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中秋經典美文

文學2.1W
中秋經典美文1

關於中秋節,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既有悠久的歷史,也有豐富的傳説,是我國的主要傳統節日之一。下面一起去欣賞經典美文:中秋祭,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經典美文

今年的中秋,來的真早。

打開電腦,想要寫點什麼,卻發現對於這樣一個團圓的節日,我竟然沒有多少值得回憶的情緒。

生活在一個蒼白的年代,真是可惜。

古人的中秋,就精彩的多了。拜月、觀潮、猜謎,中秋在遙遠的古代更具有儀式感,莊重而親和。

關於中秋的起源,民間傳説是因為嫦娥奔月,她的丈夫后羿因思念所致,便每到嫦娥離去的八月十五這一天,設宴與嫦娥隔着萬里團圓。

也有另一種説法,“中秋”意為秋天的中間,而“十五日”也是一個月的中間。在這個時間段,瓜果成熟,農業豐收。百姓正是表達喜悦,才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神話和農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這是中國人生活當中最廣泛的精神依託,也代表着這個古老民族的基本基因構成———浪漫與現實。

這樣看,中秋節不愧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一種凝聚着中國人精神內涵的象徵。

過中秋,是繼承祖輩的魂靈,是感受華夏的脈搏。

但現在,中秋帶給我的只是一年又一年空白的記憶。

華夏民族寶貴的精神延續,就快要斷了呼吸。

記得小時候,中秋是純淨的,那時的感受裏中秋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滿足,滿足於媽媽帶回的月餅,那淡淡的清香是縈繞在心頭最原始的幸福感。

如今的中秋,似乎沒有變化,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浮華的世界,終究找不到一個可以安心賞月的地方。

在當今社會肆意橫行的商品潮流中,中秋僅僅是作為一個放假的提醒,被硬生生地寫在我們的日曆上,然後在華麗的包裝和商業炒作的包圍中顯得陌生又無趣。

看看超市現今包裝華麗的月餅,實在是令人糊塗,當年的關於月餅的甜蜜記憶如今只被商家的高價所謀殺。中秋在這裏早已失去了紀念意義,失去了文化屬性。商人們為了掙幾個錢,把月餅變成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簡單而又奢侈的消費品。我們的老祖宗創造了這樣的節日,今天的我們卻出賣了他們的本意。出賣了中秋文化,更出賣了那回不去的純潔的時代,那個真正屬於月亮的,屬於中秋的時代。

中秋的價值在於把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昇華,在月光下真正獲得一種恬靜,讓平日裏浮躁的心沉澱,完成靈魂的涅槃。佳節團圓,是對思念的膜拜,膜拜我們心中純淨的情緒,膜拜先祖的生命軌跡,膜拜月亮給我們帶來的安逸的自在。

這種自在,於如今的世界實在是難尋。隨着快節奏的生活,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多少人能在匆匆而逝的歲月當中哪怕駐足一次?那些為了夢想漂泊遠方的遊子,在中秋的夜,定會卸下疲倦的行囊,暫時把惆悵與彷徨丟掉,和家人真正的享受地地道道的團聚。不需要拘束,不需要設防,完完全全將一顆心温柔地交付給親人,交付給故鄉。

中秋佳節,便是這樣一個純潔的日子。每一個人都會超脱往日的倦怠,讓生命安靜地體會灑脱與和美的共存。灑脱是一杯家鄉的老酒,和美因團圓的難得。中國人幾千年來所追求的和諧之道,在中秋之時,如此完美的與老莊的狂放重合,化作一輪月,沉靜浮躁的悸動。

所以,中秋,也是一種道。

我們應該重新的審視它,信仰它。值得信仰的,都是人們心中普遍認可的。

作為一個農耕文明的國度,我們的祖先早就在農業上取得了驕傲的成績,但遠古時代,一個民族的希冀又往往建立在世代編造的憧憬中。戰勝天災,征服自然的過程中,文明在這種想象力中漸漸豐富起來。

一個民族,決不能少了神話與傳説。

就如中秋的來歷,本文在開篇已經提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本身就代表着祖先們對未知領域的好奇,人類面對大自然的廣博,表現出毫不示弱的架勢,擁有神話,就擁有希望,擁有勇氣。

傳統的節日,是一個民族強健的生命力,是氣節的展現!過中秋,不是吃一塊月餅那麼簡單,也不是辦一場晚會,唱幾首歌曲。中秋節,要回歸大眾,關注大眾,體味大眾。過節的主體是百姓,是中華民族值得紀念的精神片段,團圓不僅是家的相聚,也是所有華人的凝聚。聚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條龍。

祖先創造的節日,希望子孫認認真真的傳承。

我怕這傳承殞滅,永遠的死去,成為一篇祭文。

文化若到了祭奠的時候,最是追悔莫及。

中秋,是生命安寧的一種存在。在當下利慾薰心的世界,更加需要我們守護,需要我們敬重!

中秋經典美文2

也許是我出生在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時節,格外覺得桂花的馨香沁人心脾……送走了夏的熱情似火,不經意間便迎來了仲秋的清爽涼快。娥江兩岸木犀樹競相開放,空氣中馥郁香氣氤氲着虞城大地,茉莉花般的小白蝶蹁躚飛舞,這是怎樣的一種愛戀?玉顆姍姍密密簇擁着,像是竊竊私語話秋思。

花開萬點黃,仲秋獨芬芳。丹桂鼎盛開放,清香四溢,一縷清風,陣陣沁香滌盪心魂,滿臉笑容,是那樣的甜美,那樣的迷人,伸手觸護的瞬間,才知,你的清雅是我前世的眷戀,也是我今生的虔誠。我走近了你,你飄進了我的心田……即使遠在異域他鄉,也無法阻隔中秋我在夢裏的追隨。看那靜靜地安躺在書頁裏素潔的桂花書籤,那淡淡的花香,藴藏着歲月的沉香,那默默的相依,是我對你拳拳的愛戀!

桂花品格高潔素雅,深得歷代文人墨客頌讚。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有木詩》: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剪春雲綠。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李白的《詠桂》佳句: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李清照的《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李嶠的《詠桂花》:未植蟾宮裏,寧移玉殿幽。等諸多唐詩宋詞皆謳歌了木犀花開色淡香濃的卓爾不羣與品性的高潔素雅。因屈原當年沒有把桂花寫進詩歌中,李清照還為桂花抱不平,同時對貌不出眾、色不誘人的桂花予以由衷地讚美和崇敬,抒發了要像桂花那樣遠離都市的囂噪紛擾、過清高淡泊明志的隱退生活的情懷。

華夏大地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迄今已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桂花玉顆姍姍芳香馥郁,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桂花有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之分。丹桂花色橙黃,鮮豔爛漫,香氣馥郁。詩人陸游:“丹葩間綠葉,錦繡相疊重”。銀桂則淡雅清麗,楊萬里的“雪花四出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着得許多香?”。宋代呂之聲認為在秋天,唯桂花最美,正如他在《桂花》詩中所云:“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四季桂,一年四季皆能開放,花色淡雅素潔,暗香浮動,沁人肺腑,特別是在草木凋謝的冬天,時常看到在公園裏晨練之餘的人們,相狎四季桂的情景,格外引人頓生愛慕之情,是冬日裏惹人喜愛的綠植之一。

中國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古代的諸多詩人馳思遐想,把凡間的桂花同天上月宮吳剛伐桂,仙子嫦娥異想天開幻化成美麗神祕的民間故事。傳説在八月的一天,嫦娥偷偷化作一縷清風來到人間,婀娜娉婷在一處風景清幽的地方,那裏萬點花開滿樹黃,馨香襲人獨芬芳。黃橙橙的桂花樹聽着嫦娥這詩仙詩意般的讚美,陶然若醉,於是對嫦娥的故事深信不疑。嫦娥知道桂花樹是聽了自己的故事,才去地上。就此等古代的文人墨客賦予了桂花月宮美麗的神話色彩。難怪唐代白居易面對高潔脱俗的桂花,作詩《東城桂三首》:“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唐詩宋詞中的詠桂詩詞,因此同中秋明月有着絲絲縷縷的關聯,唐代詩人宋之問的《靈隱寺》詩曰:“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代楊萬里筆下的《詠桂》詩“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這種把桂花描摹得出神入化,月桂纏寄,充滿着美好幻想的詩情意境,着實令人陶醉。

八月中秋圓月夜,晚飯後,明月悄悄爬上樹梢,月下賞桂,最富詩情畫意。桂香四溢縈繞着虞城氧吧,沁人心扉,中秋馨香獨芬芳。明月照丹桂,疏影映軒亭。良宵中秋夜,藍天白雲攜手影雙雙,漫步在桂花盛開的心河氧吧,邀請中秋明月共賞。那迷人的輕音樂伴隨着皎皎圓月,思緒隨神話馳騁,今夕美夢飛揚。

丹桂樹下賞滿月或者圓月之下賞桂花的美好都已刻錄在心湖。賞月沐桂的人們紛紛拿出相機拍攝這花好月圓之良宵美景,都想把它定格成永恆之美。萬里金風爽,天地共芳。“踏月歸來香汗濕,紅閨無奈木樨蒸。”詮釋了月下賞桂的特有心境。在中秋之夜,漫步虞城氧吧,沐浴芬芳馥郁的桂花香,着實使人心曠神怡,志趣盎然回味無窮。

中秋經典美文3

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賬要緊,月餅尚在其次。我回想鄉間一般對於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於看月亮,而還賬又過於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人也。

諸位要問我為什麼特別介紹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訴你們的。我不單為今天是兔兒爺的生日,不單為今天的月球與地球最近,我為的是從我們的遠祖起,每年在這一日留下些特別的感情,造成不可磨滅的事實。數千年來古人所瞻望所歌詠的就是這個月,而且這寒熱得宜,桂子香飄的時節看這圓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中秋經典美文4

昨夜中秋。黃昏時西天掛下一大簾的雲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將海天一體化成暗藍色,寂靜得如黑衣尼在聖座前默禱。過了一刻,即聽得船梢布篷上窸窸窣窣啜泣起來,低壓的雲夾着迷濛的雨色,將海線逼得像湖一般窄,沿邊的黑影,也辨認不出是山是雲,但涕淚的痕跡,卻滿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聲在急驟之中,有零落蕭疏的況味,連着陰沉的氣氲,只是在我靈魂的耳畔私語道:“秋”!我原來無歡的心境,抵禦不住那樣温婉的浸潤,也就開放了春夏間所積受的秋思,和此時外來的怨艾構合,產出一個弱的嬰兒——“愁”。

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啜泣的雲,還疏鬆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慘白的微光,預告明月已經裝束齊整,專等開幕。同時船煙正在莽莽蒼蒼地吞吐,築成一座蟒鱗的長橋,直聯及西天盡處,和輪船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對照,留戀西來的蹤跡。

北天雲幕豁處,一顆鮮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來問探消息,像新嫁媳的侍婢,也穿扮得遍體光豔。但新娘依然姍姍未出。

我小的時候,每於中秋夜,呆坐在樓窗外等看“月華”。若然天上有云霧繚繞,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擔擾。若然見了魚鱗似的雲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禱着月兒快些開花,因為我常聽人説只要有“瓦楞”雲,就有月華;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親早已逼我去上牀,所以月華只是我腦筋裏一個不曾實現的想象,直到如今。

現在天上砌滿了瓦楞雲彩,霎時間引起了我早年許多有趣的記憶——但我的純潔的童心,如今哪裏去了!

月光有一種神祕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緒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結聚成山,月下的情淚可以培畤百畝的畹蘭,千莖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類先天的遺傳,否則,何以我們幾年不知悲感的時期,有時對着一瀉的清輝,也往往悽心滴淚呢?

但我今夜卻不曾流淚。不是無淚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將我最純潔的本能鋤淨,卻為是感覺了神聖的悲哀,將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動,想學契古特白登來解剖這神祕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遠是熱的情的死仇。他們不能相容的。

但在這樣浪漫的月夜,要來練習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機一轉,重複將鋒快的智力劇起,讓沉醉的情淚自然流轉,聽他產生什麼音樂,讓綣繾的詩魂漫自低迴,看他尋出什麼夢境。

明月正在雲巖中間,周圍有一圈黃色的彩暈,一陣陣的輕靄,在她面前扯過。海上幾百道起伏的銀溝,一齊在微叱悽其的音節,此外不受清輝的波域,在暗中墳墳漲落,不知是怨是慕。

我一面將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現象,一面拿着紙筆,痴望着月彩,想從她明潔的輝光裏,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跡,希冀她們在我心裏,凝成高潔情緒的菁華。因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間的恩怨,哪一件不經過她的慧眼呢?

印度的Ganges(埂奇)河邊有一座小村落,村外一個榕絨密繡的湖邊,坐着一對情醉的男女,他們中間草地上放着一尊古銅香爐,燒着上品的水息,那温柔婉戀的煙篆,沉馥香濃的熱氣,便是他們愛感的象徵月光從雲端裏輕俯下來,在那女子腦前的珠串上,水息的煙尾上,印下一個慈吻,微曬,重複登上她的雲艇,上前駛去。

一家別院的樓上,窗簾不曾放下,幾枝肥滿的桐葉正在玻璃上搖曳鬥趣,月光窺見了窗內一張小蚊牀上紫紗帳裏,安眠着一個安琪兒似的小孩,她輕輕挨進身去,在他温軟的眼睫上,嫩桃似的腮上,撫摩了一會。又將她銀色的纖指,理齊了他臍圓的額發,藹然微哂着,又回她的雲海去了。

一個失望的詩人,坐在河邊一塊石頭上,滿面寫着幽鬱的神情,他愛人的倩影,在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動,他又不能在失望的渣滓裏榨出些微甘液,他張開兩手,仰着頭,讓大慈大悲的月光,那時正在過路,洗沐他淚腺濕腫的眼眶,他似乎感覺到清心的安慰,立即摸出一枝筆,在白衣襟上寫道:

月光,

你是失望兒的乳孃!

面海一座柴屋的窗櫺裏,望得見屋裏的內容:一張小桌上放着半塊麪包和幾條冷肉,晚餐的剩餘,窗前几上開着一本家用的聖經,爐架上兩座點着的燭台,不住地在流淚,旁邊坐着一個皺面駝腰的老婦人,兩眼半閉不閉地落在伏在她膝上悲泣的一個少婦,她的長裙散在地板上像一隻大花蝶。老婦人掉頭向窗外望,只見遠遠海濤起伏,和慈祥的月光在擁抱蜜吻,她歎了聲氣向着斜照在聖經上的月彩囁道:

“真絕望了!真絕望了!”

她獨自在她精雅的書室裏,把燈火一齊熄了,倚在窗口一架藤椅上,月光從東牆肩上斜瀉下去,籠住她的全身,在花磚上幻出一個窈窕的倩影,她兩根垂辮的髮梢,她微澹的媚脣,和庭前幾莖高峙的玉蘭花,都在靜謐的月色中微顫,她加她的呼吸,吐出一股幽香,不但鄰近的花草,連月兒聞了,也禁不住迷醉,她腮邊天然的妙渦,已有好幾日不圓滿:她瘦損了。但她在想什麼呢?月光,你能否將我的夢魂帶去,放在離她三五尺的玉蘭花枝上。

威爾斯西境一座礦牀附近,有三個工人,口銜着笨重的煙斗,在月光中間坐。他們所能想到的話都已講完,但這異樣的月彩,在他們對面的松林,左首的溪水上,平添了不可言語比説的嫵媚,惟有他們工餘倦極的眼珠不闔,彼此不約而同今晚較往常多抽了兩斗的煙,但他們礦火燻黑,煤塊擦黑的面容。表示他們心靈的薄弱,在享樂煙斗以外,雖然秋月溪聲的戟刺,也不能有精美情緒之反感。等月影移西一些,他們默默地撲出了一斗灰,起身進屋,各自登牀睡去。月光從屋背飄眼望進去,只見他們都已睡熟;他們即使有夢,也無非礦內礦外的景色!

月光渡過了愛爾蘭海峽,爬上海爾佛林的高峯,正對着靜默的紅潭。潭水凝定得像一大塊冰,鐵青色。四圍斜坦的小峯,全都滿鋪着蟹青和蛋白色的巖片碎石,一株矮樹都沒有。沿潭間有些叢草,那全體形勢,正像一大青碗,現在滿盛了清潔的月輝,靜極了,草裏不聞蟲吟,水裏不聞魚躍;只有石縫裏潛澗瀝淅之聲,斷續地作響,彷彿一座大教堂裏點着一星小火,益發對照出靜穆寧寂的境界,月兒在鐵色的潭面上,倦倚了半晌,重複拔起她的銀舄,過山去了。

昨天船離了新加坡以後,方向從正東改為東北,所以前幾天的船梢正對落日,此後“晚霞的工廠”漸漸移到我們船向的左手來了。

昨夜吃過晚飯上甲板的時候,船右一海銀波,在犀利之中涵有幽祕的彩色,悽清的表情,引起了我的凝視。那放銀光的圓球正掛在你頭上,如其起靠着船頭仰望。她今夜並不十分鮮豔:她精圓的芳容上似乎輕籠着一層藕灰色的薄紗;輕漾着一種悲喟的音調;輕染着幾痕淚化的霧靄。她並不十分鮮豔,然而她素潔温柔的光線中,猶之少女淺藍妙眼的斜瞟;猶之春陽融解在山巔白雲反映的嫩色,含有不可解的迷力,媚態,世間凡具有感覺性的人,只要承沐着她的清輝,就發生也是不可理解的反應,引起隱復的內心境界的緊張,——像琴絃一樣,——人生最微妙的情緒,戟震生命所藴藏高潔名貴創現的衝動。有時在心理狀態之前,或於同時,撼動軀體的組織,使感覺血液中突起冰流之冰流,嗅神經難禁之酸辛,內藏洶湧之跳動,淚腺之驟熱與潤濕。那就是秋月興起的秋思——愁。

昨晚的月色就是秋思的泉源,豈止、直是悲哀幽騷悱怨沉鬱的象徵,是季候運轉的偉劇中最神祕亦最自然的一幕,詩藝界最淒涼亦最微妙的一個消息。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中國字形具有一種獨一的嫵媚,有幾個字的結構,我看來純是藝術家的匠心:這也是我們國粹之尤粹者之一。譬如“秋”字,已經是一個極美的字形;“愁”字更是文字史上有數的傑作;有石開湖暈,風掃松針的妙處,這一羣點畫的配置,簡直經過柯羅①的畫篆,米仡朗其羅②的雕圭,chopin③的神感;像——用一個科學的比喻——原子的結構,將旋轉宇宙的大力收縮成一個無形無蹤的電核;這十三筆造成的象徵,似乎是宇宙和人生悲慘的現象和經驗,籲喟和涕淚,所凝成最純粹精密的結晶,滿充了催迷的祕力。你若然有高蒂閒④(gautier)異超的知感性,定然可以夢到,愁字變形為秋霞黯綠色的通明寶玉,若用銀槌輕擊之,當吐銀色的幽咽電蛇似騰入雲天。

我並不是為尋秋意而看月,更不是為覓新愁而訪秋月;蓄意沉浸於悲哀的生活,是丹德⑤所不許的。我蓋見月而感秋色,因秋窗而拈新愁:人是一簇脆弱而富於反射性的神經!

我重複回到現實的景色,輕裹在雲錦之中的秋月,像一個遍體蒙紗的女郎,她那團圓清朗的外貌像新娘,但同時她冪弦的顏色,那是藕灰,她踟躇的行踵,掩泣的痕跡,又使人疑是送喪的麗姝。所以我曾説:

秋月呀?

我不盼望你團圓。

這是秋月的特色,不論她是懸在落日殘照邊的新鐮,與“黃昏曉”競豔的眉鈎,中宵鬥沒西陲的金碗,星雲參差間的銀牀,以至一輪腴滿的中秋,不論盈昃高下,總在原來澄爽明秋之中,遍灑着一種我只能稱之為“悲哀的輕靄”,和“傳愁的以太”。即使你原來無愁,見此也禁不得沾染那“灰色的音調”,漸漸興感起來!

秋月呀!

誰禁得起銀指尖兒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可不是禁不住她一指的撫摩,在那裏低徊飲泣呢!就是那:

無聊的雲煙,

秋月的美滿,

薰暖了飄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輕縞的衣裳,

來參與這

美滿的婚姻和喪禮。

十月六日誌摩

中秋經典美文5

廣寒清淺,銀河無聲,聽着你桂棹劃過浪花時美妙的聲音,思緒蕩起一圈圈漣漪,生動你來時的方向。

你是從那一方瀰漫着泥土清香的黃土高坡來的嗎?你是從那一間蠟燭搖紅了夜色的小木屋裏來的嗎?你是從那一案淡墨輕揚、情思淋漓的素箋上來的嗎?

如果是,那黃土的味道里一定是豐盈了季節的深情,不然,不會如此濃烈;如果是,那燭花一定盛開了夜色的浪漫,不然,不會如此絢麗;如果是,那墨箋一定摺疊了層層渴望,不然,不會如此厚重。

讓一葉心舟悠悠引渡,我將重複搖着聆聽的櫓槳,讓敏感的耳朵漸漸逼近,那咿咿呀呀的呢喃,那深深淺淺的思念。

中秋經典美文6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顧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劉過

今夜無望仰視皎潔的明月了。冥濛的細雨蕭蕭地飄灑着,給大地披上了濕漉漉的裙裳,一簇簇的桂花在濃綠的樹葉下偷偷地窺視着,似乎也在感慨皓月之不可見,只能散發出陣陣幽香,以彌補這令人遺憾的缺陷了。“又逢賞月歎無光,雲裏嫦娥亦感傷。淚作涼宵桂花雨,清風裊裊透天香。”

往年金風送爽季節,我便會登臨赭山,拾階而上,曲徑通幽的地方,有一片桂花林,那兒的銀桂毫無保留地朝遊人吐露芬芳,不邀寵,不媚俗,自由自在地開放。煞風景的是,總有那麼幾個人偷偷摸摸地大把採摘,放入塑料袋裏,帶回家中。不是説“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嘛?那只是勉勵我們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珍惜青春和生命罷了。好在大多數遊客都對此類行為嗤之以鼻,才得以保留一份馥郁的馨香。

今年我在異鄉客地過中秋節了。慶幸的是,居處附近也有一片桂花林,無緣賞月就有興聞香吧。晚飯後循香而去,霓虹悽迷的秋雨裏,那兒的桂花正開得燦爛,遊客絡繹不絕,是否亦如我一般充滿了對它的期許呢?桂花樹是崇高、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漢晉後,人們開始把桂花與月亮聯繫在一起,編織了月宮吳剛伐桂等許多美麗的傳説,故亦稱“月桂”,因此,月亮也稱“桂宮”、“桂魄”。“月宮仙桂”的神話給世人以無窮的遐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我在杭州滿覺隴賞桂時,被它清濃兩兼的特點深深地吸引住了。清可盪滌,濃可致遠,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北國的她亦會一如其南方的姐妹那樣可愛靚麗嗎?

雨還在似有若無地飄灑着,“自在飛花輕若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薄薄的雨幕裹住了濃香的散發,那香氣沾了空靈的水汽,使你的嗅覺反而變得敏鋭起來,深呼吸一下,平日裏不易分辨出來的香味,此刻很自然地就進入了鼻腔,撞擊着黏膜,一番化學反應後,令人陶醉,流連忘返。宛若裹上了椰絲的巧克力,使你的味蕾會產生全新的感受。

隨身的mp3裏播放着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圓舞曲。我彷彿正走在蜿蜒的石徑上,忽然一輛輕便馬車快捷地來到身旁,駕者邀我上車,一聲吆喝,馬蹄聲起,撞擊着卵石,濺起一地火花,那車徑直向密林深處駛去,漸行漸遠……恍惚間有仙姝引路,來到一處玉宇瓊樓般的宮殿,已卸裝了的女主人,大約是嫦娥吧,她慵懶地斜倚牀榻,低眉淺斂,星眸含嗔,睡眼惺忪,似有責怪遠道來客姍姍來遲的意思。侍女捧上一樽桂花酒(為什麼不是吳剛?),勸我一飲而盡,推脱不得,不勝酒力的我,片刻便醉卧於殿堂之上了。醒來後,“畫橋不見驚鴻影,一片哀傷付斷絃。”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今夜月是賞不成了,還是聽聽淅瀝的雨聲吧。不遠處有一水塘,歷經炎夏的炙烤,荷葉已經憔悴不堪了,而秋竹則風華正茂,滴雨脆響,疊波遠蕩,“留得殘荷聽雨聲”呢,“從此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啊。伴隨着雨滴殘荷的嘀噠聲,多少年少的期待,多少青春的輝煌,多少滄桑的記憶湧上心頭……

今夜沒能邀到團欒之月,而桂花的馨香和滴雨的脆響,卻用嗅覺和聽覺的感受,完全彌補了視覺上的損失。況且,中秋月不像哈雷彗星,每隔76年才來光顧地球一次,我們相約期待明年的她吧。“上帝在這裏關上了門,卻在那兒開了扇窗”,信然。

中秋經典美文7

20xx年9月6號是兒子上大學報到的日子,我們專程送兒子去南京求學,安頓好孩子在返回山東的火車上我與愛人一同度過的中秋節。

當火車在柔和的月光下緩緩啟動的那一刻,我眼前依舊浮動着兒子的身影,止不住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我朦朧的雙眼透過站台的人流下意識的在尋找兒子的身影,我知道他沒進站台,但是依然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着兒子的身影。

火車急馳北上,深秋的八月帶着涼意,徐徐微風透過窗隙親吻着我的額頭,中秋的月色伴着夜幕投來温馨的`光束,我無心欣賞美麗的月色,心中湧動着一種無盡的牽掛,一種少有的孤獨佔據了我的整個心室,兒子沒上大學前從未住過校,一直是“兩點一線”學校—回家。他秉性善良誠實、學習刻苦,很懂事,他一直是我心中的驕傲,兒子確實不負重望,金榜題名。

身為人母的我當把孩子送進了大學,也算是完成了心中的夙願,離開南京時我對孩子沒有太多的叮嚀,唯一的囑託只有一句話:兒子,你苦讀寒窗12載,你付出了多少自己明白,你時刻要記住你來南京是幹什麼的?一句話雖不多,可能是分量太重了,在日後的大學生涯中,他從不敢怠慢始終保持班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很得導師的欣賞。還擔任了學生會主席,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才生。

如今兒子已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耕耘着未來的希望。

中秋經典美文8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裏挾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裏,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户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中秋經典美文9

在滿懷期待的心情中,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説是期待,可今年的中秋是過得最沒感覺的,中秋節本是團聚的日子,家人卻因工作、學習的關係分隔幾方,尤其是遠在非洲的老爸,與家裏通一次電話都不容易,更不用説見面團聚了。打了幾次老爸的電話後終於連通了,雖然相隔萬里,但我能體會到電話里老爸的心情,有激動,也有想念。

白天還日麗風清,到了晚上最佳賞月的時候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未見中秋滿月,暮然想起兒時的一箇中秋節,那天,母親早早地去鎮上買上月餅和一些好吃的東西,做一頓有滿大桌菜的晚飯,一家人圍在一起,開心地吃着、笑着。晚飯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裏,圍在一起聊天,微風吹過,枯黃的杏樹葉子沙沙飄落,留在樹上的葉子得意地遮擋着皎潔的月光,月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星星點點,顯得更加美麗了。那時的我很調皮,一會兒撿起樹葉使勁拋向空中,一會兒在爸媽身後轉來轉去,一會兒又躺在地上的涼蓆上了。躺在涼蓆上看月亮最愜意,不用抬頭那般託着大腦袋,便可對整個夜空一覽無餘了。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最明顯不過了,連月亮上的圖案也看得清清楚楚,李白“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描寫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景色了。

雖是細雨濛濛,我還是忍不住到外面體會了這裏的中秋氛圍,沿着麥溪河邊漫步,風夾雜着小雨吹在身上,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街上的人沒有平時那麼多,不知誰家放了孔明燈,緩緩升起的孔明燈,宛如一隻火紅的鳳凰,孔明燈的火焰在半空跳躍着,彷彿在為中秋佳節歡樂助興。

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已到家門口,推門而入,家裏的温暖氣息鋪面而來,今年的中秋就這樣度過了。

中秋經典美文10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時值中秋,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廣袤的蒼穹上。都説霽月難逢,但今年中秋的月卻格外的圓亮,在涼涼的秋風中毫不吝嗇地向大地揮灑着她温柔如水的銀暉,給大地的萬物籠上了一層輕綃薄紗,朦朧、神祕又充滿了一種温潤如玉的柔情。

月光照在各家的庭院中,照在曲徑通幽處,照在扶疏竹木上,照進了反季節而生長的荷池中……也照在向月深深而拜的人們和四處奔跑玩耍的孩子們的身上,照在散發着幽微清香的月餅和水果上,更照在人們向月祈禱花好月圓的心願上。在月餅和水果醉人的清香中,我的思緒又縈迴到故鄉,在依稀記憶中彷彿又回到了舊日時光。

我的故鄉是座落在太平鎮南邊的一個小村落,村中只有十來户人家。村的前面有一條小河,河水很淺,在夏天,小河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撈魚、游泳,忙得不亦樂乎。但這條小河的河水太清,清水不養魚,魚多的地方在離村約一里地左右的一方水塘,這方水塘長約二百米,寬約四米左右,水塘有三條溝渠,一條是用來從大壬水庫引進水,另外兩條是用來排水的。是當初搞農業學大寨時人工築成的,用來灌溉莊稼。兩邊是陡斜的山壁,山壁上覆蓋着葱蘢的植被、長着蒼勁的松樹和各類灌木。這方水塘實際上就是築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山坳裏,堤壩築在向着村子農田的方向,水深約莫三四米,但從來沒有人去遊過泳,大概是因為水不清和四周坡陡不好上岸的緣故吧。

每隔一段時間大壬水庫的水管局便會放閘泄水。水庫中的魚蝦蟹鼈特別多,會隨着排泄的水遊進水塘中。這一來,每年中秋節前夕,排水乾塘捉魚成了村中的例事,家中每年都會分得一部分魚。那時作為小孩子的我們最興奮的事倒不是家中能分得多少魚,而是等大人們把魚抬上岸後,我們這些小孩便下塘去找他們遺漏的魚。這時整個塘中到處是我們的笑聲和發現一條魚誇張的大叫聲。捉魚最有趣的是捉塘蝨,它是個自以為聰明的生物,每次都只把頭埋在淤泥中,尾巴卻露在外面,讓人一眼看去便發現了它,最難抓的是螃蟹,一不小心便被它的鉗子鉗得生疼。

傍晚時分,當暮藹沉沉地籠罩着周圍時,一羣孩子們都收穫頗豐,有田螺,有塘蝨,有蝦,有河蚌,各種巴掌大小的魚,甚至有人得到了一條大鯉魚。在暮色中我們有説有笑地向村中走去,而笑得最響的往往是收穫了大鯉魚的那個,在他神采飛揚的敍述中往往伴隨着我們一陣陣豔羨的驚歎!

接連下去的兩三天,每天下午放學後,我們都會到水塘排水的溝渠去撈魚,因為水溝中沒有了水塘的水流出,魚蝦往往聚在了有積水的地方,拿上東西一撈,時常會有大收穫,特別是那種山蝦(小蝦米),一撈便是一大把。那段時間,村中到處都飄着煮魚炒蝦時散發的香味,在魚蝦的香味中我們迎來了中秋節。

過中秋節有許多規矩,特別是拜月,沒有拜月之前是不準吃月餅的。拜月的程序一般是在吃過中秋團圓飯後進行。當渾圓的月亮緩緩地升到竹稍之上,各家各户開始拿出月餅、柚子、桔子等,拜月時月餅和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然後設了香案,點上紅燭,説上一番祈願的話,接着向月三跪九叩後敬茶酒。敬茶酒是把事先斟好的茶灑在地上,每杯茶呈橫向灑三次灑完,酒也是如此。但必須是先敬茶後敬酒,茶必須是三杯,酒必須是五杯,敬了茶酒之後再雙手合掌拜三拜,整個拜月程序才算完成,這回便可以把東西撤回家中去了,可以把月餅分開來吃了。

小時候的每年中秋節拜月都是由奶奶來主持,奶奶有五個兒子,即我的父親和我的叔伯們,他們從不拜月,只有奶奶和她的媳婦們和孫子孫女拜月。雖然自我懂事時起,父親和幾個叔伯已分家,但一到中秋節,各家都會拿着月餅和水果給奶奶聚在一起拜月。奶奶有十一個孫女,十個孫子,除了出外的那幾個比較年長的兄姐,剩下的十幾個在家,每年齊刷刷地站成一排拜月,那種氣勢可羨剎不少旁人。奶奶雖然是主持拜月的人,但她很少拜月,我想大概是因為她那被歲月滄桑所壓彎似弓形的腰部並不適合跪拜吧。

拜月時往往有弟妹開小差在後面竊竊私語,還誇張地用手指指着月亮大叫,但常常會引來奶奶的一番呵斥,還説再用手指指着月亮手指會長不長。現在憶起來她當時不過是為了嚇唬一下小孩,不讓其太囂張罷了。她有一根很長的竹鞭,看那個高聲喧譁就在旁邊用竹鞭輕輕地敲一下。有一次我恃着與她隔得遠,便無所顧忌的和堂妹大聲談論着關於如何畫仕女的頭飾。奶奶她不動聲色,拿起竹鞭遠遠地“啪、啪”給我們每人兩下。我們自知行為太過分,不敢再言語,只好乖乖地拜月。

“月亮圓又圓,賜我顏面如瓊脂玉盤!”女孩説。

“月亮圓又圓,佑我蟾宮折桂夢兒圓!”男孩説。

“月亮圓又圓,佑我家滿缽滿盤皆銀元!”大人説。趁着説祈願語時我偷偷看了看奶奶,發現她的眼光竟然如水般充滿慈愛地看着我們,那眼光,像極了天上的滿月灑下的銀輝。

終於拜月完成了,趁着皎潔的月光,輪到孩子們瘋狂了,做起各類遊戲,什麼跳格子、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那時基本每家每户都沒有電視,不像現在的孩子們拜完月後便窩在家中看電視了,要不就是坐在電腦面前打遊戲。

猶記得那年中秋節我們一羣小孩子玩捉迷藏玩得正在興頭上,輪到我找他們躲時,正好村裏的羅大爺爺經過,他説鄰村請來了唱牛歌戲(我們家鄉戲)的戲班,去看戲。我一聽説有戲看(因為從來沒有看過戲),撇下躲在暗處的小夥伴,只叫上堂妹一人,跟着羅大爺爺去看戲了。第二天小夥伴們怨聲載道,説我不找他們也不知會一聲,害得他們躲在暗處好長時間不敢出來。

到鄰村看戲要經過村前面那條三米寬的小河,那時河上沒有橋,好在河水不深,淌過小河,走過一段陰暗的竹林,再經過幾家農户的門前,戲班就搭建在那個大曬穀場上。遠遠就聽到了鑼鼓的喧鳴聲,我和堂妹迫不及待地鑽到人羣的前面。卻發現並沒有戲台,只用一個屏風在曬穀場的一角隔開就算是前台和後台。一個柳眉鳳眼、香腮若雪的女人,頭上插着鳳形的頭飾,肩上披着飾有流蘇的披肩,着一襲委地羅裙,只見她輕拂衣袖,再挽了一個蘭花指,蓮步輕移,再回眸,霎時間煙霞雲彩無顏色,全場肅然。她朱脣輕啟,唱:“奴家本名叫馮素貞呀,自小許配李兆廷,誰知我嘅(的)父母巨地(他們)嫌貧愛富呀……”

聲音如珍珠落玉盤,時而抑揚頓挫,時而婉轉悠揚,時而曲折迂迴,讓聽者如痴如醉。

在咚咚嗆嗆的鑼鼓聲我們一直看到午夜十二點,當一輪皓魄當空,玉露生涼,戲班收東西休息時,我們才依依不捨地披着一身的月光向家中走去。

時光在彈指散沫,左手的一世錦瑟繁華,抵不過右手的半城零落煙沙。而今,故鄉的那方水塘因為這十多年來很多年輕人出外打工,導致家中田地荒蕪無人耕種,用來引水的溝渠年長失修,已經閉塞了。沒有了外來水的流入,魚蝦蟹鼈也就沒有了。原來熱鬧的捉魚分魚的場景也就跟着消失了。但水塘的水卻比原來清澈了許多,村裏的人把它承包給了個人養魚。水塘依舊在藍天白雲下閃着瀲灩的波光。但奶奶卻在20xx年2月去世了,從此中秋節拜月少了她,在她走後,每次拜月都是我的伯母嬸嬸各家各拜各的,當年奶奶率眾拜月的氣勢也被隔到了光陰的對岸。關於看戲,也曾在電視機上看過一兩次家鄉戲,覺得無論在服飾上和演員的氣質上和唱腔上都平淡無奇,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更找不到當年驚豔於女主角美若天仙的感覺了,大概是因為看多了電視劇裏的俊男美女,相形之下見拙罷。但它現在列入了國家的文化遺產,説起來也算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吧。

雖然光陰把一些事和人淹沒在歲月的滾滾洪流中,但在我的夢中,還時常在故鄉的那方水塘裏捉魚;還時常有奶奶慈愛的眼神和弓着背的身影出現;還看見了當年飾演馮素貞的女裙衩蓮步輕移,雲袖輕拂,輕挽蘭花指,朱脣輕啟……

中秋經典美文11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後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原來山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里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繫。像蘇東坡説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於水,我的故鄉小村卻大大地有。幾個小葦坑佔了小村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後,我在坑邊的場院裏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後上樹一搖,成羣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裏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裏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曾到過世界上將進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説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

但是,月是故鄉明,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

中秋經典美文12

解放以前的中國,富貴人家,尋歡作樂,以多數人的苦難釀成他們的蜜甜。中秋,是他們的佳節,天上的明月,在他們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窮苦無告的人民呢?食無糧,穿無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們的淚痕,使他們歎息、悲傷。別人的天堂,就是他們的地獄,別人的佳節,就是他們難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會主義時代的中秋月色。十億人民心中裝着個暖秋。當空皓月,舉頭共仰,她給人歡樂,給人光明,給人佳興,給人幽思……

中秋經典美文13

混沌的日子,總渴望有一絲清清爽爽的風兒沐浴;雜亂的思緒,總渴望有清清涼涼的光輝清洗。

給心靈一片寧靜吧。今夜,我會把所有鬱積的情感一一抖落在你的面前,讓金色的風吹去上面的浮塵,為你攤開十二份的虔誠,等待你空靈的拂塵一一明淨。

感受着你的温度,聽你的腳步穿過香氣裊裊的花叢,很有節奏地從碧寒清淺的荷塘裏走來,掬一輪凝脂的清露灑在我的身上,頓時,世界一片清涼。

時間在靜寂中一秒秒地走過,虛幻之中,我彷彿看到一顆微渺的靈魂正慢慢蜕去塵染的外殼,仙化成一朵聖潔的白蓮,在空明潔淨的星漢亭亭玉立。

中秋經典美文14

我抬頭望你輕靈的眸子,你正低頭窺我滿腹的心思;我低頭揀拾你的玉香,你卻俏皮地從我指尖溜走。

品你如詩,總有品不完的情韻;讀你如畫,總有讀不盡的意趣。

人生快意如斯,淡淡的香茗似乎欠缺了些須浪漫。斟酒滿樽,讓紅紅的液體如血液般地浸透你冰清的玉顏,我在你的羞澀裏尋覓平平仄仄的詩行。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今夜,聽你穿行竹林婆娑迷離的樂音,讀你徘徊花前斑駁陸離的倩影,還有什麼比你的蒞臨而幸福自己的一生呢?

月上中天,你一襲廣袖長舞,千朵桂花飄逸,在酒香四溢的天宇,用一束束銀色的思念,為我寫成一行行清麗的詩篇,為我譜成一曲曲悠揚的樂章,我明白了,圓滿是生活的天堂,幸福是心靈的朋友。

今夜,擎起一心真誠的感動,目送你漸行漸遠的背影,我在心田裏播種你的名字,在甜美中耕耘來年更加生動圓滿的中秋。

中秋經典美文15

自古多情,中秋總是讓人心存感傷和激動,而你總是播灑淚水和歡笑的語言和音符。

一岸翠柳掩玉,半塘清荷流香。你倩倩碎步慢移,在不懈的輪迴中畫着一輪人間期待的圓滿。

千古一輪玉,塵寰不了情。多少佳話,因你而生,多少情感,依你而寄。宮廷名卷,有你的玉影;草野竹簡,有你的清聲;大漠疆場,有你的豪闋;小巷裏弄,有你的低吟。花淚濺過,鳥聲啼過;酒杯泡過,錦瑟撫過。慈母盼過,遊子數過;徵人望過,思婦哭過。

走過唐詩,春風吹暖了你的嫵媚;走過宋詞,秋雨淋濕了你的愁思。而你卻始終守侯着一個信念,執著而堅貞,純粹而乾淨,從容地走着自己的路,留一份孤獨給自己,送一份明亮給別人。

今夜,你沒有憂傷,以一種古典端莊賢淑的美麗,向人間展示千年的神韻,向他鄉的親人,送上一盤圓圓的問候,送上一盞滿滿的祝福。

標籤:美文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