪穗需要一個幕後的人幫助自己剷除異己,而亮司是她最能夠相信的人。她是一個有野心也相當自私的人。童年的經歷讓她過早成熟,經歷社會種種罪惡後,她自身也成為一個心狠手辣的披着羊皮的狼。相反桐原亮司是個沒有野心的人。除了想”在白天走路”之外,他都在為雪穗忙碌着,不惜一切。除了愛情,支持桐原亮司如此付出的還有其他東西,比如贖罪。幼年時,親眼見到父親與雪穗最不堪的一幕,對雪穗的負罪感便重重的壓在他的心上。為了贖罪,任何事情都可以做,任何人都可以傷害,雪穗的願望就是自己的願望,雪穗的要求就是自己的要求,雪穗的靈魂變成了桐原亮司的靈魂。在一次次滿足雪穗要求的同時,實現了對自己靈魂的確認。這種互利共生的延續至案件事發,真相大白。亮司用剪刀結束自己的生命,唐澤雪穗沒有掉一點眼淚,一次都沒有回頭。那是因為雪穗的靈魂同時死去,做為人的本質完全消失了。

人都是自私的,或許我的這個觀點不會得到附和。可是的的確確是存在着的。或許你想象;的愛情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勢均力敵,;是徐志摩跟陸小曼的相愛相殺;是王小波和李銀河的纏綿悱惻;是席慕容和劉海北的平平淡淡.......這不過是我們在愛情互利的基礎上所美化的現象。我想説的是,不要單純的把“互利”這個詞理解成一個貶義詞。現實就是這樣,追求精神的獨立跟昇華總是要立足實際的。可能現實中的愛情做不到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的互利共生。我們也不必特意去追求。大多人的愛情起源於感性,被理性支配的因素是比不過感性的,這也是現實中的愛情與小説中愛情的最大區別。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每一份愛情都被一定程度的感性支配着。若是過度便會適得其反。我不是很提倡為了愛情付出所有的做法,其實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人是自私的,愛情是互利的,這點自己知道就好,説出來反而會引起一水的道德婊。所以,在愛情的感性面前,我希望廣大同胞能及時保持理性的頭腦。

我並不是不贊成感性,這也不是一篇講愛情道德論的文章,只是我從看一篇小説裏得到的收穫而已。個人觀點,請尊重原創。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詩: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

見山是山,見海是海

見花便是花

唯獨見了你

雲海開始翻湧

江潮開始澎湃

昆蟲的小觸鬚撓着全世界的癢

你無需開口

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我是三年級的國小生,讀過許許多多的課外書。讓我瞭解了更多的知識,通過讀書,我在一天天的成長,我家裏就有各種各樣的書籍。當我每讀完一本書,就成長了許多。

在 我讀過那麼多的書籍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列那狐的故事》。全書是由許多有趣奇妙的小故事組成,而且還會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道理,是典型的反封建諷刺作品。書中描寫了幾十種動物,代表封建社會各階層的人,如獅王影射國王,大灰狼、狗熊影射大臣等。我最喜歡的是《喬裝偷魚》的小故事。

這個小故事講述了列那家住在馬貝渡城堡中,有一天,天氣寒冷,家裏櫥櫃空空,沒有食物吃。他們很餓,害怕孩子回家向他們要吃的。於是,列那歎了一口氣,只好出去找食物。天氣很差,列那慢悠悠地前進涼風吹得他眼睛都睜不開。忽然他聞到一股香氣,看到一輛馬車裝滿魚,列那很興奮,它想了個妙計,列那躺在地上裝死。馬車來了,列那屏住呼吸,伸着舌頭,跟死了一模一樣。魚夫看了貪圖列那的皮毛,就把列那扔到車上,繼續趕路。列那一睜開眼睛,看到魚簍裏的魚,甭提多開心了,把自己的肚子吃飽,然後把鰻魚纏繞在脖子上飛快地向家裏趕,兩個孩子看見自己的父親滿載而歸都非常高興。妻子為了慰勞辛苦的丈夫,用熱水給它泡腳,擦洗身價不菲的皮毛。

故事中,我們知道了狐狸的狡猾。從列那這方面想,借用自身的優勢,利用自己的智慧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魚夫這方面想,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