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校園6.44K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

電影《你好,李煥英》,講述了女主賈曉玲(賈玲飾演)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之後,意外穿越時空回到1981年,見到年輕的父母,從而展開一段笑中帶淚的親情故事。

有人看完電影,在網上留言:

“最怕喜劇演員演悲劇。

因為一個懂得識別和製造快樂的人,必定嚐遍了生活百樣的苦。”

短短一句話,讓人熱淚盈眶..

這部影片的英文翻譯是Hi, Mom。顯示字幕的時候,我在的那個影廳裏幾乎我前後左右的人都同一時間讀了一遍,然後一起沉默。

在我的認知裏,好的作品總是波瀾起伏,它能帶着你的情緒忽高忽低,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我很早就知道這部影片很催淚,所以早就做好了哭一場的準備,然而前半場我卻笑的直拍大腿。喜劇情節緊湊,包袱一個連着一個。我記得某個節目賈玲自己説過,她作為一個喜劇演員,很多時候,再煽情的內容也不想讓太煽,總會想要拋一兩個包袱來平衡一下。我覺得正是這樣的理念,才讓這部作品豐滿了起來。讓你可以一邊看着屏幕上的笑臉,一邊品嚐那幾行不知什麼時候流進口罩裏和嘴角的眼淚。

賈玲並沒有很刻意地去立什麼李煥英的人設,而是通過兩個人之間那種日常搞笑的互動,讓觀眾看到了一對普通母女温馨而細膩的情感。

兩個人能穿越成同齡人還真的是挺幸福的。現在的.年輕人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並不見得如電影那般和諧,這也是有些人會打出一分的的原因吧。

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與時俱進,或者完全相信和尊重孩子的父母太少了,更多的是關心則亂,還是越關心越亂的那種。

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的爆炸,讓不同年齡段的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

如果我們和母親能夠變成同齡人,像朋友一樣生活在一起才應該是這個世界最幸福的事兒吧!

新年伊始的春節檔黑馬居然就是它!根據一家專業出版機構的統計:《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突破17億,其最終票房將達到45億,由此,賈玲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女導演,成功地超越了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首次執導,便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胖乎乎的賈玲到底有多高的票房上限,還是不能預知的。

可是,為什麼當初看小品“你好李煥英”哭鬧不休的小編,如今再一次走進電影院,心裏卻沒有那麼多的情緒起伏?是否因為當初被“你好李煥英”透支了太多淚水?

起初看“你好李煥英”是幾年前賈玲在某綜藝節目中的一個小品,當時本來是抱着看喜劇的想法去欣賞那小品的,沒想到,竟笑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後來又有幾次看到這個小品,每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現在,幾年過去了,又一次走進電影院,又一次體驗了不同滋味的“你好李煥英”,沒想到,第一次執導這部電影的賈玲,竟有了如此感人的一面。

近兩個小時的影片,讓觀眾從頭到尾跟隨着導演追憶那段美好的回憶,每一處細節的設計,每一處人物的性格表現,都讓觀眾感覺到,賈玲導演的處女作是很用心的,而且很有票房潛力。

但是,坦率地説,也許是內心對賈玲回憶母親的方式有了瞭解,或者當年看過無數遍的小品,被無數次感動,而如今再看電影《你好李煥英》,內心卻沒有太多波瀾,甚至在看電影時,心裏想,賈玲這麼反覆地用同樣的方式回憶自己的母親,到底合適不合適?

並且,看了整部電影,總讓人覺得是在看小品。或許是因為片中小品演員太多,無論是張小斐,還是沈騰,這些人的誇張表演,總讓人覺得恍若在看小品,而與之對應的,則是片中扮演化工廠廠長的沈廣林的父親杜源,甚至丁賈麗、劉佳,雖然戲份不多,但能讓觀眾看得心服口服,表演到位,就像是在演戲一樣。

或許,賈玲是想達到一個先喜後悲的效果?於是就選了這麼多小品演員來營造歡樂的氛圍?否則,如何去解釋這麼多小品演員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小品表演與電影表演並不是一回事,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人物形象表現,兩者之間的差異都很大。

所以,相較於小品《你好李煥英》,小編覺得電影版的效果更為普通,這並非有意詆譭賈玲,而是覺得,如果把這樣一部悲情大戲拿來反覆搬上舞台,或許效果總是不如第一部。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2

幾年之前,賈玲就説要把母親的事蹟搬到大屏幕上去,她説到做到了,如今,幾乎全中國的人都知道她的母親叫李煥英,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事情,賈玲做到了。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之所以那麼受歡迎,還是緣於最真誠的表達,最真摯的愛意。再好的演技都比不過一顆無比真誠的心,賈玲用一部電影生動描述了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自己如何去回報母親的愛的,電影情節笑中有淚,情中有愛,期待中有追悔,一切都在現實與想象中轉換,最後,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賈玲一直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隻會給母親惹麻煩,從沒給母親長過臉。母親同事家的女兒從小出類拔萃,長大出國留學,賈玲母親卻常因女兒考試成績差頻頻被叫老師,最後也沒考上一個好大學。從學校裏被老師指責後出來,母親在前面推着車子,賈玲在後面怯生生地跟着,小聲對母親説:“我知道我沒出息。”這時母親轉過臉,笑着説:“誰説我家小玲沒出息?我家小玲長大後肯定會有出息的。”賈玲聽了,開心地笑了起來,母女倆就這樣重新開心起來。

李煥英,就是這樣一個樂觀、愛笑,總是看着自家孩子好的人。她年輕時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不和別人比,即使生了孩子,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就好,不在乎是否有多優秀。正因為這,賈玲上國小拉了褲子,李煥英看了笑個不停,便耐心地洗乾淨,還安慰女兒是因為我們小,等我們長大了就不會這樣了;賈玲調皮總是把褲子磨壞,李煥英看了也會哈哈大笑,同時還練就了一手補褲子的好手藝,總能把補丁繡成花;賈玲想吃好吃的,李煥英就帶她去捉小龍蝦,河邊蕩起母女倆的歡聲笑語。賈玲童年時的點點滴滴,都被母親的笑聲給裝滿了。可惜,這樣一位愛笑的母親卻因車禍意外身亡,也給賈玲留下了永久的痛。

賈玲想去回到過去,去彌補對母親的愛。幫助母親買了全廠第一台電視機,問年輕的李煥英:“我來你高興不?”並堅決承諾:“我來會讓你更高興!”那是發自肺腑地想去補償,不願母親有一點點遺憾。幫助李煥英組建排球隊,並親自參加比賽,撮合李煥英和廠長兒子的婚事,這期間,賈玲是最賣力最着急,生怕母親的人生會重演。可惜,李煥英就是李煥英,她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最終,故事還是依舊,她還是賈玲的母親。李煥英曾對賈玲説:“你怎麼就知道我不幸福呢?”看到年輕的李煥英和年輕的賈文田甜蜜的在一起,那時的賈玲也就釋然了,因為她知道,母親是幸福的。

賈玲問母親:“媽,你為什麼那麼愛笑啊?”李煥英笑着回答:“因為你做了我女兒呀!”正因為這場母女之緣分,李煥英也從女子本弱變成了為母則剛。面對從天而降的重量女兒,李煥英跨步向前,疾呼:“我寶!”便墊身於女兒身體之下。心知女兒心願,便極力配合,為的是讓女兒開心。在女兒坐車上學離開後,消消退了車票,蹣跚於大雪深處。李煥英留給女兒的永遠是爽朗的笑聲,和永遠樂觀的人生態度。

賈玲如母親所願,長大了出息了,也給家人長臉了,“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我多想不顧一切去看你,讓你看看我的成績,算不算有了一點出息。”或許這是賈玲最想説的,可惜沒有直達天堂的電梯,可惜李煥英再也看不到女兒給買的雙開門冰箱,不能坐在敞篷車裏去兜風。可這又怎麼樣呢?天堂裏的李煥英一定是充滿笑意的,因為她的女兒健康快樂就好。

《你好,李煥英》的英文名字是《HI,MOM》,賈玲説,李煥英除了是母親外,還是她自己,這部電影也想告訴每一個母親,做好母親的角色之外,也要做好自己,要學會好好愛自己。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能做好母親角色,李煥英也做到了。

看完電影,我也不禁想到自己的母親。每年正月初五,母親總是要包餃子的,説要把“福”包進去,吃了餃子好。後來我出嫁後,母親也總是在這一天打來電話,問吃餃子了沒有,我總是笑她封建,大多是不吃餃子的。今年初四回家陪母親,臨走時,母親提了一兜肉餡一兜面,説讓我第二天包餃子,我説餡子拿就拿了,怎麼還帶着面呀?母親笑着説:“我剛和的,你回家放到冰箱裏就行。”瞬間差點感動得要流淚,母親用古老的習俗在牽掛着每一個兒女的平安和幸福。

標籤:李煥 觀後感