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精選11篇)

校園1.31W

好消息!好消息!“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15時40分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太空授課》的觀後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精選11篇)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1

神十發射成功了,還有一位授課老師,王亞平王老師,這是第一次授課。

我發現王老師非常可愛。她從水袋裏擠出來一滴水,説必須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還以為會是什麼神祕道具呢。結果王老師張開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真是好玩哪!

這個有趣的插曲過後,王老師又將一個金屬圈從水袋中取出來,這時我們發現本來空空的圓圈內居然有了一層水潤潤的薄膜,使得整個金屬圈好像一個不穩定的放大鏡或古代女人梳粧的鏡子一樣。如果放大鏡是這樣做出來的該多有意思!

這次太空展示的實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平凡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瞭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祕的知識,加強了我對“太空夢”的興趣。

在這次神十天宮一號上的太空授課中,航天員進行的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而我,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這次神舟10號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作文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在神舟十號的授課中,讓我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瞭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看了這次神十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後,我學到了許多太空知識,我真開心!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2

6月20日10時,我觀看了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王亞平向我們展示了微重力條件下水膜演示、水球演示、陀螺演示、懸空打坐旋轉等特殊物理現象。這些生動的演示,使我對太空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太空知識有了一些瞭解。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一動;小陀螺會翻着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

上完這堂課後,我不得不為我國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我一定要像航天人那樣,做事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在平時的學一習一中,不放過任何問題,要有夢想,要一愛一學一習一,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3

今天早上,我們萬分興奮,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在多功能教室聽王亞平阿姨的首次直播太空授課。進了多功能教室,裏面好不一片喧鬧聲,我們都盼望

着王亞平阿姨的太空授課,終於,現場直播開始了。

我們開始看到的是他們的自我介紹,之後,開始的是一個陀螺演示,王阿姨給了陀螺一個推動力,這時,陀螺翻滾着向前運動,而地面上,陀螺只會掉到

地上,發出響聲,王阿姨收回來了陀螺,又拿出了一個授課用具,只見王阿姨在與立柱成為約35度角時,把那根繩子拉直了,大家猜猜。

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製造出奇妙的現象,讓人耳目一新。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着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着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太空照片看見了,太空對話實現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見,天地間太空講課交流竟然也實現了!驚歎!

那些觀看着的學生們,對於這堂課一定會一直記得,這堂課多生動啊,要是他們中間出幾個物理學家,或是航天科學家,王亞平的這次太空講課功不可沒。那這當是一次相當成功的科普教育。

玩樂裏的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將一直記得那顆紅紅的葡萄珠,讓它亮在心裏,像太空的日出一樣,每天16次,照得每個人都開心。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4

在星期四的那一天,老師在第二節眼保健操的時候説:“大家趕快出去上一趟廁所,之後馬上回來!快!”這可把我們給嚇壞了以為又要來一場風水輪流轉的三科考試。結果一回來,老師開了個新聞頻道。

過了不久,我們明白了!原來是航天員在天宮10號上授課。授課的老師就是王亞平。

一開始有許多同學在那問問題。最讓我難忘的事一個小朋友説的:“請問,你們在太空會看到UFO嗎?看到的星星會閃爍嗎?”我看見了當王老聽見了這一句話哭笑不得。也許,對於那個小女孩來説這個UFO是隨時可以見到的了。

接着,老師給我們擠出一個在太空中的水珠,我們砍價的那個水珠晶瑩透亮,時而彷彿涓涓細流的一條直線,時而想一個玻璃珠子一般。當我們正看得入神時,老師用一鍾特別的方法來收集這水珠,直接吃掉。接着,老師拿一個金屬框架伸進水袋裏一拉一個很有質感的一個水膜就出來了,若是不懂的真以為這是個鏡子呢!老師再往裏面加水,過不了多久,一個“果凍”的水球成型了。那水球,在空氣中輕輕搖動着,彷彿是一個一個女子穿着水袖在那輕輕舞蹈,但是隻見水袖不見人。那水球讓人“口水之下三千尺”啊!讓人垂涎欲滴,讓人想咬一口嚐嚐他的口感。啊…

既然是太空那麼肯定是有失重現象,宇航員就給我們示範了失重現象。老師讓另一個人“打坐”然後把它推起來,再往前推。轟了過去,宇航員撞了過去可沒聽到聲音啊?難道在太空中撞擊是沒事的了?那豈不是無敵?

接着老師還給我們看了凌空翻跟斗,彈簧測力器,如何測體重,擺的現象……

長大後,我一定要自己上太空……當然,我一定要嚐嚐“果凍”的口感。啊……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5

隨着我國科技日益發達,許多曾經人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已經變成現實。

神十飛行中進行的太空授課將通過天地互動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現象,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授課內容主要是使青少年瞭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開展雙向互動交流。我們看到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製造出奇妙的現象,真讓人耳目一新。王亞平講了個笑話:“如果詩仙李白住在天宮裏生活,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這句詩了。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着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着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太空照片看見了,太空對話實現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見,天地間太空講課交流竟然也實現了!驚歎!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雲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説,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傑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説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6

今天我們看了三位航天員在太空上親自授課的視頻,在太空上的飲食習慣與我們在地面上的不同,他們喝的水是裝在特質的水袋裏面的,如果水漂出來,不會散落在地上,而是在漂浮着不會落地,他們吃的也是特製的東西,科學家們還製作出了在太空中吃的粽子,扁扁的。

主教課的航天員是——亞平老師給我們上課,她給我們講的是太空中失重是怎樣的,首先她拿出了兩個彈簧,上面各有兩個按鈕,她把他們放到同一位置,然後一拉,只見兩個彈簧的平率不同,這就是太空中唯一與地球相同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發明出在太空中第二種測量人體重量的儀器(注:第一種是用牛頓第二原理來測量的。)。

第二個講課內容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陀螺,把陀螺在空中放下,陀螺竟然打着轉飛出去了,它的中心軸,一直在變。第二次是上了發條的陀螺,以同樣的地方放出去,但它的中心軸幾乎沒有變,而是一直在前進,最後把兩個陀螺一個是沒上發條的,一個是上了發條的,然後一起放出去,給他們同樣的干擾力,看得出上了發條的看起來非常穩定。

最後一次實驗是水膜和水球,老師先把一個金屬圈套在水袋裏,然後拿出來,竟然成了一層厚厚的水膜,試一試穩不穩定,無論怎麼搖都不會破,只要把水加到上面,不會破而會成一個水球,這個水球會越來越大,但不會爆炸,這就是在太空中的失重。

太空真是太神奇了,這些在地球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能到太空去探索一下的話,我一定會做很多很多的實驗,去研究發現太空的奧妙。神奇而美麗的太空我愛你!最後,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為國家造福。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7

今天,我幸運地通過電視上了一節太空授課。這節特殊的太空課由“神十”的三名宇航員指導教學,我通過這堂太空課學到了不少關於太空的知識。

在那失重的太空中,能做許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比如説:在太空艙中隨意漂浮,在那裏,翻多少個跟頭對於他們來説都不成問題。而宇航員王亞平阿姨也給我們演示了不少有趣的“遊戲”。她能用一個小鋼絲圈套一個水膜,那一層厚厚的水膜,便鑲篏在其中,然後,宇航員又向水膜中注水,那水膜不僅沒有輕易地碎掉,反而在注水中變得越來越多,最後便形成一個大大透明水球,可謂是晶瑩剔透,讓我不禁驚歎!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物理知識,這種種奇妙真令人羨慕啊,

真希望,不久地將來,我也能象偉大的三位宇航員一樣,飛上太空!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

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在大約4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物理原理,並通過視頻通話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地面課堂設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包括少數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台地區學生代表在內的330餘名中國小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這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有關專家説,太空授課活動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首次開展的教育類應用任務,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必將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

神奇的太空授課結束了,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太空授課觀後感的作文。

其實這次太空授課給了我無限的啟迪,也增加了我對失重環境的重新認識,在這堂太空物理實驗課上讓我感覺到了時間的短暫,我還意猶未盡“天宮課堂”就結束了。

“太空授課”之稱體重實驗,用兩根一樣的彈簧,彈簧的底端分別固定了兩個質量不一樣的物體,如果在地球上,由於兩個物體質量不同,兩根彈簧伸長的長度肯定不一樣,而在太空中兩根彈簧卻是一樣的,接着,王亞平姐姐還向我們展示了太空中專門的質量測量儀,特別的奇妙。

“太空授課”之單擺運動實驗,地面常見的單擺運動在太空中不再呈現往復的單擺運動,而如果給單擺一個很小的力,單擺在太空中就可以做圓周運動,這在地面上是實現不了的。

“太空授課”之陀螺運動實驗,陀螺在高速旋轉下會出現“定軸”現象,在太空中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會有這種現象。

“太空授課”之水膜和水球實驗,一個水滴在太空會變成圓圓小水球,並不會落到地面上,接着王亞平姐姐直接“吃”了一口水。王亞平姐姐將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鋼絲圓環上形成了比較結實的水膜,往水膜裏不斷加水,會形成一個大的水球;將水球裏注入兩個氣泡,氣泡並不會融合在一起;接着將水球裏注入紅色液體,整個水球就變成了非常漂亮的“紅球”。

通過視頻通話在“天宮一號”授課的王亞平姐姐還和地面課堂的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我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使我走近航天、瞭解航天、熱愛航天。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8

神十,太空對接,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雲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王亞平太空授課,應該説,這是中國事業的,它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其實,太空授課並不是我國員的首創。

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者”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願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聲,就連“挑戰者”因意外,成為了太空實驗的品。時隔21年之後,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太空,並在“奮進”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儘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員的傑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展示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灑向太空,讓整個都沐浴在人性的下。如果説的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在太空授課的短短几十分鐘內,王亞平從一個宇航員變成一個娓娓道來的老師,她的引來現場學生的陣陣掌聲:王亞平:這是一個我們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飲水袋,在太空失重下水是不會自己流出來的,接下來我要擠出一個小水滴。在飲水袋的後方,水滴出現了。王亞平:同學們你們看到這個可愛的,漂亮的小水滴。為了不讓它到處亂飛,我要用獨特的方式來收集它。王亞平張開嘴,將小水珠含在嘴裏。今天這堂課大家都非常期待,當然上完這堂課以後,大家也覺得非常的驚喜。記者在附中的現場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太空授課的現場一共給大家演示了幾個實驗:首先是稱質量,其實具體的演示,王亞平給指令長聶海勝稱了一下他的體重。第二個實驗是關於失重的單擺運動。在地球上,單擺小球會在一定範圍內來回晃盪,但是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會做圓周運動。現場的同學們見到這個現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個實驗是王亞平手裏拿了兩個我們從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就會朝着一個方向去轉動。第四個實驗和水有關,是要驗證表面液體的張力,捏出一個水泡之後,形成了一個水膜,後來緊接着的實驗就是給一個水膜不斷的注水,形成了一個透明的水球。最讓大家驚喜的就是王亞平在後來就給這個水球裏面用注射器注射進去了一個紅色的水滴,這個棉絮狀的水滴就蔓延開來,瀰漫了整個的水球。很多同學在實驗結束後都久久不願散去,還在討論着、相互分享着。雖然這次太空授課的時間有限,卻拉近了普通人與的距離。在王亞平的家鄉——山東煙台市福山區,王亞平的母校張格莊中心國小、福山一中的師生都集中觀看了她的太空授課。今天非常巧,福山一中的物理教學目前正在進行着第六章,而第六章的題目就是與,然後就決定把這堂課就安排在今天上午,結合着王亞平的太空授課進行,記者在現場看到,學生們非常的活躍,一些有趣的太空現象往往讓他們哈哈大笑,但同時又非常認真,當王亞平講到牛頓定律的時候,很多學生翻開課本,然後在相關的地方做了標記。

同時課堂上還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王亞平當年的物理老師劉老師,劉老師現在已經不在這裏工作了,但是他還是過來跟同學們一塊聽了這樣一堂特殊意義的課,最後劉老師還給現在的學生又上了一堂物理課,做了一下點評。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展太空授課的國家,中國卻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太空授課的國家。那麼説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課,其背後是一個十分悲壯的故事和長達22年的。1986年美國女教師麥考利夫就被選中參與挑戰者飛機教師在太空計劃,但不幸機毀人亡,此後美國頒佈普通不得再參與飛機任務的,2007年當年一同參加選拔的另一名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跟隨“飛進”飛入太空,肩負着員教師和麥考利夫的繼承者三重身份,彌補了21年前的遺憾,太空中55歲的摩根給孩子上了25分鐘的太空課,員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級學生在地面,除了負責完成部分專業任務外,摩根還開設太空課堂,與地面上的學生天地連線,通過視頻向學生們展示了在太空運動、喝水等情景,成了那次任務的最大亮點。那麼我們今天進行的這堂太空物理課講的如何,學生們才最有發言權。十一學校高一學生:一方面是道具,當然它也是經過了縝密設計的,但實際上那些道具更多的是來們日常最普通的東西,所以就感覺真的很奇妙,能夠看到這樣一堂物理課,還真是覺得很有收穫。夢想可以播種、夢想可以接力、夢想也真的照進了現實,這是一堂物理課、天文課,但對學生而言,這更是一堂激發興趣、着眼未來的科普啟蒙課。青少年的興趣對太空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一堂太空課究竟能夠帶來些什麼?天文專家、天文館館長朱進:我覺得有兩方面,一方面對青少年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對全體的影響,就是大眾對於事業的關注,對於科學事業的關注,我覺得這都特別重要。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9

今天慕名看了太空授課視頻。

説實話本來對物理很感興趣的,經常幻想可以在一個灰暗的大教室裏,拉上窗簾,點一盞燈,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但現實無奈,只能把這種喜歡融進一串串公式和鮮紅鮮紅的分數中。

今天王亞平老師在太空中演示的五個物理實驗還是給了我小小的震撼,讓我忍不住驚歎世界的奇妙。

我最喜歡王亞平老師做的水球試驗,十分神奇。在失重的太空中,就這樣輕易地注成了一個水球,那麼亮,那麼美,當紅色的液體慢慢滲入,如絲如紗縷縷飄散開來,漸漸一個紅色的水晶球就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像某個遙遠星際的一顆孤獨而美麗的生命。

神奇的實驗讓我驚歎,宇航員的人格魅力更讓我折服,尤其是王亞平老師,二十三歲就開始訓練,辛苦了十年,終於飛上了夢寐以求的太空,一個女子,多麼讓人欽佩。她的談吐那麼文雅,舉止投足間充滿了自信,且洋溢着力量和智慧,有那麼漂亮,簡直是中華民族的“仙女”!我為她驕傲!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裏,漫天飄灑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辰,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縱然渺小,也要活得偉大。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10

今天,我看了王亞平老師的太空授課,“一指神功”、“懸空打坐”、“魔幻水晶”……有趣極了。王亞平老師一會兒成了身輕如燕的武林高手,一會兒又成了變幻多端的魔術師,把我帶進了奇妙的太空世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王亞平老師拿金屬圈做水膜和水球的那一段了。

王亞平老師先拿出個金屬圈,放在水裏,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來,就出現了一個水膜。王亞平老師把這個水膜來回搖動,哇,真是太神奇了,水膜竟然沒有破!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我來給大家講述更神奇的吧。

接下來,王亞平老師把水注入水膜中,我心想:這球會不會破呢?破了之後水會不會亂飛呀?不過,得先瞧瞧再説。亞平老師一直在專心致志地注水。呀,水膜變成水球啦。我興奮極了,可總覺得這水球太小了,我一口就可以吞下了。接着,亞平老師又往水球裏注入紅色液體,我一想到剛才想法,要吞下水球,我就想吐!可等紅色液體擴散後,那“水晶球”也不遜吧!就像電影《逆世界》裏的紅色水晶球似的。我想,要是通過紅色水晶球,穿越到不同的時空世界,哪多好呀!

這些事在地球上是做不到的,我真想親自做一遍。從明天開始,不,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鍛鍊身體,長大以後,也上太空去遨遊,征服太空,實現我的太空夢,實現中國夢!

《太空授課》的觀後感 篇11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王亞平阿姨在神舟十號在太空中給我們太空授課,授課重點是讓我們瞭解太空。

專家給我們演示了在地球上,小球來回轉動,王亞平阿姨在太空上卻不能轉動小球,小球只能往上飛。

在太空上陀螺飄在空中轉,而在地球上只能在地上轉動。

在地球上給氣泡充氣會爆炸,而在太空上汽泡充氣不會爆。

王亞平阿姨説:“要是一直站在飛船上不動很長時間,就不能飄着走了。”

有的網友提了建議:人在太空中會不會長高,在太空中大小便怎樣處理……一些問題。

我們陳老師説:“你們也可以提一些問題寫在博客上。”我提一個問題:太空中會有蚊子嗎?希望大家能過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了這個願望,科學讓我們變得更強大,真是一次有意義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