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李季蘭名作賞析

校園1.13W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李季蘭名作賞析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唐 李季蘭《相思怨》

很同情她的遭遇,可是除了同情,又能怎麼樣?怪只怪她生在那個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裏。

她自幼聰明伶俐,生得嫵媚可人。六歲的時候做了一首《詠薔薇》的詩,只因詩中有這樣的句子:“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被父親譽為不詳之兆,“此女富於文采,然必為失行婦人!”正因家人有這樣的顧慮,所以在她十一歲時,便被送入玉真觀中做女道士。家人想藉助青燈黃冠的清修,來消除她生命中的孽障。

她就是唐時的才女李季蘭,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原名冶。女道士,善彈琴,與陸羽、劉長卿、釋皎然等交往。曾被召入宮中,後因上詩叛將朱此,為德宗所撲殺。詩今存十餘首,多贈人及遣懷之作,後人曾輯錄她與薛濤的詩為《薛濤李冶詩集》二卷。

《唐才子傳》記載李季蘭:“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這短短几個字,刻畫出李冶自然、純淨、清新、健康、而又張揚的美。這讓我想到《紅樓夢》裏冰清玉潔,超凡脱俗的妙玉。這樣的美,是舉手投足之間,渾然天成的風情無限;是淡雅到極致,刻在骨子裏的美。不要説男人喜歡,就是女人見了也會憐愛三分。一身詩意,而又多才多藝的李冶,註定一生將是多情多思,雖身處清淨之門,終難逃一個“情”字。

一個豆蔻年華女子,只因一身才情而被送進道觀清修。寺廟厚重的大門,關得住滿園春色,怎能關得住一顆盪漾的春心。就如大觀園中的妙玉,遇到多情公子時,天性所然,又怎能不情竇初開。

據説,有一天她偷偷跑到剡溪中盪舟,遇到了隱居在此的名士朱放,言談投機,一見如故。以後朱放常到溪邊與她相會,遊山玩水。不久朱放去了江西為官,兩人揮淚而別,從此李冶陷入相思的泥淖。男人就是男人,終捨不得功名利祿,情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當情和功名衝突時,他最終會選擇功名,而不是情。也許,對朱放的情,是李冶最初的戀情,只是朱放捨棄了這段情,投身了功名。

就在李季蘭日思暮想,難捨舊情的時候,又有一個才華橫溢的男子拜訪了她,這人就是著名的“茶聖”陸羽。陸羽的到來恰好彌補了李季蘭的失落情緒,二人經常煮雪烹茶,對坐清談,情感日漸深厚。陸羽還有一個朋友--僧人皎然,他們三人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志趣相投。

陸羽是個棄兒,被山中僧人撿到養大。也許是長期在佛門進修的原因,也許是陸羽不敢衝破世俗偏見,他與李冶的感情始終是摯友之情,從未雷池一步。儘管,李冶對陸羽情深意重,陸羽就是不為所動。陸羽是個細心熱情的人,在李季蘭重病之時,他一直日夜守候在她身邊,悉心照料,讓李季蘭感動不已。

不知道李季蘭的這首詩,到底是寫給朱放還是寫給陸羽的,但這簡單的詩行,卻傾注了她最真摯的情感。沒有任何的功利因素,而是完全地表達她內心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在這一過程中感情的起伏,及徹骨的相思。充滿了純粹真切的動人藝術魅力。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初涉愛情,心裏種下了太多希冀,卻品嚐了相思苦味。詩句淺白,但寓意深刻。這兩句以海水作對比,凸顯相思之深超過茫茫海水,一個半字使得兩者距離相差更遠。只有經過相思苦的人,才會懂得相思的潮水,足可以將一個人淹沒,讓你的世界從此淪陷。任你在其中怎麼苦苦掙扎,也永遠無法抵達相思的彼岸。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世間一切皆有邊際,海水再寬也有邊際,而相思卻一片茫茫,渺無涯畔。心有多廣,相思就有多寬。心被相思的洪水溢得滿滿的,頃刻間相思的浪濤洶湧,一個浪潮接着一個浪潮,讓人立不穩腳跟,幾乎會在瞬間窒息而亡。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相思的洪水氾濫,只有尋得一個泄洪的缺口,心才能容得片刻的喘息。於是夜不能寐時,她抱着古琴獨自登上高樓,希望借登高望遠來解除相思之苦。誰知人去樓空一片寂寥,昔日的歡愉恩愛不在,而月亮此時卻正圓。正所謂月圓之夜人不團圓,這更增加了無名的寂寞和惆悵。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琴絃之中説相思。相思苦,相思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墜入情網,越是掙扎,陷得越深,最終只能在相思的泥淖中沉淪、沉淪。琴心相通,蝕骨相思,流淌過指尖,化作琴絃上一聲裂帛。腸斷心碎,弦也斷。

琴絃斷裂,周圍一片死寂。

也許有一首歌更能表現李冶當時的心情:

誰把心兒藏在梨花下/暗落淚你的笑/青絲紅繡畫在你心上/人已走不回頭/剪斷情絲望穿這心涯/忽然來映紅的家/梨花開在你窗下/一曲相思何處女人花/十里長亭誰的家/愛難求風飛沙/……

一個女人一生中,若不能得到一個知心男人的愛,就宛如一朵嬌媚的花兒,沒有蜂蝶的.相伴一樣無奈,更何況是李季蘭這樣一位才貌雙全、柔情萬種的女人呢!

其實,當時李季蘭所交往的朋友並不在少數,《全唐詩》中就收錄有大量與諸友互相酬贈的詩作。這羣朋友中,有詩人、有和尚、有官員、有名士,他們多因與李季蘭談詩論道而成為朋友的。但若講到知心密友,就非陸羽莫屬了,李季蘭與他除了以詩相交外,更有以心相交。

所謂朋友千千萬,知心一二三。陸羽除了是她的密友,更是她心靈的知己。酒不自醉人自醉,蝴蝶戀花花戀誰?誰曾想這個門庭若市的女子,內心卻是一片寂寥呢?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她的《八至》詩,道出多少人情冷暖,世間百態。沒有深刻的生活情感體驗,沒有超凡的悟性,又怎能總結出這樣的人生至理?

一個具有怎樣才情的女子,才能在盛極一時,才俊輩出的唐朝留下一筆?一個到底經歷了多少生活磨礪的女子,才能把生活感悟得如此透切,看得如此明白,然後生活得如此坦然?

那首《詠薔薇》一語成讖。紛紛情事過後,卻發現孤獨和寂寞從未和自己分離。李季蘭一路追尋,一路期待,終沒有一個男人能衝破世俗,與她相隨相守。

倘若,她當初不做女道士,會如何?至少會和尋常女子一樣,能相夫教子,享受一份簡單的幸福吧。只是,誰又能猜透命運的玄機?

標籤:季蘭 賞析 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