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通用13篇)

校園1.57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觀後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通用13篇)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1

5月12日我參加了縣進修學校在高升鎮組織的科學教學觀摩課。通過兩節課的觀摩和課後各位教師座談,使我感觸頗深。體會到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如何上好科學課,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和發現探究周圍事物的好奇心的基本方式、方法。

上好科學課應着重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觀摩課的兩位教者在執教過程中,他們都能依據課程標準制定出明確的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目標。他們以新穎的導入、恰當的語言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和興趣,為探究過程打下了良好的鋪墊。在探究過程中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上的有效時間交給學生來完成探究活動。這些都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 突出科學探究活動。國小科學課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對簡單科學知識和周圍事物的探究過程。那麼,整個教學過程也就是學生進生科學探究的過程 。這個過程既需要學生有大膽的猜想,又需要學生用嚴謹的科學態度,腳踏實地的用恰當的手段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得出合理、科學的結論。所以,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需要教師加以恰當的引導,積極的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合理的科學結論。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樂趣。

3. 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突出課堂的開放性。以學生為主體,開放式的教學活動應該是科學課的`一個特色。觀摩課中的兩位教者的課都基本具備了這一特色。他們把整個探究活動過程都交給了每一個學習小組,而且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不同的角色,使他們通過操作、研討、發現、記錄、交流得出活動結論後,教師加以確認點撥。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突顯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4. 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多媒體教學是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良方,它通過收集資料、圖片展示等活動開拓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是未來科學教學的一個主要手段。

以上是如何上好科學課的幾點體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要積極探索,努力創新。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2

雖沒能有這個榮幸的機會親赴現場觀摩,但互聯網的力量是強大的,使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得以在家中欣賞到這些優質的英語課視頻,一列十來個,怎麼也看不夠,感覺自己像是做回了學生,求知若渴,迫切地想要向這些拔尖傑出的同行們學習。

上課的這些老師都來自全省各市縣一些名校,功底紮實,業務出色,剛開場白就給人驚豔的感覺,口語流利洋氣,口誤和無謂的重複很少,着實讓人羨慕和起敬。

在這些課中,每一節課都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也給了我一個提示:針對平時在教學時,沒有很多時間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聽説讀寫要儘可能的在課堂上體現出來。儘管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大部分教師都能夠説上一二,但是將這些理論運用在常規教學中的太少了,有教育制度的侷限,有環境氛圍的侷限,當然也有個人實踐能力的侷限。今天這些課讓我陷入深思,作為青年教師,理應有着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把每一節課都當做後面坐了一排聽眾的課上,而不是掩起門來按照一些老的套路照本宣科地上課,久而久之,每個教師原有的靈氣和才能都要被埋沒和荒廢了。

還有幾點感想鞭策自己,那就是:一定要重視學習效果,不能只擺形式;注意要提高互動學習的效果;英語教學要符合我們學習語言的規律,要符合我們自已學生的實際;把英語學習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語言的障礙不等於生詞不認識;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做到。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3

感謝吉祥、華華、文文、小雅、丹丹對孩子們的細心和負責,給寶寶帶了一段快樂、美好、充實的幼教成長曆程。

從孩子2歲3個月入園至今已經度過了1年半。接孩子回家路上,是孩子們和我相互交流幸福時光,孩子們每每興奮的向我講述在幼兒園一天的見聞,講述他們是不是快樂,講述是不是學到了新的知識,孩子是不會撒謊的,我清楚的瞭解孩子們每天的進步。

這次觀摩課讓我的感觸更深,這堂課展示了蒙氏老師們教育孩子的真實情況,蒙氏教育的老師確實很辛苦。與傳統幼兒教育簡單的命令、限制和填鴨式的方法相比,蒙式教育更符合幼兒生理、心理、智力發展規律,孩子容易接受,能自然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老師敏鋭的觀察孩子,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知識的掌握情況因人施教,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循序發展;使用豐富的教具,從生活常識入手,寓教於樂,孩子樂於接受;安靜的、低聲的説話,孩子學會認真觀察,謹慎地做事,讓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思考等感觀因素協調配合、全面發展。

注重禮貌用語,請字當先,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尊重,讓孩子也懂得了尊重別人。我面對這種語言方式肅然起敬,不僅給孩子,給我也帶了不小的變化。每份工作都要動眼、動手、動腦,幫助孩子獨立的學習,與其説學會了一個工作,不如説讓大腦得到了一次開發。做完工作都要歸位,有秩序;離開座位就把椅子推到桌子底下,重新入座再拉出椅子,注重細節,養成好習慣。寶寶不小心把飯弄撒了,不小心把東西刷壞了,不小心尿褲子了,不小心把東西弄丟了,不小心把別人的書撕破了……,沒有抱怨和責罵,老師理解孩子,一聲輕輕的安慰,一段正確的引導,擦淨地板、更換褲子、找到東西、道歉並粘好了書,然後就象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孩子的尊嚴和人格得到維護。

孩子遵守紀律不是屈於老師的在場和父母的教導,而是孩子自己能夠控制自己、自己要求控制自己;孩子專注於學習和活動不是屈從於父母和老師的喜好,而是因為這個過程本身有極大的快樂;孩子的快樂不是來自成人虛假的讚美和表揚,而是源自他獲得了成長和獨立。

再次感謝蒙一班的所有老師們,寶寶在你們班我感到非常榮幸!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4

今天,在XX市青陽中和中心國小參加了XX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證培訓心理觀摩課活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證培訓活動的結尾部份。身為一名國小英語專職教師,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這樣的觀摩課,對我來説,都是非常新鮮的。收穫的喜悦不言而喻!

第一節課是由中和中心國小的吳鏡豔老師執教的《珍愛生命》。“生命、生活、生存”稱為“三生”教育,時下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也理應受到重視。如果説人的一生有10,000種可能的話,那麼生命就是1,有了生命,有了這個1,後面的無數個0才有意義。吳老師在這節課上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由視頻《titanic泰坦尼克號》船遇冰山撞擊後人人逃生的情景引入,讓學生們體驗生命脆弱,激發求生慾望;並將生活比作一場乘熱氣球之旅,在意外中面臨生命抉擇,感悟生命的.寶貴;最終回到現實生活中,感受現在生活的美好。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直面生命的可貴,帶給學生的心理衝擊力是何等的強大,感受是那麼強烈。當學生們在用筆劃去那一個個至親的人時,幾度落淚,在場聽課的老師無不為之動容。孩子們是這樣的懂事!迴歸生活後,吳老師又引導學生們學會處理好情緒,當情緒的主人;學會接受生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學會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的自救與他救方法。整節課,我和學生們都被融入進課堂中。我也在深思着生命價值存在的真正意義。

第二節課是由金井毓英中心國小的陳瑩老師執教的《有朋友真好!——誰與我同行》這節課上,陳老師言傳身教地展示了一位心理活動課老師與學生之間親密的狀態,貼近着學生,學生才會更願意向我們敞開胸懷、敞開心靈的大門,交流溝通才更顯意義。在遊戲與活動“我有一個家”、“友誼之族”、“盲人與枴杖”中,陳老師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們都真誠地投入、體驗自我,活動中體驗,體驗中昇華對友誼的定義。特別是温馨小提示,更是時刻地關注着學生的安全。真正的朋友是尊重、理解、包容、協助與共進!

這樣的心理觀摩課,是如此的與眾不同,課的設計創新、更具人性化,也展示着一種柔和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心靈上的力量,讓學生們的心理日益成熟並強大,也讓老師們更多角度地去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5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又一屆希望杯拉開了帷幕。讓我感受到教學魅力所在。教學是“慢”的藝術,給學生一粒粒種子,然後把它們交給歲月,我們終將看到萬涓成水、幼苗成林。正像《春夜喜雨》中説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需要在教學中一步步實現,有時我會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教學呢?而《希望杯》課堂大賽給了我們這個學習的機會,它引領着我們青年教師自覺提升課程執行力,積累更多適合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同時也給了我們青年教師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

這是我第一次聽《希望杯》共聽18節。其中有緯五路國小、藝術國小的《水》、豐慶路國小的《司馬光發憤寫史記》、黃河路二小的《二泉映月》、文化路二小、廟李國小的《海倫凱勒》、南陽路一小《我和祖父的園子》、緯一路國小《秦兵馬俑》、金橋國小的《花瓣飄香》、75中國小《我應該為你感到自豪》、金沙國小的《這兒真好》、南二《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文綠《母親的恩情》、農科路《識字6》、文三的《識字8》。最後還有我們學校魏老師講授的《恐龍》。課型分別是五年級、三年級和一年級的'。正是有這些老師背後默默地付出,才能讓我看到這一堂堂精彩的課堂。給我最大感受和啟發有五點,希望能夠跟大家共勉。

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如:引導低年級孩子反覆讀詞串,將《小星星》的歌曲改編為《識字6》的詞串讓孩子唱出韻律,再來讀就更加容易了。再通過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不斷的為學生創設情境帶孩子走入夜的星空,感受詞語。南陽路二小的賈老師《他得的紅圈圈最多》結合文本在最後範寫為學生講解什麼叫“仿影”和“臨帖”能夠看得出這位老師在研究文本及板書設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是在哪一節課上我們都能夠看到每位老師尊重孩子,所有的問題都以孩子為中心展開,結合學情分析層層遞進,達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突出了個性化教學

三、注重反覆朗讀。

於永正老師指導讀書時説過“讀書要像説話一樣。”尤其是在三年級和五年級的課堂上體現最多,在引導讀不幸的小海倫這一自然段時,廟李國小的何老師是這樣説的“一般人可能就此放棄,可海倫凱勒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她憑藉的是什麼?”學生説:“不屈不撓的精神”師説:“海倫憑藉着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們鄭重地寫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再讀這一段再次體會;一個鄭重的詞語看得出老師嚴肅而認真的對待文本。多種方式的讀帶我們感受文本的語言美。“她用這樣動人的筆調描繪着她心中的渴望,誰來對比讀一讀等等。”將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四、識字寫字的教學方法。

有一位老師採用了漢之星教學為我們展示一堂低年級學習生字的方法。還有一直所提倡的字理教學。如“象”“鬥”“扇”......和老師的範寫方式(仿影、臨帖、字帖)。

五、老師所特有的語言魅力。

我們學校的魏老師就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和評價語的多元化,有針對性的評價着每一位學生,為了我們聲情並茂地展現了説明文的教學方法。

作為《希望杯》聽課者説説自己對語文教學新的認識與新的思考。

反求諸己的談談自己曾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課堂有時會呈現出一問一答的現象,問題瑣碎髮現時間也把握不住。針對這樣的問題,我也有了進一步的反思,精力不要放在孩子能直接找到的答案上去,此時評價語起着啟發誘導的作用。語文課重在運用於生活。能夠讓孩子通過理解詞語並用詞語來説話,以言語為核心的運用語文。實實在在的學語文,教一年級我有最大的感受就是創設情境對孩子們來説很重要,給學生一幅畫面,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的回答有時會讓你出乎意料。同時文字也能讓孩子們產生想象。需要我思考的是怎樣才能透出語文味的針對不同文體採用不同教學方法來更好的指導學生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還應像有經驗的你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觸摸學生原有的起點與孩子共同成長!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6

上星期到xxx幼兒園教學觀摩活動,給我們供給了一次很好地向同行學習機會!經過觀摩教學活動後,她們的遊戲化及情景化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在本次的觀摩活動中,3位教師設計遊戲課均教學目標明確,所選資料以及整個設計過程,貼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着目標,環環相扣,很好地完成了目標。並且3位教師能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的特徵選材,能很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將幼兒帶入一個躍躍欲試的情境中來,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在小班體育活動《小青蛙學本領》中,馮教師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小青蛙,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在整個過程中,馮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時清楚,並且能多次的強調。在練習“從高處往下跳”這個基本動作時,還請一名動作正確的孩子來展示,在每個跳躍的動作後還設計了緩衝的動作,十分的細心。為了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還設計了營救小蝌蚪的情景,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很進取的參與,看着孩子們的高漲的活動興趣,以後我們也要多開動腦筋把一些體育動作結合遊戲帶給幼兒們。在大班體育遊戲裏,程教師結合家喻户曉的《貓和老鼠》這一情景,把幼兒所喜歡的追逐跑遊戲改編成了《湯姆和傑瑞》這個體育活動,培養了幼兒的競爭意識,發展了幼兒的變向跑過程中的靈敏性,在遊戲中,程教師在講清楚過程後請幼兒示範,發現問題及時的提出來請大家思考並找到解決的方法,更好的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在音樂遊戲活動中,羅教師用幼兒熟悉的動畫片《托馬斯》和小椅子並結合音樂設計了《火車變變變》,在整個環節中由易到難,在幼兒參與熟悉音樂到聽着音樂變化隊伍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合作、觀察、思考,最終體驗到了成功的歡樂,教師及時給予的表揚和表揚方式也很到位,並且在這個活動中,羅教師選擇的這個音樂簡潔,讓幼兒很容易理解,還始終以觀察者,引導着的身份出現,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索的。

總的説來,經過這次觀摩課的.學習,讓我的思路不在侷限,彷彿看到了前方的明燈,有了前進的方向,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相信我必須能快步前進的。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7

我的學生們都比我厲害,據我所知,班上國小學過奧數的不下於40人,至於學得好與不好可能會因人而異,但我從小到大隻是耳聞,從來沒有看到過更別説做或是學了。所以在我心裏其實很是崇拜這些學生,尤其是隨着教書時間的增長,這種崇拜不減反增:很少看到孩子們用草稿本,連我們班成績最差的學生都不打草稿!而我,説出來不怕丟臉,為了保險起見,期末改試卷加分我都會在旁邊放一張草稿,搞不搞還要加加分,似乎這樣才能對那個結果放心。後果是,速度可能慢半怕,可是這麼多年來沒有耽誤過事情。

每次考試結束後,不管是大考還是小考,總是有同學神情悲哀地説:陳老,我又悲劇了……情況有這麼幾種:語文看漏題了,或是作文寫偏題了;外語機讀卡填左了,或是單詞寫不起;數學計算算錯了,或是沒時間做不完……其中每次必談的是數學馬虎,什麼我把題看錯了啊,某道題想太久耽誤時間啦……原因翻新,結果就一個:馬虎大意沒考好。

因為數學我不是專業,所以可能關注的也不夠主業,但我還是想憑着自己的記憶和曾經學習數學的心得來説説我這兩天跟班聽課的感受。

首先我要強調:我跟班上數學課不是為了壓陣,而是想看看大家學習數學的習慣。在我記憶中,數學並不晦澀難懂:那些數學原理和定理,清楚簡單,要是幾何還有圖形輔助,再借助目前非常先進的教學手段,那學起來叫一個輕鬆。可事實並非如此,很多同學頭疼的就是數學。

這兩天我發現孩子們學習數學的習慣非常不好,簡單的來説就是:不動手、不虛心、不深入。先來説説“不動手”,這個不動手分兩種,一種是一發學案就做(每天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就有完成學案,所以一部分對知識提前有了預習的同學就會做一些很簡單的'題),根本不理老師在上面講的內容是否有擴展或是加深,直到遇到難題了,就開始四處張望尋找同學幫忙了,這是典型的“半壺水們”,平時好像都在認真學習,一到考試就抓瞎,還常常在找原因:我認真了怎麼還是考不好呢!而往往成績好的同學這方面做得還好,但會受到半壺水們的影響;不動手的另一種是不管老師講什麼就是不動手,這是典型的收音機,他們不知道做什麼怎麼做,所以對這部分學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數學方法的培養。再來説説“不虛心”,孩子普遍滿足“解出來”,而不是如何解才是最優的。其實對於優秀的孩子而言恐怕更多的還是思考是否能有更多的方法。不同的孩子思維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但遺憾的是部分同學容不下其他同學的觀點,缺乏接受的氣度。還有一個不虛心表現在過度自信,對古話“好記性當不了一個爛筆頭”完全不當回事,拿到題就做,能做出來就好,做不出就劃了重來弄得一個卷面難看死了,有時答案還是錯誤的。其實只要細心那麼一點,虛心那麼一點,多一點驗算,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最後來説説“不深入”,只學表面膚淺的知識,簡單易懂,做題也做文字部分少的,只要題幹敍述太長就缺乏耐心,束之高閣曰“不會做”!久而久之本來會做的也因為惰性不會做了。

明天我還會繼續跟進,希望我的一些感受能給孩子們一點幫助。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8

在本月的校主題教研中聽了林薇薇老師的課《我是小小設計師》,總體感覺林老師的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構建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培養, 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就這一節課談一 下個人看法:

一、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往往只重視對結論的記憶和模仿,而這節課林老師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建構知識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觀察——思考——發現”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組組材料,讓學生去觀察、感悟,並且進行大膽探索,進而又進行了驗證。當學生未能正確驗證圖案的規律時,教師並沒有立即告知答案,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感知這一規律,這樣可加深學生對找規律方法的理解,為後面的知識奠定了基礎。整個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和大膽推理,從而發展數學思維。本節課,林老師引導學生觀察的幾組例題充分培養學生的判斷和推理能力。知識的呈現可着眼知識的發生與形成過程,循環排列的規律其實是一個動態變化的規律。林老師在讓學生研究壁磚的規律時,首先用ppt呈現給學生四組橫着排列的圖形,則:○◇△☆,◇△☆○,△☆○◇,☆○◇△。然而讓學生從中找一找其中的規律,再想一想接下來的第五行怎樣擺?和第幾行是一樣的?經過這樣的提問之後,孩子們的認識層次提高了,也更深刻了。當學生回答正確後,老師邊用ppt演示給學生看,邊追問學生:那第六行呢?第七行、第八行呢?這幾行又分別與第幾行是相同的?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演示,那接二連三的追問,使學習氛圍更熱烈,更濃厚。在這一學習活動中,林老師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再通過平台展示學生的創造,敍述自己的想法,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也使他們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加強與提高。緊接着林老師讓學生研究原圖形豎擺的規律。既突出了重點,又衝破了難點,既讓優秀學生得以發揮潛能,又讓大部分學生能把課堂知識掌握,一舉兩得。

三、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去探索、交流、發現,從而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中,林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圍巾、牆面圖案的變化,然後在動手操作驗證中,逐步發現規律。每一個活動都讓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過,最好的課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林老師運用規律創造了美麗的.圖案,放手讓學生去發現規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了規律,感悟到規律的美。從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 ,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思想猶如在漫無邊際的天空中翱翔 ,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發現圖形美的真正原因:第二行的圖形是由第一行的排頭移到最後 ,其他圖形依次向前移動一格。這時,老師應及時引領,設計如下問題: 為什麼圖形這樣的美?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生生互動,培養交流和傾聽的的能力,最後全班彙報 ,組組互動,小組質疑 ,爭論 ,評價。達到重點知識突出,培養綜合素質的目的。

2、課堂中老師要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要通過評價起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9

雖沒能有這個榮幸的機會親赴現場觀摩,但互聯網的力量是強大的,使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得以在家中欣賞到這些優質的英語課視頻,一列十來個,怎麼也看不夠,感覺自己像是做回了學生,求知若渴,迫切地想要向這些拔尖傑出的同行們學習。

上課的這些老師都來自全省各市縣一些名校,功底紮實,業務出色,剛開場白就給人驚豔的感覺,口語流利洋氣,口誤和無謂的重複很少,着實讓人羨慕和起敬。

在這些課中,每一節課都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也給了我一個提示:針對平時在教學時,沒有很多時間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聽説讀寫要儘可能的在課堂上體現出來。儘管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大部分教師都能夠説上一二,但是將這些理論運用在常規教學中的太少了,有教育制度的侷限,有環境氛圍的侷限,當然也有個人實踐能力的侷限。今天這些課讓我陷入深思,作為青年教師,理應有着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把每一節課都當做後面坐了一排聽眾的課上,而不是掩起門來按照一些老的套路照本宣科地上課,久而久之,每個教師原有的靈氣和才能都要被埋沒和荒廢了。

還有幾點感想鞭策自己,那就是:一定要重視學習效果,不能只擺形式;注意要提高互動學習的效果;英語教學要符合我們學習語言的規律,要符合我們自已學生的實際;把英語學習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語言的障礙不等於生詞不認識;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做到。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10

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晉江市“首屆名師講堂”之“國小數學名師觀摩課”在實驗國小舉行,邀請江蘇省啟東市教育局教研室蔡宏聖老師(江蘇省教學特技教師,南通市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在實驗國小金輝樓一樓梯形教室上五年級數學觀摩課《解決問題的策略》,並作“課堂中的數學味”講座。

蔡老師的課給我的感覺是——自然。引導自然、過渡自然、小結自然、評價自然。

本節課重在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課前遊戲“正話倒説”,學生感到直接倒説句子有困難,於是不自覺地動筆,先寫出句子,再照着讀的策略。新課中,教師出示例題“李叔叔一家準備參加世博會,如果6時起牀,用35分鐘穿衣、洗臉、吃飯,1小時坐車,那麼李叔叔一家幾時趕到世博園”引導同學們可用“箭頭圖”表示事件及條件,學生很快“順”着找到了答案。這時,教師將“6時起牀”改為“李叔叔與王叔叔約好11時見面,那麼李叔叔最晚可以什麼時候起牀?”積雪引導學生自己製作、修改、簡化箭頭圖,最終“逆”着解決問題,引出本課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法。學習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倒推法的“正難則反”的思考辦法。

每次問題解決完,教師都注重引導學生對剛剛的一系列思考學習進行小結,過渡銜接不突兀,很自然。如引出倒推法後,老師繼續問:怎麼倒推?從結果→開始,也就是要知道結果。教師又立刻拋出一個問題:李叔叔剩下200元,李叔叔帶了多少錢?知道結果了(剩下200元),此時學生犯難了,所以還必須知道過程。

課堂上,教師適時、自然地評價,學生不由自主地積極參與解決問題中,學得大方。如“(你的`箭頭圖)與老師的差不多,但比老師更簡單”“……笑了,為什麼笑了”“自己懂,還要講明白才叫高明”“自己把問題想清楚了,真棒!”……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11

4月28日,在學校組織下,我們線上觀看了於xx老師的一節語文課。於老師為我們呈現的課文是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琥珀》一課。他設計的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設計新穎,充分體現了學有指導、教有深度的教學策略,起到了示範引導的作用。同時,讓我感悟到教學之魅力,認識了卓爾不羣的教學風采。這堂課讓我大開眼界,猶如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宴席。

教師出示《琥珀》課題,直接順勢引導學生觀察偏旁部首,不但認識生字,而且理解琥珀詞意。從而引出本課內容。

在一系列的讀文,查閲資料等學習過程中,聯繫四年級上冊學習的閲讀方法——在閲讀時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藉助學習單,發揮學生的想象,全文以“推測”為核心。通過上網查閲資料,聯繫上下文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找到推測的依據。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就是深化學習的過程。

於老師的説課中闡述了三個觀點。讓我頗有收穫。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懂得深挖教材,還要反覆研讀教材文本。也正如於老師説的那樣,在研讀的.過程中涉獵更多的資源。而我們在教材的整合、重組過程中,就是內容學習的價值體現,也是單元語文要素實現的過程方法。於老師的課再一次讓我認識到這一點。

教材作為學習的一個載體,不單純是教與學的全部,而是如何轉化為深度學習的思考是我們教師要追求的目標。

聽完於老師的課,我覺得學習就是要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變被動為主動,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地瞭解琥珀。並且和大家一起分享快樂的學習過程。

此次活動,為教師提供了一次學習成長的平台,又為老師創造了相互學習、交流研討的機會。在學習中,徹底扭轉了我原有固化的教學理念,相信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會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12

三月二十五日上午,連雲港市解放路國小港城名師走進晶都雙語,為全體教師執教精彩的示範課,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多。

孫一敏老師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魅力,精妙的引領,學生快樂積極學習,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震撼聽課的每位老師,也給我開啟了高效課堂的大門。

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細讀文本,熟悉課標大綱,是上好課的基礎。

本課時,孫老師首先在內容理解,主題的把握上,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老師親切的話語,和顏悦色啟發引導下,順利完成“童言語文”樂學單。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其次在表達方法的領悟上,教學思路簡潔清晰,從而指導學生寫作方法要“詳略得當”的習作技巧。接着帶學生深入文本語言,説出實驗中新發現,通過人物形象感悟斯帕拉捷熱愛科學精神,然後前街有序過渡説説“文本中帶雙引號”句子感悟,學以致用,啟發激勵學生在習作中,正確使用小小的標點符號,給文章增添色彩。最後文本轉化,立足這段文字,用簡筆畫方式畫畫,小組交流説説,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想法:

1、快樂是前提,心中要有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老師的語言親和力多點,孩子心靈火花就點燃了;孩子參與多些,積極挖掘潛能;對學生有愛心,學會尊重他人,不可急於求成。

2、對語文新課程理念目標內容和要求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採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堂好的語文課要做到:“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教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學活,情感激活。“實”內容充實,目標落實。“美”課堂氛圍美,語言甜蜜美,教師風格美,學生感受美。給學生一個“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展示自己”。給學生一個“交流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學生交流”。

3、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因學施教,分類訓練,這樣學生就可以將文本語言真正內化,訓練的目標就多元化了。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展現,千變萬化的課形式不重要,學生的能力培養最重要。這種研修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教師的成長,不斷激勵我們進步發展,以新的姿態向前邁進。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學有所用,讓自己專業成長更快。

觀看觀摩課的觀後感 13

上午觀摩兩節課,是上海來的骨幹教師講的,一節是小班的《祝你生日快樂》,另一節是《別忘了》。看後頗有感觸。

小班《祝你生日快樂》是教師根據本斑孩子的情況設計的活動,目標一。使幼兒知道出生的一天是生日。目標二。説一句好聽的'話。根據目標教師的設計層層深入,學習的語言由簡到繁與第一個出生的小雞要求説:“祝你生日快樂;”對第二個小動物説:“生日快樂,住你天天快樂”對第三個小動物説:“生日快樂,祝你身體越來越棒。”語言在變長,而孩子卻在輕鬆愉快中學會,並在小動物的破殼而出中知道了出生的一天就是生日,巧妙,有趣。特別是用兒歌來引出小動物的出生,給幼兒語言韻律感。

我想,如果我在上語言課時也用兒歌,會是怎樣?有機會一定試試。活動的第二部分,教師話一轉:“你是從哪裏來的?”水到渠成地説出了小朋友出生的一天就是自己的生日。

第二個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的充分體現,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總之,觀念決定活動的過程,過程決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